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府 > 第406页

第406页


        就算有心理准备,吴邦佐还是被贾琦的计划给惊呆了,难以置信的问道:“王爷,一年是否太过长久了,这么一来,一年内会有好些地方错过春秋播种,如此不仅不能缓解朝廷缺粮的窘境,还要朝廷支援钱财从西夷人手中购粮,还望王爷三思。”
        户部早就入不敷出了,虽说内库还有一些底子,可是也不能竭泽而渔啊,一旦别处又有了灾祸怎么办?总不能弃之不顾,这样是逼着百姓造反。
        另外,有风传,西夷人准备涨价。
        贾琦喝了一口茶,笑道:“阁老有所不知,赵志远根据水溶提供的情报在东天目山内找到了世家埋藏钱粮的地方。从中起获粮食不少于五百万石,钱财珠宝无数,堆积如山。”
        “五百万石?”
        听了这话,吴邦佐久久不语,忽然发现,上苍是如此关照贾琦,总能在最关键时刻给他以帮助。
        “江南也就算了。”
        吴邦佐迟疑了一下,问道:“只是,浙江是不是不用如此?”
        贾琦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微微笑道:“我之所以将浙江也纳入清缴的方案之内有两个原因,一是白莲教曾数次派遣教众攻打绍兴等地,并且好些人逃窜隐匿在了民间。至于第二个原因,很简单,随着朝廷和西夷人开展贸易,浙江这个地方显得愈发重要,无论是为了贾家商会的利益还是朝廷的钱袋子,本王不允许浙江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
        吴邦佐默默地点了点头,西夷人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原本他也如其他文官一样对这些金发碧眼长相如妖魔般的异族人充满了警惕,觉得他们没安好心,随着几次交易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对于神京一些人所谓引狼入室的担忧嗤之以鼻,也许这些西夷人战船比大汉强大,但是只要他们上了岸,绝对不是汉军的对手,再说,下关造船厂已经开始打造大船了,长江水师也开始进行海航了,靖海侯的福建水师也买了一艘西夷人的大船进行仿造。
        大汉物产丰富、地大物博、能人辈出,只要愿意,没人能在任何方面超越大汉,只要一两年的功夫,大汉水师将不惧西夷人的舰队。
        与西夷人之间的贸易给朝廷带来了大量的钱财,这也是能够继续从他们手中购买粮食的根本所在。
        说来,这些全靠眼前这位,否则,朝廷早就钱粮两空了,还有他引进的那个叫做番薯的农物,已经送到神京皇庄中进行试种了,希望真如他所说吧。
        这时,他无意中一瞥,却见杨维垣正向大帐走来,眉头微皱,心道他来干嘛。
        贾琦也看见了,微微一笑道:“阁老怎么看?”
        “可。”
        吴邦佐忽然又想起一事,问道:“江南好说,只是浙江该怎么办?”
        “百姓不好查,官员确是好办。这两年江浙打破了官员异地为官的惯例,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拨乱反正,解决了这些人,咱们就不用担心潜藏起来的老鼠了。”
        吴邦佐想了想,确实,没了这些地方官员和世家的支持,这些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
        不待他开口,贾琦便抢先定下了论调,“自去年至今已是一年有余,我也该回去了。”
        吴邦佐愣住了,‘回去’,所有人都在犯愁该如何提醒贾琦回京,谁成想没等自己等人张口他就提出要回京了,这...这怎么说呢?
        吴邦佐的表情落入了贾琦的眼中,他笑了笑,“家中老太太因为担心一直茶饭不思,却是我没能尽到孝道。虽说忠孝不能两全,但,眼下叛乱已定,只要安排好人清缴即可,我在与不在没甚干系。再说了,孩子出生一年多了,我这个做父亲的至今没看上一眼,嗨!”
        贾琦的每一句话都让吴邦佐感动,实在想不到贾琦是如此赤诚之人,该是他小人之心作祟,忙站起身拱手道:“满神京谁人不晓得王爷对太夫人的孝顺,就是先帝和上皇都夸赞不已。”
        说到这,犹豫了一下,“王爷打算何时回京?江浙交由何人主事?大军如何处理?”
        贾琦的目光慢慢斜望向他,发现他的手微微颤抖起来,摇头笑了笑,“定城侯将会率领骑兵前往归德府配合忠靖侯平叛,济宁侯邓彬部五万兵马休整之后也会北上参与平叛,赵志远部将调拨两万步卒补充进江南大营,剩余三万人马将驻扎在杭州府,锐士营和车营随本王回京。”
        话音刚落,就听贾顺禀报道:“王爷,浙江总兵杨维垣杨大人求见。”
        “请进来。”
        “臣,浙江总兵杨维垣参见王爷。”
        “请起!”
        贾琦摆了摆手,笑道:“这是军营,没这些繁文缛节,坐下说。”
        “多谢王爷。”
        贾琦点点头,“不知杨总兵有何要事?”
        杨维垣连忙起身道:“回大帅的话,末将刚调入大帅麾下,寸功未立,心中忐忑,特意前来讨要差事。”
        贾琦微微摆手,“坐下说。”
        说着,端起茶喝了一口,笑道:“前几日我去各处巡查了,一早回营便听说了你被袭的事情,还未来得及去探望一二,不要怪罪才好。”
        “不敢,不敢。大帅说笑了。”
        贾琦不露声色笑道:“你刚来,又受了惊,就不要再操劳了。再说了,如今战事已经结束,剩下来就是清缴隐藏在乡野的余孽,没什么紧急大事,不急,等过些日子再说。”
        “清缴?”
        听了这话,杨维垣连忙问道:“不知大帅打算清缴哪些地方?”
        一句话提醒了贾琦,他看了看吴邦佐,又望向杨维垣,道:“江浙。”
        杨维垣大喜,明白自己走出泥潭的机会来了,连忙拱手道:“即是如此,恳请大帅将清缴浙江的事情交给末将,那里末将非常的熟悉。”
        贾琦愣了一下,又看看吴邦佐,只见他也是茫然的呆在那里,知道此事与他无关,玩味的对杨维垣一笑,既然是他自己跳出来,就这样吧,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
        “既然杨总兵一片好心,本帅也不能辜负,那就依杨总兵之言,浙江白莲教余孽就交由你清缴,至于兵马,嗯,这样,本帅给你调拨一万老卒,你自己在从浙江营兵中征召一万,可否?”
        “多谢大帅。”
        “好。”
        贾琦笑道:“好好干,本帅会公允为你请功。”
        看着老好人杨维垣一脸兴奋,吴邦佐不得不开口了,“杨总兵先听本阁说完,在高兴也不迟。”
        杨维垣:“阁老请说。”
        “浙江与江南不同,不需要大军进行清剿。”
        “阁老这话....”
        “你先听我说完。”
        吴邦佐摆了摆手,接着道:“江浙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要进行区别对待。杭州府因为刚经历叛乱,适当的清剿是必须的。
        至于浙江,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只要将各府、县官员调离浙江即可,当然,这期间肯定会有人想不通,进而可能会做出些出阁的事情来,所以,这就需要杨总兵出面解决了。”
        说到这里,吴邦佐的眼睛有些发红,声调也不自觉提高,“这些官员多是当地世家扶持出来的利益代表,不下些狠手他们是不会摆手的,还望杨总兵到时候坚守本分。”
        贾琦慢慢喝了一口茶,笑道:“杨总兵放心,虽说本王人不在江南,却会在神京为你周旋,只要是弹劾你的折子都会替你压下来。”
        说到这,放下茶碗,目光却似笑非笑地看着吴邦佐,“江浙之事还是需要人坐镇,吴阁老觉得如何?”
        吴邦佐脸瞬间涨红,他明白贾琦这话的意思,他回京,自己就得在这里,还好,杨维垣这个愣头青跳出来,否则得罪浙江世家的事就落到了自己的身上,此刻再看向杨维垣,嗯,确实顺眼很多,当真是少有的好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想到这,叹了口气道:“老夫这里没问题,只是辛苦杨总兵了。”
        杨维垣欲哭无泪,作为浙江总兵,他自是了解当地世家的实力,自己这个小身板可扛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