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217页

第217页


        何家本只能隐约模糊的看见那个高大而威严的身影走上铺着红地毯的高台,开始发表演讲,他心中自然而然浮现出伯爵大人清晰的面容,深深的刻印入心里。
        在大陆的广济堂,在澳洲学校的礼堂里都挂着伯爵大人的大幅半身戎装画像,就是这位年轻而仁慈的领主大人,将无数的孤苦流浪儿童拯救出苦海,给他们带来新生。
        何家本是广西人,在桂林的广济堂学习三年,年满16岁以后考核优秀,得以远赴重洋来到澳洲,进入附属第三中学学习深造。
        在桂林广济堂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能够得到这样的珍贵机会。
        何家本的心中已经暗暗下定决心,两年毕业后投笔从戎,加入伯爵大人的骑兵队效力。
        在任何时代,男人都崇拜强者。
        在澳洲这片大地上
        伯爵大人无疑便是最强者,华人移民当然的领袖,庇护澳洲华人移民遮天蔽日的大树,移民社会的主心骨和建设者,自然而然成为学生们崇拜的强者。
        加入龙虎豹狼四骑卫,穿上帅气的军装,这几乎是每一个男生的梦想。
        能够守卫在伯爵大人身边,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忠诚,只要想一想就激动得令人浑身发抖。
        何家本激动的挥舞着双手呐喊,伯爵大人的演讲他一个字也没有听清楚,感觉心中火热的激情澎湃涌动,令人不能自己……
        不知过了多久
        高台上的伯爵大人结束了演讲,频频挥手与学生们告别,这一刻巨大的悲伤击中了何家本的心灵,瞬间泪水模糊了双眼。
        虽然距离自己很远,这一刻,何家本感觉与伯爵大人血脉相连,就像亲人离别一般的悲伤,不舍的情绪笼罩全身,让他情不自禁的嘶吼起来;“校长,别走,学生舍不得您……”
        由于情绪过于激动,何家本感觉到眼前一黑,便泪流满面的晕倒在地上,随后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类似于何家本这种情况并非少数,因为情绪激动晕厥的比比皆是,让人对学生们的狂热唏嘘不已。
        一连数日
        李福寿走遍了每一所中学,与自己最狂热的支持者们见面,发表令人激动的演讲,亲身感受到了这一切,他的到来在学生们中间掀起了一阵狂热的崇拜浪潮。
        返回红堡之后
        李福寿立刻决定将大陆广济堂学生赴澳洲的比例,从四成提升到九成,只有成绩最差的一成学生被刷除。
        这些忠诚度刷满的少年,李福寿一个都不想放弃,哪怕花上再多的钱也要弄到澳洲来,这可是最雄厚的统治基础啊!
        如此一来
        按照广济堂平均2~3年的收养教育时间,每一年“雏鹰计划”赴澳洲人数大大增加,差不多在8~9万人之间。
        相应的教育支出也增加了,学校数量必须大幅度提高,仅仅集中在青龙市显然不现实。
        因此根据红堡命令;
        整个昆士兰州由南到北数十座城镇,广泛仁慈育才中学,小学,根据人口规模不同,最少设立二所中学,五所小学,多者不限。
        师资力量来自于红河谷大学,布里斯班理工学院等学府,年轻而又充满热情的大学毕业生拥有了更好的出路,一份受人尊敬的稳定工作。
        学校建设由各乡镇免费划拨土地,红堡拨款与社会捐资助学相结合,大力建设校舍和相关设施,招聘优秀毕业大学生任教。
        在众多仁慈育才中学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在被遵守,那就是不使用外籍教师。
        中学中普遍开展国术,国文,地理历史及爱国主义教育,崇尚汉唐猎猎雄风,崇尚强者,崇尚铁血柔情,以骨子里面流淌的炎黄血脉为荣,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声令下
        仁慈育才中学在由南至北数千里广袤地域内,如雨后春笋一般被建立起来,展开胸怀迎接来自大陆的学子,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澳洲的温暖。
        这项工作虽然耗费巨大,但是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行下去,因为回报丰厚得无以复加。
        又令人羡慕的工作。


第169章盘点家底
        红堡,凌霄阁
        “尊敬的伯爵大人,您在教育上的支出太高了,每年高达数十万英镑,今年很有可能超过百万英镑规模,我很怀疑这是项不能持续长久的政策,作为您的私人财务顾问,我觉得很有必要提醒你这一点。”汇通银行董事兼总经理凯斯特纳显得忧心忡忡。
        坐在上首的李福寿淡然一笑,他的手边是汇通银行1881年第一季度汇总的财报,厚厚的一叠就像字典一样。
        细长的手指敲打着财报汇总,李福寿说道;“亲爱的凯斯特纳先生,我对你卓越的理财能力毫不怀疑,金钱只有用出来才能体现价值,而不是收藏在地窖里,我能够理解你的忧虑,问题在于我要聚敛大量的财产有何用?”
        “请您原谅,我不能够理解您的财富观。”凯斯特纳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试图用事实来证明;“在欧洲的历史上,君王和领主因为不善理财而破产的比比皆是,法国波旁王朝甚至要大举借债才能够发动战争,摇摇欲坠的统治就是毁于信誉丧失,在这一点上伦敦做得很好,拥有大量现金显然是个明智的决定,当然储备黄金也不错。”
        “呵呵……汇通银行已经拥有接近200吨黄金储备,这难道不是钱吗?”
        “尊贵的伯爵大人,这些钱已经发行了同等比值的汇通金票,几乎全部借贷出去了,而且还超发了不少,我很担心会引起挤兑风潮,那将是汇通银行的末日。”
        “目前超发了多少?”李福寿问道。
        “截止到一季度末,汇通银行超发金票达到了42%比例,这件事就像一座大山压在我的心头,夙夜难寐,我真的非常担心情况失控,所以强烈反对您继续超发的政策。”凯斯特纳心事重重的回答。
        超发42%?
        李福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按照英国保守的金融理论,有多少黄金就发多少钞票,货币与黄金等值,超发金票这在当今时代确实是个大问题。
        超发42%是个很简单的算术题,一吨黄金大约价值136560英镑,200吨黄金超发42%,就是价值284吨黄金的汇通金票,约等于3870万英镑。
        仅这一项贷款,每个季度便会为汇通银行带来超过一百三十万英镑的收益,是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并非每一种贷款都是移民贷款10%的优惠利率,有的商业贷款20%甚至更高。
        一般而言由银行专业人士评估,风险越高的贷款,利率也就越高,这是成正比的。
        汇通银行还拥有利润极其丰厚的跨洲远程汇兑业务,金票业务和其他金融衍生业务,盈利能力十分强劲。
        仅1881年第一季度,报表毛利润就达到了1847706英镑,扣除经营成本后,纯利润1515500英镑,是个不折不扣的赚钱大户。
        数十位银行股东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厚利润,这也包括银行董事凯斯特纳先生,他拥有3.1%的银行股权,一个季度便可以获得差不多4.66万英镑的利润分红。
        当然了,最大的赢家还是面前这位昆士兰伯爵大人,他拥有汇通银行87.6%的股权,一个季度的分红便超过130万英镑,一年下来超过500万英镑,这是一个令人膛目结舌的惊人数字。
        汇通银行的盈利基础来自于超过百万的华人移民,还有大量经营远洋贸易的商行,平均每人每个季度贡献出一个英镑的利润。
        涓涓细流汇流成河,令汇通银行迅速成为澳洲最大的银行,同时也是覆盖面最广,分支机构最多的银行,分行遍及欧美各重要城市,广泛开展跨洲汇兑业务。
        如今汇通银行分支机构已经开设到了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几乎每一个城镇,并且在西澳洲,南澳洲,塔斯马尼亚州以及新西兰都建立了银行业务分支机构,是澳洲实力最强也是最便捷的金融机构,用户包含大量白人牧场主,金矿场主和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