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府 > 第447页

第447页


        最大的收获就是,太皇太后失去了百官的敬重,她的懿旨在百官心中失去了公信力,此消彼长之下,皇帝的话语权会逐步加重,内阁和六部各衙中将夺取更大的权利。
        这么看来,小皇帝选择沉默也就说得通了。
        可惜高巍这个保皇派的忠臣了。
        ........
        皇城养心殿,当值的小黄门已经提醒数次了,但刘胥依然独自一人站在大殿门口,望着天空细细纷纷飘落的小雪,他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落。
        有得必有失,但是,他在这场争斗中拿到了主动权。
        刘胥默默凝视着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雪花,心中却在考虑着明日文渊阁内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官职坐到这个位置,没有傻子,都是人精,他们不可能不怀疑自己,不过刘胥却并不担心,因为他们不会有任何发现此事与自己有关,最直接的就是,自己没有没有这个能力,但不管怎么样,明日他都有一个非过不可的关。
        越过去,龙入大海,自此,他将开始逐步掌控朝政,慈宁宫那位将再也阻挡不了。
        这时,刘胥转身回到了小书房内,从书架中取出一个密匣子,从中取出一封信,这是山海关总兵长宁侯陈怀给他的回信,信中陈怀对于皇室的恩典感恩戴德,用祖坟来发誓赌咒会一如既往的效忠与皇室,他也派人进京了,如今正在暗中探查以贾家为首的勋贵军方的情报,一有重大发现,第一时间会将消息送进宫内。
        陈怀虽说也是勋贵,但他更应该属于保皇派,而且是十分坚定的那种,否则也不会掌握山海关这么个战略要地,关中有骑兵三万五千,步卒四万,再加上一些辅兵,只要需要,随时可以抽调一直十万人规模的大军,骑兵三日之内可以直抵神京城下,这是皇室的重要外援兵马。
        当然,皇室也不是完全相信他,驻防在蓟州的兵马就是对山海关的一种防备。
        正因为他有保皇派的背景,所以刘胥才在第一时间想到了拉拢他,出于对上皇的忠心,陈怀第一时间表达了对刘胥的支持,不仅写信来表忠心,更是应刘胥的要求派了哨营精锐进京。
        想到这,刘胥迅速写了一封短信,盖上宝印,抬起头,高声道:“来人。”
        “嘎吱。”
        殿门打开,苏培盛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老奴参见陛下。”
        “大伴,将这封信送到文渊阁交给值夜的镇国公。”
        “遵旨。”
        苏培盛拿着信走了,刘胥也起身走进了寝宫。


第354章
        大雪纷纷,到处白茫茫一片,此时已过了辰时中,天依旧昏昏暗暗,神武门前架起了火盆,冲天的火光照着雪花从天空中飘下来,这时,    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压雪声,一辆样式普通的马车在十余名禁军的护卫下向神武门这边驶来。
        马车里,杨涟一直在沉思不语,他想了一夜,终是没想通小皇帝在这件事情上扮演了何种角色,此时他在思考高巍之死给皇室带来的影响,虽然很多人都在怀疑是肃亲王刘恒所为,但他清楚,小皇帝动手的可能性更大,    别人都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小皇帝没有动手的能力,然而他却清楚小皇帝有这个能力,因为驻守房山的禁军将领张仲元早就倒向了小皇帝。
        隆治二年鞑靼人攻破紫荆关之后,隆治帝便在房山驻防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禁军,如今的守将是禁军副将张仲元,他是得了隆治帝恩典才被简拔为禁军副将,所以一接到小皇帝的亲笔书信立刻上书表示效忠与他,其麾下禁军一部分是当年的羽林卫,剩余的军卒全是跟随越国公从陕西战场归来精锐,别说是这些禁军了,就是如今经过掺水的前军都督府都不是这部兵马的对手。
        高巍之死对于宗室和朝臣之间的影响非常的大,但是对于小皇帝来说好处远远大于众人的猜忌,首先就是田地改革将不会再有任何阻力,他会收取天下民心,其次便是宗室与朝臣之间的冲突,    太皇太后因为大宗正的影响站在了宗室这边,这让众臣心中非常不满,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百官不再信任慈宁宫。
        马车在大街上缓缓行驶,忽然,马车停了下来,神武门守将凑到车窗边低声道:“首辅,辰时初李阁老、孙阁老还有宋尚书都派人前去文渊阁告假,今儿他们都不会前来上衙。昨儿是镇国公值夜,到现在还没出来。”
        听了这话,杨涟拉开车窗,问道:“除了他们可有其他人递了折子。”
        “这...”
        杨涟见他欲言又止,便知六部衙门都有官员一早送来了告假的奏折,看样子还不少,牛继宗估计正在处理此事,想到这,瞥了那守将一眼,叹了口气道:“再有前来送告假奏章一律不给进,另外你派人前去李阁老他们几位家中替我捎句话,    就说请他们以大局为重,不要为一时之怒而坏天下之事,河南还有叛乱未平定,    陕西的灾民还要安置,京畿受灾百姓也要赈济。”
        “这个....呵呵!首辅就不要为难我了,您还是派在内阁当差的各部主事前去传话吧。”
        说到这,那守将忙解释道:“不是我不尊您的命令,只是,那些人提前说过了,今日他们会去给高大人和蒋大人吊唁,我要去,指不定会被喷成什么样子呢!”
        “哦!那好,你在这守好宫门,不要再放一本奏折进去。”
        说完,杨涟微微一摆手令道:“走,直接去养心殿!”
        他本来是想直接去文渊阁,现在他已无心处理政务了,他隐隐猜到李守中等人打算干什么了,他们肯定准备抬着棺材来堵神武门,如果不能在午时之前安抚好百官,事情将会越闹越大,不见血,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平息下去了。
        杨涟虽然也是保皇党,但他和宋溥、高巍这样的人不同,宋溥是干实事的孤臣,高巍是那种心怀百姓天下苍生的君子,而他杨涟就不同了,他是对隆治帝刘弘忠心耿耿,是刘弘最信任的人之一,出于对刘弘的忠心,所以他才会对睿亲王刘恭表现出极大的敌意,在发现他有不轨之心后,更是力主将他除爵圈禁。
        刘胥作为刘弘的亲子,他也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他,更是为此拖垮了身子,如果不出意外,他很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
        养心殿,杨涟在两个小黄门的搀扶下走进了刘胥的小书房,杨涟面见刘胥有两個目的,第一便是验证他内心的猜测,这非常的重要,他想知道小皇帝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开他心中的疑虑,同时也可以让他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愤怒的百官。
        第二个目的就是快刀斩乱麻,借着机会处理掉黄锦这个大麻烦,昨日的事情可以说是他一手推动的,虽说他有着正当的借口,但这都不可以遮掩他的险恶用心,留着他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来之前,他去了位于公侯街上的辅国公府,面见了老国公秦威,当看到卧床不起的秦威,他惊呆了,这才几日未见,原来高胖威武的秦威竟然被病痛折磨成了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当他将昨日的事情告诉秦威后,这位老国公的脸上竟出现了一丝意味深长地笑意,在一番追问下,秦威才吃力地问了问乾清宫的情况,秦威一连说了三遍,他才听明白秦威的意思,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好久没有听到乾清宫内的消息了。
        杨涟一边胡思乱想,很快便来到了养心殿的大门前。
        “首辅请吧!陛下在小书房等您。”
        这时,杨涟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问道:“苏总管,最近陛下可有去乾清宫探望上皇?”
        “这...首辅不要为难杂家。”
        苏培盛小心地瞟了眼左右,“数日前去过,但是没能进寝宫。”
        杨涟点点头,便走进了养心殿,一名小黄门立刻禀报道:“陛下,首辅来了。”
        “请进来!”
        杨涟慢慢走进了小书房,只见刘胥正在写着些什么,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臣参见陛下!”
        “首辅请坐。”
        刘胥抬起头,微微一笑道:“首辅请稍等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