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府 > 第433页

第433页


        这时,刘恭终于在王府护卫的簇拥下走了过来,瞥了眼骑在马上的贾琦,转头望向苏培盛,高声道:“听说有旨意给本王,不知是谁的旨意?”
        苏培盛翻身下马,双手捧着一封圣旨走了过来,为了保住皇室的脸面,圣旨就没读,直接交给刘恭自己看。
        看着慈宁宫的懿旨,刘恭冷笑不已,老太后竟然给他定下了无德谋逆的罪名,不仅夺了步军衙门提督的职务,更是削了他的亲王爵,让他在家中等待有司衙门的最终判决。
        苏培盛微微一笑道:“王爷,请吧!”
        刘恭用懿旨指着他,笑道:“本王要见首辅,这里面的罪名都是污蔑。”
        苏培盛瞥了贾琦一眼,淡淡道:“还请王爷不要为难杂家,否则换了别人可就不会如此跟你客气了。”
        刘恭低头不语,边上的李进忠忙说道:“还请总管明鉴,这一切都是吉安伯李浚所为,王爷一直都在昏迷之中,就在您来之前,李浚还妄图挟持王爷以控制整个步军营,要不是李贼大意了,恐怕此刻步军营已经被他控制起来了。”
        刘恭见苏培盛沉默不语,他便掏出手绢,擦擦眼角道:“可怜我乃先帝亲子,先是被东厂派人刺杀,接着又被逆贼劫持,好不容易捡回条性命,结果不仅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情,如今更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将我圈禁,竟连伸冤的机会都不给。我也不让总管为难,只要您将此事告诉内阁即可。”
        “那好吧!”
        苏培盛长长叹了口气,“那就依王爷的意思办。”
        看着被禁军带走的刘恭,贾琦笑了笑。
        “二爷!”
        贾福走过来将一张纸条递给了他。
        贾琦左右看了看,打开了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三口大箱’,双眼微眯,他认出了纸条上的字迹,这是李进忠的亲笔。
        这时,一群锐士营军卒从刘恭大帐中抬出了大大小小近二十口箱子,贾琦一眼便瞧出其中三口样式不同的箱子,手一挥,令道:“将这些箱子送去顺天府。”
        .........
        子夜,东城顺天府衙门。
        “梆!梆梆!”
        街道上只有更夫打更的声音在回荡,忽然,在距离顺天府衙门数十步外的街巷中有人头探出,他在观察着街道上的动静。
        半晌,一队巡街的左五营军卒在军官的带领下缓缓走来,不一会儿,又缓缓离去。
        这时,一名黑衣人快步走到顺天府衙墙角,仔细观察片刻,一招手,在不远处街巷中奔出近百個黑衣人,“瞄,喵喵。”,院墙内传来了信号,“上!”,一声令下,这些黑衣人迅速搭了七八架人梯,他们个个身手矫健,步伐迅捷,片刻便翻墙而入。
        不一会儿,这些人便摸到存放步军营物品的库房外,一名黑衣人一刀斩断了锁门的铁链,推开门,只见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数百个箱子,都贴着顺天府的封条,那黑衣人仔细看了看,一指墙角三个大箱子,“快!大家快动手抬走它们。”
        这些黑衣人动作非常迅速,他们抬着箱子快速向着前院走去,忽然前院传出了叫喊声,“有贼!快来人,啊!”
        喊声变成一声惨叫,便停止了,突兀的惨叫声惊醒了其他的衙役,慌忙奔出来,紧接着是打斗声,呼喊声,然而这些衙役根本不是这些黑衣人的对手,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留守府衙的三十余名衙役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顺天府衙中门大开,一群黑衣人抬着三个大箱子迅速消失在黑夜中。


第346章一地鸡毛
        冯唐率领两万锐士营进城控制了神京,睿亲王府和吉安伯府被团团包围,次日清晨,慈宁宫传出了吉安伯府满门抄斩的旨意。
        吉安伯李浚满门一百七十三人被杀,李浚的妻子和两个留在京城的儿子皆被砍头,其在蓟州军中任职千总官的长子则有内官携带圣旨前去处置。
        不仅如此,凡是吉安伯府一脉在职官员皆遭到了株连,    特别是军中,一圈下来又有近千人被宫内下旨处斩,曾经神京二流勋贵家族最终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顺天府尹高士衡遭到了内阁的斥责,当宫内得知丢失的箱笼内装有东厂缉事所密档之时,直接革去了高士衡顺天府尹之职,由顺天府丞贾蓉暂代府尹一职,全力缉拿贼人,半个月内若是不能寻回,    革职。
        这一次的搜查可比昨日步军营的搜查还要严格,    贾蓉为了能够保住官职更进一步,直接找冯唐借调了五千名锐士营军卒封锁了整個东城,顺天府衙役和左五营军卒挨家挨户搜查,这次没人敢收受一分钱财,贾蓉放了狠话,谁让他丢了乌纱帽,他要谁的脑袋,搜出被抢的箱笼所有人大赏。
        一队队军卒在大街上奔跑,开始挨家挨户搜查,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皆被军卒粗暴的踹开大门,在一片求饶、谩骂声中开始翻箱倒柜搜查起来。
        未时,一辆式样古朴的马车驶出了皇宫,向着神武门方向缓缓驶去,马车周围有禁军护卫着,很多宫人见了这辆马车,    都会停下来,这辆马车是内阁首辅杨涟的马车,此时,    杨涟就坐在车上,他倚靠在车窗旁,自从数日前宿疾发作,小皇帝恩旨他可以乘坐马车进出皇城和皇宫,要是搁在以前他还会推辞避嫌,如今这么长的路他已经走不动了,便坦然受了这份恩典。。
        他怔怔地注视着车窗外的情形,看着外面熟悉的情形,他的目光中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昨晚他一直在反反复复考虑刘恭的事情,那就是该不该除爵圈禁,自从贾琦口中得知了黄锦的事情之后,他就猜到了这背后的局势博弈,可惜,黄锦千算万算,没算到刘恭本人身上。
        他看了步军营参将李进忠的口供,知道这里面有着虚假,不过可以肯定的就是,刘恭当时没有反叛之心,或者说,他没有这个胆量与魄力。
        他还专门找黄锦询问了通州之事,可惜这个老太监以皇室秘辛为由给遮掩了过去,不过想来过几日贾家那里会有消息传来。
        还有吉安伯李浚之死也处处透露着古怪,也许李浚有着私心,但要是没有刘恭的命令,他如何敢坐下谋逆之事,可惜没有任何证据,可惜了这么一个良将。
        天家之人确实冷酷无情。
        还有,那被劫走的三大箱密档,虽说不知道里面都是什么,但从黄锦面上闪过的一抹慌张可以猜出必是皇室甚至文武百官家中的秘辛之事。
        遥遥望了身后的皇城一眼,杨涟深深叹了口气,他不知道大宗正与太后和皇帝说了些什么,最终仅仅免去了刘恭的步军统领衙门提督一职,仍旧让他以亲王的身份在内阁参与朝政。最让他想不到的就是,竟然将步军衙门交到了肃亲王刘恒的手中,此子品行不端,毫无学识,根本不可委以重任,‘庸碌’二字都是抬举他了。
        还有淮南王刘旦,自己明明已经将贾琦的话说与了皇帝听,结果没有任何应对,自己虽说是首辅,但终归是外臣,说多了一个谗言疏离天家宗亲的罪名是逃不过的。
        呵呵....
        杨涟倒是觉得自己应该提醒一下贾琦,免得他被小皇帝误导而犯糊涂,不愧是天家子弟,小小年纪就如此心机,这样看来,上皇选中刘旦还是有原因的。
        只是自己想要置身事外,却是根本不可能。
        ......
        不说皇城这边暗流汹涌,淮南王府此时也是一地鸡毛。
        刘旦激动得几乎一夜没有睡觉,他在知道刘恭遇刺之后就清楚是黄锦出手了,可惜,刘恭没能如刘旦预期的那样起兵逼宫,昨日是他距离皇位最近的一刻,只要刘恭逼宫迫使刘胥退位,他就可以拿着上皇的手谕截胡刘恭唾手可得的皇位。
        可惜天不遂人愿,刘恭关键时刻没了魄力雄心。
        一早宫内传来的消息使得他非常的沮丧,老太后竟然又否决了刘恭谋逆之罪,虽说夺了他的兵权,但他还是以亲王的身份继续参与朝政,刘恒是个草包废物,只知道酒色,用不了多久步军衙门就会重回刘恭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