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府 > 第421页

第421页


        贾琦还没说完,黛玉便不高兴的说道:“这话以后万不可再说了,没有他们跟着你,不说老太太、老爷、太太和我们不放心,就是家中这些下人也不放心,如今一大家子富贵平安都系在你一人身上。要是你有个意外,这一家子就完了,需知覆巢之下无完卵。当初钱塘传来噩耗,各处庄园管事庄头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挂孝,而是抽调身上有武艺的青壮进城,要不是大舅舅他们压着,指不定闹出大事来。”
        说到这,注视着他的目光,正色道:“拳拳之心不可伤!”
        贾琦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好吧!你让人通知他们,待我斋戒回来便亲自请他们进府一见。”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然后就见湘云探着个脑袋,“二哥哥,你们还没有说完,我在外面快冻死了。”
        黛玉瞧了眼外面的线香,知道二更了,便笑道:“你不是要放烟火,天也不早了,热闹热闹该回去了。”
        “哦,放烟火了。”
        湘云欢喜得跳了起来,抱着贾琦的胳膊就往外拽,“二哥哥,你快点。林姐姐,你也快来看。”
        .........
        贾政的辞官在六部引起了轩然大波,更是被有心人放在了心上。
        紧跟着内阁又收到了张洪的辞呈,这让李守中这位刚毅正直的御使大夫颜面扫地,不说牛继宗,就是首辅杨涟都对御史台生出了不满,更是直接了当的表明,御史台不能成为某个派系的一家言,否则,内阁将不得不出手干预。
        外书房内,贾琦刚从皇城出来,当值第二日就请假也是让一众官员大开了眼界,不过杨涟等人都清楚贾琦每年都会斋戒三日,就连在江南平叛期间也没有改变,恰好也没什么要事,几人便捏着鼻子同意了他的假期。
        出宫之时,贾琦碰见了凤藻宫的小李太监,他是替夏守忠给自己递话的,小半年了,终于有确切消息传来了,除了之前立太子的遗诏之外,老太后手中还有两道太康帝的遗诏,并且夏守忠已经知道了大体的内容,一道是处置武威侯李虎的,可惜已经用不上了。至于另外一道,就连贾琦都被惊呆了,那一道遗诏竟然是废黜睿亲王刘恭的,没成想早在之前刘武便瞧出了刘恭的不轨之心,怪不得,老太后对于刘恭的咄咄逼人会表现的如此平淡,这么看来,刘恭如今的所作所为都是一场笑话,无论他怎么努力,跳的再高,到时候,只要当着满朝文武宣读太康帝对他的处置,一些都会烟消云散,太康帝对于大汉的影响至少在十年以内不会消散,除非那些掌权的老家伙全部逝去,特别是军方的那几位。
        太康帝心机之深超出了贾琦的预料,都说虎毒不食子,他在死后依然还在算计自己的亲子。
        贾琦心中一跳,皇城之内绝对还有一封处置自己的遗诏,只是隐藏的非常深,或许根本不在老太后那里。
        只是,会藏在哪里呢?
        就在这时,李嬷嬷来到门外,“二爷,老太太有请!”
        贾琦眉头一皱,以为找他又是因为二房的事情,不高兴地挥挥手道:“你没和老太太说我要去辅国公府?”
        李嬷嬷忙笑道:“二爷误会了,不是宝二爷的事情,保龄侯府的表叔太太来了,请二爷过去一下。”
        “她怎么来了?”
        贾琦奇怪的问道。
        “说是来看望宝二爷的,不过....”
        李嬷嬷犹豫了一下,“听话里的意思,是有事找二爷,大事!”
        “大事?”
        贾琦愣了一下,接着眼睛里闪过一丝亮色,便点了点头,“请表叔太太稍等,我马上就来。”
        ......
        “侄儿来迟了,还望表婶莫要怪罪!”
        贾琦笑着走了进来。
        “你这孩子,都是自家人,什么怪不怪罪!”
        说到这,张氏取出了一封信,递给贾琦道:“知道你忙,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贾琦笑了笑,他就猜到一定是保龄侯史鼐从南疆递来了信,他接过信便笑道:“表婶慢慢坐,我还要去辅国公府一趟,失陪了!”
        贾母:“你去忙你的吧。”
        “是。”
        贾琦快步返回了外书房,坐下打开了史鼐给他的信,果然,贾琦拆开信,立刻发现了藏在信中的一张叠好的信笺,竟然是云南巡抚刘藻的亲笔信,昨日他特意去文渊阁密档查看了朝廷存留的刘藻笔迹,确认了那封信确是刘藻亲笔所书。
        先看了看史鼐的信,嗯,就是将南疆复杂局势和自己诉说了一遍,还有就是一些家常闲话,其中也有拜托自己照看在中原平叛的史鼎,啧,看来这个刘藻也是个野心之辈,对于数千里之外神京和中原的情况都非常了解,就连史鼐也是从他那里得到的消息。
        看到最后,贾琦大吃一惊,刘藻竟然杀了梅远贵,这胆子也太大了,怎么说,梅远贵都是代表朝廷和内阁的。
        贾琦将史鼐的信放在一边,又拿起了刘藻的亲笔信,信中的内容让他松了一口气,没有提及祝贺自己封王,这说明,刘藻在神京,不,刘藻在情报传递方面还是有缺陷,否则自己真要考虑是否向内阁举报他了。
        信中主要说的还是梅远贵告密一事,他怀疑那份告密信被送往了江南甄家,知道自己与甄家有仇,希望两家联手彻底扳倒甄家。
        扳倒甄家!
        甄家?
        贾琦的脑海中一道亮光闪过,是了,宫内还有个甄太妃,自己怎么就把她给忘记了,甄应皓也算是死在自己手中,还有梅远贵的儿子,两家之间的仇恨早已结下,如果,太康帝留有处置自己的遗诏,放在甄太妃手中是最保险的。
        贾琦慢慢合上了信,脑海中一片空白,想通了这点,并没有给他带来狂喜,相反,他有一种莫名的心悸,这份遗诏可能已经不再宫内了,也许在江南。
        这时,门外传来了李嬷嬷的声音,“二爷,车马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我知道了。”
        贾琦将信件折好贴身收起,拿着披风,匆匆地出门了。


第339章冲突
        神京,一场始料不及的细密雪花已经连续下了两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整个京城都沉寂在初冬的寒意之中,大街上行人稀少,偶然可见的人都行迹匆匆,    如此寒冷的天气,家中才是最温暖的。
        午后,一团团雪花在空中打着卷儿,斜飘落下,路上的行人少见踪影,街道上冷冷清清,这时,    东城李府宅中驶出了一辆马车,马车很普通,和街头长见的寻常百姓家的没有什么区别,要不是马车周边跟着十几名披甲带刀的禁军,很难有人猜到这是御使大夫李守中的车架,从府中出来,便直接往永定门方向急奔而去。
        马车刚刚离去,从李府对面的小巷里闪出一个人影,他翻身上马,也加快速度向马车追去。
        一个时辰后,李守中的马车停在了清虚观山门前,锐士营执勤的军卒立刻拦住了马车。
        “站住!”
        几名军卒奔了上来,他们也是奇怪,自十月初五开始清虚观便封了山门不再接客,满神京都知道西梁王贾琦将在清虚观斋戒三日祈福,    今儿是十月初八,    斋戒的最后一日,前两日一直平安无事,没有不开眼的前来找事。
        几名军卒拦住了马车,    一名当值锐士营军官上前,    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今日清虚观不接客,请你们原路返回。”
        军官看了看赶车的老头,马车很普通,但他一眼便认出马车周边的十几名骑兵身上的甲胄,明白他们是禁军,清楚车内之人不是六部尚书就是内阁阁臣,也不敢太过放肆。
        老头想着出门前李守中说过的话,连忙下车对那军官说道:“我家老爷是西梁王的亲戚长辈,有要事需与西梁王本人当面商议,还请这位军爷能够通融一二,代为通传。”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张名帖,又拿出一个五两的银锭递过去。
        谁知那军官见老头递钱过来,顿时脸色一变,大声呵斥道:“好胆,竟然敢对本将行贿,我们锐士营军法森严,你这老东西想要害死我吗?把钱收回去,还有,无论你家老爷是何等身份,王爷概不相见,尔等速度掉头回去,快走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