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310页

第310页


        这两船煤炭抵达三马林达港口之后,给军舰和货轮的煤炭仓加满也就差不多了,最多还能剩下个两三千吨余量。
        在距离三马林达约40公里外海,舰队一分为二,“火烈鸟”号“鹈鹕”号率领四艘海鸥一型战舰当先出发,高速在海面上狂飙起来,直奔着三马林达方向杀过去。
        50多分钟后
        三马林达港像往常一般的宁静,港口里的荷兰官员坐在太阳伞底下,喝着雷打不动的下午茶,悠闲的看着土著劳工背着大袋粮食装船,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港口里有4艘盖伦大帆船和二十几艘当地的小木船,沿着石砌的码头走上不远,就是充满欧陆风情的3~4层建筑,全都是用浅色大石砌成,带着浓郁的阿姆斯特丹式的北欧风格,女士们穿着蓬松裙,打着遮阳伞走在街道上,如果忽略皮肤黝黑的当地土著人,似乎与北欧城镇没什么两样。
        “哦卖嘎,那是什么?”一位年轻的白人女停下了脚步,浅蓝色的大眼睛里充满了疑惑。
        身边的绅士转头看去,只见蔚蓝的海面上出现大片墨染的痕迹。
        哦……不对!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高大的钢铁三角桅杆浮现在海面上,那是6艘狂飙突进的战舰,正在全速向着三马林达港冲过来,距离已经不足7~8公里。
        “哦……上帝呀,那是敌人的战舰,昆士兰人打过来了。”
        短暂的惊愕之后绅士立刻意识到了什么,不顾礼仪的放声大喊起来,然后拔腿狂奔而去。
        看方向,显然是位于港口外侧的炮台。
        码头上街道上的人们显然被这位绅士的一路狂奔所吸引,神情疑惑的窃窃私语,对于外海一路狂飙而来的战舰茫然不知。
        直到数分钟后,一位走出船舱的荷兰船长发现了外海迅速逼近的战舰,这才敲响了船上的警钟声。
        可惜为时已晚……
        三马林达港外围的防波堤上,有一个几张白色床单缝制而成的醒目白布标志,这个标志意味着安全,炮台的荷兰守军依然没有发现危险迫近。
        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很简单,炮台嘹望哨上经常会煮一些水或者食物,只要在柴草里混入一些夜来香和彼岸花碎末,嘹望哨士兵吸入之后便会昏迷不醒,如今最少已经睡了有几个钟头了。
        这位一路狂奔的绅士来到炮台附近,很快被小山下执勤的士兵拦住了。
        小山脚下遮挡了视线,从这里看不到外海,必须得爬到山顶炮台上看才行。
        负责任的哨兵不会允许闲杂人等乱闯,就在绅士着急慌忙解释敌人杀过来的时候,一艘高大威武的战舰从狭窄的水道中冲了进来,掀起了大片雪白的浪花,然后又是一艘,一艘接着一艘冲进来……
        “您瞧,这就是我说的昆士兰人舰队,他们真的杀过来了,这下您相信我的话了吧?”
        “是的,先生,我上帝呀……敌袭!”警卫士兵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吹响了脖子下系着的警哨,可惜太晚了。
        登陆舰队波澜不惊的拿下了三马林达港,士兵们潮水般的涌下来,首先控制了炮台,随后将整个城镇控制住了,并且封锁了周边道路。
        只准进,不许出。
        4月1日这一天
        从去年开始筹备,经过初期小规模试生产到厂房设备陆续建成,深蓝武器公司终于挂牌成立,开始了火炮和轻武器工业化生产。
        深蓝武器公司旗下分为三个分公司和一个实验室,一家火炮分公司专业生产系列往复式火炮产品,一家轻兵器分公司专业生产长短枪支,一家火药分公司专业生产各种火炮弹药和枪支所需弹药。
        唯一的实验室就是火炮实验室,有了来自德国克虏伯公司经验丰富的火炮专家加盟,其他型号的火炮液压复进机研制进展很快,毕竟设计原理已经定型了,只需要耐久性试验和其他的一些小改进。
        轻兵器生产线生产的是德国毛瑟公司特许授权1871弹仓式骑步枪,这是一种相较于制式毛瑟1871步枪截短了枪管的专用骑步枪。
        于1873年设计定型,枪长953mm,枪管长648mm,枪重3.2kg,射程200一1100码。
        骑步枪管长度缩短了接近30公分,重量减轻了1.3公斤,射程和精度略有减少,更有利于在马上和丛林中使用,也更适合东方人的体格握持。
        深蓝武器公司生产的是毛瑟公司后期改进弹仓式骑歩枪,这种骑步枪是于1978年设计定型,当初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场战争。
        第十次俄土战争中
        奥斯曼帝国军队装备的温彻斯特M1866连发步枪,完全压制住了沙俄军队使用的单打一步枪,显示出连发枪的威力。
        尤其是在1877年的普列文战役中,温彻斯特连发步枪大发神威,完全瓦解了俄军无敌的白刃刺刀攻势,进攻的道路上铺下了累累尸骨。
        受这场战争启发,德国军队考虑采用一种连发步枪来代替71式单发步枪,保罗·毛瑟立马就着手设计,给71式步枪加了一个弹仓。
        这种改进型的毛瑟71式步枪深得昆士兰伯爵大人欣赏,其中的弹仓式骑步枪系列广泛装备昆士兰国民警卫队,这就是深蓝武器公司特许授权的骑步枪,是当今时代最先进的连发步枪之一。
        按照深蓝武器公司生产能力,每年可以生产毛瑟71式骑步枪2.2万枝(平均每天约60余支),柯尔特左轮手枪8万枝,子弹五千万发,枪炮无烟火药120万磅,各型火炮800余门,火炮液压复进机3千余套。
        这个水平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红河谷当前的需要,尤其是火炮液压复进机全部用于出口,获得不菲收益。


第243章新移民
        红河谷老城区
        这里是最初兴建的唐楼区,起初受限于财力所限,大都是两层上下的木质挑檐结构唐楼,街道也不宽,和如今街道上光鲜亮丽的石砌豪宅洋楼相比较,显得简陋了许多。
        更别提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那真是雕梁画栋,曲径通幽,掩映在花草树木中的重檐斗阁美不胜收。
        唐楼区很多发达的人家搬了出去,另择别地建宅造屋,那真是一个比一个阔气,一个比一个豪奢,让人羡慕的不行。
        唐楼区的住户来来去去,这六七年已经换了好几茬,可是鱼头哥一直都住在这里,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充满烟火气息的热闹街市。
        得益于位置上佳,距离市政府市议会只有几百米远,唐楼区几乎家家户户做生意,卖早点,开饭馆,经营日用杂货铺,粮油铺,糕点铺的齐活了,人来人往向来是商业繁盛之地。
        临近中午时分
        鱼头哥手里拎着酒菜带着一大帮子人回来了,男女老少足有十多人,从他们闷闷不乐的脸上,新奇看着周围的眼神中,街坊邻居们知道这又是一帮子新移民。
        这都是要求剪辫子惹的祸,移民不剪辫子也可以,必须得原地返回。
        问题是纵然想原地返回也没有钱买船票,这么远的路程总不能游回去吧?
        “鱼头仔,家乡来人了啊?”
        “是啊,是啊,大头叔,都是老家一个庄子上的亲近族人,年前写信让他们过来的,这不才离开辅导营嘛,我一大早就去接了。”
        “找家乡人帮衬,看来你这是准备做大了嘛,那是准备买牧场还是做什么营生?”
        “嘿嘿嘿……我哪有钱买牧场?就在前面街口盘了一个铺子,准备开个小小的饭庄,中午晚上都有酒菜供应,大头叔到时候开业请你赏光啊!”
        “好的喂,等你的请帖啊!”
        “一定一定……”
        鱼头哥一路与街坊邻居热情打着招呼,带着一大帮子人回到自己做早点的唐楼里,他的白人媳妇手上抱着一个吃奶的孩子,腿边还有一个三岁多的丫头,看着一大群人进屋来,张口说了一句;“尼号,或应大酱。”
        ???
        当先一位戴着瓜皮帽的五十余岁老者愣了一下,又莫名其妙的看了下身边稍许年轻些的老者,两人大眼瞪小眼,都没听清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