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升斗之妇 > 第五十三章 嘎子叫卖供不应求

第五十三章 嘎子叫卖供不应求




艾老虎仔细看了秋色的做法,也跟着动起手来,想不到他那蒲扇一般的大手做起这手工活来也丝毫不差又快又稳。



        将三个草垛子都插满了,秋色也扛起了一只较小的草垛,“爹,你还去平日里卖罐头的地方,嘎子和我去县衙附近转转。”



        “啊?你要去县衙那边卖?不在码头了吗?”艾老虎惊讶的问道。



        秋色一摇头,“这东西这么贵一般人肯定买不起,在码头卖就得等货船,太浪费时间,再说西瓜切开放时间长了会坏的。”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她没有说出来,嘎子拿走的西瓜可是一文钱没花,虽然嘎子看起来比较实在,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是。



        艾老虎挠挠脸上的胡子点点头,“也成,你们去吧,县衙那边住的人应该能舍得这钱来买,要是不行你们就去荣华大街吧,那边商铺多,人也多,若是有人捣乱就报我的名!”



        “那敢情好,我们就扯着虎爷的名号做大旗了!”秋色嘿嘿笑起来。



        “行行,让你扯,快去吧。”艾老虎也没恼,挥挥手把秋色几人赶上街了。



        出了码头,秋色和嘎子就与丁大福分开去县衙附近。



        清水镇布局东贫西富,南贵北杂,西边的码头和东边的平民居秋色已经很熟悉了,位于南面的县衙却是第一次来。



        一路走过来,秋色发现这边没有镇西那般繁华却也不差,虽说铺面不是到处都是,但朱门石狮的门楼却不少,听说在县衙的后面还有一间县学,附近卖笔墨纸砚的铺子很多,荣华大街离县衙稍远一些。



        “秋色姐,这边怎么人这么少啊?不行咱们还是回码头那边吧。”嘎子跟着一路走过来发现人越来越少不免有些着急。



        “人都在屋里呢!咱们喊几声估计就能出来了。”秋色安慰道。



        是么?嘎子挠挠头,“那我喊了?”



        “喊吧。”有人代劳,秋色乐得清闲。



        嘎子清了清喉咙,“卖西瓜嘞!西瓜,卖西瓜!”



        就这样一边喊着一边往前走,走出不到一百米,旁边的一户人家就开了门,出来的是个穿蓝布衣裙少妇打扮的人,只见她半边身子隐在门里,伸头问道:“喂,你们喊的是卖西瓜吗?”



        “是啊,大姐!您来一牙吗?二十五文一牙。”嘎子不愧是常在市面上走的人,这嘴够甜,还没等秋色说话他就已经答上了。



        那少妇眼睛一亮,重新问了一遍,“是西瓜?才二十五文?”见嘎子点头肯定后忙道:“你先别走,等一会儿啊!”说着,就急忙忙的跑回去了。



        很快,那少妇又出来了,这一次她迈出门槛站在石阶上问,“能不能再便宜些,若能便宜我就买。”



        “这个……”嘎子为难的看向秋色。



        秋色也没想到第一位客人上来就讲价,便问她,“那你打算买多少?若是买的多我就给你便宜。”



        谁知,秋色这样一说那少妇反而摞了脸,“喂,你就直接给我便宜好了,你说这是西瓜,真的西瓜哪有这么便宜的?要不是想给我家小少爷买着玩谁来搭理你!”



        秋色被气乐了,“这位娘子你吃过西瓜吗?”



        “你说谁没吃过西瓜?你在笑话我吗?告诉你这可是方书办的府上,小心我叫衙差来抓你!”那少妇脸涨的通红,觉得自己被秋色看低了,气的嗓门一拔老高。



        嘎子一听这是书办府上,脸立马就白了,过来拉了拉秋色的手臂,“秋色姐,别说了。”



        秋色也挺生气的,自己就是卖个西瓜,怎么就遇上这么个疯女人!她若吃过西瓜能不认识这是切开来的西瓜吗?



        正僵持着,从门里又出来一个妇人,这妇人年纪略大些,穿着绛红色的绸布衣裙,发上插着金簪,她沉着脸喝问先前那少妇,“让你买个东西怎么这般磨叽?还如此大声喧嚷,丢我们方家的脸!”



        少妇见她立时就如老鼠见了猫一般,缩头弯腰垂首,“回大娘子,这卖货的不老实,卖的明明不是西瓜非说是西瓜。”



        “这位夫人,我这卖的确实是西瓜,只是切开了,这位小娘子想必是没认出来。”秋色见这妇人打扮明显比先前那少妇高了一个档次,并且从她说话来看还是正管,立马上前搭话,并暗地里捧了她一下。



        大良朝只允许对有品阶的官员原配妻子称夫人,平民百姓家的女主人一般被称做娘子,如夫家姓李便称做李娘子,未出嫁的女子一般都深居闺中只按家人的叫法,如秋色这般抛头露面的才会被人叫做丁家娘子。



        果然,那妇人听到秋色称呼她为夫人不自禁的笑了,脸上的皱纹都多了不少,她摆摆手,“我算什么夫人哪!我看看你这卖的是什么?呀,真是西瓜呀!只是,怎么都切开了?”想不到这妇人竟是个识货的。



        秋色一喜,忙道:“是啊,我把西瓜切开来卖的,要不然一个西瓜二十五文我非赔死不可!不过这一切开倒让这位小娘子给误会不是了。”



        妇人不屑的撇撇嘴,“她一个贱妾祖上数五代都是穷要饭的,哪里吃过西瓜?!”



        啊?那少妇是妾?秋色和嘎子都是一愣,难道这妇人才是方书办的娘子?!



        方娘子问秋色,“你这西瓜怎么卖的?二十五文是吧?”



        “是,买四牙赠一牙。”回过神的秋色忙回答。



        “呀,还赠啊?”方娘子高兴的问。



        “对。”秋色点头,又问她,“方夫人打算买多少?”



        方娘子被秋色左一个夫人右一个夫人捧的心里高兴,听她问便不在意的一摆手,“既是买便多买些,给我来四个好了,到不是贪你赠的那一个,实在是家里人口多,少了不够分的。”



        “是啊,你说都是一家人,总不能一个吃一个看吧!”秋色叫一旁的嘎子,“快给夫人挑五牙大一些的。”



        “好嘞。”嘎子见事情急转直下还卖出了西瓜去,心里也高兴,应了声便专心的去给方娘子挑西瓜。



        方娘子直接从袖袋里拿出一串铜板交给秋色,“这里刚好是一百文,你数一下。”



        秋色一笑,“夫人哪里会少我这小贩的钱。”说着便直接将铜板装进了钱袋。



        方娘子对秋色的表现颇为满意,毕竟自己可是书办娘子还能贪这种便宜丢人么?便笑道:“你在这条街上多喊几声,估计一会儿就有人出来买了。”



        “多谢夫人。”秋色谢过方娘子,看她喊那少妇进了院子便与嘎子继续朝前走。



        “秋色姐,真的卖出去了。”嘎子还是有些不相信一百文就这赚到手了,以前他一年也不曾见过这么多的钱,此时连走起路来都有些发飘。



        “嗯。”秋色也很高兴,虽然有点波折,不过结果还是好的。



        “那我继续喊。”嘎子说着就喊起来,“西瓜,卖西瓜喽!”



        秋色也来了兴致,接着喊道:“西瓜,又甜又水灵的西瓜,二十五文一牙,买四牙赠一牙啊……”



        “哎,卖西瓜的。”这次的客户是从后边追上来的,是个年长些的老者,他看着二人草垛上的西瓜块,疑惑的问:“这就是西瓜?”



        不待秋色回答,从前面走来另一个老者说了话,“这是切开以后的西瓜,梁老头,你不认识了吧?”



        梁老头脖子一梗,“我哪有不认识?我刚才不是说了这就是西瓜。”又冲秋色道:“是买四赠一吧?给我来四牙。”



        后来的老者也不甘示弱,“我也要四牙。”



        一下子卖出去十牙,亏了秋色和嘎子在一起,两人每人负责一个,各收入了一百文钱。



        接下来客人都从自家的宅子里出来了,他们中有想吃西瓜的,有被买四赠一的说法给吸引的,也有被邻居叫出来的,总之,秋色二人的西瓜火了,等走出这条巷子,二人垛上的西瓜已经下去了一半,好在秋色再也没遇到第一个少妇那般的人物。



        “嘎子,一会儿你去旁边的巷子,我走隔一条的,卖完了直接回码头啊!”秋色觉得两人呆在一起太浪费时间,便还是决定分开了。



        “好。”嘎子也兴奋的很,他几时赚过这么多钱,若都是他的就好了,不过虽然不是自己的过过手瘾也好啊!



        秋色扛着草垛一条巷子没走完西瓜就已经卖光了,往回走时碰到了同样往码头赶的嘎子。



        “秋色姐,想不到西瓜这么贵这些人还抢着买!要是我卖的柴也这么多人买就好了。”说着,嘎子不免有些伤感。



        “其实你也可以多砍些柴晒好后去镇南挨家挨户的卖呀,到时每捆柴就能多收两文钱了。”秋色自己高兴,不忍嘎子这般难受,便给他支招。现在时送货上门可以多收送货费,在古代也可以的吧!



        “万一他们要是不要柴呢?”



        “那你就问他们需要什么,然后下次给带来就好了。”秋色随意的道。



        “就像刚才有人让咱们明天再送西瓜一样?”嘎子若有所思。



        “对!”说着话,两人就到了茶馆,发现艾老虎竟还在茶馆坐着。



        “你们,都卖光了?!”艾老虎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空空的草垛。



        秋色毫无形象的往椅子上一坐,递给嘎子一碗水自己又灌了一大口茶水后问道:“我爹呢?还没回来?”



        艾老虎指指茶馆的门外,“那不是也回来了。”



        “爹,卖的怎么样?”秋色赶忙递了一碗水过去。



        丁大福用袖子抹了把脸上的汗,兴奋的道:“都卖完了,后来有人来买都没买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