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帝国能臣 > 第125章 晋原之行(二)

第125章 晋原之行(二)



        此时的秦骧正带领着铁昆仑、铁延祈三兄弟、庄池麟以及周蕙荃一共七人驰骋在通往晋原郡的官道上。在他们离开京城的前一日,秦骧的两位兄长代表恒阳秦氏,与代表晋原周氏的周绰、周沐完成了结亲的大礼,定下了秦骧与周氏姐妹的婚期,至此秦、周两家望族正式结成联姻。

        由于担心秦骧的安全,周蕙荃执意要跟随他一起前往燕国,秦骧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允许她跟在身边;而秦府西苑和镖局则交给了周绰和周蕙茞父女打理——“花铁蛇”的核心人员都已经撤出了京城,秦骧将自己的身家交给他们,也是向周氏一族显示秦氏一族的诚心和诚意。

        但此次秦骧一行应该是赶往恒阳城东北方向的燕州郡,却又为何转而奔向正北方的晋原郡?原来这是秦骧的思虑,此时已是三月底,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到了四月初八,他们转道晋原,就是要提前准备好,等待着回乡祭扫的车骑营前军将军陈冕的到来。

        然而世事岂能尽如人所料,燕王勾结鹰戎左部的消息通过秘密途径传到了皇帝那里,但是秦骧他们还不知道。而如果朝廷根据这条线报展开军事部署,陈冕就极有可能被派往燕州郡,那他们就不可能在晋原郡等到这个人;相反,陈冕反而在秦骧的目的地等着他。

        七人进入晋原城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初二的晌午,这里是周蕙茞和周蕙荃姐妹俩长大的地方,城中的一切留给了她们非常珍贵的记忆。

        晋原城建立在晋北草原与中原之间的隘口上,居高临下俯瞰着莽莽草原,突兀的坚城阻挡了风一般驰骋的塞外狼骑,成为是中原王朝抵御草原游牧部族南下入侵的前线要塞。

        正是由于其鲜明的军事特性,使得这座城的布局和风格迥异于其余“四都”,不修繁华、不饰文藻,城中建筑多是泥瓦砖砌,古朴却又坚固;民风尚武豪迈,街道上随身携带刀剑者比比皆是,大有“藏兵于民”的架势。

        “中原腹地的文人以一手妙笔丹青为荣,纵然繁华盛景,也显得柔弱可欺!但看这晋原城里,人人却是勇武豪气,也难怪当年高祖皇帝仅仅凭借一城之力横扫天下!”走在晋原城的街道上,秦骧由衷感慨道。

        周蕙荃一身男装,腰间挂着一柄三尺细剑,也是飒爽英姿、不让须眉。她听秦骧如此赞叹,也禁不住附和道:“此处乃是大盛的龙兴之地,除了高祖皇帝,还出了义父、张云远和李元疾三位当世名将,真真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秦骧嘿然一笑,说道:“张云远与李元疾号称‘双璧’,荃儿却将岳丈大人放在二人之前,当心有人会不服气!”秦骧与周氏姐妹的婚约定下之后,便称她们姐妹为“茞儿”和“荃儿”,以示亲密。

        周蕙荃不愠不闹,笑着说道:“在我眼中,义父就是比他们强!而且当年高祖入京,为他守住这座近乎空城的大本营的,就是义父,张云远和李元疾当时见到义父还得给他行礼呢!”

        “呵呵,这些应该都是在你出生之前的事情,你倒是记得清楚!”秦骧坏笑着打趣周蕙荃,惹来对方一个白眼。

        “不是我记得清楚,这座城中但凡上了点岁数的都知道这些旧事!”周蕙荃说道,“话说这些事还都是城里的老人们告诉我的呢!”

        秦骧笑笑,没有继续说话。此次来晋原城,第一当然是来找陈冕的晦气,第二他还要拜会一下城中的周、白两家望族,向他们传达三家结盟的诚意。这第一站当然是拜会周氏一族,秦骧与铁昆仑等人在周蕙荃的带领下,来到了晋原西城的一座外观古朴的院落——周氏祖宅。

        周氏祖宅高大的门头上悬挂着镶着金边的匾额,上书“周济桑陌”四个大字,乃是周氏一族的祖先们留下的,几百年来一直门头上,供子弟们瞻仰、凭吊。周氏一族以“经学”传世,族中名儒辈出,特别是出了周绰这位开国重臣之后,晋原周氏的名号响彻了全国,称为世人景仰的望族。

        然而实地到过晋原的人都知道,虽然背负着“望族”的名号,晋原周氏却是以耕读传家,不置产业,单论财力不及城中一些商贾之家。但正是由于这种严谨治学的门风,他们才能与其他几家望族并立,在天下士人之间有着他人难以匹敌的影响力。

        周蕙荃领着秦骧进入了周氏祖宅,先是祭拜了祠堂内周氏的列祖列宗,其后来到了“尊贤阁”,拜见当今周氏一族的两位族老——周孝和周悌,他们是周绰和周沐的父辈。

        “蕙荃,你个丫头居然舍得回来看我们两个、已经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家伙了!”周孝须发皆白,手里拄着一根拐杖,佝偻着背,眼神还算清晰,思维也都不乱。

        “蕙荃给三爷爷和六爷爷磕头了!”周蕙荃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给两位老长辈磕头;秦骧见状,也跟着屈膝致敬。

        周悌捋着三尺长的白须,端坐在太师椅上,看着周蕙荃和秦骧二人,笑道:“这位小公子就是蕙荃未来的夫婿吧?嗯,丰神俊秀、是副好模样!”

        周蕙荃裂开嘴笑道:“六爷爷说笑了,秦骧哪里称得上‘丰神俊秀’四个字,只能算是‘不难看’罢了!”

        周悌“哈哈”一笑,说道:“爷爷的眼神算不得好,但是面相还是看得清楚——你这位夫婿,将来必成人中龙凤,老夫说他‘丰神俊秀’,只怕还不及他将来的成就!”

        “六爷爷就爱说笑!”周蕙荃灿烂地笑道,“这么多年您见谁都这么说,大家都已经不信了!”

        周孝也开口笑道:“六弟近些年不读经书,却钻研起‘符谶’之道,连带‘占卜星象’之学也有涉猎!我周家老祖宗要是知道他如此不务正业,会不会早点收他走!”

        “呸呸呸!三哥竟胡说八道!”周悌一脸不悦地说道,“无论‘符谶’还是‘占卜星象’,都是窥测天机的高深学问,哪里是苦修经学之人能够明白其中精妙的?这位小公子,你说是也不是?”

        秦骧听着两个老头的互相抬杠,原本心里好笑,堂堂天下望族的族老,竟也如孩童一般。听到周悌征询自己的意见,他点头赞同道:

        “不止是‘符谶’、‘占卜星象’,世间的道理纷繁冗杂,岂是一家一言能够阐明世间和宇宙真理的?只有博学多思,才能开拓眼界,明白这世上并不是只有‘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好好好,孺子可教!”周悌捋着长须笑道。

        周孝却是连连摇头道:“怎么恒阳秦氏也出了这样的子弟,难道真的是世道将要大变吗?”

        周悌点头道:“三哥,老弟我早就说过,不合时宜的规矩要改!老祖宗为我们立下了‘周济桑陌’的祖训,这一点我们周氏早就已经做到了!而今正是要‘周济黎民’和‘周济天下’的时候,继续埋首故纸堆只会贻笑大方!”

        周孝正准备反驳周悌的时候,周蕙荃一把扶住周孝握着拐杖的手,娇声道:“两位爷爷就不要再吵了,今日我特意带着未来夫婿拜会你们,可不要在客人面前失仪!”

        周悌“呵呵”一笑,说道:“周家和秦家的事情,周绰和周沐两个小儿辈已经来信告知我们了。如今族内的事务由他们做主,只要秦骧的小子入得你们姐妹俩的法眼,我们两个老家伙也没什么意见!”

        周孝叹了口气,也说道:“我们二人不管族内事务十多年了,秦、周、白三家结盟的事情,就交给他们去做吧!只不过遴选族中女子入宫的事情,老朽是万不能答应。”

        周悌摇摇头,对秦骧说道:“这一点我与三哥的意见一致。一入宫门深似海,皇宫里就是龙潭虎穴,我等怎忍心见得自己女儿、孙女入宫受罪!何况一旦成了皇亲国戚,趋炎附势者便如蝗集蚁聚,若想保住一世清名,却是难如登天!”

        “送不送周氏女子入宫,这不是晚生考虑的事情!”秦骧说道,“二位的顾虑晚生也知道,但正如两位长辈说的,决定权在上御史和外太尉手中,秦骧却是无法置喙!”

        “说的也是!”周孝和周悌点头,“我们也找过白家的族老谈及结盟之事,他们的意见与我们相同,结盟与否、送女子入宫与否,都由京城内的白德虞决定。但如此一来,晋原的白氏和周氏结成同盟,势必会得罪同出一郡的崔氏。未来三家之间……”

        “未来三家之间仍可正常交往!”秦骧说道,“其实秦、周、白三家结盟并不是针对某个外戚家族、某支朝堂势力,而是要帮助皇帝陛下重塑朝堂,为大盛朝的长治久安奠定根基!无论崔氏、赵氏还是东郭氏其实都可以一道加入这个同盟,共同为陛下出力!”

        周悌点头道:“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只有形成了你终于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牢不可破,其实家族之间、郡县之间乃至于国家之间也都是如此!周绰和周沐他们在盘算着什么,老朽也算是摸到了一丝梗概了!”

        上一回,鹰戎左部突遇雪灾,燕王与之结盟成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