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混乱大道 > 第九十七章 夏禹继位,炼制九鼎镇九州(新月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夏禹继位,炼制九鼎镇九州(新月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夏禹继位,炼制九鼎镇九州
  有了多宝等截教弟子,以及龙族应龙的相助,加上手中的定海神针与神斧,大禹终于将水患根治。
  更是让天下河川汇入于海,彻底将这些河川与大海连接在一起。
  至此,大禹已是成功的完成了治水的任务。
  ……
  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在人族的威望也是更进一步,直逼三皇,舜见此,便把人族共主的位置,禅让给了大禹。
  随后人族众多大臣依照舜临终前的旨意,共同推举大禹让其登上王位。
  五十三岁的禹正式即位人族共主,以安邑为都城,国号夏,姓姒氏,史称夏禹。
  夏禹继位之后,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与此同时,中原各部落已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人族高层。
  夏禹在这个高层的地位已初具王权,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
  当时,古越部落族长防风氏,总想独霸一方,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不听夏禹的命令。
  夏禹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处死,并暴尸三天,各地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夏禹的神圣,再不敢冒犯禹王。
  那些没有参加朝见禹王的氏族部落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
  自此夏禹的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武功赫赫,震慑天下,人莫不尊!之后,“四方归之,辟土以王。”
  在治水的过程中,夏禹曾经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
  ……
  夏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大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以及雍州,然后进行管理,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夏禹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
  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
  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
  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朝中政教。
  ……
  夏禹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伟人,他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时,他还时常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
  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
  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
  如此一来,不仅治理水患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进步。
  至此,人族由于有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体协作以及密布的水网工程之后,在夏禹的英明领导之下,人族迅速从之前大水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而且他们还迅速打破了阻碍前进的囚笼,人族进入了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时期!
  时间飞逝,转眼间百多年的时间已经过去,此时夏禹已到晚年,连下届人皇也已选出,可自己却久久不能证得人皇之道。
  这样他有些感到意外,此时他对人族的贡献要远大于其余的四位大帝,可现在偏偏没能证道,这其中好像少了点什么。
  ……
  洪荒,无量山脉。
  混元宫,后殿之中。
  莫离缓缓睁开双眼,宛如星辰大海般深沉的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七彩之色,望着人族的方向,淡然的脸庞之上看不出深浅。
  不过他此时心神一分为二,沉浸在混乱世界之中。
  他手决一处,无形的力量笼罩了整个世界,而后便见一道道真龙紫气从虚空中飞遁而出,悬浮于乾坤鼎之上。
  莫离手印再起,祭出乾坤鼎,而后将这些真龙紫气注入到乾坤鼎之内。
  顿然间,原本古朴无华的乾坤鼎,此刻散发着浓郁的帝王紫气,同时九条紫金色的小龙在乾坤鼎中不断地游走。
  莫离看了一眼后,心神便再次归位。
  混元宫,后殿之中。
  莫离手中一翻,乾坤鼎出现在他手中,而后施展时空之力,撕开了一道时空隧道。
  “贫道这场造化可非只送于你,这也是人族的造化……”
  莫离口中灿然一笑,口中神神秘秘的说道,而后手中一挥,送走了乾坤鼎。
  ……
  洪荒,人族,陈都。
  这一日,夏禹徒然对着左右喝道,“来人,传吾命令。让各部落首领带上他们部落产的青铜全都来陈都,吾有要事宣布。”
  时间很快过了半年,那些偏远地方的部落首领也都聚集在陈都。
  那些部落首领收到陈都传来的讯息,虽然不知有何用处,但出于对夏禹的信任。
  他们都一丝不苟的做的很完美,因为这些部落首领大多都是一些身怀修为的低阶修士,用了半年都来到陈都。
  第三天,一众首领聚集在陈都广场,中午时分,夏禹携带着一众大臣来到陈都广场。
  他看了一眼众位首领,缓步走上祭台,转身对着众位首领道,“诸位首领,吾前先日子收到天道讯息。
  得知吾人族发展达到了一个瓶颈,但这瓶颈不是吾可以破除的,但吾的下一任就是瓶颈的解决者,此时,吾却因该为他做一些铺垫。”
  说到这,夏禹对着下方一挥手,只见那无数大小不一的铜块飞到祭台上方。
  这时,天降一大鼎,只见那大鼎上书古朴道字,“乾坤”二字。
  乾坤鼎将那些杂乱铜块收入鼎内,看到这一变故,夏禹不由的躬身对着洪荒无量山脉的方向深深的行了一礼。
  而后,便转身对着那乾坤鼎打出一道法力。
  便听‘轰’的一声,那大鼎犹如被刺激一般,爆发出剧烈的火光。
  这时,一道天蓝色的水幕出现在大鼎周围,将那热浪阻挡。
  看到这一切,夏禹转身看着下方一众被这异象惊得目瞪口呆的首领,开口解释道,“诸位首领,这是吾收到天道传讯中提到的,集天下之青铜,炼制九鼎化九州。”
  说罢,夏禹挥手道,“好了,这大鼎的成型还需七七四十九天,尔等先回去吧。”
  话音刚落,他一个闪身消失在了陈都广场祭台之上。
  ……
  时间很快到了大鼎成型那天,一早众位首领来到广场等候大鼎的出世。
  中午时分,那一直平静的乾坤鼎忽然开始剧烈抖动。
  包围着大鼎的火焰开始缓缓消退,这时,乾坤鼎旁出现一道身影,夏禹看着那大鼎,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激动。
  ‘刷’的一声,乾坤鼎喷出了九道灵光。
  这时,人族至宝崆峒印忽然出现在虚空之中。
  后便见那崆峒印和那九个大鼎产生了一种奇异的连接,一阵阵玄奥的波动传遍陈都周围数万里。
  这时,崆峒印中响起了九声震天的龙吟,只见那盘绕在崆峒印上的九龙印记闪出了道道金瓜,刷的一下,从崆峒印中闪出九条龙魂。
  那龙魂在空中盘旋几圈后,低头飞入一旁的九个大鼎。
  有龙魂的加入,那九只大鼎瞬间成型。大禹一指那九个大鼎,那大鼎化为九道流光飞向洪荒各处,轰的一声闷响。
  洪荒大地升起九道光柱,伴随着九道光柱的还有九声龙吟,一道浅浅的光幕笼罩在了洪荒大陆。
  而那漂浮在空中的崆峒印与乾坤鼎,则是绕着陈都飞了一圈,然后化为一道流光,飞向了混元宫而去。
  ……
  ……


第九十八章夏禹证道,人族新局面

  第九十八章夏禹证道,人族新局面
  此时,洪荒大陆的各处地方。
  无数生灵不由得抬头看向那粗大的光柱,眼里流露出了丝丝不解和尊敬。
  那些隐居在洪荒各处的大能也被夏禹此时的大手笔所震惊,看向那九鼎眼中不由闪过一丝贪婪。
  这九个青铜鼎可都是后天至宝这一级别,这以后在功德和信仰之力的加持下,这九鼎将会成长到何种地步?
  虽然他们眼馋于那九鼎,但众位大能一想到人族圣地那恐怖的实力,还有东海蓬莱阁,以及圣母圣师,对九鼎起心思的那些大能眼里不由的闪过一丝忌惮和惊惧。
  法宝虽好,那也得有命享才行。
  人族此时的实力,除了诸圣之外,即便是天庭,都有些比不上了。毕竟蓬莱阁之中,可是有轩辕这一位半步混元的强者在。
  而天庭之中,便是这些年一直提升实力的昊天,此时也不过是将修为提升至准圣巅峰罢了,距离半步混元还不知要多久。
  手底下的仙官修为更是比不上人族圣地和蓬莱阁的弟子,不过好在他们低调,不常在洪荒之中行走,但是不代表他们好惹。
  ……
  洪荒,人族。
  此时,洪荒之中徒然传遍了夏禹浑厚的声音,“天道在上,今有人族共主夏禹,化洪荒为九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州结界!起!”
  伴随着夏禹的一声轻喝,那笼罩在洪荒大陆的光幕发出一阵耀眼的光芒,随即变成无色透明,最终缓缓的消失在众生灵的眼中。
  可那些大能们却发现,在洪荒虚空和三十三天相接处,有一道宛如屏障一般的力量出现在那里。
  即便是诸圣此时,亦是表现出不同的神情来。
  九州结界护九州,也是在护人族,便是诸圣,都是这力量的隔绝范围之内,会有不同的神情变化倒也正常。
  ……
  洪荒,无量山脉。
  混元宫,后殿之中。
  “九州结界么……”
  莫离口中低吟一句,眼中七彩之色交织,不知在酝酿些什么。
  “九州结界已起,便是达到了初步的造化……”
  少顷,莫离口中轻笑一声说道。
  而后,手中推算了几分之后,便是将心神一分为二,一边继续参悟自己的大道,一边不知在做什么打算。
  ……
  洪荒,人族,陈都。
  此时,陈都之中天际祥瑞。
  一片浩大的功德金云来到陈都上空,只见那片功德金云封为数份,其中一成飞向了乾坤鼎,一成飞向了崆峒印,四成飞向站在一旁的夏禹身上。
  三成飞向了那九个大鼎,一成则化为无数份落在了广场中的那些部落首领身上。
  在那四成功德的加持下,夏禹的修为很快提升,没过多久就到大罗金仙后期。
  而此时却未见停下的迹象,依旧在提升之中,最终到达准圣,才开始缓缓减慢,最后稳定在准圣初期巅峰。
  ……
  随着修为的稳定,夏禹缓缓的睁开了眼睛,修为的突破,他的视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看向那些广场中的诸位首领。
  他发现,他们在那功德的加持下突破了现有的境界,成为了仙境修士,看到这情况,夏禹不由的露出了笑容。
  他看了一眼众首领道,“好了,事情都已完结,吾还有一件事宣布。十年后,吾将退出共主之位,证道五帝。”
  说罢,夏禹一个闪身消失在了陈都广场的祭台。
  听到夏禹之语的众位首领,也纷纷告辞,转身向各自部落飞去。
  至于那十年后之事,他们相信,夏禹一定会给他们人族找一个好的接班人。
  至于乾坤鼎与崆峒印,此时依旧朝着混元宫飞遁而去。
  ……
  时光匆匆,转瞬之间,十年已逝。
  此时,已到了夏禹退位让贤的这一天,那些部落首领也早早的聚集在陈都等候新任共主的出现。
  此时,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这新任共主可能就是夏禹之子“启”。
  在这十年中,夏禹开始将启放在台前,他自己则是隐居幕后。启的聪明才智也受到了众位大臣的一致肯定。
  中午时分,夏禹带领着一众大臣和他儿子启来到了陈都广场。
  一路上,夏禹频频的对着一旁的部落首领挥手。
  来到祭台下,夏禹手拉着启缓步走上去,而多宝,则是立于一旁。
  此时,祭台上以摆上了众位圣人的令牌。
  夏禹拉着启对着一众灵牌拜道,“天道在上,众位圣人,莫离圣师鉴之!今有人族共主大禹将共主之位传于启。”
  夏禹话音刚落,洪荒天空一阵雷响。
  洪荒东方天际腾升紫气三万里,只见远远的飞来八道身影。
  在这八道身影之后,便是人族四祖,诸皇。
  伴随着那八道身影的是那漫天的祥瑞和仙乐,整个洪荒被圣人出行的异象充满,天女散花,地涌金莲。
  无数生灵被祥瑞滋润,很多修士吸收了那些金莲而少了百年的苦修。
  见此,夏禹带头拜道,“拜见太清圣人,元始圣人,通天圣人,女娲圣母,接引圣人,准提圣人,莫离圣师,轮回之主,四位人祖,诸位皇兄。”
  随着夏禹的话音,一众圣人和人族人祖以及三皇四帝出现在了陈都祭台上。
  由太清出头轻扶道,“众位请起……”
  跪拜在地的众人感到一股清风拂过,身体就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行礼之后,夏禹便是开始祷告道,“人族共主大禹,治水洪荒,推行水稻,镇压四海,划分九州。今感功德圆满,将人族共主之位,传于启。”
  台下的众人在夏禹说完之后,便开始齐声高呼起夏禹和启二人的名字。
  这时,天空一声炸响,天外天混沌飞来一片巨大的功德,这功德包含着治水功德,人皇功德。
  同时,冥冥中的命运之河也是一阵翻涌,一条口衔人皇道果的金龙冲出命运之河,向陈都飞来,洪荒生灵的头上更是飘起道道信仰之力。
  三种力量很快汇聚在陈都上空,这时,那功德金云一阵波动,瞬间化为数份,夏禹得七成半,一成归了多宝,一成归了乾坤鼎和崆峒印,半成化作无数份归了有帮助的人身上。
  此时,收了功德的莫离顺势抛出崆峒印,低喝一声,“人皇,立!”
  一道人皇帝气飞出,融入到夏禹的身体里。
  夏禹在这七成半的功德和人皇帝气的加持下,修为很快突破到了准圣巅峰,成为天地间少有的准圣巅峰高手。
  至此,禅让之事结束,人族三皇五帝的时代,也是过去。
  有了三皇五帝的镇守和九鼎的镇压,人族的气运从此绵延不绝,长久不衰。
  禅让大典结束之后,诸圣便是离去。
  而夏禹也是跟随三位人祖,以及三皇四帝返回了东海蓬莱阁之中。
  至此,人族进入到一个新的局面。
  ……
  却说夏启继位之后,便改变了原始王朝的禅让制,开创了沿用千万年的世袭制的先河,自此,国天下变成家天下。
  国家中央王室血脉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
  夏启成为共主之后,组建军队,修建城池,制定刑法,建立了人族历史上真正意义地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此前的虽然也叫王朝,但实际上大王只是相当于领袖,而不是帝王。
  至此,神州大地亦称华夏!
  此时,人族帝位的争夺已经引不起洪荒大能们的关注了,诸圣更是没有在意,就算是人族圣地和蓬莱阁之中,对此也保持平常态度。
  公天下变家天下,又何尝不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