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429页

第1429页


        每隔4~5公里,便修建一座坚固的军营,周边修建各种明碉暗堡,大型战壕阵地,平时可以驻扎一个营的士兵,配备装甲卡车等巡逻车辆。战时便是整个战线的坚固依托点。
        在隔离区的后方阵地上,修建有隐蔽炮兵阵地,以加强对前沿战线的火力支援。
        俞鸿云知道;
        等到战争真正结束的那一天,第2集团军全体便会收缩回到大克里米亚地区,那里才是帝国真正的地盘。
        所以,他眼睛眺望四周,前进的火车将广袤的西乌克兰原野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抛向身后,那些衣衫褴褛的村民,弯弯曲曲的乡间小径,极富俄罗斯特色的高顶建筑,清澈的河流……
        极富田园色彩的景色抛向身后,这里是异国的土地,甭管以后归谁统治,那都与第2集团军的官兵无关。
        他们只是这片土地的过客,只关心大克里米亚地区的建设,至于这些乌克兰民众的疾苦,土豪劣绅欺压民众,那就不是他们该关心的事儿了。
        火车晃晃荡荡的开了两个半小时,呜响长长的气笛声终于进站了,克里维奥泽罗小镇到了。
        远征军的官兵们很不喜欢俄国这些复杂又拗口的地名,所以把这里简称为4师,意思就是加里曼丹四师驻地。
        俞鸿云从火车上下来,拎着手上的包左右四顾,远远的就听到有人喊;“营座,在这里。”
        从火车上下来的官兵不少,这全都是四师轮换休假官兵,小小的火车站台外停着很多军车,其中一个少尉军官正在对俞鸿云挥手叫喊。
        看见他俞鸿云就笑了,这是营部的警卫排长胡大栓,因为坦克营的驻地离镇上还有5公里远,所以特意开车到火车站来接他的。
        “大栓,辛苦你了,等了多长时间?”
        “没多长时间,我们也就才到半个小时。”
        “营里怎么样,情况一切正常吗?”俞鸿云说着将手里的包扔到吉普车上,坐上了副驾驶的位置。
        胡大栓少尉爬到后座坐下,回答道;“报告营座,装甲坦克营一切正常,前几天刚刚到了一批零配件,我营正在组织官兵维修保养车辆,现在已进入尾声。计划近期组织军事战术研讨以及模型作业,就等您回来掌舵了。”
        “哦,走吧,回营部。”
        “遵命,长官。”警卫排的吉普车驾驶员举手敬礼,回答了一声,将操纵杆挂上挡,加了一脚油门便如飞而去。
        克里维奥泽罗小镇是个非常传统的乡村小镇,街道的长度只有300多米,如今的镇上顺着道路整齐停放着一辆辆军车,往来的军人川流不息,显得非常热闹。
        吉普车离开正常后便开始加速,沿着乡村土路一路颠簸前行。
        整个乌克兰地区的基础建设非常落后,连一条柏油马路都没有。
        所谓的公路就是土路,最多在基辅这样的大城市铺砌一些石板路或者沙石路,出了城就是土路,只不过有些宽一点,有些窄一点罢了。
        坐在吉普车上
        当真颠的脸上肉乱跳,讲话都“抖呵呵”的听不清楚,坐在车上必须牢牢抓紧前面的铁质扶手,否则一个大坑塘就能将人颠的甩出去。
        十几分钟后
        眼前出现一座正统的俄国村庄,这里就是装甲坦克营的驻地,一个被称为热沃罗夫斯基的村庄,若是不考虑一排排整齐停放的钢铁战车,那么在野花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安静而优美。


第1114章军营
        经过岗哨检查,吉普车一溜烟的开进了村子里,停在暂时成为营部指挥所的小教堂门口。
        营部里的几位军官迎出来,举手敬礼;“报告长官,坦克营正在组织维保车辆作业,请您指示?”
        “继续维保车辆。”
        “是,长官。”
        俞鸿云少校从车上下来,    插手扶着腰揉了揉,方才这一顿颠簸真是够呛,差点没把老腰干折了。
        “包里面给你们带了一些干果和五香牛肉,等会儿给兄弟们分一分。”俞鸿云少校吩咐了一句,便率先向里行去,边走边问道;“师里近期有什么安排?”
        “报告长官,咱们营退役官兵名单刚刚报上去,    师里要求保证装备完善,随时待命出击,    并且组织日常恢复性训练。”
        “哦,知道了。”
        坦克装甲营是加里曼丹四师的拳头部队,平日里要保证较高的设备妥善率和战备水平,这些要求都是惯例。
        来到办公室,俞鸿云先翻阅集团军下发的军情简报,这包含集团军周边地区敌军动态,近期发生的战斗及上级下发全军的命令等等,也有一些西线战场的公开消息。
        进入18年以后
        德俄两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合约》,俄国承认战败并退出了世界大战,整个东线只剩下帝国远征第2集团军这一颗孤零零的硬钉子,形势相对明朗化。
        而在西线战场
        战斗更加残酷而频繁,    德军统帅部从东线战场大量抽调部队,加入西线战场,力图在西线发起主动攻势,对协约国形成沉重打击。
        3月21日,    德军的178个师在西线125英里战线上摆开,    向圣康坦以南的英法两军防线结合部发起大规模攻击。
        这是世界大战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将近366个师,    德军以猛烈的炮火摧毁敌阵地,迅速推进。
        至3月27日进抵距巴黎仅32英里的蒙迪迪埃镇,可是,德军力量在进攻中严重损耗,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
        德军打开的缺口,很快被大洋帝国第3集团军封闭,先头部队遭受沉重打击,进攻速度骤减,双方陷入苦战中。
        德国统帅部目睹有“被拖进一场消耗战中去”的危险,于4月5日下令全线停止战斗。
        在这次战役中,德军虽获一些战绩。但付出伤亡了24万人的代价,却未能达到突破联军防线、分割英法洋军队并将之各個歼灭的预定战役目的。
        4月9日,德军在拉巴塞运河到奥莱贝克宽约36公里的进攻正面上,集中了29个师、2000门大炮和570多架飞机,向英国远征军阵地发起攻击。
        双方打了20天,德军撕开了联军防线一些缺口,推进了18公里,又由于大洋帝国第3集团军及时增援,    无法扩展战果,    被迫含恨而退。
        德军损兵8.6万,击溃英军并攻占沿海地带的战役目的又落了空连续二次失败。
        最高统帅部并不甘心,陆军总长鲁登道夫强硬的表示:
        “我们必须保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主动权,并且在第一次大突击后,一有可能就实施第二次突击。”
        于是,德军在5月27日至6月13日,又分别对谢曼代达默和贡比的法军阵地发动了两次进攻,结果死伤、被俘了12万人,再次遭到失败。
        兴登堡元帅并不满意前几次战役的战果,决意再攻,并且从东线战场抽调了11个德国师,再度加强西线战场力量。
        他力图使德军从阵地战的僵局中摆脱出来,并赢得胜利,或者迫使协约国同意缔结体面的和约。
        7月15日
        德军再次发起马恩河突击战。然而在协约国大军云集之下,德军攻击已锐气大减了。
        进攻遭遇到联军强有力的狙击,仅打了2天,强渡马恩河的德军部队只得北撤,遭遇到又一次失败。
        屡次失败后
        德军终于停止了在西线的几次攻击,几次大战役共损失近百万人,德国兵源枯竭,每月需补充16万人,却仅能满足6万人。
        西线战场的力量总对比,协约国已占据绝对优势,拥有262个步兵师,两个坦克师和10个骑兵师(约490万人)、2万门大炮7700多架飞机和2700辆坦克。
        德军仅有220个步兵师(260万人)、1.8万门大炮、4100架飞机,战略主动权转到协约国手中。
        7月9日至8    月4日
        协约国发起了大规模空中战役,持续轰炸德军阵地及后方物资转运枢纽,双方爆发规模空前的大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