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府 > 第128页

第128页


        说完,又狠狠踢了刘恒一脚。
        只是,没等刘恒开口,杨涟反应过来,整理好情绪,躬身一礼道:“陛下,万万不可,此事确实是臣孟浪失言了!”
        隆治帝闻言,狠狠瞪了刘恒一眼,连忙上前将杨涟扶起,温言道:“刘恒年幼,说话做事有欠考虑,还望阁老担待,朕这就处罚他。”
        转身对戴权说道:“传旨:刘恒年少轻狂、恃宠而骄,闭门思过两月,读书习礼,另罚俸半年。”
        刘恒看着隆治帝喊道:“皇兄!”
        闻言,隆治帝瞪了刘恒一眼,呵斥道:“还不滚。”
        又对着刘氏诸王大声道:“你们也一样,两个月内任何人不许出府半步!”
        “遵旨!”
        诸王见隆治帝连刘恒都处罚了,便知再待下去也没用,应声离去。
        闹事的走了,隆治帝又出言安慰了杨涟一番,赐了一柄玉如意,不过就连贾琦都看得出杨涟眼中的落寞。
        隆治帝回到龙椅上,道:“虽说查获了一批粮食,但是远远不够,钦天监到现在也没个准信传来,所以大家的粮食还是要捐的,不知诸位爱卿.....”
        打量殿中一圈,看到了贾琦,道:“忠勇侯,京畿你们贾家特别是你忠勇侯府有大量的田庄,想必有不少存粮,不知打算捐多少啊?”
        “陛下,臣已经让人出城运粮食了,其中一千石运往户部,另外捐献白银四万两、粮食三千石。”
        贾琦上前一步朗声说道。
        隆治帝闻言,眼睛一亮,喜道:“哦,那三府就是十二万两、九千石粮食了。”
        “咳,陛下,这是贾家三府所捐数目,当然如果陛下觉得少,臣回去在商量一下,看能否在挤一挤,找点粮食出来。”
        贾琦一怔,随即咳嗽一声,说道。
        闻言,隆治帝面上笑容一滞,接着道:“不论多少都是一片心意,在说也不少了。”
        又对众臣道:“不知诸位爱卿怎么打算的。”
        “陛下,臣捐献白银五千两,五百石粮食。”
        “臣捐献白银一千两,三百石粮食。”
        “......”
        半晌,戴权整理好账册,道:“陛下,众位大人共计捐献白银三十五万七千六百一十六两,粮食四万八千三百一十五石八斗五升!”
        闻言,隆治帝嘴角一抽,不满的看向文官集团,不用看账册隆治帝只是凭记忆便知道这其中近八成是勋贵捐的,多出的零头都是御史的杰作。
        宋溥上前道:“陛下,算来算去,还是缺粮食,臣让人去各家粮店买粮,总共只有不到一百石,都说没粮。”
        隆治帝大怒道:“这些奸商,如此贪心,朕交给你的步军营是干什么用的?”
        宋溥闻言,咬牙说道:“臣遵旨!”


第一百三十二章君臣
        隆治三年就在大雪和寒冷天气中度过了,尽管宋溥带兵强行从各家粮铺将粮食平价买了回来使得朝廷没了缺粮的危机,可是其他生活物资却是非常稀缺,就是贾家这样的权贵人家生活也是较往年有所不如,整个神京百姓多有怨言。
        隆治四年正月初五天气放晴,气温回暖,仅仅两日通州断运河便开始解冰,然而又有了新的问题,半个多月的大雪冰冻,此时冰雪融化,神京城外的官道全部变得泥泞不堪,马车根本走不了,这下就连城外田庄出产的东西都运不来了。
        乾清宫,养心殿。
        往年此时正是年假封印期间,只是今年情况特殊,所以各部官员都没有休息。
        “诸位爱卿,对此有何方法可解决?”
        隆治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众文武大臣问道。
        此话一出,殿中顿时安静下来,众臣都不曾开口说话,问题难吗,不难,修路呗,只是工程太大了,开了口,有可能事情就会落到你的身上,这么难办的差事很容易出差错受到斥责的。
        隆治帝双眼审视盯着众臣,面色渐渐冷淡下来,眼中逐渐浮现一抹不满,看着工部尚书佟廷俊,淡淡道:“佟爱卿,此事工部怎么解决?”
        佟廷俊闻言,一愣,因为隆治帝问的是怎么解决而不是有何办法,这就是在告诉自己此事工部要解决,反应过来,上前一步,道:“陛下,此事倒也简单,使人将通州到神京的官道翻修一遍即可。”
        隆治帝闻言,点头道:“继续。”
        佟廷俊道:“陛下,臣以为该使人沿路将官道上泥土挖掘起来,用火炒一遍再填回去即可。”
        隆治帝迟疑道:“这是否太耗时了?”
        “陛下,这已经是最好最快的办法了,臣估计半个月就可以修通官道,毕竟城外这么多流民,多的是人手。”
        佟廷俊想了想说道。
        闻言,隆治帝眉头微皱,道:“半个月有点久,诸位爱卿谁有更好的办法?”
        “陛下,臣有办法。”
        贾琦出列上前一步说道。
        隆治帝闻言,面露喜色,急忙问道:“忠勇侯有何良策?”
        贾琦回道:“陛下,用煤渣与黄土混合铺出一条煤渣路,臣在城外的农庄都是用此法铺的路,没有出现化冰道路泥泞的情况。而且此法简单,臣估计七八天便可铺完。”
        话音刚落,佟廷俊说道:“陛下,不论忠勇侯此法是否可行,单是所需煤炭就是非常惊人,城内并无这么多的煤炭。”
        贾琦道:“陛下,臣的商会专门做煤炭生意,而且臣在神京西面有个煤矿,所以这个并不是问题的。”
        闻言,隆治帝笑道:“哦,看这样子贾卿是和朕做生意来了,此事你就和户部还有工部商量吧。”
        闻言,贾琦摇了摇头。
        隆治帝见状,眉头一皱,道:“这是何意?你还担心朝廷让你吃亏不成。”
        “陛下,臣的意思是,此次修路所需的煤炭都有臣来承担,不要朝廷一文钱。”
        贾琦沉声道。
        “嘶!”
        此话一出,殿内众臣吸了一口冷气,都是惊奇的看着贾琦,要知道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隆治帝闻言,一怔,稍作思虑,道:“说罢,有什么事情?”
        “嗯,陛下,这,臣觉得还是待会说的好。”
        贾琦抬头看着隆治帝,小声道。
        隆治帝闻言,眼神闪烁一下,随即道:“行,此事待会再说。”
        随后商议了一些小事,隆治帝挥了挥手匆匆结束早朝,招呼着贾琦回到了上书房。
        隆治帝坐在御案后的龙椅上,端起茶喝了一口,道:“说罢,什么事情?”
        “年前陛下不是准了贵妃娘娘省亲之事吗?”
        贾琦上前一步说道。
        隆治帝点头,道:“朕是准了,怎么了?”
        “这个,臣听说贵妃娘娘要戌初才能动身,丑正三刻就要銮驾回宫,这个时间是不是太赶了,能否将省亲的时间放在白天?”
        贾琦小声说道。
        隆治帝抬头,诧异的看了贾琦一眼,淡淡道:“这是宫里的规矩,不是朕吩咐的,再说了当天不是元妃一人省亲,都是如此的。”
        “陛下,宫里让娘娘省亲不就是为了尽骨肉私情、天伦之乐的吗,这才区区几个时辰,太短了,既然不能提前,您看能否.....”
        “想什么呢,这不符合规矩,不可能的,必须回宫。”
        隆治帝没好气的说道。
        “陛下,夜里风大,娘娘感了风寒休息一晚也是正常的,您看.....要不您也去,”
        见隆治帝瞪着自己,忙改口道:“让戴总管跟着也可以啊。”
        闻言,隆治帝低头稍作思虑,半晌道:“朕考虑考虑,你先让人将煤炭拉来。”
        “臣谢陛下恩典。”
        贾琦闻言,连忙上前道。
        隆治帝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接下来的事情非常简单,工部从贾家煤矿拉来大量煤炭,又从流民当中挑选十余万名青壮参见铺路,以工代赈,场面非常壮观,仅仅不到七日就修好了通州码头到神京的官道,隆治帝非常的满意,当即嘉奖了工部和参与修路的各级官员,同样给贾琦赐下不少珍奇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