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府 > 第231页

第231页


        “二爷放心,信件烧毁之前我特意查看了一番,标记都在,特别是字行间符号标记,这些焦太爷是不知道的。”
        贾琦的脸色略微平缓了一些,只要没有留下把柄在刘钟手中自己就安心了,至于南下打探消息的哨探被白莲教伏击覆灭,自己也只能给与他们家人优厚的补偿,稍作思绪,又道:“焦太爷人呢?”
        贾亮:“焦太爷往凤阳府去了,说是找寻故人!”
        故人?
        贾琦眼睛一亮,正打算说话,乎听贾亮开口道:“二爷,我和焦太爷从刘钟那里出去的时候遇见了薛绍宗,看着他闪烁的眼神,我怀疑他知道咱们的事情!!”
        贾琦起身在屋内踱步,少时,转身道:“你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确定。”
        贾亮用力点头。
        “二爷,吏部王文海王大人来了,说是有急事!”
        这时,门外传来了贾福的声音。
        王文海?
        贾琦懵住了,这时正是上衙的时间,他怎么过来了,还说有急事,不多想,高声道:“快请!”
        说着望向贾亮,“你先回去休息吧,我会让吴磊、吴越兄弟俩南下的,你也好久未归家了!”
        “多谢二爷!”
        贾亮退出了外书房与王文海擦肩而过。
        “二爷。”
        “不要客套,先生请坐。”
        贾琦一面说一面给王文海倒了碗茶递了过去。
        王文海也不和他客套,接过茶品了一口,直接道:“这是通政司右通政刘文彬刘大人抄录出来的。”
        边说边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了过来,“他不便过来,所以让我代为转递!”
        贾琦接过,飞快地看完了这封信,只见信上写着,‘观文殿大学士吴邦佐上书进言,二皇子刘旦已然成年依祖制可进六部历练。’
        贾琦一怔,“这个刘文彬是什么意思?”
        王文海:“刘文彬和我是同年的进士,此次晋升右通政也是沾了侯爷的光。”
        贾琦点点头,自是明白他的意思,“你是说刘文彬有意想给自己找个靠山!”
        王文海略作沉吟,点头道:“很有可能!”
        “你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贾琦的眉头皱成了一团。
        王文海迟疑道:“会不会是因为即将开始的朝政大改。”
        贾琦一愣,忽然醒悟过来,“是了!”
        连忙对王文海说道:“此人如何?”
        王文海想了想,“此人出身寒门,才华没得说,不过就是有点野心,脾气倔不太易于相处。”
        “有野心就好。”
        贾琦说道:“有才华之人高傲些也是应该的。不是所有人都如先生这般的。”
        王文海对贾琦拱手道:“侯爷说笑了,我不过是个俗人而已。”
        “此人就有劳先生了。”
        “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王文海又问道:“不知侯爷对于信上所说之事怎么看?”
        贾琦一怔,随即摇头道:“能有什么办法,不过走一步在观望罢了。”
        王文海沉思了片刻,小声道:“侯爷这么做不妥,此事必须做好万全应对准备,吴阁老此言要是被内阁与陛下采纳不仅仅会影响朝政更是对军方特别是侯爷您会产生很大的威胁。
        您应该明白,四皇子的出身注定了会得到军方的支持,无论是开国一脉还是其他家,可惜最大的劣势就是时间,所以咱们要为四皇子创造条件,最少五六年以内二皇子、三皇子不能接触到朝政,就算压制不住,也不能让他们到吏部、户部还有兵部历练,关键时刻亦可以向陛下和内阁表明军方的底线!
        侯爷,您的身份注定了在这件事情上只能争不能退,否则后患无穷!!”
        听了这话,贾琦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点了点头。
        “吴阁老该知道此言一旦传开定会招来风雨,更会得罪侯爷及贾家一派官员的,侯爷可知他为何要这么做?”
        “武威侯李虎正是他举荐的!”
        “难怪!”
        王文海这才确定了心中的猜想,连忙问道:“有消息说,李虎率军在徐州与叛军交战损失较大,不知可有此事?”
        贾琦点点头,“确有此事。”
        王文海眉头一皱,“不知侯爷对于江南战事是怎么看的,接下来该如何打?”
        贾琦叹了口气,道:“江南平叛到底会发展到何种地步,全看陛下心意。”
        王文海苦笑一声,反问道:“朝廷能得到什么?”
        贾琦摇了摇头,王文海又道:“如今不是太康朝,朝廷内部不靖,陕西战事尚未结束,之后还要赈灾,山西也闹了旱灾,京畿亦是如此,城外正在搭建祭台明日端午求雨。嗨!!”
        “有些事你不知晓!”
        贾琦摇摇头笑道:“实话告诉先生,朝廷不仅仅失去了淮安府、扬州等地,本侯估计苏杭等地亦已经陷落,估摸着浙江的军报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什么,怎会如此?”
        “白莲教。”
        “这,苏杭本地的世家呢!”
        “世家?!”
        贾琦嗤笑一声,“先生以为白莲教为何能够躲过历次朝廷的清缴并且在江南壮大,凡事最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往往事情就是坏在这里,所以不若推倒了重来!”
        王文海:“这是陛下的意思,内阁可知?”
        说完见贾琦低头不语,叹声道:“天地不仁啊!”
        贾琦:“朝中之事还劳先生费心,月底朝改之时首辅会保举先生升任工部右侍郎。”
        说罢,贾琦想了想,转身从密匣中取出一张名帖,又写了一封信交给王文海,“我府上还有一个国子监的名额,就给令郎吧!”
        王文海大喜,连忙起身谢道:“那就多谢侯爷了!”
        贾琦连忙摆手笑道:“客气了,都是自己人,应该的。”
        王文海向门外看了看,低声对贾琦道:“说句犯忌讳的话,侯爷这两年升迁的太快了,太招眼了。”
        贾琦默默点头,沉吟一下,问道:“先生有话直说。”
        “吴邦佐举荐武威侯南下平叛、陛下驳了内阁与兵部的建议让忠诚伯等人前往金陵统兵,这两件事情背后的含义想必侯爷该能明白的。
        武威侯我看不透,不过忠诚伯等人却无帅才,南方战事定会糜烂,届时肯定要选派武侯南下统兵的,所以希望侯爷届时能够避开此差事,不要掺和进去。
        别看陛下今儿赏赐明儿夸赞,都说明不了问题,帝王心术最是难猜,而且多变,侯爷要当心。一旦陛下发现朝廷离不开您,就晚了,这不是福是灾!”
        “好吧!让我好好想一想。”
        王文海起身笑着拱手道:“就不打搅侯爷了,衙内还有公务要忙。”
        “先生请!”
        .....................
        就在贾琦接待王文海之时,在徐州城下,一名商人走进了叛军的大营。
        靖武侯黄琛坐在大帐中有些心烦意乱,自从接到刘钟的书信之后他一直在策划一盘很大的棋,而且已经开始了,面前这座徐州城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只要拿下徐州自己就可以安心南下会和白莲教围攻金陵城,拿下金陵得到城内的武备自己将可以叫板朝廷,亦可以一雪当年耻辱。
        可惜啊,关键时刻李虎的大军赶了过来,自己的攻势瞬间被瓦解,说到底,自己手下十余万东拼西凑的军士战力非常的孱弱,除了三万原漕运衙门的漕丁尚可与官军一战之外,其余诸如漕帮、白莲教还有挟裹的百姓面对官军根本没有多少战力,昨日自己以漕丁为主力派遣了五万大军叫阵李虎部,双方大战两个时辰,最终都因为伤亡过重各自退兵回营。虽说自己这边仍旧源源不断有援军赶来,可是自己不敢逼迫李虎过甚,否则一旦其不再顾虑全军压上的话,自己这边大军可能会被打崩溃掉。
        想到这,叹了口气,背着手在大帐里走来走去,想着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