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府 > 第547页

第547页


        林如海挣扎着就要坐起,贾琦忙说:“岳父,您躺着,药要冷一冷。”
        林如海坚持着说道:“扶我起来。”
        贾琦无奈,扶着他靠在床头。
        林如海喘了一阵,又说道:“如今玉儿怀了身孕,我也能跟她母亲有个交代了.....我唯一放不下的还是....”
        说着,一把攥住了贾琦的手。
        贾琦马上明白了,没有搭腔。
        林如海睁着那两只枯瘦的大眼,望着贾琦,先是叹了口气,然后说道:“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玉儿是个要强的人,以后还望你不要同她一般见识。”
        听了这话,黛玉一阵委屈,端起药碗,舀了一勺小心地吹冷了,“父亲,吃药吧,吃了药,身子就好了。”
        贾琦接过药碗,舀起一勺药往他嘴里喂去。
        林如海眼一横,“我是病了,但不是快要死了。”
        说着,接过了药碗,药已经温了,他便将药一饮而尽,看着有些呆愣的贾琦,没好气道:“好了,没事你们就都回去吧,没见着外孙出生,谁也不能将我带走,就是神佛都不成。”
        贾琦知道林如海亦是个要强的人,便点了点头,又对黛玉笑了笑,起身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黛玉红着眼睛出来了,见到贾琦,连忙捂着涌到嘴边的哭声扑进了他的怀中。
        黛玉担忧的说道:“二哥哥,我有点害怕!”
        贾琦抬起她的下颌,取出帕子把她脸上的泪水拭去了,轻轻抚摸着她头发笑道:“岳父说了要看着外孙平安降生,他是个守诺君子,你就安心吧。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咱们在广招名医,总会有办法。”
        黛玉将头埋在贾琦怀中,双手抱住他的腰,嘴中喃喃道:“你要找来最好的名医!”
        “放心,这件事咱们就这样决定了,不准在哭鼻子了。否则萱萱看到了你就丢人了。”
        黛玉举起两手不断地捶着贾琦,“你坏,你坏.....”
        突然,院门外传来了喧闹声!
        贾忠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急声道:“王爷,贾福递来的信,请您立刻看。”
        将手中的信递给贾琦,又给黛玉行了一礼。
        贾琦接过信打开一看,脸一下子变得铁青。
        这是由内阁和李彦敬商议出来的封赏名单,只是初步定下了晋爵的名单,爵位和赏赐还要内阁与礼部商议。
        好大的手笔!
        镇国公牛继宗晋封郡王。
        济宁侯邓彬晋封国公。
        西宁侯张亮晋封国公。
        陆柄因为斩杀鞑靼首领巴彦汗特封侯爵。
        禁军副将张仲济封爵一等伯。
        永宁侯谢靖因为是将功赎罪不晋爵,但会荫封一子。
        就连犯下大错的忠勤伯周德勋都被晋封侯爵。
        如此大的封赏,与其说是皇室开恩,不如说是借着封赏的机会给军方注水,分化勋贵军方之间的关系。
        贾琦又将名单仔细看了一遍,发现竟然没有秦威和吉安二人的名字。
        贾琦先是一怔,接着笑了。
        如果说牛继宗的厚赏在贾琦的意料之内,那么邓彬和陆柄就真的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想象,这不是厚赏,这是开了天恩,特别是陆柄,竟然一跃成为了侯爵,封号侯爵。
        虽说他阵斩了鞑靼人的首领,但最多由小皇帝特旨封赏为伯爵,这已经是开恩了,他只是一个副将,连总兵都不是。
        难怪三天前文渊阁内,李彦敬亲点陆柄随镇国公南下徐州平定叛乱,这是打算拉拢他,呵,真是异想天开。
        黛玉见贾琦笑得有些怪异,便笑问道:“怎么了,这么高兴?”
        贾琦回过神来,“没事。”接着,又对贾忠说道:“忠伯,你带着祭品去辅国公府和越国公府代我祭拜两位国公,顺便问一下两家,何时出殡,告诉他们,届时本王亲自前往路祭。”
        “是。”
        贾忠连忙答道,又给黛玉行了一礼方退出去。
        黛玉看着贾忠远去的背影,摇头笑道:“这个忠伯,每次见到我都要行礼,说了也不听。”
        贾琦一怔,接着摆了摆手,“你是王妃,家里的事你做主,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的。你要是怕落了我的脸面,平日里就多给李嬷嬷一些赏赐便可,忠伯那里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听了这话,黛玉忍俊不禁,捂嘴笑了起来。
        贾琦回头瞟了一眼延恩堂,把手搭在黛玉的腰上,拥着她走了出去。
        .....
        办公房内,吴邦佐轻轻地放下了笔,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一抹残阳从窗外扑了进来。
        吴邦佐站了起来,向门外走去。
        正好这时吏部尚书贺唯鸣从殿门外走了进来,见着站在办公房门口出神的吴邦佐一怔,想了想,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首辅!”
        吴邦佐回过神,瞥了一眼贺唯鸣,淡淡道:“查的怎么样了?”
        贺唯鸣连忙走近了,在吴邦佐的耳边说道:“回首辅,那七名三甲进士全是梁王从锐士营甄选出来的,这件事,国子监上下全知道。在开考之前,内阁的徐阁老和吏部左侍郎欧阳琳给他们补习的课程,具体教授了些什么就不知道了。”
        吴邦佐的脸色变了,站在那里怔了半晌,然后说道:“行了,这件事就不要对外说了,这七个人你就交给欧阳琳去处理吧。”
        听了这话,贺唯鸣急了,刚想开口,便被吴邦佐打住,“你忙去吧!”
        贺唯鸣只得把话咽住,拱手一礼转身离去。
        刚刚结束的恩科大试发生了一件怪事,三甲中有七份考卷竟然大同小异,最诡异的便是,这七份考卷竟然被放在了一起批阅,还都被点中了,知道此事后,吴邦佐便留了个心思,待开榜后便将这七人名单交给贺唯鸣,让他查一查,看看是谁这么明目张胆的作弊,根本就没有将内阁和吏部放在眼中。
        他想到了所有人,就连贾赦都在他怀疑的名单内,谁成想会是贾琦。
        这就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了,还好,这些人只是三甲,若是二甲,可就要让自己难办了,总不能让一群武夫混进翰林院,行鸠占鹊巢之事吧。
        不由又想起之前文渊阁大殿的事情,当日的事情其实是他和傅宏礼商议好的,就是想摸一摸内阁诸人的心思,结果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竟然连孙玉麟都起了明哲保身的心思,若是和谈的对象换成洛阳伪朝,就不知道会不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希望镇国公他们能够迅速击败刘钟,至于接下来该则么办,没想好,不过内阁首要考虑便是休养生息,连年征战已经拖垮了经济,到处都是灾民,若是这么下去,灾民就会变成流民,然后这些活不下去的流民就会造反。
        还有神京百官,当蓟县战事结束时候,这些官员想到的竟不是庆贺,而是堵在了梁王府大门口,希望贾家能够继续贷给他们钱粮。
        人心呐!
        叹了口气,刚转身,便传来了大学士徐乾学的声音,“首辅稍等片刻。”
        回头看着匆匆走来的徐乾学,吴邦佐的眼中立刻闪出鄙视的神色,接着漫不经心地问道:“有事?”
        徐乾学:“首辅不是让从恩科进士中择一两位进内阁办事吗?”
        吴邦佐眼睛一亮,“怎么,这么快便选出来了?”
        徐乾学:“是。”
        说着便将一份名单递了过去。
        吴邦佐接过名单一看,脸上立刻就挂不住了,因为名单上有三个正是贾琦塞进来的,总共就挑选了五人,看着看着,吴邦佐将目光转向徐乾学,问道:“这份名单是谁拟的?”
        徐乾学怔了一下,忙问道:“首辅可是觉得不妥?”
        吴邦佐:“谁拟的?”
        徐乾学吃惊之余,不禁想起来时路上遇见的吏部尚书贺唯鸣,也听说了他前往国子监打听消息的事情,明白吴邦佐已经知道了,便答道:“首辅何必问这么清楚,这件事您同不同意都是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