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573页

第573页


        但是在金水河流域开发拥有优惠政策,可以定点征召移民,只不过需要多付出一些费用罢了,这让成千上万的同乡同族大规模迁徙成为可能。
        失去了这个宝贵机会,下次恐怕很难再见到了。
        好一个陆家镇,果然名副其实。


第450章铁牛350
        若是所料不错,陆强的计划当真有可能成功,因为华夏移民都有配套的安置计划,抵达目的地以后有移民贷款,只要有手有脚愿意辛勤劳动,不愁安定不下来。
        陆强七凑八凑凑了足有2万多英镑,在当今时代可是一笔巨大财富,足够做很多事情。
        有了政府的好政策,居中只需要四两拨千斤的轻轻一推,2万多英镑能够产生远超这笔资金的巨大作用,没准儿陆家镇的梦想真能够实现,了却心中这一份故土牵挂。
        至于说在青岛镇失去的利益,只要新的城镇发展起来,全都会无数倍的收回,这是陆强真正主导的新型城镇,也许就是他的梦想吧!
        心中藏着一份心思,赵启山变得沉默了。
        一个人坐在茶馆里凭栏远望,新兴的青岛镇在眼前向四面八方扩展开来,新的漂亮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城市每时每刻都在扩大中,远处工业区林立的烟囱冒出浓浓黑烟,一片发达兴旺景象。
        他的心中油然产生一丝感动;
        这里就是我的家,一定要努力建设得更美好。
        青岛镇不缺商铺,不缺港口,不缺贸易公司,不缺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但是眼看着孩子们长大了,青岛镇缺一所合格的小学,这个新兴市镇每天都有人结婚,成家立业,缺一所医治伤痛的医院。
        为了把青岛镇建设得更美好,作为先富起来的地方士绅,赵启山感觉到自己肩负着社会责任,有必要连同其他牧场主一起,发起公益性的教育和医疗事业。
        想到这里,他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匆匆的下楼而去。
        他要联合一些牧场主和富商发起募捐,成立青岛镇第1所公益性的小学和医院,只要人人都伸出一把手,就可以将这座新城镇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加宜居,更加和谐。
        香格里拉岛龙门镇
        这是一座因矿而兴的城镇,是整个锦鲤矿务局范围内最大的城镇,镇上拥有人口3万7千多人,主要从事运输业,捕鱼业和商贸娱乐业,加上周边散落的村舍,总人口接近5万人。
        根据新近到任的锦鲤矿务局局长李思远的规划,计划将附近的城镇全都集中起来,总人口规模将超过12万人,达到申请建市的标准。
        距此约20余公里的龙门钢铁厂附近,依托钢铁厂形成人口达1.4万人的小镇,还有负责物资转运的落日山谷镇,矿区镇和其他小镇,仅矿区小镇就有4~5万人,总计约在13万至14万之间。
        一旦获准成立龙门市,那么相对于镇一级行政机构权力大大的扩展,原本松散的行政机构变得集中起来,更有利于针对本地资源特点,量身定做合适的经济发展策略,跟上这一轮轰轰烈烈大发展的浪潮。
        锦鲤矿务局不缺资源,不缺电力,金银铜铁都是抢手的好东西,龙门钢铁厂得益于优质磁铁矿藏,发展的目标是特种钢铁,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哪怕铜精矿全部运输到白虎市加工,本地依然能够寻找到合适的切入契机,比如说将铜精矿冶炼成铜锭,这就极大的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也可以依托特种钢材的优势发展细分产业,没道理被兄弟城镇远远的拉在后面。
        李思远履任锦鲤矿务局局长之后,进一步增加矿区产能当然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发展整个区域经济亦不能忽略,他抹起袖子雄心勃勃的准备大干一场。
        当务之急,就是推动龙门镇建市,成立市议会。
        他到任之后,便轻车简从的带着人将整个矿务局跑了一遍,心中对发展龙门镇经济更有信心了。
        没别的,老天爷对这片土地真是太厚爱了。
        附近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锦鲤矿务局所有,包括小镇,农村和钢铁厂,这里的道路都是来自于中美洲天然沥青湖的优质沥青铺就,哪怕偏僻的乡镇道路都是这样,在高温天气太阳暴晒不变形,质量优良使用时间长,让人羡慕的无言以对。
        与之相比
        青岛镇最繁华的闹市区使用的也不过就是从美国进口的石油沥青,比天然优质沥青差了一个层次。
        奔驰在矿区镇至龙门镇的重型拖拉机队,魁梧的身躯喷吐着浓浓的黑烟从身边轰鸣而过,长长的拖拉机队一眼看不见尽头,坐在其他地区根本见不到。
        这种重型拖拉机产量很少,澳洲通用机械公司每个月可以生产65台,产量在逐渐提升中,预计1886年可以达到月产120台能力,重型拖拉机目前的产量全部提供给锦鲤铜金矿,其他地方一台都看不见,并且在实践中逐渐改良。
        由此可以看出,红堡对矿区的高度重视,当真如心头肉一般。
        重型拖拉机牵引着加深的拖斗,正常可以运输20吨的铜精矿石,每小时的速度12~15公里左右,沿途每隔60公里设置一个中转加水站,供驾驶员休息,给水箱加水。
        一般而言
        从矿区镇满载矿石出发,一整天的时间可以越过崇山峻岭的盘山公路抵达落日山谷,在此休息并检查拖拉机之后,第二天下午可以顺利抵达龙门镇矿石卸货专用码头。
        空车返回只需要一天时间,再加上一天保养维修机械,差不多4天可以跑一个来回。
        目前矿务局拥有522台重型拖拉机,以30台为一个车队运输矿石,络绎不绝于途,以70%的完好率计算,每个月的运能是5万吨左右。
        这样的运输能力应付铜精矿是足够了,但是再加上铁矿运输就远远不足,所以由于原料供应不及时,龙门钢铁厂的开工率只有30%~40%之间,无法满功率生产。
        矿场为了保障重型拖拉机的运行,设有大型维修厂和专门的技工学校,并且在沿途中转加水站设有易损配件仓库,出现问题随时维修。
        澳洲通用机械厂重型拖拉机项目组在矿务局派驻有专门的技术支持组,收集矿山运输使用的第1手资料,不断的改良设计,使铁牛牌重型拖拉机更快的趋于成熟,大体上已经接近后世的拖拉机雏形。
        圆形方向盘,加装倒车镜,高高伫立的排气管,两级变速器,轮毂制动,转向杆,加重型钢板弹簧等一系列先进设计,纷纷的应用到“铁牛”牌重型拖拉机身上。
        毫不客气的说,装备3.5升柴油发动机的“铁牛350”绝对是大杀器,可以秒杀当今时代一切装备小型蒸汽火车头的蒸汽拖拉机,成为无可复制的经典产品。
        针对拖拉机手普遍反映的问题,设计组为铁牛拖拉机配上了驾驶室,但是一个问题却难倒了设计组人员,那就是没有合适的玻璃可以使用。
        由于时代所限
        还没有出现夹胶玻璃,钢化玻璃这些特种产品,应用在舰艇上的不过是加厚浮法玻璃,价格十分昂贵。
        而普通玻璃完全无法适应铁牛拖拉机复杂恶劣的工况,破碎之后反而会伤到人,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悖论。
        所以设计人员的解决方案是;
        在驾驶室前方留一个窗口,这样可以避免雨晒雨淋,而且可以保证视野清楚,驾驶员只要带一个风镜就好了,没必要装上昂贵的加厚浮法玻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重型拖拉机的出现,固特异橡胶轮胎公司为之配套的重型拖拉机轮胎,在使用改良中采用了新的设计,增加横向花纹设计,进一步增强橡胶轮胎摩擦力和附着力,增加了竖向花纹利于雨天排水,增加了多层经纬线编织用于大负载,用了新的内胎设计和加长气门芯等等。
        这进一步促使固特异轮胎公司技术成熟,并且申请了数10项专利,为今后占领世界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巨量的运输需求促使技术进步,潜移默化的提高昆士兰机械设计生产水平,提升机械加工水平和内燃机设计水平,无形中的技术进步肉眼是无法发觉的,但确确实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