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皇子奋斗日常 > 第141章 希望

第141章 希望


  修鸿嘉没有急着回答裴清殊,而是若有所思地看着他说:“我看十二殿下不像是个性情急躁之人,  为何会在这件事情上如此执着呢?”
  裴清殊苦笑了一声,  低声道:“因为我已经等了太久了……如果可以的话,  我也不想急于求成。可是……”
  这个国家所能留给他的时间,  真的不多了。
  当初公孙明给他的那个“潜”字,的确很适合年幼时尚未出宫建府的裴清殊。
  可是在他领了差事,正式进入朝堂之后,如果裴清殊再像以前一样,不显山不露水的话,那他要拿什么来争这个皇位?拿什么来守护这个国家?
  裴清殊本身的性格,并不是那种会和别人针锋相对,  起正面冲突的。
  可是他没有办法。
  正所谓“不破不立”,  如果他不抓紧时间,  尽快进行改革的话,大齐就真的没救了。
  这几个月的缓冲期,已经是他所能等待的极限了。
  修鸿嘉见他皱着眉头,欲言又止的样子,  心中忽然一阵感伤,  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其实殿下的心情,我能够理解。说句不该说的话吧,当年我初出茅庐,踏入官场的时候,我也像殿下一样,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的,  也曾经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可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妥协,渐渐地被周围的环境所改变了……殿下或许会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可事实却是,许多原本清醒着的人,不得不为了融入大环境而选择装醉。”
  裴清殊听了这番话之后,心中既酸涩又无奈。
  他长长一叹,苦涩地说:“罢了,是我为难修大人了。”
  说完他拱了拱手,就要离去。
  谁知就在这时,修鸿嘉却叫住了他:“十二殿下且留步!”
  裴清殊疑惑地转过身来。
  修鸿嘉笑了笑说:“您的确是叫我为难了好久,不过不是因为您让我上书皇上的事情。”
  裴清殊不明白:“修大人这话怎么说?”
  “您让我感到为难,是因为我等像您这样一位皇子出现,已经等了太久了,久得险些忘记了自己当年为官的初衷。”修鸿嘉说着,从裴清殊手中拿过了那封奏章,“我已经老了,老到已经不那么怕死了。所以我愿意为殿下,为大齐,尽绵薄之力。”
  裴清殊惊喜又意外地看着眼前这个留着一把长胡子,整日屁颠颠地跟在三皇子屁股后头的小老头儿。
  没想到像修鸿嘉这样看起来圆滑又世故的人,竟然愿意为了帮他而得罪三皇子,得罪礼部尚书,甚至得罪皇帝,和天底下许许多多利益相关之人……
  这完全出乎裴清殊的意料之外。
  修鸿嘉的态度,让裴清殊原本已经跌入谷底的心,升出一丝新的希望。
  看来这个国家,还是有很多有识之士愿意追随着他的脚步,去做出一些改变的。
  这种不是他一个人在孤军奋战的感觉,让裴清殊心中倍感踏实。
  在修鸿嘉正式将奏折呈递上去之前,裴清殊又去宋府,拜访了一下他的岳父宋尧。
  整顿官学这样的大事,皇帝势必要拿去与阁臣们讨论。宋尧虽入阁不久,但因才华横溢,性情谦和稳重,近年来越发受到皇帝的器重。
  不仅如此,宋尧还与首辅岳安志趣相投,关系十分要好。可以说若是能得到宋尧的认可的话,裴清殊的改制之路,必然会走得更加顺利。
  好在宋尧并没有让裴清殊失望。适当地给裴清殊提了两个小建议之后,宋尧就向他承诺,一定会尽他所能,替裴清殊完成这次改制。
  等裴清殊走后,宋夫人好奇地凑过来问宋尧:“怎么样,十二殿下有没有向你抱怨昭屏还没怀孕的事儿?”
  宋尧颇为无语地说道:“十二殿下来找我,是来说正事儿的。”
  宋夫人理直气壮地说:“生孩子难道不是正事儿么?”
  宋尧好笑地说:“好好好,是正事儿。不过夫人,你也不要天天把这件事情挂在嘴上。要是昭屏听到,又要觉得有压力了。”
  宋尧说的没错,眼看着从大觉寺回来之后,自己的肚子还是迟迟没有动静,宋氏越发地着急了。
  常年给裴清殊瞧病的薛太医替她看过了,说她身子康健,没有什么问题。宋氏还是不放心,又悄悄地请给宋府看病的大夫瞧了,结果那大夫也说她的身子没毛病。
  看了几个大夫都无果之后,许是病急乱投医,宋氏不知怎么想的,竟把主意打到公孙夫人头上,想请公孙夫人帮她瞧瞧。
  因为公孙夫人身份特殊,在找她之前,宋氏先找裴清殊商量了一下。
  裴清殊听了,直接打消了她的念头:“这恐怕不成。当年我皇姐成婚之后迟迟没有身孕,母妃也请公孙夫人帮她看病来着。可公孙夫人说自己不擅长把脉,只是告诉了皇姐一些提高受孕几率的方法而已……”
  “那样也好啊。”宋氏是真的急了,“殿下就帮帮我吧!”
  修鸿嘉等人答应帮忙之后,裴清殊的心情好了许多,此时也有心思和妻子调笑几句了。他伸手摸了摸宋氏的脸,含笑问道:“你想让我怎么帮你,嗯?”
  宋氏红着脸说:“不是那个帮……”
  “那个是哪个?”裴清殊不依不饶地问。
  眼看着宋氏的脸一点一点变红,裴清殊觉得特别有趣。
  等到一番云雨结束之后,裴清殊宽慰她说:“你啊,就是想得太多了,心思过重,所以才会难以受孕的。你听我的,从今天开始不要多想了。多休息,放轻松一点,该有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了。”
  宋氏轻轻地点了点头,可她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心里显然并不是这样想的。
  裴清殊看出她心中似乎有什么顾虑,可是不愿意和他说的样子,就有些无奈:“昭屏,你心里到底在担心些什么呢?”
  “我……”其实宋氏担心的,就是七皇子妃林氏所说的那些话——万一钟姑娘进门之后,先她一步生下长子,将来她要如何自处呢?
  虽说钟姑娘身子孱弱,应当不会那么容易怀上,可这种事情是很难说的……
  看着宋氏吞吞吐吐的样子,裴清殊温柔地说:“你有什么顾虑,尽管告诉我。我们是夫妻,有什么事情都要一起承担,对不对?”
  宋氏咬着牙,非常艰难地开口道:“我知道殿下希望自己的长子也是嫡子,可我怕……怕我在妙珠妹妹和傅七妹妹进门之前,还是不能生下嫡子。”
  裴清殊最近都忙于公务,都没有想到枕边人原来还藏有这样的顾虑。
  宋氏的话,倒是提醒了裴清殊。
  如果他一直都没有嫡子的话,难道就能一直都不让旁的侧室生孩子么?
  这是不可能的。
  他需要孩子,不仅仅是嫡子,还有其他庶出的子女,来延续他的血脉。
  裴清殊早就想过了,他至少需要有五、六个儿子,三、四个女儿。光靠正室一个人,肯定是生不了这么多的。
  所以,他可以等宋氏,给她时间,但他也等不了太久。
  他在心中设置的期限是三年。如果成婚三年后他还是没有嫡子的话,也只能让庶长子先出生了。
  不过现在宋氏压力正是最大的时候,裴清殊当然不能这么说了,好像在逼迫她什么似的。
  他只是半调侃性质地说:“你先别想那么多了,说不定是我的问题呢?等忙过了这一阵儿,我就让薛太医来帮我把一把脉。”
  “殿下……!”宋氏有些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裴清殊笑了笑,温柔地说:“睡吧。”
  他也需要好好地睡一觉。
  明天醒来之后,又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他需要养精蓄锐,才能打赢这场仗。
  ……
  修鸿嘉将奏章在大朝会上呈递上去之后,朝堂上的反应有些出乎裴清殊的意料。
  听四皇子说,那些大臣们不是支持,也不是反对……他们就好像在看戏一样,关注点全都歪了——让他们议论纷纷的点是,礼部的老修是不是疯了。一把年纪的人了,怎么突然想到了整顿官学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大朝会上,三皇兄脸色铁青,八皇叔神色尴尬,一言不发。”四皇子摇摇头道,“可惜啊可惜,这份计划到底不是修大人写出来的。若是十二弟你亲自上朝,陈述条钢,想来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裴清殊的品级太低,又没有爵位在身,暂时不能参加十日一次的大朝会。因此每次大朝会结束之后,他和七皇子都会来四皇子这里,兄弟几个一起聊聊时政,互通有无。
  有的时候,容漾也会来和他们一起讨论。不过裴清殊感觉,最近这段日子,他在四皇子这里见到容漾的次数好像少了不少,也不知他在忙些什么。
  “那,父皇和大臣们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七皇子出宫之后,办差就和上学时一样,都只是马马虎虎而已。所以尽管他已经出宫好几年了,可到现在也还是从五品,也没能参加得了大朝会。
  四皇子看了裴清殊一眼,道:“大臣里头,有人附议支持,也有人反对。不过更多的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此不置可否。”
  裴清殊苦笑一声,看向四皇子:“这样的情况,想来四哥已经见怪不怪了吧。”
  别看裴清殊现在好像在很积极地改革一样,可是和四皇子相比,他简直都算是保守派了。
  许是经历挫败的次数多了,四皇子现在都能笑着说出这番话了:“是啊,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反对的人不多,是有希望的表现。可等日子久了,我就明白了什么叫做‘不了了之’。就和我们当初在庆华宫读书时的感觉一样,那种一拳打到棉花里的感觉,实在太令人绝望了。”
  “可是四哥,我看你好像并没有放弃改制的意思啊。”七皇子打了个哈欠,颇为幽怨地看着四皇子说:“天天叫我帮着干这个、干那个的……全都是些得罪人的事儿!”
  四皇子板起脸,一字一顿地说:“裴、清、安!”
  七皇子连忙往裴清殊身边躲了躲:“十二弟啊你都不知道,我每天要遭受多少个白眼的!工部的人现在都说我是四哥的狗腿子!哼!我不想干了,我要去礼部投奔你——”
  裴清殊好笑地说:“投奔我做什么?”
  七皇子挺起胸脯,特别有志气的样子,豪情万丈地说:“我要做你的狗腿子!”
  “噗……”原本裴清殊的心情还有几分沉重,被七皇子这么一搅和,他就是想沉重都沉重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