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府 > 第76页

第76页


        甄家作为江南的地头蛇,势力盘根错节,盐道衙门有许多官员和甄家有着关联,甄家与贾家是老亲,有碍于这层关系,林如海对于这些官员的贪污和勾结盐商行为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不久前得知发妻之死与江南甄家有关,恰好隆治帝下令严查两淮盐税,改革盐制。
        林如海在户部左侍郎吕俊带着圣旨来到扬州之后,迅速行动,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将盐运使、盐运司运同、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盐课大使等一众大小官员抓获,将两淮盐道衙门的高层官员清理干净。
        收集了大量的证据,随后又抓铺了一大批与盐道衙门官员勾结的盐商,闹得整个扬州鸡犬不宁、人心惶惶的。
        刚开始因为有隆治帝的圣旨,而且林如海清理的又是盐道衙门,一众江南官员和各大家族都没有理会,然而当林如海将火烧到了盐商身上的时候各家纷纷坐不住了,这严重侵害了各家的利益,纷纷指责林如海,可是随后林如海的疯狂举动更是刺激了众人,都没有想到林如海会将矛头指向了江南甄家,同样甄家也没有料到林如海会如此胆大,措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扬州城内的甄家势力被荡了个干净。
        随着盐商被抓捕,其身后又牵连出了一大批官员,顿时这股风暴波及开来,反应过来的各大家族勃然大怒,纷纷开始行动,上书弹劾林如海。
        ................
        贾家也收到了江南甄家的信,甄家家主甄应嘉在信中询问,林如海作为贾家的女婿,为何紧咬着甄家不放,到底是何用意,此事贾家知不知道,如此行事,这门老亲贾家还认不认了。
        信件是直接送到贾母手中的,接到信件,贾母找来了贾赦、贾政、贾珍还有贾琦,屋中只留了鸳鸯伺候,其余人全赶了出去。
        待众人看完信,贾母问道:“如今江南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贾政紧皱眉头,沉声说道:“回母亲的话,如今江南大半个官场卷入其中,很多人都被牵扯进来,每天从江南发来很多弹劾妹夫的奏折,京城还好,目前还没有人弹劾,不过后面就不好说了!”
        “你们说如海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他到底怎么想的,就没跟咱家通个气!”贾母对林如海如此莽撞的行为不满,埋怨道。
        甄家怎么说都是贾家的老亲,当年林如海到扬州上任时,她还给甄家去信,让甄家照顾林如海夫妇。
        “如今每天都有弹劾如海的奏折进京,说他收受贿赂、倒卖盐引、滥用职权欺压盐商、私吞税银等,罪名很多,都欲置如海与死地。京中江南官员目前还没有插手此事,但是一旦事情继续闹下去,不排除他们会出手。”贾赦面带忧虑的说道。
        “那你们就眼睁睁的看着他被诬陷、被弹劾!”贾母听完责问到。
        “老祖宗息怒,消消气,如今咱们家不宜出手,京城的江南官员都看着呢,一旦咱们家替林姑父出头,他们将第一时间上书弹劾林姑父,甚至会将整个贾家拖下水。”
        接着贾琦将朝堂的局势细细说了一遍。
        “要不给如海去封信,问问他的想法,也让我们有个准备!还有甄家那边,到底是老亲,还是回个信,说明下的好。”闻言,贾母想了想说道。
        贾琦听了贾母的话,思虑片刻,觉得还是将消息告诉贾母才好,咳嗽一声,抬眼看了看贾母身边的鸳鸯。
        贾母作为久经世事的老人,立马明白贾琦有重要的话要说,遂道:“鸳鸯,你出去告诉婆子丫鬟们都去院门外候着,你就在院门口守着,不要让人靠近。”
        “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隐瞒,都一并说出来。”待鸳鸯出去后,贾母问道。
        贾母年纪大了,今年五十九岁了,贾琦有些担心贾母能不能承受的住。看了眼贾赦,见他点头,遂将贾敏的死因说了出来。
        “我可怜的敏儿啊,他们怎么如此狠毒,如此的绝情,不顾念丁点情分,他们,他们还有脸来信。。。这群。。。”得知贾敏是被毒害,而且和甄家有关,贾母惊懵了,反应过来后,嚎啕大哭,咒骂着甄家,完全没了往日的沉着冷静。
        见状,贾赦连忙上前安慰贾母,不让其哭伤了身子,谁知贾母突然就昏了过去,屋内顿时大乱,见此贾琦只得出去将鸳鸯叫进来,又打发婆子去让林之孝到太医院将王太医请过来。
        得知贾母昏倒的事情,王夫人、邢夫人等人连忙赶来服侍,就连薛姨妈都带着宝钗赶了过来。
        王太医赶来后,给贾母扎了两针,号了号脉,开了药方,吩咐道:“没甚大碍,按药方抓药,吃上两计去去心火便好,不过老太君毕竟上了年纪,不可再如此了,需知大悲大喜皆伤身子。”
        -
        金陵,甄家。
        “不是说了,林如海不能动,你怎么就不听!”
        体仁院总裁甄家家主甄应嘉看着自己的弟弟甄应皓不满的说道。
        “大哥放心,此事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查不到咱家头上,如今林如海四面树敌,想他死的人可不少,特别是那些盐商,估计就是扬州城内那几家做的。”
        “希望如此吧!”
        “大哥何必如此小心,没有圣人发话,谁敢动咱们家。”甄应皓看着面带忧色的甄应嘉满不在乎的说道。
        闻言,甄应嘉叹了口气,“二弟啊,你到底瞒着我做了多少事?你不要说林如海针对咱们家和你没有关系!”
        “大哥放心,林如海翻不起浪来。。。”
        “林如海不足为虑,可是贾家,不得不防啊,贾家正没有借口插手扬州之事,这么做,就是授人把柄,就是内阁都不好阻拦贾家插手此事,还有江南大营的定远侯和忠靖侯可都是他们一脉的人,最让我担心的是,这么些天了,贾家至今没有回信啊,你说这到底是怎么了,积年的老亲,怎么就闹到了这个地步呢?”
        甄应嘉看着面色阴晴不定的甄应皓,叹了口气说道。


第七十四章江南之变2
        林如海对盐商下手,瞬间点燃了整个江南官场,不少家族都被波及,盐商巨富,背后又有靠山,甚至他们还培养自己在官场上的力量,这么些年一直资助贫困学子,这些读书人入仕之前,所花费用全都由盐商提供。
        如今,好些人在江南各个地方为官,为盐商提供各种便利。
        特别是扬州本地的八大盐商,他们不断通过联姻,资助等方式,成功的在江南打造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甚至连一些神京的权贵都和他们有关联。
        而作为大本营的扬州,更是被这八家经营成了铁桶!
        三月十八日扬州突然传来消息,林如海在回府途中遇刺,好在有盐丁和贾贵等人的护卫,没有受到重创。
        忠勇侯府,武威堂。
        贾琦端坐在书案后,看着手中的信件,出神。
        早在林如海准备掀翻两淮盐政这张桌子,贾琦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天,盐商们被林如海逼急了,使出刺杀的手段不稀奇,还好仅仅是肩膀中了一箭,没什么大碍。
        李家,江南八大盐商之首,李家盘踞江南已将近两百年,是八大盐商之中势力最大的。自大汉立国以来,一直稳坐头把交椅,整个江南地区,李家手下控制的官盐私盐,可占三成。
        确实有猖狂的资本,明知道林如海的背后是贾家,还敢派人刺杀林如海。
        甄家暂时动不得,李家,呵,也罢,让他们知道得罪贾家是什么后果,省的阿猫阿狗都敢往前上,正好,隆治帝穷疯了,都算计到后宫外家身上了,怎么着李家也有千万身家吧。。。
        半晌,起身从身后的柜子中将那本锁在匣子中的账册取了出来,又翻看了一遍。
        半晌,将一封空白奏折展开铺在桌面之上,伸手取过毛笔,沾上墨水,在奏折上刷刷疾写,完了又从腰间摸出一方小印,在奏折上轻轻盖了,确定没有问题之后,稍待晾干,放入怀中,拿上账册转身出了书房。
        -
        乾清宫,上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