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绝品商女:锦绣田园路 > 第九十一章:巧言善变

第九十一章:巧言善变




        “况且我只是来告诉太上皇,又没有透露给其他人,师傅至于这么严苛的罚我吗?”本意是想让苏景夜和苏羽天二人心平气和的谈一谈,如今事成却没有得到半句好话,小权子深觉自己十分委屈。



        苏公公无奈的拿拂尘戳了戳他,“你懂什么,身在皇家,就算是亲生父子也有各自的秘密要瞒着。更何况如今是陛下执政,无论什么决定,都该由陛下亲自同意下旨。”



        “太上皇现在退居后宫,就不该再多插手,否则极易影响他与陛下之间的关系。你以后再这么毫无顾忌的跑来告状,是想让太上皇和我以后都没有安生日子过吗?”



        “小权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打算。”瞧见四周无人,小权子便扯着苏公公的袖子轻声撒娇,“师傅,我知道错了,以后必定小心谨慎,绝口不提。”



        “你生来聪明,又是我一手拉扯大的,我自然知道你会明白。”苏公公叹了口气,慈爱的拍了拍小权子的手,“只是你记住,你的好心在这宫中是最不需要的东西。凡事不管不问不想,才能保住你这条小命。听见了吗?”



        “听见了。”叫他对自己看到的事完全不管不顾,小权子此时就觉得有些良心不安,在苏公公的逼问下,他只得勉强答应。



        就外面他们说话的这阵功夫,苏景夜和苏羽天便已走到了茶室。苏睿文正对着房间的大门,盘腿坐在一个巨大的蒲团上面,而他的身前放置了一张小小的茶几,几案上还摆着一副未下完的残局。



        “儿子拜见父皇。”“见过父皇。”



        二人向苏睿文行过礼,苏睿文将手往两边一摊,他们两个便就是坐在了茶几两端的正对面。



        “今日叫你们过来是有事要说,”苏睿文站起身离开不足两步远的茶炉,上头新烹煮的茶水刚好沸腾。



        他把茶水倒进三个茶杯,自己亲自拿着托盘把茶水递过来。苏羽天看着直皱眉,结果茶杯的同时说道,“这些事情都可以交给下人去做,父皇为何要把他们全部支走,这样亲力亲为,岂不辛苦。”



        “若是连几个杯子我都端不动,怕是我真要成了个老废物了。”苏睿文笑了几声,苏景夜恭敬的把自己的茶杯接过来,说话都十分小心翼翼。



        “父皇福泽深厚,又有陛下这般孝顺,必能长命百年。”



        “景夜向来不喜欢说这些吉利话,如今倒是变了性子。”苏睿文瞧着他,眼神里微微有些心疼。苏羽天在旁把他二人的动静都看在眼里,静静的垂下眼眸,眼神晦暗不明。



        “儿臣一来是想图父皇一笑,二来也是想向父皇与陛下证明,人总是会变的,儿臣也已经长大了。”



        苏景夜本是想表达自己不如青春年少那般意气风发,年轻气盛,看透了朝中的是是非非,如今只想退居山林归隐。只是不知听在苏羽天的耳朵里,又会被曲解成什么意思。



        “长大了是好事,也省得犯些年轻时哪些幼稚的错。”苏睿文特意撇了苏羽天一眼,只见他埋头研究棋局,像是对外面发生的一切都不在乎。



        “其实你一直求的,朕也知道。若是朕告诉你,朕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你该如何?”苏睿文话音落地,苏羽天也不再做那个装睡的人,立刻惊讶的抬起头,凑到苏睿文身边小声的咬耳朵。



        “父皇,如今朝中这么缺人,您还让他离开,岂不是给儿臣雪上加霜。”



        苏景夜耳力不错,早把她的窃窃私语听了进去,见苏睿文闭口不言,不知他们是什么意思,只得自己便踌躇着开口,“儿臣自当感谢父皇与陛下恩德,倘若有机会,再将孙子孙女们带来给父皇看看。”



        苏睿文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想让叫苏羽天冷静,然后又像是和苏景夜唠家常一般微笑着说道,“景夜倒是有志向,把孙子孙女都想全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儿孙满堂,倒是让朕尽享天伦之乐。”



        “只可惜――”



        话头语气一转,苏景夜便知道他接下来必没有什么好话。苏睿文叹了口气,“只可惜现在时局动荡,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景夜就算要走,也未必走的心安。”



        “陛下天威浩荡,必会镇服这些藩王。”先前苏景夜去招兵买马的时候,也曾在民间听了不少的流言蜚语,说八方的藩王嫌弃新帝年轻,都有取而代之的野心。



        “羽天毕竟登基还不足一年,朝中各大臣对他不仅不信服,还有些落井下石。更有甚者,与藩王勾结,里应外合,就同那日叛乱的兵部尚书张大人一般。”



        “偏生这些叛国的人都学乖了,一个个隐藏的极好,轻易不被发现。”苏睿文意味悠长的撇了他一眼,苏景夜早已沉思着低下头。



        “若只是国家动荡,让天子焦头烂额也就罢了,只是这些战火纷起,吃亏受苦的只会是黎民百姓。”



        “民乃是国之根本,藩王执意挑起战火,丝毫不顾百姓死活,有什么资格取代陛下。”苏景夜握紧了拳头,轻轻的打在茶几的角落上。



        苏羽天看苏景夜的样子,与其认为他是维护自己,更多觉得的是,他想用这番言论俘获得民心。



        “景夜所言甚是。”苏睿文惋惜的点点头,眼底却是深藏着计谋得逞的得意。“你说若是您也打算走了,还能有谁相助羽天?”



        闻言,脑海中又想起在京城不断受人排挤的江琉玉,苏景夜突然有些犹豫,没有回答。



        “不如父皇与你商量,你就在这里多呆些日子,等到羽天什么时候将朝廷稳定下来,你再离开,也能心安理得。”苏睿文说的苦口婆心,像是在和苏景夜打感情牌。



        “父皇都这么说了,也就当是朕求你,留下来助朕一臂之力,朕也可以为你排除阻止你围巾的一切阻力。”苏羽天理解他的意思,便顺着苏睿文的话,给苏景夜再施加些压力。



        两方压迫之下,苏景夜更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江琉玉,等回过神来,就听见自己的声音在说:“微臣遵旨。”



        苏睿文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这才是朕的好儿子。”



        苏羽天脸上也带着笑,只是那抹笑,看着格外.阴森可怖。



        小权子和苏公公还站在大殿门口唠嗑,然后就看见苏景夜一脸失魂落魄的走出来。师徒二人相视一眼,觉得十分奇怪,赶上去寻问。



        “本来就王爷一个人出来了,陛下还要在里面呆多久?”



        “陛下在里面。”苏景夜指了指门后,完全答非所问。小权子听得有些无奈,感觉苏羽天可能还要一会时间,浅浅地呼出一口气,却看见苏景夜完全双目无神。



        “王爷,这是怎么了?”小权子只是关心一句,苏公公便扯着他的袖子,叫他不要乱说话。早在苏景夜出来的时候,苏公公便大致猜到了她听见了什么话。



        “没什么,能够为陛下分忧,那就是我们做臣子的本分。”苏景夜把手背在身后,抬头望天,然后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这里。



        至此,苏公公也不曾说出一句话。



        茶室里,人虽然走了,但放在他位子上的那杯茶水还不断的冒着热气。



        苏羽天恶狠狠的盯着那杯茶,脸上的表情难以言喻,“父皇为何决定把他留在京城?”



        “莫不是,羽天打算让他离开?”苏睿文淡笑着拿起一颗白子落下。“朕揣度你的心意,想必你也是不舍得这么一把利刃埋没。”



        “他也未必有那么厉害,只要朕花些心思培养,很快便能有比他更忠心,且更有作为的人出现。”苏羽天虽然不舍,但也不希望这话是从苏睿文在嘴里说出。



        “培养心腹需要时间,在这过渡的期间,不妨就让他发挥一些才能,也算是物尽其用。”苏睿文察觉到苏羽天的心思有些飘忽不定,便出声劝慰。



        “听父皇的话,像是对他十分看好。”苏羽天嘴角的笑有些冷漠,“他方才张口闭口关心百姓,焉知他不是想以假仁义骗取民众跟随,好达成他的狼子野心。”



        “羽天是觉得,他和朕与你所说的一切都是假的?”苏睿文摇了摇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现在既然需要他,就应该放心信任。”



        “再差也不该叫他看出来,让你们君臣离心,给奸邪之人有机可乘。”



        苏羽天闭上了嘴,没有说话,不知他是否认同苏睿文的观点。



        苏睿文发觉事态有些严重,苏羽天对苏景夜的成见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更深。



        “苏景夜绝对是一把听话的刀,你如今所见的还不是他全部的实力。他或许是发现了你对他的忌惮,才会将能力有所保留。”



        他的声音在这寂静的茶室里不断回荡,苏羽天有些不耐的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苏睿文看的眉头紧皱,隐隐的有些怒气,“坐在这龙椅之上,你就该当沉住气。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莫非连一个苏景夜你都忍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