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432页

第1432页


        李福寿的公开谈话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之前调门很高的英法等国短暂哑火了。
        欧洲如今百废待兴,法国钢铁生产能力下降到原本的三成,工业能力不足战前的一半,富饶的法兰西历史上罕见的出现粮食供应不足,英国同样也面临着种种问题。
        欧洲一大堆新国家排队等待大洋帝国承认,其百万大军还驻扎在以法国,德国和乌克兰为主的欧洲地区,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他们现在可不愿意为了克里米亚问题,而触怒大洋帝国,这得不偿失。
        在大洋帝国表现出强硬立场的时候,英法等国就退缩了,舆论调门全面熄火。
        但是,有一个国家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反对,这就是意大利王国。
        这是因为意大利一直对地处北非的利比亚地区抱有殖民企图,利比亚地区自16世纪起,便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延续至今。
        20世纪初的12年,意大利军队入侵利比亚,揭开了利比亚战争的序幕。
        意大利派遣军队占据了利比亚沿海主要城市的黎波里、班加西等,奥斯曼帝国被迫承认意大利对利比亚的占领。
        两年后,一战爆发,驻利比亚意军几乎全部调回欧洲,奥斯曼重新派遣军队占领了除的黎波里、霍姆斯两城以外的整個利比亚。
        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彻底分崩离析,大洋帝国第4集团军回师北非,派出了三个步兵师和装甲狼骑兵师(306师)一部,全面占领了利比亚,并且将的黎波里和霍姆斯的意军遣送回国。
        这一行动,刺激的意大利人暴跳如雷,在公开场合表示绝不能忍受大洋帝国的肆意妄为,决不……
        12月27日
        大洋帝国皇家海军大西洋舰队数10艘战舰,云集地中海的罗马外海,直截了当的实施武力威慑。
        此时,欧洲上空战云密布,形势极骤紧张起来,有可能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新一轮因为利益划分而产生的矛盾再度爆发战争,这是所有欧洲国家都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号称“欧洲第三大海军”的意大利海军龟缩在港口里不敢迎战,英法等国外交使节紧急斡旋,一时间风云动荡。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意大利王国首相奥兰托被迫发表公开政策讲话,表示;
        意大利王国无意挑衅大洋帝国的威严,尊重并承认大洋帝国对北非利比亚地区的利益诉求,我本人对帝国皇帝李福寿怀有诚挚的尊崇心理,并视之为人生偶像。
        对于意大利高层发出的一些杂音,意大利政府郑重表示,这并不代表王国的正式态度,仅仅是个人见解罢了。
        若因此产生任何误解,意王国政府愿意承担责任并且督促相关人士公开道歉,厘清原委,并尽量保证不再发出类似的错误信息……
        一句话,认怂了,你能把我怎样?
        实际上,这是意大利王国内部一些狂热的民族扩张主义人士,绑架了意大利王国政府,也绑架了国内舆论,从而制造的一场危机。
        但这次踢上了铁板,大洋帝国皇帝李福寿向来是咄咄逼人的雄狮,民族扩张主义者的老祖宗,对外强硬派的大靠山,怎么可能允许意大利人张牙舞爪的挑衅?
        李福寿虽然这些年来收敛了锋芒,但狮老雄风在,收拾意大利人完全是小菜一碟。
        不服吗?
        想不想试一下海上决战,想不想尝一尝炮轰罗马的滋味?
        停泊在罗马外海的大西洋舰队褪去了炮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意大利本土,这绝不是虚张声势,而是赤裸裸的威胁。
        别特么净嘴上瞎逼逼,绿头苍蝇一样的烦死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行不行干一场再说。
        意大利人敢打吗?再借100个胆子给他也不敢。
        德国前首相俾斯麦就曾经说过;“意大利人带着满口蛀牙,怀着极大的胃口来到非洲,却又败兴而归。”
        1895年时,意大利人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结果却被这些只拿着简陋兵器的黑人杀的满头包,创造了白人殖民国家第一次被土著黑人击败的历史。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人的表现相当拉垮,尤其是“卡波雷托战役”的巨大失败,几乎成了意大利国耻。
        在敏感的意大利的面前,“卡波雷托”这个字眼都不能提及。
        世界大战爆发后
        意大利华丽转身投入协约国阵营,奥匈帝国在南线对意大利发起进攻,双方在伊松佐河形成长期的拉锯战。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菜鸟互啄罢了。
        在经历了十一次伊松佐河战役后,奥军虽然守住了阵地,但也伤亡惨重,无力单独对意军发动进攻,被迫向德军求援。
        17年末,随着俄国逐渐退出战场,东线德军在对俄作战中脱身,得以抽出兵力对意大利进行凶猛反击。
        得到东线德军7个师的火速驰援之后,由德国将军奥托·冯·毕洛指挥的德奥联军,开始对意大利防守薄弱的伊松佐河畔卡波雷托发动反攻,“卡波雷托战役”爆发。
        德国人一出手,便展现出世界强军风采。
        意大利军队在此地虽然人数众多,兵员高达百余万,但士气低落,反应迟钝,在敌人迅猛的攻击下很快败下阵来。
        防御正面很快被突破,德奥联军穿插作战,一路猛冲猛打迅速推进,意军总司令路易吉·卡多尔纳将军担心意军被包围歼灭,遂命令所有部队撤退。
        交叉掩护有序的撤退,向来是最高难度的战争科目,意大利军队怎么可能玩得转?
        撤退很快变成了大溃败,意军在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开始疯狂逃窜,意军指挥部丧失了对部队的指挥能力,士兵丢掉重型武器、火炮和军用物资撤往后方,逃得漫山遍野都是,这幅情景简直辣眼睛。
        据战后统计;
        意军伤亡1万余人,被俘25万余人,还有30多万人逃得无影无踪,百万大军几乎一天之内就被击溃了。
        路易吉·卡多尔纳将军的所组织的抵抗毫无成效,并因此而被撤职查办。
        在整个南线战场面临溃败的情况下,英法洋三国不得不组织一支南线部队紧急增援,好不容易才稳住了南线战场的局势,遏制德国人的进攻势头。
        就这种水平,也敢一跳三尺高,除了意大利人也就没谁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欧洲政治和地缘战略利益非常复杂,互相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清晰的分出敌我阵营。


第1117章民主宪章
        19年初
        澳洲本土
        世界大战落下帷幕之后,围绕着战后世界格局爆发了很多明理暗里的利益之争,罗马外海的威慑巡航仅仅是其中一桩罢了。
        事关全球布局战略,大洋帝国不可能退让,这世界上从来没有送到手上的好处,必须要去争抢。
        看一看利比亚的位置就知道,为何如此的重要?
        利比亚位于地中海东南部,    是阿拉伯半岛的顶端,距离世界中心之称的欧洲各国可以通过地中海方便的联系起来。
        而大洋帝国在地中海沿岸没有任何立足点,包括位于里海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地理位置都没有利比亚那么便捷。
        英法等国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多次通过战争,破灭了沙俄将势力深入温暖的地中海企图,距离最近的一次就是克里米亚战争。
        对于大洋帝国势力,    英法等国同样深怀戒惧,宁愿让意大利得到利比亚地区,    也不愿意让大洋帝国轻易的在北非站稳脚跟。
        通过利比亚地区将影响力辐射到整个欧洲,对于拥有强大海军力量的大洋帝国而已,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也许,只有一场战争才能够阻止吧?
        那么大洋帝国为何要占领利比亚,触动英法等国的敏感神经呢?
        首先,在奥斯曼帝国崩溃之后,利比亚是一片无主之地。
        这里地域广阔,人口稀少,战略位置极佳,拥有的黎波里优越的港口,非常适合大洋帝国在该地区深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