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就杀了曹操 > 第三九六章 黄忠荀彧组CP,不远千里入川寻皇叔

第三九六章 黄忠荀彧组CP,不远千里入川寻皇叔


        “荀司空,你可真的是做出了好大事!!”
        长安城这里,董卓见到荀爽,直接这般大声的说道。
        近日董卓已经是下令,将那些随着王允站出来,在受封台那里,出声呐喊,对他进行声讨的人,都给当众斩首了。
        除了一个王允暂时留着,其余砍了一个干净。
        虽然这一次,董太师没有牵连全族,但这一次砍了二十五个朝中官员,其中不乏高官,还是让人感到极度的震撼。
        鲜血浸染之下,董卓的威严,变得更强。
        此时听到董卓出声喊荀爽,且以这种语气,说出这话来,那些听到的人,都是忍不住的为之一颤。
        心下觉得事情要遭。
        这荀司空只怕是也做了一些什么事情,被董卓这厮知道了,拿住了把柄。
        董卓这厮,可是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太傅都砍过,司徒正在狱中,求死不能,将要承受比砍头更加残酷的死法。
        如今这家伙又盯上了荀司空……
        只怕荀司空也要危了……
        荀爽听到这话,却是神色未变。
        泰然自若的转身,对着乘坐车撵而来的董卓,显得有些颤巍巍的施了一礼。
        见礼之后,才开口道:“还请太师明言,莫要吓人。”
        董卓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从车撵上下来,来到荀爽身边,拉住荀爽胳膊道:“我也是今天得到禀告才知道,荀司空居然去信,让家中老小都从颍川过来,要来长安地定居。
        这事情可不小啊!”
        也难怪董卓会这般高兴,专门将这事情拿出来与荀爽说。
        如今的朝中之人,其实有很多,都是想要让自己的家人,从长安这里离开。
        如此就可以不受制于董卓。
        今后真的是做些什么了,也比较安全些。
        只不过是迫于种种情况,不敢这样做。
        对于这些,董卓心里面是知道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得知荀爽居然将自己的举家老小,都给召来长安,准备定居的事情时,才会如此的开怀。
        荀爽闻言,才知道是一个什么情况。
        当下笑着对董卓道:“如今,关中地区,安定,安稳,一片欣欣向荣,呈现着不一般的气象。
        而且,又有太师大军环绕守卫,格外安定。
        最是安全,是最好的居住之所。”
        董卓闻言,忍不住的再度笑了起来。
        荀爽这话,可真的是太对董卓胃口了。
        “司空家中,可是有着好后生啊,荀彧此人不凡……”
        董卓开始说起荀彧认出逃走的吕布,并出言让黄忠将吕布击杀之事。
        言语之中,对荀彧诸多称赞。
        很是羡慕。
        “真羡慕荀司空家有这般的后辈,荀司空家后继有人啊!”
        董卓与荀爽说了荀彧黄忠做出来的事情之后,望着荀爽,满是羡慕的出声如此说道。
        荀爽闻言,笑着:“太师何须在这里羡慕老朽,太师家的孙女婿,才是人中龙凤!!
        与太师的孙女婿比起来,我荀家的麒麟儿,可差的太远,只有提鞋的份儿。”
        正羡慕的不成的董卓,听到荀爽说起好孙女婿刘成,心中顿时乐开了花,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周围那些原以为司空荀爽可能要倒大霉的人,见到这一幕,不由的为之一愣,继而心中大为感慨。
        这荀司空之所以为荀司空,将司徒这些,都给熬走了两拨了,他还安然无恙,稳坐钓鱼台,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
        长安城中,董卓在受封台这里,亲自接见携带吕布脑袋而来的荀彧黄忠。
        李儒从黄忠手中接着匣子,双手托着来到董卓面前。
        董卓接过,将匣子打开,露出了吕布那早已经凉了的脑袋。
        认真端详了一会儿,董卓叹了口气,出声道:“奉先啊奉先,你这逆子,真是一个糊涂虫!
        我自问不曾亏欠于你,你却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跟着我好好的干下去不好吗?
        为何非要作死?”
        说罢,又看了两眼一言不发的吕布,就将匣子放到了一边,交代道:“将吕布脑袋挂在城门去,悬首示众!以儆效尤!”
        立刻有人领命而行。
        董卓则在这个时候,站了起来,亲自来到荀彧黄忠面前,笑着道:“若非你二人,只怕这反贼吕布,就要一路出潼关,彻底逃遁了。”
        荀彧黄忠对董卓施礼。
        荀彧开口道:“我与汉升,不过是顺手而为罢了。
        汉升才是诛杀吕布的功臣。
        我不过是说了几句话而已。
        况且,就算是没有我等出手,吕布也一样是出不了潼关,逃脱不了太师您的掌控。”
        董卓闻言,顿时笑了。
        “根本不用别人介绍,你这一开口,我就能够确定,你确确实实就是荀司空的亲侄子。”
        荀彧闻言也笑了起来。
        “我之前可是说了,诛杀吕布,赏千金,封侯!
        如今汉升将吕布这厮诛杀,这些我自然不会忘记。”
        他说着,拍拍手,立刻就有人抬着箱子过来了。
        将沉重的箱子打开,露出了里面的诸多的钱财,分量非的足。
        与此同时,还有人托着用红布覆盖住的托盘,来到董卓身边。
        董卓将红布掀开,露出了一方印。
        他将这印拿起来。
        望着黄忠道:“汉升你斩杀了大逆不道的吕布,那这温侯之印,就与汉升了,今后汉升便是温侯!”
        黄忠闻言不由一愣,整个人都有些慌。
        吕布之前不仅是温侯,还是董卓的义子。
        现在这董卓要封自己为温侯,莫非还存在要收自己为义子的心思?
        一念及此,心中慌乱,连忙出声推辞。
        “黄忠此次,专门为寻刘皇叔,治我孩子之病而来,立功非黄忠本意。
        黄忠也不求有什么赏赐,只求太师能够与黄忠文书,能够让黄忠带着犬子,前往益州,去寻刘皇叔,为我犬子治病,如此,黄忠便已经感激不尽了。”
        董卓道:“这事易耳,我等一下就让人与你。
        但汉升你立下如此大功,我董卓又当着那样多人的面,许下了封赏,不与你可是不成。
        容易让人说我董卓言而无信。
        且这事情,与你前去益州寻找我那克德孙婿,也并无冲突。”
        吕布反叛,董卓心中自然愤怒,但心疼也是有的。
        毕竟吕布这家伙,武力是非常可以的。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死掉的,他的死对于董卓而言,都是董卓损失了一员大将。
        结果现在,吕布刚死,就又有一员大将,拎着吕布的脑袋过来了。
        这样的情况下,董卓如何能够不欢喜?        特别是通过前来汇报的董璜派来的兵马,得知徐荣这样一员大将,在黄忠手下,也走不出几招之后,他就更加的欢喜了。
        徐荣虽然以排兵布阵为强,但个人武艺也还是非常不错的。
        黄忠斩杀逃窜吕布,轻易战败徐荣,足可以说明他个人勇武不俗。
        这一次,吕布能够在他做出了诸多谋划,进行封堵围拢的情况下,凭借其勇武,硬生生的从长安之中杀出去,更是让董卓对一员大将,拥有强悍的武力,有多么重要,有了一个更为真切的认识。
        在此等情况之下,对黄忠进行笼络是必须的。
        黄忠见董卓说得诚恳,且没有提什么收义子,认义父之类的事情,也就没有再推辞,双手接过了董卓手中的印,成为了新鲜出炉的温侯。
        董卓见此,不由的开怀大笑。
        黄忠这里处理完毕之后,董卓就又转头望向荀彧,询问荀彧立下大功要何封赏。
        荀彧道:“在下未曾立下寸功,不敢要什么封赏。
        只是这一路与汉升同行,处出了感情,汉升将要前往益州去寻刘皇叔为他孩儿治病,在下也想要跟着前去。
        一路也好有一个伴儿。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自从来到了关中之后,在下就多闻刘皇叔之名,想要去见识一下,皇叔到底是一个什么人物。
        益州战事不曾结束,我随汉升过去,若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也能够多少出一些力。”
        董卓闻言,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文若这般的青年才俊,想要前去益州也可以,那边战事不曾结束,文若思虑敏捷,说不得真能立下大功劳。
        不过……”
        董卓口中说出了说话之中,最为让人深恶痛绝的两个字。
        前面说话说的好好的,一旦出现‘不过’这两个字,十有八九事情要就要坏。
        谁也不知道这‘不过’二字后面,会跟出什么话……
        “不过,还是要有官职在身才好。
        文若这般人物,来到了我这里,却是白身,总是不好。”
        董卓如此说着,想了想就道:“文若就先任骑都尉吧!
        克德一开始才到我手下的时候,也是从骑都尉做起来的。”
        荀彧闻言,心中松一口气,只要不是不让自己去益州就可以。
        当下就对着董卓施礼谢恩……
        ……
        “汉升,今日时间已晚,咱们今夜先在长安歇息一下,明天一早动身前往益州如何?”
        荀彧知道黄忠心中担忧儿子病情,在长安这里待不下去,就说明天一早就走。
        黄忠道:“听文若的。
        文若叔父荀司空在长安,文若与其许久不曾相见,不妨多停留一日,也好说说话。”
        荀彧道:“不必停留多时,有今天一个晚上,便已经足够。”
        说罢,又望向黄忠道:“汉升随我一起到我叔父那里好了,那里有现成的居住之所……”
        黄忠想了想,便也同意。
        一方面找房子居住之类的比较麻烦,另外一方面,也想跟着荀彧去拜见一下荀彧的叔父。
        这可是当朝司空。
        他才来到长安,人生地不熟,见一下这样的人物,也是好的……
        ……
        “叔父,您、您怎地瘦成了这幅模样?!”
        荀彧带着满心的欢喜,见到了叔父荀爽。
        结果,刚一见到,就被荀爽那瘦弱的样子,给惊到了。
        见礼之后,连忙奔向前去。
        荀爽脸上都是笑:“文若来了啊,叔父没事,人老了,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一番相见之后,荀彧向荀爽引荐了黄忠。
        荀爽对着黄忠认真施礼:“世道乱了,从颍川前来关中,一路上可不安宁,幸好文若遇到了汉升,若不然,只怕老朽的家眷,来不了这样全……”
        黄忠连忙对着荀爽还礼,开口连称不敢:“路上若非有文若,单凭我是不可能看出吕布在长安做出这等大事,就更不要说对吕布出手,将其击杀,刚来长安就立下大功了。
        且潼关那里,盘查甚严,若非文若,以我之前的身份,想要踏入关中,只怕要费诸多周折……”
        荀爽闻言笑了起来……
        当天晚上,荀爽这里做了诸多的饭食,为荀彧等诸多的荀家老小,以及黄忠一行人接风洗尘。
        荀爽亲自作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黄忠起身向荀爽等人敬酒,又说了一些话,就以旅途劳顿为由,向荀爽、荀彧等人告辞,前去歇息,将空间留给荀家人……
        又吃了一阵儿饭之后,荀家众人也各自散去,荀爽独留下荀彧,让他随着自己去了他的卧室……
        “不来长安,都不知道叔父生病,瘦弱成这般模样,这一趟益州之行,侄儿就不去了……”
        “啪!”
        还不等荀彧说完,荀爽的一巴掌就已经是抽到了他的后脑勺上,将他的脑袋抽的一点一点的。
        “呀,叔父还有这般力气打侄儿,那侄儿还接着去益州……”
        不等荀爽说话,挨了打的荀彧,便已经是先一步的说了起来。
        这话听到荀爽耳中,顿时就将荀爽给逗笑了。
        “你这家伙……”
        他伸手指着荀彧出声笑骂。
        而被称之为有王佐之才荀彧,这时候却像是一个孩子一般,顽皮的笑了起来……
        “走了一路,见了诸多情景,有何感想?”
        荀爽问荀彧。
        荀彧面色变得认真:“未曾接到叔父书信之前,侄儿觉得袁绍袁本初勉强值得辅佐。
        接到叔父书信之后,觉得这刘皇叔更是一个人物。
        一路从颍川行来,进入关总,侄儿更加认同叔父言语。
        这刘皇叔,确实是一个值得辅佐之人。
        汉室三兴,说不得就在其身上……”
        ……
        荀爽房间里面的灯,一直亮了大半夜才算是熄灭。
        也不知道这叔侄二人,都说了些什么话。
        荀彧拜别荀爽,自去休息。
        荀爽目送荀彧离去,脸上都是笑容。
        “文若郎君更稳重了。”
        老仆在边上如此说道……
        ……
        闲话少叙。
        第二天一早,荀彧黄忠一行人拜别了荀爽,拿着前往益州的文书,便再次启程,离开长安,一路朝着益州而去。
        黄忠虽然心中着急,想要下一刻就来到刘皇叔跟前。
        但考虑到自己儿子身体,最终还是没有走距离最近的子午谷,而是走了相对比较好走的斜谷。
        出了长安,来到扶风郡,第三日到了五丈原。
        手中有文书在,在五丈原这里把守褒斜道的张济自然不会为难他们,很顺利的就进入了斜谷。
        “嘚嘚嘚嘚……”
        进入斜谷往前行进了不足二十里,前方隐约有马蹄声响起。
        且越来越近。
        骑在马上,拎着大刀的黄忠发现这样的动静之后,立刻就出声让队伍进行警戒。
        这一次,少了荀家的老小,以及不少的荀家护卫,队伍精简了不少。
        片刻之后,便有一队兵卒,骑着战马,一路疾驰而来!
        黄忠眼尖,一眼就看到战马上的骑士头盔之上,插着红翎!
        “红翎急使?!”
        他出声低呼,告知周仓等人,这些疾驰而来的骑士的身份。
        同时心中震动。
        觉得是刘皇叔攻伐西川出现了大问题!
        来到长安之后,他知道大约是二十天前,长安这里接到了刘皇叔兵马汉中大捷的消息。
        并知道刘皇叔正点起兵马,开始攻伐西川。
        结果,这才过了多长时间,自己等人就在这里遇到了从益州而来的红翎急使!!
        这必然是益州那里的战事出现了大问题,十有八九是刘皇叔吃了大亏。
        不然的话,绝对不会动用红翎急使!
        至于刘皇叔西川大捷的事情,黄忠没敢想。
        毕竟西川的地形地势在那里放着,无比险峻。
        不要说守关的是穿着衣甲,有着武器的人。
        就算守关的是猪,有那样多险峻地形撑着,西川也绝对不会陷落的这样快!
        看来,自己与文若这一趟前往西川,是能够做上一些事情的!
        这样想着的同时,心中也显得紧张,担心刘皇叔会在西川那里出事。
        刘皇叔若是出事了,只怕自己孩子是真的没救了……
        “西川大捷!
        西川大捷!
        刘皇叔破剑门关,攻破绵竹城!斩首贼首刘焉!!”
        正这样满是紧张的想着,那为首的红翎急使,便已经是大声喊叫起来,分享着益州那里胜利的喜悦。
        黄忠闻言不由一愣,然后露出极度不可置信的神色。
        西川大捷?!
        大破绵竹?!
        斩首刘焉?!
        这……
        这怎么可能啊!
        这才多长时间,就连刘焉都给斩杀了?!
        这究竟是刘皇叔太猛,还是刘焉太菜啊!
        但就算是再菜,也不可能这样快就将西川给丢了啊!
        那可是西川,不是别的地方!
        不仅仅是黄忠,就连荀彧也一样都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觉得是自己听错了。
        而红翎急使,还在高声宣扬,重复着这几句话。
        三遍之后,就一刻不停的从他们身边打马而过。
        朝着长安的方向而去。
        “这……”
        看着那疾驰而去的红翎急使,荀彧愣了一会儿之后,张口说话,想要表达一些东西。
        结果,嘴巴张开之后,却只说了一个字,剩下的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愣了一会儿,才终于憋出来一句:“真猛啊!”
        ……
        长安城外,短屯外围,此时格外的热闹。
        短屯之前失火,大量粮食被烧毁。
        此时虽然已经过去不短的时间,且进行了一定的清理,但还是能够在不少的地方,发现被烧焦的粮食的踪影,向人诉说着这里之前所发生的悲伤事情。
        此时,短屯这里汇集着大量的百姓,百姓的情绪,显得格外激动。
        在众多百姓的前面,五花大绑的绑着一个人。
        这人被兵卒按着,跪在地上。
        这人正是以往的司徒,王允!
        在王允的身边,还竖立着一根杆子。
        杆子上面挂着一颗人头。
        人头经过了一番的腌制,用来防腐。
        这人头是挂在长安城门之上,示众了几天的吕布的。
        在王允和吕布脑袋的中间,还插着四个贴了纸张的牌子,纸张上面,写着字。
        上面写着吕布王允二人的罪行。
        主要写的是吕布王允二人,相互勾连,烧毁短屯粮草,妄图让关中大乱,从而浑水摸鱼的事情。
        以及吕布王允二人假传天子诏书,意图谋反之事。
        有人在边上进行宣读。
        宣读之人乃是贾兰。
        他之前做誊抄,以及宣读各种政策做的多。
        在很多观众百姓面前,是老熟脸,让他来宣读这些事情,更加的有说服力。
        随着贾兰的宣读,这些百姓的情绪更为激动。
        望着王允以及吕布那为了防腐,进行了一番腌制的脑袋,恨不得将之吃了!!
        这不仅仅是短屯的粮草被烧毁,牵扯了他们这些寻常百姓的心。
        更是重要的,是与吕布进行分兵,带着兵马朝着小路而走魏越,为了能够吸引更多追兵,让吕布更为安全,沿途烧了不少民屯的房子,有三十多个百姓,因此而死亡!
        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董卓特意下令,让人将那些民屯的百姓给带到了这里,参与审判王允。
        旧恨加上新仇,让这些刚刚被伤害的百姓,望着王允与吕布的脑袋,红了眼睛!
        “我、我没有想要烧短屯的粮食,只想激怒吕布。
        是吕布擅作主张烧、烧毁的!”
        王允出声喊叫,要自证清白。
        但没有什么用。
        “你没有想烧,但短屯的粮草,就是因为你才被烧毁的!
        这有什么区别?”
        王允的话刚出口,就被人给怼了回来。
        红了眼珠子的百姓,可不会管他之前是不是司徒。
        王允被这些百姓的反应,给气的不轻,心中感到悲愤。
        自己为了大汉,命都不要了,都拼上了!
        结果这些百姓,不过是损失了一些粮食而已,也没有被饿死,一个个现在还活的好好的,却在这里叽叽歪歪个不停!
        这些人,怎么就这样蠢,这样没有良心?!
        “你们还是不是这大汉的的人了?!
        平日里大汉给你们带来诸多庇护,而你们,在大汉发生危难的时候,连一点付出都不想,一点的牺牲都不愿意做!
        你们不配做大汉人!”
        王允梗着脖子,对这些百姓出声怒吼,站在道德上进行斥责。
        百姓们听到他的斥责,很多都觉得心中憋闷,但因为嘴笨,却说不出来什么话。
        就在这时候,有人出声吼道:
        “我们自然是大汉人!
        但你也不能因此就烧我们活命的粮食!
        烧我们居住的房屋!
        你口口声声说大汉带给了我们庇护,可从我记事起,就只有贫穷、动荡,家破人亡!
        官吏如狼似虎要人命!
        豪强蛮横又富足,官吏却不敢收取他们的税赋,只收我们的!
        算赋一年内收取几十次……        我们来到关中,终于看到了活下去的路,结果粮食被你们给点了!
        不顾我们这样多的人死活!
        要不是董太师,要不是刘皇叔,我们早就死了!
        你这会儿却在这里问我们是不是大汉人!
        却说我们不牺牲!
        我们一直都在牺牲!
        是不是在你们眼中,我们这样人死完了才好?!”
        这个民夫打扮的人,指着王允大吼。
        那些之前被王允的话,给气的说不出来的众多百姓,只觉得心中憋闷为之一松,觉得这人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就是!我们都做出了这样的牺牲,你还指责我们不牺牲!”
        “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就是不顾我们的死活!”
        “打!打死他们!
        他不叫咱们活,咱们也不叫他活!”
        百姓的情绪,被彻底调动起来,指着王允进行喝骂。
        有的百姓,直接就朝着王允动手了。
        那些兵卒,对此并不管,只是在一边看着。
        这让这些情绪被调动起来的百姓,更加的胆大。
        跟多的百姓冲了上去。
        “愚昧无知!
        愚昧无知!
        我替大汉感到悲哀……”
        被百姓动手揍的王允出声如此怒吼。
        但他的声音很快就变得断断续续了,最后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等到百姓们被兵卒们拦住的时候,王允已经彻底死去。
        模样凄惨,身上的许多地方都已经残缺不全,留着撕咬的痕迹。
        吕布那被腌制过的头颅,也一样显得残破。
        看着平日里温顺、看起来软弱可欺的百姓,做出来的这事情,贾兰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寒颤,感到异常恐怖。
        他似乎发现了一股让人无比恐惧的力量……
        ……
        “走,去皇宫。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这样久,也该去见见咱们的天子,与天子说说此事了!”
        长安城中,在得知王允已经死掉,且是怎么死的消息之后,董卓笑了笑,对边上的李儒,出声如此说道,杀气弥漫的……
        李儒这个能够眼皮都不带眨的逼死弘农王的人,听话此话,半分吃惊都没有。
        他点头赞同道:“是该如此,不然有人还觉得岳父大人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