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980页

第980页


        在阅兵台上的军官们坐好之后,实战演练便开始了。
        远远的有4个坦克模样的木板模型,由木板模型里的4个士兵抬着,呈现雁型进攻队形缓缓逼近,不时还会停下来,用木板模型中的假重机枪扫射一番,模仿清除沿途零星敌人火力。
        士兵们紧跟着坦克木板模型,呈两列持枪走在后面,枪口对外时刻保持警惕。
        大洋帝国在摸索坦克与步兵合成进攻战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陆军的前面,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步兵战术,眼前的训练可窥一斑。
        虽然这样看起来有点儿滑稽,但是没有人会笑。
        坦克属于陆军的贵重军事装备,寿命是按照摩托小时来计算的,一套钢铁履带也只能用几百公里,不可能用于这种日常的军事训练,那也太浪费了。
        所以别看军事基地中停放着十几台坦克,但是日常训练很少会动用。
        即便坦克新兵训练,也是以原地训练为主,不会启动车辆,而是坐在车上模拟操纵;“上坡”“左转弯”“急速躲避右侧障碍”“前方9点位置发现重机枪火力点”“加速通过火力封锁地带”等等,务求达到下意识就会正确操纵的程度,一名合格的坦克驾驶员真正训练出来不超过20个摩托小时。
        也只有玩熟练了,最后才能摸一摸车溜两圈。
        坦克驾驶员和乘员最多的时间用在学习如何修理坦克常用故障,这几乎占据了整个培训时间的九成,别看坦克兵威风凛凛,修起车来满手油腻,脏兮兮的,而且还累得要死。
        坦克履带是最容易损耗的部件,更换磨损过多的履带板,容易损坏的减震器橡胶垫都不是轻松的活计,需要几个人合力完成。
        真正能够敞开来用是分入坦克分队后,拿到配属自己的专车,训练时演练一些连排营级战术,然后就是执行作战任务。
        其实坦克兵执行作战任务也很枯燥,在吕宋群岛治安清剿作战中,,一般坦克兵负责镇守关隘,要道,桥梁或城市进出口要道,基本上将轻型坦克开到位置停下来,侧面垒一些沙袋包掩护,然后就没事儿了。
        三天五天,十天半个月,基本上执行任务不挪窝。
        要坦克待在那里,就是有上千人的暴徒冲击都没用,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敢冲上来的都是送死。
        真正进入亚热带丛林中围剿暴徒,反而至少能够用到轻型坦克这种重装备。
        吴宝利少校目光从正在演练城镇进攻的士兵们身上挪开,看向远处停放的十几辆野狼2型轻型坦克。
        这种野狼2型轻型坦克,是根据热带地区作战环境改进的,升级了一些必要设施以利于长期作战。
        吕宋群岛那个地方可比澳洲本土热得多了,二十七八度甚至30度的温度很常见,坦克若是放在阳光底下暴晒,铁板会晒得滚烫,几乎与烧烤没什么区别。
        士兵们待在里面十几分钟就会热晕了,根本无法作战。
        所以说,进入吕宋群岛执行任务的坦克都会把顶部龟形防弹装甲给卸下来,用木头搭上一个凉棚,上面覆盖长长茅草编织的草席,形成一个凉亭。
        考虑到热带地区实际作战情况,野狼2型轻型坦克放大了车体,原有长度不变,但是宽度每一侧都增加了45公分,总共增加了90公分,增宽的车体位于坦克履带上方,并且每侧外露最少20公分。
        如此一来的话
        增宽的车体两侧可以多携带四名士兵,一侧两名,加上车头重机枪组两名士兵,一名驾驶员,一共可以乘坐7名士兵。
        改进后的野狼二型轻型坦克在发动机上增加了一个铁架子,上面覆盖木板,木板下面有一层木棉隔热层,执行区域隔断任务时,坦克携带的四名士兵可以坐在木板上,长时间执行任务也不累。
        野狼二型轻型坦克取消了沉重的顶部龟甲防弹钢板,用轻薄的汽车钢板做了一个顶盖,这个顶盖很容易卸下来,加上几根支撑柱就是凉蓬。
        作用主要是防雨,但是不防子弹,吕宋群岛的驻军可以在凉蓬上面再覆盖厚厚的茅草席,用来隔绝热带炽热的阳光。
        坦克发动机增大了水箱,使用了加强型水泵,取消了坦克发动机底部护甲钢板,增强散热功能。
        加宽了钢铁履带,以适应潮湿泥泞的道路,增强通过性。
        种种改进之后,便是现在很受欢迎的野狼2型轻型坦克。
        在吕宋群岛那种地方执行任务,对防弹要求很低,土著暴徒不可能有重机枪,最多就有些老式步枪和土枪,大部分都使用长矛大刀这些冷兵器,野狼2型轻型坦克的防御力就是无敌的存在。
        在去掉厚重装甲之后,增加了4名乘员的搭载,二型坦克的自身重量不增反减,对机动性能没有影响,更适于在亚热带地区执行任务。
        部队的反馈对生产厂家而言非常重要,有利于持续改进产品。
        但由于装备量太少,而且没有接到国外订单,东方红机械公司对此投入的精力较少,技术改进也逐渐陷于停顿。
        他们将主要力量用于民用履带式拖拉机生产和出口,为此在青岛生产基地一期建成投产之后,马不停蹄的投入2期厂房扩建,以应对世界市场的旺盛需求。
        掐指算一算
        野狼一型和二型轻型坦克总计生产量至今不过150余辆,除了在南北战争中损失了47辆,用于科研实验二十几辆,剩下的也就装备了一个坦克团,下属两个坦克营,每营33辆坦克,3辆备用车。
        这不是不想装备,而真是用不着。
        陆军部十分迷恋战斗性能极其强大的中型坦克,对装备轻型坦克兴趣缺缺,该项目已经持续研发了十多年,反复的改进,试验,再改进,再试验,始终没有装备部队。
        这是保密程度相当高的军方研发项目,具体进展不得而知。
        吴宝利这样曾经从事过轻型坦克研发的一线坦克指挥官,都不了解具体进展,感觉陆军部始终在憋一个大招,消息封锁的相当严密。
        在外销市场上
        英法等世界陆军强国表示不感兴趣,以他们强大的工业能力防制出一款坦克非常容易,出于一贯的骄傲,他们宁愿自己研发,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沙俄喜欢可是没有钱,有买坦克的钱不如多买几千支步枪,反正灰色牲口不值钱,一场饥荒就能饿死十几万人。
        德国人购买了履带式拖拉机的相关专利,为此付出了超硬装甲钢专利技术,可见其重视程度相当高。
        德国克夯伯公司研发的超硬度装甲钢技术,是一种比英国哈维钢防御性能更优秀的装甲钢,综合性能超越三成以上。这是一种渗碳合成钢,用途主要在海军舰队上面,能够有效的提升舰体防弹能力,减轻重量。
        为了得到这项重要的专利技术,大洋王国双手奉上了轻型坦克底盘数百项创新性设计,这些经受过实战考验的技术,能够极大的缩短德方研发时间,好处不言而喻。
        在技术转让中
        轻型坦克底盘众多的创新型设计专利只限于德国及其盟国军事领域应用,而没有授权民用领域,这是防止德国农业机械公司渔翁得利,侵占东方红机械公司的世界市场。
        “唉,这辈子还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中型坦克装备部队。”
        吴宝利心中暗叹,把目光又转回到正在火热进行的实兵演练中。
        扮演防守兵力的一名士官,操纵重机枪向东北方向“哒哒哒,哒哒哒”打了几梭子子弹,子弹呼啸着没入远处的丘陵中,营造出战斗的氛围。
        尾随在纸板坦克后面的新兵们立刻收缩,然后纷纷拉开枪栓,举枪做开火状,进行火力反击。
        实际上演练的新兵枪膛中都没有子弹,只有扮演防御力量的老兵,不时的向东北方向打上两枪,表示这里存在敌方火力点,让新兵们组织攻击。
        一个又一个新兵连队重复上述的进攻科目,军官们评审打分也很枯燥,但这就是日常的军事训练,战斗力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