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府 > 第302页

第302页


        戴权手中的密谍从各家传来的消息显示,已经有人准备上书请求南下带兵平叛。
        但是隆治帝心意已决,南疆还有两淮因为一些缘故不得不交到开国一脉和贾家的手中,但是江南不一样,那里有着大量的财富,这些不能让别人插手,这是自己重塑朝纲的资本,朝廷还是缺钱,这两日内务府已经在北直隶售卖冰块给百姓解暑,价格可是比贾家商铺便宜很多,内库的钱一直往外淌,希望能从范家抄出更多的银钱。
        想到这,长舒一口气,笑道:“你刚回来,歇息些许时日。时机一到,朕自会让你南下平叛。”
        叶昭:“臣明白。”
        “不谈这件事了。”
        隆治帝摆了摆手,面色一正,问道:“跟朕说说山西的情况吧,不要遮掩,有什么就直接说,朕心里总要有个底。”
        叶昭低下了头。
        隆治帝:“说。”
        叶昭略一犹豫,答道:“远水解不了近渴!”
        隆治帝眉头一皱,拉长了声音问道:“议事就议事,说这些干嘛。”
        叶昭无奈,想了想,“汾水快断流了。”
        听了这话,隆治帝一震,放在御案下的手不自觉攥紧,胸口犹如被大锤击中一般,面色苍白,额头布满了细汗。
        “陛下!”
        戴权一直留意着隆治帝,忙上前扶住,低声道:“陛下莫急,这在内阁的预料之中。”
        这时的隆治帝感到异常疲惫,他吃力的向后靠去,伸手接过戴权手上的巾帕,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这个消息令他心痛不已,轻轻地揉捏着额头,前不久内阁行文陕西巡抚衙门,将渭水以北百姓全部南撤,除了戍边的军卒不留百姓,看来山西也要如此了。
        粮食!
        南安郡王府缴纳了近二十万石粮食,如今正在入库,还是不够啊。
        “朕知道了。”
        缓了片刻,隆治帝吃力地挺直腰身,想了想,又问道:“百姓生活怎么样?赈灾粮食可有发放下去,可够食用?”
        叶昭想了想,才答道:“臣整日忙于军营之事,了解不是太多,不过太原周边情况还算可以,臣曾问过本地军卒,言道家中一日两餐,一稀一干日子还过得下去。”
        “还过得下去!”
        隆治帝无言以对,眼神望向了殿外,半晌,一摆手,慢声道:“回去歇息吧。”
        叶昭也知道此刻皇帝心情很低落,正要告退,忽然想起一事,忙问道:“陛下,臣申请的车营,您看?”
        隆治帝点点头,“朕已经告知镇国公,他会和你商议此事。”
        “臣告退。”
        叶昭躬身退下,忽然耳边传来隆治帝声音,“抽空去梁国公府上拜见,你们本也没什么仇怨,这么僵着对你不利。不看朕的脸面,也要看在那两万步军的情分。”
        叶昭:“臣遵旨。”
        遵旨?
        呵呵....
        隆治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最近神京诸事顺心,昨儿大宗正在忠顺王府当着一众宗室王爷的面说明了刘康死于白莲教逆贼之手,朝廷会全力缉拿,给死去的忠顺王还有其家人一个交代,另外其子在灵前继承爵位。
        叶昭的话又将混乱的局势摆在了自己的面前,想了想,便令道:“去将首辅请来!”
        戴权:“遵旨。”


第267章心思
        外书房,贾琦正坐在书案后看书,神情颇为悠闲,天气愈发的炎热,屋子内早早就摆放了冰鉴,得益于皇帝的大方,如今神京多数人家都用上了冰块去暑,不过还是热死了不少人,原打算出城的,一瞧这鬼天气,立刻没了心情。
        据王文海送来消息,皇帝打算在皇城边搭建粮库,用以存放秋粮。
        宫里也有消息传来,吴贵妃有了近三个月的身孕,真小气,瞒了这么久,还有就是皇帝病了。
        忽然院子里的蝉鸣声停了,贾琦像是突然感应到了什么,抬眼望向窗外,沉声道:“谁?!”
        “吱呀!”
        书房门被打开,却是贾顺走了进来,躬身道:“二爷。”
        贾琦笑道:“怎么样?”
        说着,抬手一指面前的椅子,“坐下说。”
        “哎。”
        贾顺将椅子搬到书案边上,坐下说道:“人已经进城了,消息也传进了恭顺伯府,有专人盯着。另外范文寀也已经处理好了,不会出差错的。”
        贾琦点点头,“告诉范文寀,范家能不能留一条香火就看他的表现了,范文程死他活!”
        “是。”
        贾琦突然站起身,目光凝视着窗外,“后花园那位查的怎么样了?”
        贾福愣了一下,跟着站起身来,“没什么发现。”
        贾琦沉默了,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怀疑白莲教圣女会在贾家,东厂的调查也没有往贾家查,因为贾家经过自己数次清洗,根本不可能有可疑之人,杨涟、牛继宗还有刘恭等人的府上秘密处决了近两年新进府有疑点的女子,听说内阁建议六部三品以上官员和军方勋贵家中皆要行此法,不能给白莲教留下可乘之机。
        自己也从未对这位可怜之人产生任何怀疑,因为她没有向外传递消息的可能。
        可是,前儿尤氏找到自己,说是邱文娟最近常派丫头到西市一家新开的糕点店买点心,丫鬟抱怨说不如家中大师傅做的点心好,白折腾人不说还浪费钱,让她出钱请师傅做,结果被打了一巴掌,尤氏听了感觉有古怪,开始自己还没注意,直到倪二递来了关于这家名叫合义斋点心铺的消息才让自己将目光放在了她身上,一听名字就有古怪。
        贾琦:“这种事情倪二他们做不来,稍有差池便有性命之忧。”
        贾顺略一犹豫,答道:“要不给小蓉大爷打声招呼。”
        贾琦想了想,“这件事也不全是咱家的事情,而且还有风险,就不要蓉儿沾身了。黄锦不是挺厉害的么,叫他去办。”
        贾顺笑了,“是。”
        说着转身给贾琦倒了碗茶,“算着日子,焦太爷快回来了。”
        贾琦接过茶碗,瞅了他一眼,“你让季大牛带人到通州迎一迎。”
        “是。”
        贾顺应了一声,想了想,又道:“要不现在就去通知他?”
        “去吧,出城多带点人在身边。”
        “明白。”
        贾琦:“门不要关。”
        贾顺一愣,又将关一半的房门给打开了。
        不一会儿,耳边又响起了清脆的蝉鸣声。
        就在贾琦一边看书,一边想着江南之事时,一名嬷嬷走到门口通报道:“二爷,雪雁姑娘来了。”
        贾琦闻言,不禁抬起头来,笑道:“让她进来。”
        “二爷。”
        雪雁进来先施了一礼,方道:“姑娘让我来问二爷一声,什么时候出城,这边好和大奶奶商量准备各色物件。”
        “此事不急。”
        贾琦见她额头上全是细汗,指着面前的椅子笑道:“坐下歇息一会,自己倒茶。”
        雪雁闻言,忙答道:“不了二爷,我还要回去伺候姑娘呢。”
        听了这话,贾琦瞧着她,倒把她的脸瞧红了,笑了笑,“你这丫头迷糊的很,指望你照顾怎么成!”
        雪雁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小脑袋,闷声道:“我,我伺候姑娘这么些年没出过任何差池...”
        顿了顿,鼓起勇气,抬头望着贾琦说道:“二爷要是不信可以问王嬷嬷,姑娘,我们姑娘也能给我作证的。”
        贾琦摆手笑道:“好了,跟你开玩笑而已,别这么认真。”
        见雪雁面色涨红,又道:“你歇息一会子,我把书桌收拾一下和你一起进园子。”
        听了这话,雪雁心里松口气,又忙上前帮贾琦收拾书案。
        贾琦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我自己收拾就好。”
        雪雁摇头,帮贾琦将书案上的东西收拾好,方才答道:“王嬷嬷要是知道了又该说我了。”
        贾琦笑了笑,起身将书案上的茶碗放在茶几上,环视一圈,一挥手,“咱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