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767页

第767页


        “不,不可以。”辛长君摇头断然拒绝了,面对身后几道诧异的目光,他缓缓解释道;
        “从政治上来说,这是不可行的。
        新南威尔士州与昆士兰州是各自独立的自治州,虽然联合成为一个澳洲自治领,但是各自都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和单独立法权。
        这就像住在一栋楼里的几家人,虽然住在一起,但是各自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大家地位平等,互不统属,仅仅是明面上住在一个单元楼,实际上没有任何约束力。
        若是其中一家人因为家庭矛盾打架,作为邻居总不能踹开门进去把他们都杀了,可没这么做事的。
        贸然下手,会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吃相太难看了。
        正确的做法是等待事情发酵,将这家男人的家暴行为公之于众,引来国际上的一致谴责,甚至房东大人(英国)的主动出面干预,这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方案,从而占据道义的制高点。
        要知道时间的优势在我们这一边,我们并不着急。”
        “司长大人,若是英国人不闻不问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受限于当今时代信息传递的方式落后,等到相关消息传递到世界各地,伦敦那些官老爷反应过来,最少也是大半个月后的事儿了,”辛长君语气停顿了下,眼睛眯虚起来看向悉尼电报局的方向,那里的一团浓烈火焰正在熊熊燃烧,升腾起大团黑烟。
        他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神色,继续说道;“按照伦敦那些官老爷的尿性,肯定会派人前来调查,这一来一去又是几个月过去了,而悉尼的这帮人可等不了那么久,要知道暴乱导致社会活动遭受很大打击,暴徒们不事生产,在我们对其进行全面经济封锁之后,势必要狗急跳墙……”
        “哦……原来如此。”众人恍然大悟。
        红堡奉行不开第一枪的原则,但是你如果打过来……那可就别怪我还手了,打得你生活不能自理。
        这番应对,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无可指摘。
        至于说面对动员完成的敌人,在战争中要付出更多血的代价,那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在这个欧洲白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强权时代,红堡前行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真可谓处心积虑啊!
        张立看着远方备受暴徒蹂躏的悉尼市区心痛不已,作为亲手建设起北仑市的第一任市长,他的梦想就是建设海湾大桥,将这两座海滨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强强联合将会爆发出巨大活力,未来的增长潜力绝不逊色于松江市,直追布里斯班。
        在近10年的二任市长任期里,张立曾经无数次的前往悉尼,他熟悉这座美丽海滨城市的每一个街道,在这里也拥有很多白人同情者和支持者,有很多的白人朋友。
        可如今……
        仅仅隔着一条蔚蓝色海湾,便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张立知道;
        昨天夜里从悉尼开往北仑的数十条渡轮上,连夜撤离了数千名华人,可没有人通知那些被暴徒残害的民主自由党人,他们成为了事件中的弃子。
        政情处方面的理由也很充分;防范消息走漏,令大撤退行动功败垂成,
        可……你最少也要通知州长克伦威尔躲过这一劫啊!
        也许,他就是那个分量最重的牺牲品吧!
        “司长阁下,各地的民兵师全都已经整编完毕,目前正以营连级为单位分别驻训,您看是否可以发出红色通令,请求陆军参谋本部完成民兵师整编制合体,以应对南方可能的大规模侵犯。”
        辛长君神情郑重的点点头说道;“可以,以政务司名义发出红色通令,并呈报伯爵大人,请求即刻转入战时体制,对澳洲本土及海外省做进一步战争动员,这场战争看来是避免不了了。”
        “明白了,我们这就去办理。”手下人匆匆离开。
        辛长君眼神复杂的看了一下众人,有的人神情跃跃欲试,有的人难掩心痛,有的人眼神火热,各人神情不一,耳边隐隐传来恸哭之声。
        发生在悉尼海湾的这一幕惨剧,仅仅隔着一条狭窄海峡的北仑市无数人都可以看见,那种难以言喻的悲愤之情汇集成滔滔洪流,简直要冲破天际。
        唉,多事之秋啊!


第608章态度暧昧
        发生在悉尼的民间暴动持续了几天时间,随后由新南威尔士州英国皇家金矿场主协会,皇家牧场主协会,皇家羊毛商人从业者协会等十多个白人右翼民间组织出面,组建了“新南威尔士州紧急状态委员会”,对外宣称恢复法治与秩序,恢复民生。
        但是从紧急委员会组成人员就可以看出,这完全是白人右翼保守势力的大本营,一个篡权上位的非民选组织,根本不具备法理上治理新南威尔士州的基础。
        紧急状态委员会主席由摩根-麦克劳瑞出任,副主席包括前任州长斯蒂文斯,前任议长亨利,保守派重量级人物麦凯兰与麦金尼斯-彼得斯,全都是右翼保守派大人物。
        暴动事变发生后,维多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州在第一时间内表态;
        率先承认并欢迎看到新南威尔士州出现秩序的曙光,对恢复该州平稳局势深具信心,对具有领导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前政治人物出任紧急状态委员会重要职务表示欢迎,并愿意与其一道,致力于在新南威尔士州恢复法律秩序云云。
        随后不久
        昆士兰州,西澳州和南澳州对此先后表态;
        对发生在悉尼的严重暴乱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对受害者致以沉痛哀悼,呼吁尽最大努力恢复法律和秩序,将施暴者绳之以法,呼吁建立澳洲联合法庭,体现法律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彻查此一事件中的幕后黑手,所有双手沾染人民鲜血的罪犯都应该受到严厉惩治。
        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希望幸存的州议员能够尽快恢复工作,提前举行州长及州议会选举,尽快恢复民选州政府云云。
        1890年7月4日出版的《世界日报》,图文并茂的详尽刊登的“悉尼惨案”事件始末,并且将这一残暴行为称之为“对大英帝国民选议会制度的严重挑衅,是源于中世纪的黑暗暴力传统,人类民主进程中一道深深的伤疤,即将遭到公平正义的审判。”
        该报道一经刊发,立刻在欧美舆论界引起轰动,尤其是法国英国,美国等舆论就像过了狂欢节一样,喜闻乐见看到大英帝国被弄得灰头土脸,纷纷转载了相关报道,报道评论中极尽嘲讽之能事,一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样子。
        仅仅两天之后
        1890年7月6日,昆士兰州政府便接到了来自伦敦殖民地部的严厉申劾电报,责令立刻封禁《世界日报》,加强内部治理,州政府相关人员针对“悉尼事件”不得随意表态,以免造成有损帝国荣誉的不利影响。
        针对此事,殖民地部将联合外交部和内政部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克日赴澳,详尽调查事件责任人及始末,相关各方皆不得妄动,等待伦敦做出最后结论……
        总而言之
        伦敦的态度是和稀泥,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严厉警告新南威尔士州不得单方面改变地区局势,尽快恢复社会稳定,迅速镇压暴动,择期举行州长选举……
        对昆士兰州则是严厉警告不得生事,做一个安静的邻居就好。
        红堡
        李福寿轻轻抖着手上的电文,对辛长君说道;“长君兄,这一次伦敦的那些官僚老爷反应出奇的快呀,看样子悉尼惨案触动了他们的痛点,有点儿坐不住了。”
        “元鼎大人,我觉得不是痛点,而是脸面上挂不住,电文上并没有提“悉尼惨案”四个字,而是含糊的称之为“悉尼事件”,鸵鸟心态相当重啊!”
        “呵呵呵……确实如此,澳洲人的事情终究要由澳洲人自己解决,英格兰人总不会搬到这里来住。他们这是没有切肤之痛啊!那我们就看看……这次伦敦的多部门联合行动效率有多高?我估计能有三个月时间抵达澳洲就算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