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离珠 > 第138章 笑语方喧然

第138章 笑语方喧然




        翌日乃是端阳正日子。



        尤其是宁王和莲王赈灾回京,马过长街,车帘挑起,双王真容显露,京城里的热闹达到了鼎沸阶段。



        慈安宫梨花殿里,沈太后正跟柔弱的凤王妃说笑:“一会儿啊,你就在这里坐着,我不让他们告诉悯郎。等他进来,咱们吓他一跳!”



        下首艳丽的宁王妃和雅致的绿云郡主都拿团扇掩着口轻声地笑:“太后娘娘还是这么好兴致!”



        “悯郎的笑话可轻易看不到。难道你们不想看的?”



        沈太后哈哈地笑,一副老顽童的调皮样子。



        潘皇后无奈,却也只有配合,立即招手叫人:“等二位王爷见了圣驾,便告诉一声,说太后娘娘惦记悯郎,让他即刻过来。”



        众宗室诰命们凑趣:“好!太后娘娘有这么一位贴心的儿媳妇,难怪天天这样开心,笑得弥勒佛一般。”



        “听听!”沈太后指着殿下坐着的人冲着潘皇后笑道:“讽刺你助纣为虐哪!”



        众人忙笑道“不敢”。



        潘皇后笑得更促狭:“那算大家说着了。儿媳们待婆婆,哪一个不是如此?有一个敢说不是的,站出来本宫瞧瞧,必要当众赞她一句好狗胆!”



        沈太后为首,大家放声大笑。



        果然一时莲花郡王带着些难掩的疲惫,一路大步走了进来,刚要跪下给太后请安,却一眼看见了自家母亲,又惊又喜,愣了一时,方想起来跪下去:



        “太后娘娘如意吉祥,皇后娘娘如意吉祥……母亲可安好?”



        众诰命都轻笑不已。



        “哟?悯郎,我们这些长辈都坐在这里呢!虽然论品级都排在你母亲后头,可怎么就到了你母亲为止,我们就都是摆设了?不用问候啊?”



        宁王妃凑着沈太后的热闹,跟莲花郡王逗趣。



        莲王立时便红了脸,人还跪在地上,回话也不是,不回又觉得不对,嗫嚅着便僵住了。



        殿上一片笑声。



        “起来吧起来吧!”沈太后笑够了,招手叫他:“原是我们要看你的笑话,故意逗你的。快来,你也想娘了,你娘也想你了。就在这里,莫要出去了。”



        潘皇后那边,早就令人在凤王妃旁边,给莲花郡王另设了一个小小的席位。



        这边跟着潘皇后坐着的太子南猛一见到莲花郡王便开心地跑了过去,非要跟他坐在一处。宫人们拦都拦不住。



        还是椎奴给了众人一个眼神,大家才算松了口气,且由着小太子了。



        “虽说,对各位来讲,悯郎算得上是外男。可是啊,这孩子,俊!”



        沈太后一本正经地对着众人道,引得大家又是一片欢笑。



        “看着他坐在旁边,老婆子我能多吃一碗饭。”



        下头坐着的几个小娘子已经笑做一团,还有几个笑得倒在榻上的。



        “所以,大家就都装聋作哑一下。万一外头有言官们说话……”



        沈太后顿了顿,眼神一扫。底下几个御史的妻子们会意,有胆大的接口便道:



        “那他们晚上便休想回房睡觉了!”



        沈太后大喜,指着那个方向便道:“说得极好!赏!”



        众人哈哈大笑。



        莲花郡王耳根红红的。



        但还是仍旧坚持端坐在母亲身边,甚至还有心情剔了鱼给母亲放在碗里。



        凤王妃一脸慈爱地看着他,又给他夹菜,又亲手执壶,只给他倒了半盏酒,示意他给沈太后敬酒。



        梨花殿里欢声笑语。




        太极殿的大宴上,殿中省的总管大太监秦耳听说了那边的故事,笑着过来学给永熹帝听。永熹帝便也笑:“母后还是这样贪玩。”



        便不在意地自行举办自己这边的大宴。



        一时宁王过来给他敬酒,永熹帝便亲热地令他在旁边坐一坐,闲谈一二。



        “……魏县那边都是悯郎在忙。我到了那里,看看县令吴夔一切都安排得不错,便赶紧去了卞县。那里啊,唉!大过节的,我先不给陛下添堵了。”



        宁王满面悲悯,嗟叹不止。



        永熹帝面色恬淡:“天灾之下,措手不及。凡人们哪里逃得掉?但既然皇叔都去了,必定措置得当。我没有不放心的。”



        “全赖陛下洪福。”宁王笑着拱手,又道,“不过悯郎这次做事,倒真是历练出来了。该稳当的时候稳当,该雷厉风行的时候也不手软。”



        “哦?”永熹帝夹菜的筷子轻微停顿,又接着去捡鱼脍吃。



        “听说他处置那个鬼寨的时候,有两个负责掩埋的劳工,因贪财,徒手沾了……脏东西。悯郎得知,立即便令将那两个人处死,当场便也一起埋了……”



        宁王笑着说话,自己还喝了一口酒。



        永熹帝脑补了一下当时的情形,眼前的吃食便有些咽不下去。



        “哎哟老奴的王爷啊!这大过节的,您就不能跟陛下说点儿干净的东西?”



        秦耳哼哼唧唧地直接抱怨,“这样的景儿,您该直接跟刑部、跟大理寺、跟御史台去描述。他们吃得下!”



        宁王尴尬地笑两声,道:“这个,是我疏忽了。陛下休怪。”



        “皇叔一向都致力于敦促朕当个合格的好皇帝,朕心里有数。不妨事。皇叔请回去坐吧。”



        永熹帝微笑。



        “哦,呃……”宁王好似临时想起什么,又看了秦耳一眼,犹豫一下,笑着摇头:“也不是什么大事,等散了宴,臣再跟陛下回禀吧。”



        然而他这个做派,永熹帝怎会真让他“回头再说”?



        “皇叔不妨直言。”



        “嗯,是。臣看悯郎的请功奏折上,似乎漏了一个人。”



        宁王垂下眼帘,眸中异色一闪,“那个帮魏县县令送急奏的余某,他有个侄女,在家行四的,因学医,便留在了魏县。



        “魏县的疫情,先便是她控制住的。后来治愈的药方,也是那个余氏女研制出来——魏县百姓,几乎要因此给那小娘子立了生祠。



        “可是我看悯郎的奏章上,并没有此女。反而多了一个献防疫手册的神秘人……”



        御座之上,安安静静。



        宁王疑惑地抬头,便对上了永熹帝的幽深眼神,以及满脸兴味。



        “皇叔,那个神秘人的事情,不在悯郎的奏章上,而是在他给朕的家信里。这家信,可没有公开过。



        “皇叔不如先告诉朕,您是怎么知道的?”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