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灌醉长乐公主 > 第194章 世家之谋?

第194章 世家之谋?


  “启禀陛下,翼国公求见。”
  “快宣!”李世民一听秦琼回来了,立刻精神一振,沉声说道。
  跟着秦琼昂首阔步的走进大殿,李世民才心中松了一口气。
  看来没出什么意外,秦琼果真从掌柜那边拿到了粮食。
  李世民放心的同时,怀疑又开始缓缓的爬上了他的心头。
  “珍珠米还能说材料新颖,并且提前送到了长安城。”
  “但这次关中大灾,所牵涉的百姓和地区之广阔和多数,就算是朝廷一时之间也难以为继。”
  “掌柜却能拿出这么一大批粮食,真是让人感到惊骇莫名。”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眼睛不由投向了桌子上的一个小酒壶。
  他的眼神一阵闪烁。
  “臣见过陛下。”秦琼行礼说道。
  “这一次翼国公能够带来一批粮食,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功大也!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李世民脸上笑呵呵的说道,
  甚至整个人都站了起来,往秦琼的方向走去,
  然后亲自扶着对方起身。
  秦琼并没有像以往一样诚惶诚恐的谢恩,反而脸上露出了难堪的笑容,
  “还请陛下恕罪,这一次……臣并没有完成陛下的嘱托。”
  “什么?”
  秦琼所说的每一个字,李世民都听得清清楚楚,
  可是他还是不敢相信的抬头望着秦琼,
  似乎在问:自己是不是刚才听岔了?
  否则……
  他怎么可能得到这么一个荒谬的答案。
  他和秦琼都认识掌柜程修文有一段时间了,只要跟程修文做买卖,金钱到位的话,程修文可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可现在,秦琼没能拿到粮食?
  “你有没有把朕的意思,清楚告诉掌柜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有粮食,一切都好谈。”
  李世民明明知道秦琼不可能在这个事情上,对答上出了问题,可还仍然如此问道。
  实在是因为他的心中太惊讶了,而这种惊讶,秦琼感同身受。
  因为不久之前,秦琼也恰好感受到了和李世民差不多的震惊和意外。
  “大概是认识掌柜以来,掌柜神出鬼没,无论是文治武功,都没有让人失望过,所以才会在心里觉得掌柜无所不能……”
  秦琼心里想着,
  面对李世民的时候,自然还是恭恭敬敬的,说着官场上的话,
  “臣曾经代替陛下,向掌柜许诺,只要这一次粮食能够到位,陛下分文不取。”秦琼老实的说到。
  “什么?即便如此优厚的条件,掌柜仍然不愿意给出粮食吗?”李世民不可置信的问道。
  “是的,也不是的。”秦琼点点头,又摇摇头。
  “那究竟是怎样?”
  “不是掌柜不想拿出粮食,而是掌柜实在拿不出来。”
  秦琼说着,就把程修文之前所说的理由,告知李世民。
  李世民听完之后,也不禁哑然。
  他突然也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太将掌柜程修文神化了?
  “可不知为何,一公里虽然将至坏消息带到朕的面前,朕竟仍然还觉得……掌柜能够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李世民一边觉得自己真的是痴心妄想,另一边,还是将心里最真挚的想法说出口。
  本以为得到的仍然是另一个失望。没想到,秦琼竟然点了点头,
  然后在李世民,失望到希望的目光之中,
  将程修文的办法说了出来。
  李世民若有所思:“卖官鬻爵?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没错,而且掌柜针对如今大唐的实际情况,对卖官鬻爵,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秦琼点点头,就将程修文所说的话,一一告知李世民。
  “如果按照掌柜所说的改的话,那叫大族出钱出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可朕就怕这是驱狼吞虎之计……”李世民默默说道。
  秦琼行了一礼,没有说话。
  虽然李世民现在显得推心置腹,但作为臣下,秦琼还是知道本分的。
  有些事情根本就不应该,是他可以插嘴的,
  尤其这周围没有其他人,对奏的也只有君臣二人。
  越是如此,做事越该小心。
  那李世民忌惮如魏征,有多少次是在私下向皇帝进谏的?基本上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
  这是因为魏征想要让李世民下不来台吗?
  不,
  是因为必须这样,才能尽最大能力保全自己。
  这一点,魏征知道,秦琼也心知肚明。
  “掌柜给朕下了一个难题啊!”李世民没有理会秦琼的缄默不言,而是感慨说道。
  ……
  在李世民和秦权感到非常伤脑筋的时候,长安城门口,此刻非常的热闹。
  普通小老百姓,已经只能从其他三个城门口出路,
  在正门,豪华的马车和衣冠楚楚的达官贵人都站在这里。
  如果有点见识的人就会发现,甚至有不少陪坐的人,居然是自己平日里只能高高仰视的对象。
  比如那个堆着笑着,被对方训得像孙子一样的人,可不就是当今的户部侍郎吗?
  还有那个点头哈腰扶着一个老人上马车之人,那可是大理寺少卿!
  在场的很多人……都是跺跺脚,整个长安城就震三斗的大人物。
  可这些人,不约而同的聚集在这里,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恭送一些人上马车,离开长安。
  “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崔四郎一路好走。”一个相貌气度不凡之人,对着崔劲拱拱手,一脸不舍得说道。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我的情谊在心间,又何必做这女儿家的姿态。”
  崔劲朝着这人也拱拱手:“今日我们崔卢郑王四家离开京城,其他的家族也会在近几日一一返程。长安城的事情,还要多仰仗你了。”
  “四郎请放心,之前你对我的嘱托,我一直记着,绝不会让四郎失望。”这人慨然说道。
  崔劲深深忘了这人一眼,然后向他作了临别一礼。
  两人辞别。
  而相同的一幕,
  不停的在这里,重演。
  最终随着一辆马车离开了长安城,往自己家乡的方向驶去之后……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长安城门口。
  马车之中摇摇晃晃的崔劲,却从怀中取出了一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