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4页

第14页


        在昆士兰州的华人淘金者实质上很富有,但出于华人勤俭节约,一向藏拙的传统,并不愿意向白人露富。
        仅仅在1876年,昆士兰州的淘金者就向东方神州汇去价值80万英镑的黄金,可见这就是一座大金矿,值得深入发掘。
        为什么布里斯班的数万华人淘金者,只有不到百人入籍,最后与白人妇女结婚并定居下来,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份子。
        就是因为英国佬一向警惕华人入籍,轻易不愿意放开口子,这会造成民族结构的失衡,不利于白人的统治。
        华人淘金者纵然捧着钱,也找不到庙门拜佛,更遑论取得入籍许可定居下来。
        是他们不愿意吗?
        非也,在每一个华人淘金者内心深处,都愿意定居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大地,深深的扎下根来繁衍发展。
        可是得不到入籍许可,无法在这里牵着爱人的手臂走进教堂,结婚生子,经商置业,就是一个打临时工的黑户,由此就显示出入籍许可文件的极端重要性。
        顺便说一句
        李福寿也是在办理入籍许可的时候,认识移民署处长韦克斯福德先生,两人做了一番友好而深入的交谈,领会到了话题之外的意思。
        片刻之后
        韦克斯福德先生如约而来,李福寿把他让到安静的书房里详谈,并且嘱咐南怀玉,不许任何人打扰这次重要私下会谈。
        “韦克斯福德先生,来一支哈瓦那雪茄吧,这个是从美洲过来的最好货色。”
        “嗯哼,为什么不呢?”
        韦克斯福德先生是个身材略微发福的中年人,毕业于著名的牛津大学,他的正宗英国同窗大多身居要职,或在海军部或在内政部担任重要职司,最差的也是遍及世界的大英帝国殖民地主管长官。
        例如他的爱尔兰同乡就是香港政务司长官,混的比韦克斯福德先生好多了,最起码不是在这个鸟不拉屎的荒僻之地。
        所以对于韦克斯福德先生来说,捞一笔钱回到爱尔兰,或者去美洲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
        最少纽约这个爱尔兰人聚集地,也比布里斯班强上100倍。
        两个人的密谈进行了大约30分钟,然后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话题,两只大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从这一刻起,两个人就成为一个利益同盟。
        昆士兰州自治领政府方面扯皮的事儿,由韦克斯福德先生负责,寻找富有的华人淘金者入籍并缴纳相关款项,由李福寿负责,双方均分利益。
        昆士兰州移民署方面履行正式文件花费不多,只需要一英镑六便士,主要是入籍文件上需要照片和相关手续,这部分的成本由申请者负担。
        双方议定,华人淘金者入籍需拿出40英镑,这笔钱由两人均分,韦克斯福德先生每办理一份入籍证明,可以获得20英镑酬劳。
        韦克斯福德先生不可能独自占有,需要和共谋者雨露均沾,他肯定会拿大头,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李福寿派人跑跑腿,办成一份入籍证明能够获取18英镑11先令14便士,除了打赏手下,其他的全都纳入私囊,简直比淘金还暴利。
        双方分手以后,便紧锣密鼓的筹办起来。
        这个消息迅速在福临门饭店聘用人员中传扬开来;
        少爷有渠道能够办到澳洲正式的入籍证明,只需要拿出40英镑疏通相关人员即可。
        但凡听到这个消息的华人,无不为之心动。
        李福寿少爷做这么大的生意,还会骗人吗?
        速度快的已经行动起来了,翻箱倒柜的筹集资金办理入籍证明,想要抢在别人前面越快越好。
        仅仅三天功夫
        李福寿手下便收集了21份入籍证明和840英镑,彰显出华人淘金者的富有和入籍证明的无限魔力,能够让华人打开自己的裤腰带,把最后一个钢蹦都拿出来。
        韦克斯福德先生办事效率同样极高,拍照存档等一系列的手续在一天内全部办完,然后在移民署举行了正式的入籍宣誓,拿到了加盖钢印的正式入籍证明。
        这番动作,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大石,在华工群体中瞬间炸开了。
        不需要多做动员,第4天便收到了52份申请,第5天收到71份申请,第6天直接暴涨到171份申请……
        来自华工的入籍热情让始作俑者李福寿和韦克斯福德先生目瞪口呆,感觉好像惹出了了不得的大事儿。
        但是他们已经无法下船了,汹涌而来的大笔英镑令每一个人都红了眼,快马加鞭的加班加点干了起来。
        截止11月底
        赫然办成了1920份正式入籍证明,李福寿赶在月底之前交清了购买欧文牧场全部款项,通过律师楼正式完成了大宗物业产权交易,并且将欧文牧场改名为红河谷牧场,真正成为自己的麾下产业。
        通过促成这宗大额交易,渣打银行也获取了上千英镑的中介费用,三方皆大欢喜。
        面积广袤的红河谷牧场
        李福寿策马站在高高山领上,俯瞰遥远天际,一直到视线的尽头全都是自己的牧场土地,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压抑不住的万丈豪情。
        远远看去
        几条银白色的河流蜿蜒汇入布里斯班河,然后顺着峰峦叠嶂的红河谷流向下游的布里斯班市区,最后通过摩尔顿海湾进入无边无际的南太平洋。
        运送货物的远洋轮船可以通过大河进入牧场腹地,并且上溯到更遥远的地方。
        远处森林黑压压的望不到边际,辽阔的牧场上,牛羊三五成群的悠闲游荡,丰美的牧草足有大半人高,完全不需要人看顾,个个吃得膘肥体壮。
        牧场上的优质绵羊每年都可以产下2~3个羊仔,若是不宰杀的话,眼下遍布牧场的十几万羊群很快就会翻番,多到让人头痛的地步。
        李福寿深深的吸了一口带着泥土芬芳的冰凉空气,手拿马鞭指着前方说道;“守田,阿生,你们刚刚下船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短短三个多月,我就能开创出如此宏大的场面?”
        “少爷天人之姿,我辈远不及也。”
        “是啊,当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少爷是神一般的大能人,能够尾骥其后,是我范阿生这辈子最大的福气了。”
        “是啊,是啊……”
        “哈哈哈………哈哈哈……”
        李福寿纵声大笑起来,心中的快意简直无与伦比,跳跃着撞击着胸口处,仿佛下一分钟就要蹦达出来似的。


第11章红河谷牧场
        欧文家族的牧场大本营设在距离河边不远的山脚下,几里外就是茂密的森林,不时的可以看见袋鼠,袋狼,野鸡和野猪的踪迹,奔跑速度极快的鸵鸟在原野上疾驰而过,一片原生态景象。
        如今这里改名叫红河谷牧场,属于李福寿的私人产业,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闯入。
        大英帝国的城堡法条规定,私有物业主人有权击毙不经允许擅自闯入的人,以维护自己私有财产权益,可以免于法律制裁。
        城堡法则是保护贵族和大庄园主私人财产利益的法律解释,赋予了他们捍卫财产的权利,属于有钱人的特权,李福寿恰好可以享受这样的法律便利。
        庄园主体是白色的维多利亚式建筑,李福寿站在高高的楼上,透过椭圆窗棂向外面看去,手下的一干人等正赶着几辆四轮马车进来,散养的鸡鸭鹅等禽类“嘎嘎”尖叫着四处散开,有一只大公鸡甚至飞到了树上去。
        办完了牧场交接手续,李福寿忙里偷闲的过来住几天,正好把大量招聘的华人送到庄园里来安置。
        临近严冬时节
        帕尔默河流域的淘金者很多都离开金矿场,回到布里斯班的唐人街度过冬季,要到明年开春时节才会重新回到金矿场,继续自己的淘金生涯。
        唐人街因此变的热闹起来,每天无所事事的精壮男子川流不息,秦楼楚馆生意因此爆火,饭店里每天都人庭若市,商铺迎来做生意的最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