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颤抖吧渣渣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福谋

第一百六十七章 福谋




        到时候迁怒于元皇贵妃,又间接性得罪了陛下,落了个不孝的罪名。



        那陈晋,他又该得意了。



        既然要去了宫中赴元皇贵妃的寿宴,她一定会做好准备,应对陈晋的阴谋算计的。



        太子府东院,晴雪阁。



        太子陈昉身子孱弱,那是大陈朝人尽皆知的事情。



        因着陈昉身子不好,太子府的东院,阳光通透,空气又好,陈昉一直住在东院养病。



        而谢元君,则是一直住在太子府的西院。



        太子府的西院,有一大片花园,谢元君一惯喜欢侍花弄草。



        自入府之后,大半的时间,谢元君都是住在西院的。



        一个月差不多有一两日,谢元君会去了东院,陪着陈昉说话,不过却从不在东院过夜。



        此刻的陈昉,歪靠在身后的金丝软枕之上,面色苍白,嘴唇发紫,一身酱紫色的苏绣长袍,乌黑散乱的头发,被一只小巧精致的碧玉冠固定住。



        两鬓散落下几缕碎发,把陈昉衬托得越发虚弱无力。



        陈昉的病症,是打娘胎里出来,就有的病症。



        听说是未足月所致,生产的时候,太医院的太医加上宫里有十多年接生经验的接生嬷嬷,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陈昉才安然出生的。



        断断续续病了这么多年,即便是再孔武有力的身体,也是熬不住的。



        更别说陈昉如今这虚弱的身子。



        元皇贵妃心疼太子,特地请人去了终南山上,寻了重阳宫里的真人,寻了三味灵药。



        用了这么多年的药,太子的身体,也逐渐逐渐在恢复。



        可眼前的虚弱,却还是肉眼可见的。



        喝过药,接过丫鬟递上来的一方丝帕,轻轻擦拭嘴角。



        随后陈昉才把目光放在了此刻正跪在自己身前的贴身内监小安子身上。



        “可是宫里递出来消息了?是皇贵妃娘娘,还是陛下?”



        小安子是陈昉的心腹之一,经常帮着陈昉,打听宫里的一举一动。



        小安子顿了顿,恭敬回道。



        “今日是三月初九,明日便是皇贵妃娘娘的生辰了,皇贵妃娘娘的生辰,陛下和宫里的娘娘也会到场,若是太子妃不在,只怕不好?”



        元皇贵妃位同副后。



        虽说元皇贵妃如今还不是皇后,还没有皇后之名,但已经有了皇后之实。



        元皇贵妃的生辰,若是太子爷和太子妃不亲自到场,就是当着宫里那么多人的面,亲自下了元皇贵妃的脸面。



        元皇贵妃素来爱面子,若是就这样下了她的脸面,等同于得罪了她。



        得罪了皇贵妃,又等于得罪了陛下。



        小安子抬眸紧紧地盯着自己面前的太子爷,似乎是在等他回话。



        太子妃娘娘病了这些日子?



        太子爷都没去瞧过一眼两眼的,难不成还在介怀那件事不成?



        可太子爷素来不是个记仇的人,更何况那个人,还是太子妃娘娘。



        陈昉轻笑一声,抬起头,看向了身旁的小安子,缓缓开了口。



        “你也不必多虑了,既然她身子不适,就让她继续在府里将养着吧!”



        其实谢元君并非真正的身子不适,只是不愿出去见客,不愿意去应付宫里的人罢了。



        “待明日皇贵妃的寿辰上,若陛下若是皇贵妃问起,我只说了太子妃身子不适,将养在府里就是。皇贵妃娘娘一向体贴我,必定会相信我所说的。”



        既然谢元君不愿意去,他绝不会勉强她去。



        从谢元君嫁进太子府的第一天,他就曾答应过他,她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他是不会逼着她去做的。



        他既然爱她,喜欢她,就不该去勉强她。



        小安子的眉头紧紧皱起,显然对陈昉方才所说,不是太过满意,继续劝他道。



        “太子爷,皇贵妃娘娘,虽说陛下未亲封她为皇后,但她如今行使的,已经是皇后的职权了。”



        “就算皇贵妃娘娘,再如何体贴太子爷,太子妃身子明明好好的,待在府里,不进宫去给皇贵妃娘娘拜寿,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呀!”



        “且陛下这些年就不太喜欢太子爷,若是这样要紧的宴席,太子妃还缺席,只怕惹怒了陛下,到时候连带着太子爷,一块受了陛下的责罚。”



        既然太子妃娘娘不愿意去宫中给元皇贵妃拜寿,那便由它亲自去劝说。



        他打小就在太子爷身边伺候,太子爷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



        既然是自己份内之事,他还要办得更好。



        陈昉不听小安子继续说下去,挥了挥手,朝着身边伺候的丫鬟嘱咐了句。



        “送了安公公出去!”



        太子爷的意思,是不想听他继续说下去了,打算一意孤行,明日自己一个人,去赴了皇贵妃娘娘的宴席吗?



        既然太子爷都吩咐了宫女送他出来,他若是再继续留在殿里,就有些不识抬举了。



        小安子垂着脑袋,面无死灰,眼底划过一丝落寞,衣袖之下蜷缩的手缓缓松开。



        既然他劝已劝过,太子爷如今这样听不进去劝,他还有什么法子?



        看着小安子离开的背影,陈昉动了动嘴,他原想喊了小安子,留他下来的。



        但他是大陈朝的太子爷。



        说出去的话,又岂能像平常百姓一样,想收回来,就能收回来的?



        他不想让元君去宫里,是因为她知道,元君不大喜欢宫里。



        宫里的人事物,都会叫元君生出厌恶感来。



        且元君不喜欢应酬,他还是自己一个人入宫去拜寿吧!



        ……



        小安子刚离了东宫,准备去了景仁宫见元皇贵妃。



        元皇贵妃身边伺候的张嬷嬷,就先小安子一步,去了元皇贵妃身边。



        “贵妃娘娘,太子府传出来消息,说太子妃娘娘身子不适,太子爷打算明日一人来给您贺寿。”



        元皇贵妃轻轻“哦”了一声,似乎并不在意。



        不过是个小小的寿宴罢了,有人不愿意来,就算了,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只是好生生一个人,偏偏装出来有病的模样,并以此做为理由,不愿意进宫来给她拜寿,就有一点过分了。



        “谢氏身子不适,不愿意进宫来就算了,太子爷身子不适,你让人开了库房,挑几支上好的老山参过去太子府,给他补补气。明日一早过来,可是要见了陛下的,陛下或许会问及了太子爷的功课。”



        张嬷嬷得了吩咐,马上就下去办了。



        片刻之后,殿外就有宫女传禀道,说是平宁乡君过来了。



        元皇贵妃身边,并无所出。



        陛下担心元皇贵妃膝下寂寞,特地从宗室子女里头,挑了几个好的,放到了元皇贵妃身边。



        这位平宁乡君,就是自幼养在元皇贵妃身边的。




        虽说只顶着一个乡君的名头,但在宫里,她比正经的公主郡主,还要受人敬重,得人疼爱。



        因着她的养母,是宠冠六宫的元皇贵妃。



        元皇贵妃此生并无子嗣,能做到皇贵妃的位置上,可见不止是斗败了多少人,才爬上来的,可最要紧的,还是元皇贵妃在陛下的心中,有着一席之地的。



        不然生了四个儿子的宋贵妃,贵妃的位置,一坐就是那么多年,皇帝也没有升迁她位份的意思。



        可见这宫里,除却子嗣之外,还得看皇帝心里,到底有没有你这个人?



        若皇帝没有你,就算你生了十个儿子,个个儿子都争气,到头来,不过一妃,或是贵妃。



        平宁乡君的生母,是靖海侯夫人。



        靖海侯,是当今陛下的亲堂弟。



        元皇贵妃含笑朝着走进殿里来的平宁乡君招了招手,示意平宁乡君坐到自己身旁来。



        “今日怎么想着过来了?可是韩嬷嬷和崔嬷嬷的功课,做完了?”



        韩嬷嬷,专门教导平宁乡君的琴棋书画。



        崔嬷嬷,则是专门教导平宁乡君的规矩礼仪。



        元皇贵妃不单单只为平宁乡君请了两个嬷嬷教导,还给她请了两个教书女先生入宫,教导平宁乡君诗词曲赋。



        那两位女先生,一位出自江南的书香世家廖家,是廖家的才女。



        另一位女先生,则是出身江南氏族人家方家,是江南有名的大才女。



        元皇贵妃极为疼爱平宁乡君,平宁乡君身上所穿着的衣裳,除却了宫中的针工局做的,还有宫外几个有名的裁缝铺做的。



        “娘娘,知道明日就是娘娘的生辰,平宁今日特地过来,提前恭贺娘娘生辰。平宁今日过来,还带了一个自己绣的荷包过来,花样子是平宁自己描的,一针一线都是平宁自己亲手绣上去的。”



        平宁乡君说着,把怀中揣着的荷包,拿了出来,没经元皇贵妃身旁贴身伺候嬷嬷的手,直接递给了面前的元皇贵妃。



        元皇贵妃细细打量了一番手中平宁乡君递上来的荷包。



        上头绣的是玉棠富贵,看花样子,有几分笨拙的模样,该是平宁自己描的。



        再看那荷包的针脚,有几分紊乱的模样,应该还是她一针一线绣上去的。



        其实东西贵重不贵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送东西人的那一份心意。



        自己一针一线亲生做出来,总比自己绣了几针,就交给下人去代劳得好。



        元皇贵妃就很欣赏平宁乡君这样的品格,也不枉她疼了她这么多年。



        见元皇贵妃面上一副欢喜模样,看着那荷包出神,平宁乡君还以为元皇贵妃是喜欢这样的荷包。



        那样看起来不精致,还有几分丑丑的荷包,也就这样皇贵妃娘娘这样待她好的人,不会嫌弃了。



        她今日过来,是有所求的。



        “皇贵妃娘娘,明日您的生辰,平宁想要坐到王家哥哥的身边。平宁已经在宫里待了三个月,三个月不曾见王家哥哥了,心里想他。”



        平宁乡君口中的王家哥哥,是大理寺卿王尚家的大公子王平。



        那个孩子,元皇贵妃也曾见过,模样看起来是个周正的,性子听说沉稳,老练,也是个不错的。



        她也很喜欢那个孩子。



        只是让王家那样的人家,娶了自己的心头肉,她还是断断舍不得的。



        元皇贵妃心中沉思半晌,才道。



        “你已经大了,的确是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只是那王家,算不得什么好人家。”



        “王尚不过大理寺卿,王家夫人苏氏,那可是出身寒门的女儿,王家太夫人,虽说出身侯府,但毕竟年纪大了,你若嫁去王家,即便有太夫人给你撑腰,那王家夫人,也会磋磨你。”



        “且那王平,还是王家长子,日后支应王家门庭之人,你若真的嫁过去,只怕后头的日子,我怕你一个人熬不过去。”



        元皇贵妃不忍瞧着平宁乡君就这样嫁过去王家,去受那磋磨之苦。



        平宁乡君不听元皇贵妃所言,明日寿宴,她一定要坐到王家哥哥身边。



        皇贵妃娘娘不愿意她嫁去王家,她偏要嫁去王家去。



        ……



        齐王府。



        “可亲眼瞧见太子妃打开了本王送过去的书信了?”



        齐王靠在身后的软榻上,地上跪了一种穿着黑衣的侍卫。



        “回王爷的话,太子妃娘娘虽是带到内室里打开的书信,可我们买通了在太子妃内室里伺候的丫头,她们几人亲眼所见太子妃娘娘打开书信的。”



        领头的黑衣侍卫,回了齐王的话。



        这一回答,总算是让他放心了。



        阿君的心里,总还是有他的。



        总还是愿意听他的话的。



        太子妃不出现在皇贵妃娘娘的寿宴上,他倒是想要看看,陈昉那厮,该如何给陛下和元皇贵妃解释?



        虽说这样利用了阿君,但一切为了将来的大计,不得已而为之。



        ……



        三月初十。



        天刚大亮,景仁宫伺候的大大小小的宫人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陛下疼爱元皇贵妃,今年元皇贵妃四十岁的寿宴,不在景仁宫举办,而是挪去了畅音园的寒梅水榭举行。



        畅音园,是御花园后头的一个园子。



        这个园子,原是用来给太后娘娘听戏的。



        后来太后年纪日渐大了,耳朵也不大好了,这个园子,也就荒废下来。



        后来陛下又搬了进去,重新修整之后,在园子里头,又建了几处水榭宫殿,寒梅水榭,风临水荷,秦楼歌……



        元皇贵妃的四十岁寿宴,就是在寒梅水榭里头举办的。



        寒梅水榭,冬日的时候,看雪景是最好的。



        红色的腊梅,在白雪的映衬下,算是人间一大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