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泣幽冥 > 第五十八章 木依河

第五十八章 木依河



        咒,祝也。符,裱也。引气聚气,借天地之灵气,行天地之仁道。

        茅山道术,其中的符咒术尤其厉害,抓鬼布阵都离不开那小小三寸的黄裱纸。

        孔二所学就是茅山一脉,所以魏楠对此有所了解。

        想到孔二,魏楠又叹了口气。

        要说干这一行,也是命。魏楠有阴阳眼,想学,孔二不教。孔二什么也没有,却被拉到了驱鬼除魔的行列。

        孔二的本事是一个南蛮子教的,可是孔二却从来没有对那个人叫一声师傅。

        魏楠小的时候也问过孔二那个人的事情,可是孔二却一根烟接着一根烟的抽,吐出的烟圈里,满满的全是故事。

        孔二大名孔仁德,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父母都是工厂里本分的工人,一辈子没什么大作为。除了少许的工资外,就是拿着个小红本本每月领二十四斤的成品粮。

        这点东西,现在的人是看不上眼,可是在那个年代,却是让农村人眼红的东西。

        1966年,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一个月二十四斤的成品粮根本不够维持一家人正常生活,孔二的父母也只能四处打零工勉强度日。

        十三四岁的孔仁德平日里除了跟一群孩子袖子上带个红布条到处喊口号示威,就是想法子到郊外弄点野菜糊口。

        那个年代,饿啊!吃了上顿没下顿,路边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哪家要是能一天两顿都吃稠点的菜叶粥,那就是上等的好日子。更有甚者,有人在火车上用一个苞米面和高粱面两掺的大饼子,就换回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当媳妇……

        就算是现在,孔仁德想起那个时候胃里也是一紧。好像那饥饿感,越过几十年的鸿沟,跟到了二十一世纪。

        孔二就是在那个时候遇到教他本事的那个人的。在路边的地沟里,饿得已经快死了。路边呐喊示威,喊打喊砸的人一拨一拨路过,就是没有人看到地沟里那个要饿死的人。

        孔二心善,放下手中的条幅,把怀里半个带着体温的野菜团子给了那个要饭的。

        一个细小的决定,便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这个要饭的,给了孔二无尽的本事,却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他从来都没有问过这个要饭的是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可是当红卫兵冲进他家的时候,孔二知道了他为何而去,向何而去。

        进牛棚的除了那个要饭的,还有孔二的父母。

        特殊时期是干什么的?破四旧立四新。废除的就是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而那个要饭的,恰恰就是旧思想旧风俗旧文化旧习惯,装神弄鬼封建迷信的典型!

        要饭的能掐会算能捉鬼能除魔孔二知道,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个要饭的曾经和南方某个政治家关系密切。

        要饭的跟错了人。

        他所跟随的那个人已经倒台了,所有和那个政治家沾上边的人,全都倒了霉。

        要饭的倒霉,孔二的父母更倒霉。

        在牛棚改造的几年里,孔二的父母相继去世,要饭的最后不知所踪。

        马天成所用的那把铜钱剑和魏楠摸出来的那两串珠子,就是那个要饭的留下的。

        孔二在父母过世后痛心疾首,发誓一辈子不碰要饭的教给他的本事。可是到了1979年,祖国大地一片欣欣向荣之时,他才发现,自己除了这门手艺,什么也不会。

        而此时的民间,会阴阳之术的人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得了这种病后只能硬挺,深受其害。

        看着那些被鬼缠身,最后含恨而去的人,孔二一咬牙,破誓出山!

        几十年过去,孔二的本事尽数教给了马天成,铜钱剑也传给了马天成。可是却不许魏楠碰一丁点这方面的事,这符咒,自然也没教。

        寡妇前言不搭后语,哽咽着说不出个里表,聊到最后,也没说出来那郑怀到底有何本事。

        不过那个寡妇在言语中到是证实了郑怀符咒了得,哪家小孩媳妇的丢了魂,郑怀三张符咒下去便可痊愈。

        离开郑怀家,魏楠又给沈阳打了两个电话。山里的信号断断续续不好,在打孔二电话时,魏楠分明觉得那边有人把电话接起来了,可就是没有人说话。

        低头一看,手机上一个格的信号都没有。

        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魏兰拉着张行要四处转转。

        冬天的山里,有什么好看的?可是魏兰说要看这里的风土人情,张行也只好由着她去。

        魏楠全是心事,和奚晴回了肖玉财家。

        走在用长条石铺成的石板路上,魏兰把头靠在张行的肩膀上边说边笑,妙语连珠,不一会就逗得张行哈哈大笑。

        张行心里柔柔的全是深情,这时的魏兰,才是他心目中的最佳女友。如果她能和奚晴魏楠和睦相处,那就更好了。

        木依村的村子不大,因为在山区,所以房子的分布很稀疏。

        绕着山上的小路,俩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全转了个遍。最后坐在了村外的那条小河边。

        山里的气温虽然低,却没有低到河水结冰的程度上,离着老远就能听到小河水缓缓而流的哗哗声。

        这条小河叫木依河,木依村只通了电,没有接上自来水,平时的生活用水全靠这条河。

        村民对这条河也尤其重视,夏天的时候,连孩子去河边嬉水,都不许在村边上,要沿着河向下游走一里多的路。

        哪家的姑娘媳妇洗个衣服涮个菜,也都是规规矩矩的去小河的下游。

        也正是因为村民历代的守护,所以河水格外清澈。

        张行俩人在河边坐着聊天,不时从河边抓小石子扔下小河。河里的鱼受到惊吓,一下子就游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看着河里鱼呆呆发傻的样子,魏兰哈哈大笑,更多石子砸下了河,河面上跳起一朵朵水花。

        “哎呀!你们这些外地人,怎么往河里扔东西?真是不懂礼貌!”

        俩人正玩的高兴,后面传来一个女人的斥责声。

        由于那女人说的不是普通话,张行没有听明白。魏兰是贵阳本地人,把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魏兰回头顶嘴道,“我又没有扔垃圾,就扔几个石头怎么了。”

        张行回头一看,见一三十岁左右,穿着浅绿色风衣,一脸怒气的女人正向她们走来,一边走嘴里还叽里呱啦的说个不停。

        可能那个女人说了什么难听的话,魏兰也脸色不善的用方言不住的回话。

        见两个女人吵得厉害,张行想拉架,却愣是插不上一句话。

        其实那个绿衣女人说的很简单,大概意思就是他们不应该往河里扔东西,就算是石子,也不应该往河里扔。木依村对这条河非常重视,平时村里人都不轻易糟蹋这条河,更容不得外人往里扔乱七八糟的东西。

        可是魏兰不知道这些,她从小在家过的是大小姐日子,做错事什么时候挨过说?此时被那绿衣女人一说,特别是当着张行的面说她,她怒上心头,当下大小姐脾气上来,杠上了!

        最后可能是吵不过魏兰,也可能是觉得魏兰不可理喻,那个女人怒气冲冲的向河下游走去。

        见那女人走了,张行拉拉魏兰,既然人家村里人不愿意他们在这里扔小石子,他们就回肖家吧。等一会那个女人回来见他们没走,再遇到一起,那多尴尬?

        魏兰却小嘴一噘,不走了!她就在这里等那个女人回来!看她能把自己怎么地!

        张行额头一抽一抽的疼,想说魏兰两句却没张嘴。魏兰那不依不饶的劲,他要是说了就等于惹火烧身。

        揉了揉太阳穴,张行心中暗道,如果魏兰的大小姐脾气能改改就好了。

        天气越来越晚,那个穿绿衣服的女人在下游转转悠悠的看了好几次,可能也是觉得再遇到不好意思,见他们没走就没过来。

        张行再次拉着魏兰走,本来和村里人吵架就不对,现在又在这里阻碍得人家回不了家……

        魏兰却不依张行,见那女人远处的身影随天色越来越晚而变暗,嘴角挑起一丝胜利的微笑!

        一直在河边坐到起风,魏兰才拍拍手,冲着河下流送去一个藐视的眼神,起身了。

        张行拉着魏兰往回走,不经意间向后一瞄,见那个女人远远的也走回来了。

        由于天色有些暗,再加上到河边前在村里绕得太久,俩个人都找不到回肖家的路了。

        好在肖家的房子是二层小楼,远远就能看见,只要一直向着那个方向就能走到。

        在村里的石路上又左拐右拐,张行和魏兰冤家路窄的又遇上了那个河边穿绿衣服的女人。

        那女人明显也没想到会遇到他们俩个,右手下意识的向后一背。

        本来在河边吵架张行就觉得不好意思,于是拉着魏兰闪到路边,意思是让那个女人先过。

        那女人见张行他们让了路,自己侧着身从俩人身边走过,然后把右手拿到身前,一溜烟的跑掉了。

        张行见那女人跑得快,低下头捏捏魏兰的鼻子,溺爱的道,“看看你把人家吓的。”

        魏兰啪的把张行的手打掉,看着那女人跑远的方向问,“你看没看到她手里拿得什么?”

        “拿得什么?”张行仔细想了想那女人的神态,的确手里有东西。

        “毒鼠强。”

        老天爷啊,神啊,大地啊,你让这章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