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73页

第173页


        如今的悉尼占据了坎伯兰峡谷地区,这是一个环抱着悉尼湾的平缓丘陵地区,位于杰克逊港以西方并延伸到南方,是整个澳洲的教育中心和商贸核心城市。
        白人保守派反对沿海铁路进入坎伯兰峡谷地区,更反对延伸到杰克逊港,他们害怕红河谷华人势力由此侵入悉尼,像布里斯班一样成为主导势力。
        这种顾虑是切实存在的,因此南威尔士州议会否决了致公党议员提出的相关议案,但是通过了另一项妥协法案,允许昆士兰伯爵在自己的领地上修建铁路,包含南威尔士州土地。
        悉尼湾畔一座奢华庄园里
        “怎么样,北岸那块地格林兄弟愿意卖吗?”李福寿大步从外面走进来,身上充满了阳光的力量。
        查理-文森特恭敬的弯腰施礼;“尊贵的昆士兰伯爵大人,按照您的吩咐,我给格林兄弟牧场开了一个高价,并且附送一枚大英帝国官佐勋章,结果他们动心了。”
        “很好,快刀斩乱麻的去办成这件事,告诉他们,我的承诺是真金白银。”
        “如您所愿,伯爵大人。”
        查理-文森特绅士的向在场各位致意,然后离开会客厅,坐上马车前往格林兄弟牧场,尽快谈妥这笔重要的交易。
        “好了,大家把注意力再集中到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上来。”李福寿拍了拍手,吸引了众人注意力之后,走到客厅的大幅地图前,这是一幅沿海铁路规划设计图。
        “仲斋介绍一下,我们当前沿海铁路还有哪些要啃的拦路虎?”
        “遵命,老爷。”
        范仲斋拿起一根指挥棒走到地图前面,为在场的众人介绍说道;
        “沿海铁路规划建设工期是一年零三个月,铁路主体工程建设12个月零20天,以目前推进的速度来看,有望提前70天贯通全线。
        也就是说在1880年7月初,将铁路线铺设到悉尼,我们还有7个月多一点的时间。
        若想如期提前完成,目前有四大难点需要克服。
        第一,沿途控制性的桥涵隧道多达127处,尤其是松江特大桥和太湖支流涵洞,是工程建设上地拦路虎。
        得益于世界最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目前桥涵隧洞进展顺利,有望于6月底前全部完工。
        第二,位于松江的大型水泥厂项目。
        该项目全部都是法国先进设备,同时聘请法国工程人员指挥设备安装调试,希望能够顺利于3月份投料生产,否则必将影响桥涵隧道的钢筋混凝土主体施工。
        第三,从红河谷直达悉尼的沿海铁路线上,至今仍然有四座牧场是硬骨头,除了刚刚解决的北岸格林兄弟牧场之外,考文垂镇有一处牧场,列克星顿镇有两处牧场,依然是拦路虎。。
        规划中的沿海铁路无法绕过这三家牧场,而这几家牧场态度特别强硬,既不允许沿海铁路通过,更不愿意出售,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难题。
        第四,就是港口问题。
        即便我们把沿海铁路修到悉尼,可是铁路线无法进入杰克逊港,无法实现铁路和海港的联运联动,将极大的增加装卸运输成本,降低货物周转效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沿海铁路的运行是十分不利的,因为我们出口的都是大宗货物,特别是羊毛和谷物贸易,货物装卸成本将极其高昂。
        以上就是沿海铁路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影响到沿海铁路的如期通行,进而严重影响红河谷下一步发展战略。”


第136章敬酒不吃吃罚酒
        范仲斋介绍到这里,礼貌地对在座众人点头示意;“这就是沿海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请大家集思广益,为老爷分忧。”
        此行随员中,以吴墨舟为首,后勤大总管肥佬春和十九世联合航运公司经理贾东河以及一干秘书等人为主,辛长君与潘守道两位方面大员坐镇红河谷市,并没有一同前来。
        吴墨舟考虑了一下说道;
        “第1项和第2项难点关键就在于松江水泥厂,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这些法兰西国的先进设备,经过多年大型项目考证,出纰漏的概率并不大。
        为了防止意外,我近期将前往松江镇坐镇指挥,亲自解决工程中的疑难问题,尽量给进口设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其中也包括那些法国人。
        第3项和第4项难点,也可以综合起来看。
        只要解决了剩下三座牧场的归属问题,剩下的就是一些基础建设,包括港口,码头,仓库和铁路支线,只要资金到位,就应该能够赶得上工程进度。
        而这三座牧场……”
        吴墨舟说到这里眼中闪出一丝狠色,迅速瞥了一下李福寿,继续说道;“比利小子匪帮在这个地区闹得很凶,作为所剩不多,依然坚持经营的牧场,我想很容易成为他们的目标。”
        这话大家全都心领神会,下意识的把目光汇集在李福寿的脸上,只见他盯着大幅的规划地图看得正津津有味,仿佛能从上面看出个花儿来。
        会客厅里陷入短暂的寂静
        “啪”的一声
        李福寿的拳头狠狠的砸在地图上,然后用手在北岸画了一圈,说道;“短时间内,面对保守派的重重阻碍,新南威尔士州的议会肯定不可能通过沿海铁路接入杰克逊海港的议案,这无形中为我们造成了很多困难。
        没了张屠夫,难道还要吃带毛猪吗?
        北岸的康士比高原就是一片完全空白的图纸,拿到手以后可以任由我们规划,建成一座不逊色于红河谷的新型港口城市,这里将完全由我们主导。
        让那些死硬的白人见鬼去吧,既然他们不知道好歹,那么就给点厉害给他们尝一尝。
        墨舟,你统筹安排一下,在这个剪羊毛季把羊毛价格给我打下来,降到3.5磅一便士。
        让那些跟我作对的白人牧场主全都喝西北风去,把打击面扩大到维多利亚州,墨尔本也没有几个好东西,让那些白人牧场主不卖就压在仓库里发霉,卖就亏了血本。
        哼,跟我作对必须要付出惨重代价,他们必须明白贵族的荣耀不容玷污,我想要得到的一定要拿到手。”
        在新南威尔士州悉尼这个澳洲白人强硬势力的大本营,还有英国人经营多年的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地区,不拿出狠辣手段出来,很难打得开局面。
        如今昆士兰伯爵大人发了狠,他不怕把澳洲闹的天翻地覆,在伦敦自然有大树遮荫蔽日。
        如此一来
        等于红河谷势力在悉尼北岸全力打造一座新型海港城市,与老市区分庭抗礼。
        1879年
        悉尼城市占据了坎伯兰峡谷地区,位于杰克逊海港的西面并延伸到南面,而在杰克逊海港以北则是康士比高原地区,平均海拔约656英尺(200米左右),被称之为北岸。
        如今的康士比高原地区完全没有开发,是一处溪流纵横的荒原,属于格林兄弟牧场。
        在老格林死后,北岸牧场被一分为二。
        靠近东侧杰克逊海港地区属于哥哥麦奎尔-格林,内陆方向的西面属于弟弟汤姆-格林,格林家族是苏格兰后裔,很重视家人亲情,虽然分开了,但是经常一起做弥撒,互相间亲戚走动很频繁。
        在格林牧场落入李福寿手中之后,将投入巨资在北岸打造一座新兴城市,这里原本就是后世悉尼大都会区的两个主要城区之一。
        南岸北岸相隔着一道狭窄海湾,后世著名的悉尼湾大桥横跨南北,成为悉尼歌剧院的最好背景之一,同时也是悉尼的标志性建筑。
        如今的悉尼湾大桥还没有影儿,但最早在1815年就有工程师提出建造海湾大桥,并且设计出了相应的图纸,可惜没有得到新南威尔士州总督拉克伦首肯,最终不了了之。
        工程师彼得·哈德森于1857年提出一座跨越海港的大桥的设计图,是最早的设计图之一,完整规划出了单孔跨海铁桥详尽设计方案。
        建造一座桁架桥的建议在1879年又被提出,经过专家论证,这一座悉尼湾大桥造价约850,000英镑,因为财政原因没有在议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