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47页

第147页


        “很好。”维克多公爵深深的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年轻人,点头说道;“授勋仪式结束后,你会得到一个私人宴会邀请,珍惜这个机会年轻人。”
        李福寿重重的点点头;“我无比期待。”
        分封伯爵的程序很简单
        李福寿单膝跪在维多利亚女王身前,低头吻女王手上的戒指表示崇敬和臣服,然后举行授剑仪式,维多利亚女王持剑轻轻拍打李福寿的肩头,遵循古老礼仪,以英国女王和印度女皇的身份授予其昆士兰伯爵头衔,领有红河谷采邑。
        整个仪式不超过三分钟,然后就轮到次一级的子爵和再次一级的男爵,过程非常快速。
        维多利亚女王只会亲手给17位实封贵族举行仪式,剩下的260多位颁发勋章的人士,全都由王室礼仪官负责高声宣读名单,然后由王室成员和嘉德骑士团成员颁发勋章,整个过程必须压缩在60分钟时间内完成,以免年事已高的女王陛下过于疲劳。
        这么多人,仅念名字就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王室礼仪官嘴巴就像机枪一样“噼里啪啦”讲的非常快,参加观礼的一众上流社会人士不注意就会听漏了,站得远一点压根儿听不清楚。
        但是大家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这些人身上,而是集中到新晋的昆士兰伯爵李福寿勋爵阁下身上,由于得到女王陛下的特别恩宠,他现在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李福寿的名字,按照英式的正式称呼应该是“尊贵的昆士兰-福寿-李伯爵阁下”,或者简称“尊敬的昆士兰伯爵阁下”,简称“勋爵阁下”也行,前缀敬语,后缀爵位尊称。
        顾柳烟则是昆士兰伯爵夫人,这是正式场合的称谓。


第114章当红炸子鸡
        从授勋仪式开始到结束,由于双方巨大的地位鸿沟,李福寿再也没有得到过单独与大人物谈话的机会。
        但这已经足够了,足够新晋昆士兰伯爵成为上流社会瞩目的焦点。
        理由很简单;
        这份由内阁首相草拟的贵族分封授勋名单,在上流社会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各种贴合实际的版本和无稽之谈,已经流传了好几个月之久。
        老牌贵族带着一种无形的优越感,津津乐道于这些新晋贵族,甚至一些动作快的已经开始拉拢示好,原本就是上流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
        除了在永远开不完的奢华宴会中互相炫富和尖刻的评论时政外,这几乎是上流贵族圈唯一有点儿意义的活动,最少不会让唐宁街感觉到头疼。
        一石激起千层浪
        伯爵在贵族圈不稀奇,大英帝国封出去的怎么也有上百位了,没有德国几百位伯爵那么泛滥,几乎相当于村长和镇长的存在,在英伦三岛也不罕见。
        ————
        红河谷子爵华丽的蜕变为昆士兰伯爵,这背后蕴含着上位君主的隐意,格外加恩意味着什么?喻示着什么风向?
        毋庸置疑,这个华人小子是个当红炸子鸡。
        授勋仪式结束,仅仅是上午十时左右,剩下的时间嘉宾们可以自由活动。
        宴会邀请犹如雪片一样飞来,李福寿夫妇身边围拢了数十名贵族,挤得水泄不通,希尔斯只能暂时充作他的秘书和代言人。
        “勋爵阁下,这是来自雷丁堡的邀请。”一位身穿燕尾服的中年绅士将手中的邀请函递出,话语简单的多一个字都不肯说,源于骨子里的高傲气息流露无遗。
        雷丁堡?
        围拢在李福寿身边的十数名贵族就像中了定身法一样,瞬间寂静下来,再次看过来的眼神充满炙热和羡慕嫉妒恨。
        作为一名真正的英伦贵族,应该对大英帝国整个贵族圈有个清晰认知,不要求你知道每个偏僻乡下的传统贵族家庭,但起码对伯爵以上(不包括伯爵)大贵族耳熟能详,包括他们的产业和采邑。
        要求高一些的话,能够随口说出这些贵族家庭荣耀的祖辈奋斗史,这是拉近双方距离的最好方式。
        雷丁堡位于伦敦西方约55英里,距离牛津和剑桥都不远,是维克多公爵家族采邑,一个拥有400多年光荣历史的顶级贵族传承,在国内属于顽固保王党,女王陛下忠实的仆人。
        “非常感谢,我一定准时赴约。”李福寿神情郑重的接过信函看了一下,回答的也非常正式。
        “谢谢,那么我们就在城堡恭候光临。”
        “荣幸之至。”李福寿表现的相当谦卑。
        这名中年绅士深深的看了李福寿一眼,微微躬身行骑士礼:“您的风采令人印象深刻,希望能够早日见到。”
        这话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李福寿立刻神情郑重的回答;“我在温莎堡稍微处理一下事宜,然后立刻动身前往雷丁堡。”
        “如此便好,请原谅我暂时告退。”因为在场人多嘴杂,中年绅士并没有介绍自己的身份,而是很快的便离去。
        他知道维克多公爵向一个新晋贵族示好,这个消息将很快传遍整个伦敦贵族圈,因为这个圈子原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多的是爱嚼舌头根子的长舌妇。
        整个大英帝国只有二十八位公爵,除了来自王室家庭成员,其他每一位公爵都有显赫的家族史,能够与君主平等对话的真正大贵族,与国同休。
        卑躬屈曲自称“女王陛下虔诚的仆人”,除了维克多公爵家族之外,三个手指头都数的过来,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
        公爵可是君主“最值得信赖的伙伴和朋友”,啥时候变成“虔诚的仆人了”?
        对于维克多公爵的无底线奉承态度,其他尊贵的公爵家族大多表示鄙视和不愿意同流合污,但这不妨碍维克多公爵深受维多利亚女王的信赖,委以重任,恩宠不断。
        至于伦敦上流社会其他贵族,还没有资格对一位尊贵的公爵大人评头论足,封建君主国森严的等级秩序,充斥贵族生活中每一处细节,从礼仪到用餐,从出行到衣着,从言谈到生活的每一方面几乎无处不在。
        李福寿夫妇和希尔斯好不容易摆脱了贵族们的围追堵截,躲进了温莎城堡的一处花园内,暂时得到了喘息之机。
        希尔斯行了个标准的骑士礼;“尊敬的昆士兰伯爵阁下,请允许我向您表达真挚的敬意,一个来自美国朋友的问候。”
        “谢谢,尊敬的希尔斯爵士,我收到了你的诚挚问候,加入贵族圈最大的好处就是整个大英帝国的贸易圈对我们开放,希望可以携起手来在这里捞大钱。”李福寿同样以礼相待。
        “哈哈哈……尊敬的昆士兰伯爵阁下,我似乎已经听到了英镑撞击的美妙声音,从天空中如雨一般的落下,简直犹如置身梦中。”希尔斯嘴里发出犹如咏叹调般的叹息。
        “我同意您的观点,希尔斯爵士。”
        两人互相吹捧着相视哈哈大笑,却没有看到昆士兰伯爵夫人秀眉皱得老高,一脸无奈神色;
        真是要命,不理解这些男人为什么热衷于大力吹捧,这在传统的华夏社会流行的谦逊礼节简直背道而驰,好像有些不要脸嗳!
        “勋爵先生,仅仅这一会儿工夫,我们收到的各种宴会邀请和上门做客的邀请就超过了三十个,粗略统计了一下,其中有一份来自维克多公爵家族,侯爵家族一份都没有,有四份来自于传统的伯爵家族,其他的全部都是子爵和男爵家族,如果全部参加的话,这两个月什么事也不要做了。”希尔斯爵士苦恼的挠了挠头。
        “可以分开进行,希尔斯爵士先生,我必须先赴雷丁堡之约,其他的按照贵族头衔和影响力大小从高往低排一下,只能尽量方方面面照顾到,虽然这是个繁琐而又艰巨的挑战,但是想融入伦敦上流社会,就必须过这一关。”
        李福寿颇有些苦恼的叹了口气,对一个来自于偏僻澳洲的新晋贵族来说,这是一个最好融入的机会。
        错过邀请,后果是什么?
        当伦敦上流社会贵族的短暂热情消退,昆士兰伯爵只会成为一个格格不入的偏僻外乡人,各种诽谤的流言蜚语会随之而来,尽情的向这个带着牛粪味儿的乡巴佬身上泼去,绝对超过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