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073页

第1073页


        “将军阁下,我建议还是由陆军部下文,我们远东军事观察团恐怕力度不足,您知道的……国内部门办事拖沓,有可能耽误了前线的大事儿。”
        “说的非常对,确实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弊病。”汉弥尔顿少将兴奋的叉腰在屋子里面转了两圈,忽然停下脚步,用手指着李建洋上尉说道;“如果这批重炮能够如期送达前线,我应该称呼你一声“李少校”,相信不会有人存有异议。”
        “多谢将军阁下。”
        “这是你应得的伙计,做得非常好,明天晚上日军南满司令部将会举办高级酒会,希望你作为我的副官出席,我会亲自把你介绍给大山岩元帅。”
        “多谢将军阁下,我只能说……不胜感激之至。”
        “哈哈哈……”
        哈密尔顿少将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候麦克少校端着煮好的咖啡走进来,见此情景不由的一愣;
        将军阁下如此喜怒无常,难道是更年期到了吗?
        离开英军观察团驻地
        李建洋上尉策马走在辽阳城的街道上,入眼到处都是身着黑色军装的扶桑兵,还有躲在犄角旮旯处向外探视的清国民众,他们头上戴着瓜皮小帽,脑袋后面留着辫子,脸上满是麻木和无助神色。
        在这片属于清国的大地上,日俄两国的血腥战争连绵不休,原本的主人却沦为看客,这是何等悲哀的一件事情啊!
        大洋帝国是最早觉醒民族意识的国家之一,数十年以来,报刊杂志秉承着帝国意志不厌其烦的重申源自炎黄的五千年文化,汉唐帝国的辉煌,灌输唐族血脉里流淌的华夏基因,高贵而神圣。
        近代以来宛若明珠蒙尘,一经擦拭便光华大放,造就了辉煌鼎盛的大洋帝国万里疆域。
        正是这份骄傲,这份认同,让具有强烈民族倾向的李建洋对看到的一切感到深深心痛,面对这些无知而又麻木的族人又感到深深的无力,更加切齿痛恨清朝的腐朽统治。
        他经常看报纸,对近期民间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社会团体言论相当赞同。
        这片神州大地,需要一场彻头彻尾的变革……
        他来到临时寓所翻身下马,门房里的仆人连忙点头哈腰的出来,接过洋大人手中的马缰绳,牵着坐骑到后面的马厩去了。
        李建洋回头看了一下,街道上来来往往背着步枪的扶桑士兵,几乎人手一支香烟吞云吐雾。
        见到这位英军上尉,脸上匆忙露出恭敬的笑容,远远的鞠躬行礼。
        在战斗之余的闲暇时间,香烟已经是扶桑士兵们不可或缺的东西,很多烟瘾大的士兵将身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烟,甚至自发的形成了黑市,很多士兵用缴获的物资去换香烟。
        黑市上的物资五花八门,有枪支弹药也有各种罐头,奶糖,奶粉,银珠宝首饰等等,无一例外的用香烟来标价,在战争中,香烟就是硬通货。
        现在的扶桑士兵纪律严明,还没有后世那样丧心病狂,因此,李建洋他们的观感不错。
        若是在日俄两国中选择,相比较那些在东北大地上烧杀抢掠的沙俄士兵,他宁愿扶桑国赢得战争最后胜利,这也是他对汉密尔顿少将谏言献策的初衷。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只希望这场发生在东北三省的战争尽快结束吧,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田园荒废,妻离子散,很多平民老百姓饿死于途。
        唉……
        李建洋上尉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轻叹了一口气,走进寓所中,反手把门关上了。


第835章半点不消停
        沙俄第二太平洋舰队自波罗的海出发,实施跨越1.8万海里的历史性远征,以庞大的舰队规模对扶桑国不蒂于晴天霹雳,海陆两军从上到下都严阵以待。
        日军的作战目标是击败沙俄,攥取在满蒙的实际利益,并从此一跃成为世界列强之一。
        沙俄的作战目标是击败日军,打上扶桑岛,活捉天皇。
        从这个角度来看
        这是一场关系扶桑国未来命运的关键之战,它不能输也输不起。
        而对沙俄而言,这仅仅是境外扩张道路上的一次战争,赢了就能打开向南扩张的坦途,进一步实现“黄俄罗斯战略计划”。
        输了的话也没什么,反正战火殃及不到沙俄本土。
        这种情绪体现在日俄战争中,日军从上到下舍身忘死的奋战,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不断的发起白刃冲锋,以惨重代价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
        “猪突冲锋”成为扶桑陆军的拿手好戏,那真是一言不合就是白刃冲锋,而这偏偏又是沙俄老毛子的传统节目,双方刺刀对刺刀杀的不亦乐乎。
        怪不得外国军事观察团会把这一场战争,比喻为拳拳到肉的生死搏杀,真的非常形象。
        自10月份以来
        扶桑陆军部队雇用大洋帝国的大量商船,日夜不停的向远东输送作战物资和后勤补给,力保三个月,争取半年的物资储备,以迎接后勤断绝的恶劣局面。
        辽阳会战之后,日军进入大规模修整阶段。
        源源不断的数万名后备役士兵被补充进入一线战斗部队,并且有大量的援军抵达,令日军规模从13.5万进一步膨胀到20余万,依然在迅速增长中。
        那边沙俄军队也没闲着,军队规模从26万飞速增长到接近40万,索马里公司走私生意做的飞起,为其囤积了大量军需物资。
        而在前往远东的漫长道路上,数十万由沙俄农奴组成的大军络绎不绝,这给日军南满总司令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们急需要打开目前的僵局。
        日军可以选择的对策有二;
        其一,围困旅顺要塞已经有3个多月了,日第三军被牵扯在这里不能动弹,必须主动发起进攻,一举拿下旅顺要塞,在解决沙俄太平洋舰队的心腹之患后,解放了日第3军兵力,从而可以与第1,2,4军会合。
        厚集兵力,为求对沙俄军队造成重创,打破目前僵局。
        时间每推迟一天,扶桑国军队赢面就减少一分。
        其二,在俄军大量援兵没有抵达之前,日军主动发起奉天会战,力求对俄军造成重大打击。
        当前最大不利因素,就是日第三军被拖在旅顺要塞外围,现有兵力严重不足。
        辽阳会战刚刚结束了两周时间,俄军大规模反击接踵而至,日俄战事又起,双方在奉天和辽阳之间的太子河地区又打成了一锅粥。
        沙俄的主动进攻,源自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严厉督促,因为统治阶层的横亘暴敛加上前线不断传来的失败消息,沙俄国内大大小小的暴动不断,有棺材板压不住的嫌疑。
        现在这时候,急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宣泄国内的情绪,平稳局势。
        沙俄的主动进攻,正中大山岩元帅下怀,立刻调整日军部署,依托现有阵地迟滞俄军,予敌大量杀伤。
        在浑河与太子河地区,沙俄军队总兵力达21万余人,分左右2个集团军,实施“双拳出击”的战略。
        左翼3个军由施塔克尔堡中将指挥,向本溪湖方向实施主攻,力图突破日军阵地,取得一个漂亮的反击战胜利。
        右翼2个军,则由比尔德林格中将指挥,缓慢地向沙河方向前进,任务是把主攻方向的敌人吸引过来。
        另外,俄军保留3个军作为预备队,兵力雄厚就是这么任性,可以把7万多人摆在后方。
        但是这样的布置,使进攻兵力极大的摊薄了,反而减少了自身兵力优势,达不到泰山压顶的进攻效果,事实证明是一大败招。
        沙河会战中
        日军可以利用的总兵力只有12万人,大山岩元帅决定将计就计,首先利用对俄军不利的山地地形,以防御战消耗、疲惫俄军,然后投入新锐力量转入进攻,猛攻俄军中央和右翼,一举歼灭东北俄军主力。
        1904年10月8日
        由73个步兵营和34个骑兵连组成的沙俄东部集团军猛攻日军右翼,双方爆发大战,枪炮声震天动地,,再次血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