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被系统坑了一个爹 > 第176章 稚奴的条件

第176章 稚奴的条件


  长安!
  “什么?长乐她竟然去了幽州?”
  立政殿内,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听到禀报之后,纷纷面露震惊。
  同时也想不明白,这丫头好好的,怎么一声不吭就去了幽州。
  “观音婢,你说长乐她……这到底是为什么?”李世民想不明白的同时,也有些伤心。
  难道他真的做得不好么?
  先是父皇去幽州借粮一去不返,整整五年了,都没有回来,甚至连个口信都没让人传给他,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行啊。
  现在长乐又一声不吭地去了幽州,这让李世民有种众叛亲离的感觉。
  感受到李世民的情绪,长孙皇后连忙出声安慰:“二郎,你别多想,长乐那丫头向来贪玩,这次她也是因为好奇,才会跟卢国公一起去看看。”
  “待她回来,臣妾再好好教训她。”
  这些年她经常见到李世民愁容满面,内心也不由得跟着心疼。
  两人年少夫妻,她深知自己嫁的人有多么的骄傲,这五年来发生的种种事情,对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而她……
  也因为当初做的那些事情满心的后悔和懊恼。
  如果一开始,她就对李翊好点,将她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去弥补他,而不是充满算计,事情也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了。
  这都是她的错啊。
  李世民紧紧地握住长孙皇后的手,叹息一声,然后安慰道:“朕无碍的,倒是你,刚满月不久,太医已经叮嘱过了,让你少操心,多休养,这些年你的身体可是大不如从前了。”
  看着眼前这个面色苍白,眉眼中带着病态和焦虑的女人,李世民满眼的心疼。
  自五年前李翊大闹皇宫,反出长安之后,她就整日的陪着他操心,他什么时候睡觉,长孙皇后就跟着什么时候休息。
  不仅如此,她还得亲力亲为的为他做膳食,并且还为他诞下了一子二女,李世民甚至都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观音婢在,他该如何度过那些难熬的日子!
  “二郎你别担心臣妾,臣妾好着呢。”
  长孙皇后笑了笑,夫妻二人相互安慰,难得片刻温情。
  “父皇,母后,儿臣知道皇姐为何离开。”突然一个圆乎乎地小脑袋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间的空隙钻了出来,然后眨巴着亮晶晶地眼睛说道。
  “哦?你知道?”李世民有些笑地看着这个小家伙,好奇的问道。“那快与父皇说说?”
  小家伙的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一圈,一副纠结的模样,“想要告诉父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儿臣有个条件。”
  “嗯?稚奴有什么条件?说出来听听?”
  “稚奴,不许跟父皇无礼。”见自己的小儿子真要讲条件,长孙皇后连忙阻拦。
  李世民哈哈一笑,抬手阻止了长孙皇后,“观音婢,你让他说,朕也想听听稚奴会跟朕讲什么条件?”
  “那父皇答应吗?”小稚奴眨着眼睛看向李世民问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答应!”
  在他看来一个小孩子能提什么条件,况且他也很是喜欢这个幼子,便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了。
  得到肯定的答案,小稚奴那双圆溜溜的眼睛顿时一亮,“好耶,那稚奴今天晚上可以跟母后睡了。”
  李世民:“……”他什么时候答应过这件事?
  “稚奴啊,你的条件……”
  “我的条件就是跟母后睡觉啊。”小稚奴说完,连忙又补充了一句,生怕李世民反悔似得,“那个父皇啊,皇姐听到了您跟母后的谈话,她这是逃婚了。”
  长孙皇后跟李世民对视一眼,都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
  “臣妾当时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竟然让长乐听见了,这丫头,要是不愿意也可以跟咱们商量的啊,竟然一声不吭的就跑了。”
  长孙皇后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是啊!”
  李世民无奈地叹息道,长乐这样分明是不相信自己跟她母后啊。
  只不过当着长孙皇后的面,他并没有说出来,“罢了,就由着他吧,幽州有父皇在,总归是会护着点她的。”
  “天色不早了,你快休息吧。”李世民说完,转身离开,临走时,还拎走了一心算计着要跟长孙皇后睡觉的小稚奴李治。
  出了立政殿,李世民却没有直接回寝宫,连夜让人传了杜如晦和房玄龄以及高士廉过来。
  这李翊都要登基当皇帝了,他怎么还能睡得着啊。
  “圣人,这幽唐的发展势如破竹,即便是咱们不愿意,怕是也阻拦不了啊。”
  房玄龄率先开口道,仅仅五年,两地之间就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以大唐如今的能力,跟幽唐对上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高士廉也叹息了一声,“当初以为五年之约为我大唐争取了时间,只待时机成熟,咱们便能收复幽州,却不想,这五年竟是给李翊的一个缓冲。”
  大唐跟幽州对比之下,真是一点优势都没有了。
  真是可惜了李翊这个人才啊,若是他还是大唐的皇子,那么如今的大唐,谁还敢来惹?
  李世民:“……”好办的话,他找他们商量什么?
  “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法子?”
  众人摇了摇头,杜如晦上前一步说道:“圣人,以微臣之见,咱们最好还是与李翊合作。”
  李世民长叹一声,大唐如今就这样了吗?
  需要仰仗着别人的鼻息过活?
  他不甘心啊。
  他心中想要的盛世大唐还没踪影,倒是李翊竟然先他一步,达到了他渴望的高度,可终究那与他无关啊。
  李世民沉默。
  众人噤若寒蝉,不敢再说什么。
  若非五年前突厥入侵,大唐跟李翊达成协议,李翊为了抵御突厥推迟了登基事宜,只怕他早就是名正言顺的帝王了。
  如今幽唐,民心齐聚,百姓归幽,李翊称皇已经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止。
  他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复杂发展大唐,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