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海上升明帝 > 第168章 东征安徽

第168章 东征安徽

    吉阳河畔,休宁县城。

    喊杀声刚刚结束,一位书生披甲带剑,高掣一面大纛登上城楼,将旗立起。

    “杀虏者昌降虏者亡”

    大旗上八个斗大血字极为醒目。

    百姓一片欢呼,个个雀跃。

    掣纛书生站在城楼上,“那些鞑子还有降贼的汉奸国贼,统统斩于城下,祭我血旗!”

    随着一声斩字喊起,数十个八旗兵被斩首,又有数百降虏汉奸被处死。

    义旗在徽州休宁县城上空飘荡,这位掣纛书生的名头也再次响彻徽州,此人年近不惑,本地有名的乡绅金声,崇祯元年中进士,授庶吉士。本来前途大好,崇祯二年清军入关逼近京城,崇祯召对平台,他荐许申甫。

    崇祯授许申甫为副总兵,敕募新军,金声自请监军,崇祯不许授为御史参军,令许申甫便宜行事。许申甫虽有知兵之名,可仓猝间也只得招募市井游子数千为军,出城与满桂、黑云龙诸军互为犄角,与清军战,连败于京郊,满桂战死,许申甫也随后在卢沟桥为清军绕后袭营,被乱箭射杀,全军覆没。

    金声请带兵反攻,不许。

    清军退后后,御史弹劾金声举荐失人,称书生误国,崇祯知其忠不究,起西城巡察御史,金声却辞官不就,返归反里。此后大学士徐光启荐他同修历书,亦不赴。

    他专心在家乡书院讲学著书。

    崇祯七年再召他为山东按察佥事,应上疏辞。

    此时各地饥民四起,农民军遍地,金声于是在家乡招义勇、办团练,组织县绅捐粮赈灾,防饥民生变。

    在各地动荡的情况下,休宁反倒难得安宁,为一方净土。

    闯军攻入北京,崇祯死,随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福王在南京称帝,特召他为左佥都御史,金声仍不赴任。

    清军攻下南京,金声拒绝了多铎的招降信,引团练扛起杀虏血旗。

    在金声的积极联络下,宁国的邱祖德、徽州的温黄、贵池的吴应冥、泾县的尹民兴等官绅纷纷起兵,遥相呼应。

    一时间,南京上游南岸的池、徽、宁、太四府皆是义军四起响应。

    也就是在这时,一支明军从浙东沿新安江西进。

    “黄公已至徽州歙县!”

    “黄公来的这么快吗?”

    金声从弟金经、金维一起上城来,带来一个好消息。

    “黄公奉鲁监国旨入徽州,咱们徽州终于有援兵了。”

    金经把一个盒子捧到金声面前,打开,里面有数样东西。

    首先是一方银印。

    捧在手中,上面赫然印着四个大字。

    “天赐忠臣!”

    这四个字,让金声顿时忍不住落泪,他前半生习文,三十多岁考中进士,春风得意,面对清军打到北京城下,他自请召对,侃侃而谈,皇帝也从谏如流,结果他举荐的许申甫大败全军覆没,他也落了个纸上谈兵赵括之名。

    自那以后,虽然皇帝不罪,可他却也意志消沉,辞职回乡。

    十五年。

    他一面在书院讲学著书,一面也操办团练乡勇,这些年来,也始终保护了一方安宁。

    击流贼、剿山匪。

    可朝廷局势一日坏过一日,两都沦陷,江山倾颓,清军招降,他果断拒绝,并毅然举旗起兵。

    誓要守一方乡里安宁,不让鞑虏侵略。

    当年许申甫兵败,给他的打击极大,他也一直努力想要摆脱赵括之名。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徽池宁太四府起义声势浩大,接连收复府县城镇,而此时,在北伐军中的鲁监国给他赐下这方银信,称他天赐忠臣,如何不感动。

    “大哥,这是给你的委任敕旨,殿下授你右副都御史加兵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巡抚安徽宁池太各地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并赐王命旗牌八旗八牌,尚方宝剑一把。”

    巡抚安徽提督军务,还挂的是右副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的衔,甚至还加了翰林院侍读学士,这可真是天大的官。

    再进一步就是总督,然后就能入阁了。

    金经金维兄弟俩都非常兴奋,大家提着脑袋举兵抗虏,除了保卫家乡,当然也希望建功立业。

    不过金声对官职这些却倒没太在意,毕竟这十几年来,朝廷屡屡征召起用,他都拒绝了,官职是一个比一个高,他都没在意过。

    他望着这些东西,在意的是浙东鲁监国终于把目光放到安徽这边来了,终于派援兵来了。

    原浙东金衢严巡抚黄道周,与刘宗周在朝中并称二周的这位有名的大臣,此次被鲁监国授为安徽总督,还带了一支精兵前来。

    同时,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张国维,被授为督师,督师两江。

    张国维督的这个两江,指江西和江南,江南如今被鲁监国划设为安徽、凤阳、和江宁、苏松四块,各设督抚。

    其实江南因为地域极广,又向来是钱赋重地,又有陪都南京中都凤阳,因此以往南直所辖这些地方,也是管理复杂,一般有时以长江南北为界,分为江北和江南两块,有时则以上下游分为上江和下江两块。

    鲁监国现在把南直隶划出四块来,有些琐碎,但现在南直也正是清军重兵屯驻之地,这样细分倒也有实际上的许多方便。

    各设督抚,然后再加了张国维这么一位重臣督师总制。

    金声很欣慰,不是欣慰自己当上巡抚了,而是欣慰大明中兴有望,如今不仅已经止住了崩溃之势,鲁监国甚至还亲自提师北伐,一路都快打到南京了。

    “随我去迎黄公!”

    一想到朝廷强援新至,以后安徽诸地义军也不会再是各自为战,能够整合一起,特别是上游的江西,下游的苏松、背后的浙江都能够响应支援,他就更兴奋起来。

    沿河而下,赶到徽州府城。

    休宁江东下,汇入新安江右支,往下游不远,便是新安江的又一大支流汇入的江口,在这江口不远,便是徽州府城歙县了。

    歙县府城位置独好,练江谷地、新安江谷地的两大山系的结合部。

    南北皆是两片连绵沃野河谷地,更远的则是黄山等大山屏障,府城东西又是两座山,处于东西两山结合部的缺口。

    河溪纵横,交通发达,土地肥沃。

    偏偏还扼守地利,易守难攻。

    往东顺江下杭州,往西沿谷出江西,往南下福建,往北至长江,徽州盆地,既有山河之险,更有地利之饶。

    黄道周从南边的衢州过来也很方便,此时他率领了五千兵马前来,因为金声等举义,也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尤其是此时因为多铎准备班师,召还兵马,南京周边开始交接给一些投降的绿营,或是北方南下的八旗汉军。

    黄道周受命总督安徽,绍兴起义的郑遵谦则被授为安徽提督,毛有伦为巡按,以曾在海宁杀虏起义的和尚将军顾隐石为徽州总兵。

    东京行在那边,不仅把义兴营拔给黄道周,还给他补充了不少钱粮军械,所以他这五千人前来,也是旌旗整齐,看着龙精虎壮。

    金声在城外,便远远看到了一面面旗帜,督标、提标、镇标、道标等各营,旗帜分明,士兵皆气势很足,没有菜色。

    着甲率达到两成以上,甚至有不少马队。

    越靠近府城,人马越多,巡骑、关哨,检查严密,虽然繁琐,可他却很高兴,这说明这支兵确实是精锐之师。

    一路通过检查来到城中,总督黄道周和提督郑遵谦、巡按毛有伦、总兵顾隐石等一起来迎。

    见面后,先宣读监国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