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230页

第230页


        “呵呵……都坐下吧,你们现在都是天南海北一方主管,难得有机会能够聚在一起。”
        李福寿笑呵呵的招呼大家都坐下,侍女奉上香茗,客厅里的气氛显得随意而又温馨,如同家人在闲聊家常。
        叙谈片刻
        话题聊到了香格里拉岛当前的建设问题上,由于孤悬海外,当今世界消息闭塞,在场的很多人不了解岛上的情况。
        吴学文简单介绍了一番,引来惊叹声一片。
        面积达88万平方公里的香格里拉岛,是红河谷现有区域的4倍,昆士兰州面积的一半左右,范围太大了。
        从1月份占据了岛屿至今
        红河谷旗下各部门通力合作,移民安排重点倾斜,至今移民已经达到7.6万人,其中莫尔兹比港达4.85万人,查亚普拉港达2.75万人,重点是农垦人口,少部分经营渔业及中转贸易。
        岛上的农庄已经普遍展开,并且收获了第一季的粮食和水果,主食供应能够做到自给自足,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农业社会结构。
        这其中,汇通银行给予的助农贷款发挥了重大作用。
        让移民能够购置农具,耕牛,建起房舍,在香格里拉岛这片肥沃土地上,移民展现出了空前的垦荒热情,一座又一座新的农庄建成,大片开垦的农田正在向纵深推进。
        半年多的时间,移民们已经初步站稳了脚跟,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让这片荒岛发生巨大改变,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
        劳作之余
        教官们组织移民进行短期军事训练,争取在10月底之前,将所有的移民都轮训一遍,并且在各农垦村庄建立民兵组织,让移民有能力抵御野兽侵害和武装袭击。
        这其中牵扯到大量繁琐而细致的工作,看着吴学文黑瘦的脸庞,就可以知道这大半年来,他几乎是陀螺一样连轴转,耗费了大量心力。
        “学文,工作重要,身体也不能够垮下来呀!”李福寿关心的问了一句。
        吴学文回答;“多谢大人关心,学文看着城镇在自己手中一点点成型,现在每天都充满了干劲,特别有成就感。”
        李福寿问道;“你还没有成家吧?”
        “学文惭愧,每天一睁眼就是千头万绪的事情,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问题,所以就一直拖了下来。”
        “没有女人在身边照顾,那哪里能够行?”李福寿脸色沉了下来,考虑了下说道;“红堡里很多姑娘都挺出色,你应该也熟悉,心中有没有合意的?”
        “回禀大人,学文从未想过此事。”
        “那……你看侍墨如何?这个姑娘性格温婉大方,善解人意,长相俏丽,照顾你的生活再好也不过了。”
        听到李福寿如此安排,吴学文大喜过望,连忙站起来大礼参拜。
        “多谢老爷厚爱,学文何德何能,若能与侍墨姑娘喜结连理,此生足矣!”
        “哈哈哈……好,那就这么定下了。”李福寿坦然的受了这一大礼,微笑着说道;“有侍墨在身边照顾起居生活,呵护冷暖,总好过你一个人处处将就,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公务固然重要,添丁进口也是人生大事,不可忽略了。”
        “老爷教训的是,学文感佩五内,唯有兢兢业业以报君恩。”
        “哈哈哈……你我主从相得,今后携手做出一番轰轰烈烈事业来,亦不妄此生呐!”
        “学文多蒙老爷恩遇,愿从尾骥。”
        李福寿双手扶起吴学文来,在他肩膀上轻轻拍了下,欣慰的说道;“好,如此甚好。”
        这年代女孩没有出来孤身闯荡的,红堡里的丫头都是签了卖身契的,从小培养至今。
        李福寿就相当于她们的家人,亲族,长辈,当然做得了这个主。
        罗前进,张立等一干同僚都纷纷上前来恭贺,眼中不无羡慕之意,他们是红堡里的秘书,对老爷身边的大丫鬟不陌生。
        谁都知道
        侍墨是格外出色的一位女子,吴学文能够得此良配,说明在老爷的心中青睐有加,高看一线,也是对其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工作,表示嘉许。


第179章敲打弗兰克
        吴学文返回澳洲述职,未曾想竟然得了个媳妇,而且是老爷身边最为出挑的丫鬟之一侍墨,当真高兴得坐都坐不住。
        秘书也好,丫鬟也罢,都是李福寿身边亲近的人,相互间都是知根知底的。
        这些姑娘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模样儿性格皆是一等一。秘书对一众俏丽丫鬟纵然心生爱慕之心,也无人敢逾矩,那原本就不是秘书敢于奢望的。
        伯爵大人不发话,只能把倾慕之情深深的埋在心中。
        从李福寿角度来看,这些丫头跟在身边已经四五年了,最小的也已经二十出头,没可能全都收了房,老爷的身子骨也吃不消啊!
        因此,发遣出去婚配已是必然。
        这年代的女子在家从父从兄,卖身之后从主人,自身是没有一点权力支配,就像依附在大树上的藤蔓。命运随波逐流。
        遇到好心主人能落下个善终,否则只能自求多福了。
        这些在身边侍奉五六年的丫鬟,将其婚配给心腹手下,不失为拉拢示好下属的巧妙手段,又解决了丫鬟们的终身大事,两全其美。
        众人重新坐定,议起近来的一些热点事宜。
        半晌之后
        趁着李福寿心情愉快之极,北仑镇长张立从公文包中拿出悉尼跨海大桥设计蓝图,双手呈送给李福寿审阅。
        跨海大桥当真是北仑镇发展中的头等大事,从潘守道到张立,这一个两个的当家人只要有机会,绝不会错过建言之机。
        这不李福寿刚刚点头答应,还没有几天时间,那边已经把跨海大桥设计蓝图呈上,时机选择非常妙,正逢李福寿与心腹手下话家常唠嗑的机会,想必是早有准备。
        张立是一位很有才能的秘书,在他的眼中追赶目标只有松江镇长罗前进,两下里暗地较劲。
        看破不说破
        下属的这些发展经济急迫心思,互相攀比争胜,李福寿心知肚明,并且深感欣慰。
        他接过设计蓝图认真看了一番,这与悉尼后世跨海大桥没什么两样。
        数十年来
        悉尼大铁桥设计蓝图几易其稿,屡次摆在新南威尔士州总督和州长的案头,在现有建造水平和生产力的条件下,大铁桥设计已经很成熟。
        下方混凝土桥墩,上方单孔钢铁桁架结构,承力性非常好。
        这座桥由大约600万颗铆钉固定,最大铆钉重量3.5公斤,桥塔、桥墩用花岗石1.7万立方米,桥拱的跨度为503米,最高处距离海面134米。
        仅从设计角度来看,设计蓝图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建设方只需按图索骥就好。
        整个悉尼大桥桥身长度(含引桥)1149米,从海面到桥面高58.5米,从海面到桥顶高达134米,万吨巨轮可以从桥下通过。
        这是一座极其雄伟的地标式建筑,建成之后将畅通连接两岸,天堑变通途。
        设计桥面宽49米可通行马车,中间铺设有双轨铁路,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设计中含有轨电车车轨两条,体现出当今时代最先进设计理念。
        铁路和有轨电车全都包含其内,将悉尼市的有轨电车线路连接到北岸,极大的方便人们出行,实现海峡两岸的无缝对接。
        下面重头戏来了;工程造价预计89万英镑,比初期方案略有增长。
        这并非工程决算的全部费用,仅仅是预算费用,项目完工后决算多出一大块也不稀奇。
        按照如今北仑镇一年3万多英镑的全年税收水平,不吃不喝全部用在海湾大桥项目上,也得30年才行。
        如此重大项目,只能由红河谷出面组织实施,将这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落实到位,组织各方力量攻克建设中的难点,令海峡两岸天堑变通途。
        李福寿在设计方案中发现,北仑镇已经出面将海峡南岸悉尼一侧桥基址附近地皮全买下来了,共耗费资金3770英镑,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