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437页

第437页


        经济、军事从来就是一体两面的孪生子,关系密不可分。
        红河谷这个由海外华人为主体建立的势力,在伯爵大人英明领导下发展的蓬勃兴旺,扩张性十足,有望在南太平洋地区打出一片新天地。
        正是这种光明前景,激励着更多有识之士汇入红河谷麾下。
        据何方所知;
        一些东南沿海省份的不得意文人学子,致仕官僚纷纷泛舟海外,来到澳洲这片希望的沃土,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趋势。
        他本人就有几位旧日同僚来到澳洲,希望通过何方引荐进入伯爵大人视线中。
        功利心态颇为急迫,显然潦倒困窘已久,读书人的斯文都顾不得了。
        对此,何方模棱两可。
        何方不愿意说出事实来打击这些旧官僚,旧文人,在红河谷或者澳洲这片天地,无论军政两界,今后都是雏鹰学校培养出来年轻人才的世界,这里根本没有旧官僚的位置,一边凉快去吧!
        伯爵大人用人历来慎重,宁缺勿滥。
        遥想当初
        受到顾延川大人的举荐,何方,辛长君,吴墨舟,潘守道4人连同如今亲卫队副队长雷霄,一起跟随伯爵大人前往欧洲游历,旧有世界观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蜕变,接受了蒸汽工业革命以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成为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才,才能够受到伯爵大人的重用。
        现在可不是6年前,雏鹰学校、红河谷大学,布里斯班大学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年轻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充斥军队和军政两界基层部门,表现极其出色。
        年轻人有学识、有热血、有朝气、有干劲,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洗脑式教育,对伯爵大人有近乎狂热的崇拜和忠诚。
        伯爵大人怎么可能放着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不用,任用一些满脑子就是想的旧官僚,旧文人?
        如今在红河谷上层有一股潜流在推动独立建国,尊奉伯爵大人为主,也旁敲侧击的试探过何方的口风,何方对此未置一词。
        在他看来,军方绝不能够参与到类似行动中。
        以伯爵大人对军队的铁腕控制,绝不允许军队任何偏离掌控的行动,看不到这一点的都会死的很惨。
        何方抬起头来,目光中满是坚毅神色;“命令第一分舰队扩大搜索海域,严密监控任何异常情况,发现任何途径船舶一概扣押,违者立予击沉。”
        “遵命!”
        一路上有惊无险,次日清晨时分。
        光荣海湾
        这是一处距离赛穆达港21公里的小海湾,是一条无名清澈溪流的入海口,类似的地形在中加里曼丹省沿海地区随处可见。
        中加里曼丹省南部地势低洼,大部分地区由平原和沼泽组成,原始热带森林覆盖率超过90%,婆罗洲五条长度超过600公里的主要的大河出海口都位于该省,呈现出类似于华夏西南部三江并流的壮观景象,可以称之为“五龙出海”。
        其中仅一条巴里托河,河床长度约880公里,汹涌的入海水量达到每秒5000立方,2/3以上的河段可以通航。
        因此,攻占中加里曼丹省,必须先攻占沿海重要港口赛穆达港,然后溯流而上,占领距离赛莫达港约80余公里的桑皮特。
        而这两座城镇,正是中加里曼丹省经济核心和人口聚集重地,周边拥有大量的白人种植园,是荷兰皇家陆军重点防御地区。
        光荣海湾四周舰艇密布,五艘运兵船先后放下了很多小舢板,载运着登陆先遣队泛舟上岸。
        先遣队士兵上岸之后立刻向内陆搜索,防止遭到荷兰军队有力反击,虽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过不多时
        一颗红色信号弹在雨林深处升上天空,二师长刘山拿起胸前的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在更遥远的地方又有一个红色信号弹升起,仿佛古代接力似的烟火台示警,能够让赛穆达港荷兰驻军迅速得到敌军来袭的消息。
        “特娘的,又学了一招。”刘山喃喃自语道,唇间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即便荷兰人知道了敌军大规模来袭又如何?
        还不是得眼睁睁的看着我军登陆,根本无力制止。
        此役,总指挥尉迟守拙师从晚清名将左宗棠,制定的“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法,以煌煌大势压制敌人,一步一个脚印走的非常稳。
        从光荣海湾到赛穆达港完全没有道路,登陆部队可以从容地上岸修筑据点,在热带雨林中开辟道路。
        荷兰皇家陆军和海军的战术诡异多变,游击战,偷袭战,正面佯攻,侧面迂回,当真是花样百出。
        发生在香格里拉岛的历次战斗,军队中高级军官研讨会上反复讨论过,汲取营养,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慢慢发展为昆士兰部队的战斗特色。
        光荣海湾里
        一艘特别改制的五百吨级平板船冲滩搁浅,几乎半横在海湾浅滩上,另外一工程船靠了上去,开始用吊机吊下钢制部件,由士兵们挥舞大锤打入海中。
        短短三个多钟头之后
        木质钢构件上面铺设厚木板,一条50多米长深入海湾的码头栈道已经形成,并且开始向两侧延伸,最终将形成“T”字形码头。
        运兵船率先靠上码头,最先卸下来的是工兵营的重装备,吊下码头的拖拉机轰隆隆的开上滩涂,进入丛林中大干起来。
        一棵又一棵参天大树被轰然伐倒,砍下的树木枝叶被拖到一边,等到晒干之后用做柴火使用,下船的士兵们动手清除灌木丛,平整场地,撒上石灰并夯实士地,迅速开辟了一大块开阔地区。
        从轮船上卸载的大量物资,沿着码头送到平整好的场地中有序堆放,数千人热火朝天的一起动手干起来,到了日暮时分,一个大型营地迅速形成。


第342章
        树木密集的热带丛林中
        参天大树遮天蔽日,伸展开的枝叶将赤道附近强烈的阳光阻挡在外,只有星星点点的光线能够透过枝叶的空隙照射到灌木丛上。
        绿色灌木丛植被长得非常茂盛,胡大川率领着一个排的先遣队士兵不得不用砍刀开路,斩断肆意生长的树枝和藤蔓,在丛林中艰难的行进。
        二师派出的先遣队共有三个连的兵力,以排为单位呈扇形搜索,目的是迅速找到一条通向赛穆达港的捷径,屏蔽荷军小股部队骚扰,侦测敌情,护翼工兵营施工安全。
        胡大川和手下的士兵们装束怪异,他们头上戴着蒙上网纱的宽檐帽,将脸部完全罩在里面,军服的领口和袖口,裤口全都扎紧,防止热带丛林中蚊蝇虫豕叮咬吸血,手上戴着手套,没有一寸肌肤暴露在外面。
        先遣队士兵装备的是蔚蓝色武器公司生产的毛瑟1871制式骑枪,这种弹仓式骑枪口径11毫米,长度953毫米,枪重3.2公斤,比制式毛瑟1871步枪缩短了339毫米,轻了1.32公斤。
        虽然射程和精度因此受到影响,但非常适合于丛林和马上作战,在狭小空间内作战更加灵活,也更加贴合亚洲人的体型,由于加装了弹仓式供弹机构,单位时间射击火力更猛,在昆士兰军队中广泛装备。
        “停止前进,你们几个在附近保持警戒,其他人就地休息,吃一点东西恢复体力。”
        在一处清澈的溪流边,胡大川叫停了手下的士兵们,在丛林中跋涉前进非常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斩断横生的枝叶藤蔓,硬生生的开辟出一条道路。
        除了前出警戒的士兵,其他士兵纷纷拿出水壶喝水,吃一些干粮,奶糖补充体力,没有人依靠树木或者坐在地上,这在热带丛林中是大忌。
        胡大川走到溪流边伸手撩了一下清澈的水,将帽檐下的纱网掀开,用冰凉的溪水痛痛快快洗了个脸,立马精神一振。
        “伙计们,架起锅来烧一些水,给大家的水壶重新灌满,在这个鬼地方搜索可不能没有水喝。”胡大川吩咐了一声,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找一些枯枝败叶生火烧水。
        按照作战条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