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778页

第778页


        “十月初……这太突然了,联军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不,加文·威廉姆森勋爵阁下,时间不能再拖了,不瞒您说,若战事久拖不决,南方州的经济就无法支撑下去了。那些可恶的商人囤积居奇,导致进口的物资价格飞涨,面粉和香料的价格已经涨了好几倍,这种糟糕状况持续下去,我们可能在战争中没有输给东方人,反而会被瘫痪的经济击垮。”紧急状态委员会主席摩根-麦克劳瑞眼中浮现出一抹忧虑神采,坚决的说道;“我们需要尽早发动进攻,用一场辉煌的胜利鼓舞斗志,给那些贪婪无度的英美资本家带去充足信心,他们才会继续借钱给我们战斗下去。所以10月份发起征服之战,已经刻不容缓。”
        “明白了,我会尽力督促军队训练编组,保证战斗争如期发起。”
        “OK,那就愉快的说定了。”
        说服了联军总司令加文·威廉姆森将军,摩根-麦克劳瑞显得神情振奋,与众人举起香槟酒杯祝贺,令聚会的气氛变得更加欢乐起来。
        自从6月26日悉尼发动事变以来,整座城市陷入无法无天的暴徒狂欢,紧急状态委员会花费了极大的力气才让局势平息下来,重新恢复了秩序。
        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将所有的暴徒全都编列入国民自卫队中,这让悉尼的兵力吹气球一样的膨胀起来,成为一座拥有重兵的军事城堡。
        随后一个多月里
        新南威尔士州紧急状态委员会相继通过决议,暂停执行《平权法案》,暂停执行《关于给予华人公平待遇移民法案》,暂停执行《通商法案》等等一系列法案,开启了穷兵黩武的扩张之路。
        这开了一个极坏的头,维多利亚州与塔斯马尼亚州闻风而动,纷纷出台了限制和压迫海外华人移民的法案,将依旧滞留在南方州的大量华人移民没收财产,陆续关进了集中营。
        其间不乏令人发指的残害华人移民暴行,杀害无辜华人,强暴妇女,迫害白人同情者,南方各州实行白色高压恐怖政策,在疯狂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
        据不完全统计;
        除去逃离的民众,滞留在南方各州的华人移民依然有高达17万之众,他们很多是早期在墨尔本市开垦的淘金者,还有一些白人牧场中的劳工,在南北方关系缓和期间受益于政策定居下来,娶妻生子,开枝散叶繁衍后代。
        这些流淌着华夏血脉的移民群体受到白人集体的疯狂迫害,财产被洗劫一空,成为发动战争的第一桶金,男人遭受到毒打残害甚至死于非命,妻女遭到暴力虐待,幸存者就像牲口一样被圈禁在集中营,干着最累的活,吃着猪狗不如的食物……
        以上种种倒行逆施的暴行,经过北方报纸披露后引起民众极大愤懑,社会震动,求战的声音响彻云霄,抗议浪潮简直沸反盈天。
        昆士兰州华人社会团体震怒不已,雏鹰学校的热血青年走出校门,向普罗大众宣传华人在海外社会抱团打拼的理念,珍惜现在,共创未来。
        “对比南方州水深火热中的民众,要珍惜当前幸福生活,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掘井人……”
        “华人团结一心,莫可欺辱。”
        “自尊,自强,自立,同仇敌忾发出一致的怒吼。”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唇亡齿寒,华夏同胞骨肉相连。”
        值此社会民情沸腾之际,李福寿州长公开表示对伦敦的漠然视之感到痛心,强烈呼吁华人同胞团结起来;
        “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炎黄子孙皆是我同胞骨肉,血脉相连。
        值此乾坤巨变,鬼佬猖獗迫害华人之际,所有的族人都要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为遇难同胞讨还公道。
        我坚信,公平的审判也许会迟到,但必将到来。
        所有加注于华人身上的屈辱,必将十倍百倍报之,团结起来的华人血是炙热的,脊梁是坚强的,能够撑起澳洲一片天。”
        与此同时
        南方各州大势招兵买马,建立白人民兵武装,民众情绪在当地舆论刻意引导下变得更加偏激,南北方的民族裂痕越来越深。
        双方剑拔弩张,形势变得愈加危殆……
        与此同时
        万里之外的欧洲局势显得波澜不惊,没有多少人关心澳洲南北矛盾,相关新闻很快淹没在更令人感兴趣的社会新闻中,连个水花都没有泛起来。
        在1890年的这个时候
        世界上第1架单翼滑翔机在法国成功飞行,法国人阿尔芒-标致创立了标致汽车公司,而在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也在同年注册运营,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纽约州,对杀人犯威廉·凯姆勒执行了世界首例电椅死刑,一时间成为欧美报纸上的头条新闻。
        在意大利阳光海滨度假的英国外交大臣阿利斯特·杰克,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澳洲局势,他耸了耸肩回答道;
        “这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像我们曾经遇到过的许多问题一样,希望澳洲当地人能拿出足够勇气来去面对,伦敦对此抱有很高期待。”
        “呃……伦敦具体的应对方案?呵呵……我觉得用不着如此郑重其事,这只是个小矛盾不是吗?”
        “而且那个地方远在澳洲,天哪……你知道澳洲在哪里吗,从伦敦运过去一磅奶粉足够在澳洲买一头羊了,相信99%的欧洲人对此都不感兴趣,一辈子也不会去那里。”
        “好啦,好啦,事实上我对澳洲了解的不比你们多,相关事宜请询问殖民地部,OK……下一个问题?”
        作为重要的伦敦内阁成员之一,外交大臣阿利斯特·杰克的话代表了伦敦主流的意见……那就是澳洲的事情由澳洲人自己去解决,闹够了也就消停了。
        在伦敦的议事日程中
        最关注的殖民地是印度次大陆,南非和埃及,其他的都属于次要位置,很难引起上面的重视。
        印度次大陆重要性自然不用说了,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兼任印度女皇,是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印度总督府直属于英国外交部,这在所有的殖民地中绝无仅有,蝎子拉屎~独一份。
        埃及因为扼守两洋通道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变得极其重要,因此英国在运河区驻有重兵,尼罗河三角洲是重要的棉花产区,为英国纺织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纺织原料,
        这里是非洲战略的重要支点,受到伦敦的高度重视。
        至于南非,当然是因为盛产黄金和钻石,是英国佬必欲得之而后快的宝地。
        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实在太多了,压根儿也顾不过来。
        因此,伦敦对重要性次一级殖民地的态度就是别搞事儿,安安稳稳的缴纳原材料和税收就好了。
        大多数的殖民地并不能带来显著的利益,一些中南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甚至收不抵支,需要伦敦的财政补贴,伦敦能够收刮的油水很有限,因此对殖民地事务兴致缺缺。
        加拿大,澳洲和新西兰由于地处偏僻,因此伦敦都赋予了自治权,让他们自己管自己。
        十几年前,卡拉封伯爵策动加拿大多个自治州合并建国,强烈希望加入大英帝国,结果被伦敦冷漠的拒绝了。
        究其原因
        英国人的冷漠和孤傲是世界上出了名的,并不愿意别人分享自己的帝国荣光,英国人也不热衷于扩张领土,他们更注重的是商业利益,这一点与捡到盘子里就是菜的沙俄截然不同。
        爱尔兰被征服了数百年依然是殖民地身份,至今没有成为大英帝国本土的一部分,远在万里之外冰冷的国度加拿大想加入大英帝国,那纯粹是在想屁吃,压根儿不可能。
        悉尼事变发生三个月后,澳洲各方没有等来伦敦政府派遣的联合调查组,却等来了一个惊天消息;
        1890年9月27日
        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与塔斯马尼亚州联合宣布,组建新的“南澳大利亚自由联邦”,共同推举原维多利亚州长杰夫-布里杰斯为新政府总理,负责筹组临时内阁,在适当的时间举行南澳联邦第一次全民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