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皇子奋斗日常 > 第166章 前线

第166章 前线


  此时此刻最为担心七皇子的,莫过于他的生母慎贵嫔,  还有七皇子妃林氏了。
  林氏见怎么等七皇子的信都等不来,  就找到了宋氏,  希望能从宋氏这里打探出一些消息。
  宋氏听了之后,  便好言好语地安抚了林氏一番,说七皇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但在宋氏心里,她其实也不清楚前线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她现在只觉得庆幸,还好裴清殊因为她和孩子的缘故留了下来,没有去前线冒险。
  裴清殊听宋氏说了林氏来过的事情之后,颇为无奈地说道:“昭屏,  你做得对。七嫂现在就是担心也没有用,  我们所能做的,  也只能尽力多安慰她一些了。”
  宋氏面露忧色地说:“殿下,您同我说句实话,七皇兄他们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前几天孙妈妈也来问我呢,我都说平安无事,  可不知道还能瞒上多久……”
  她还怀着身孕,  裴清殊不想让宋氏跟着操心战场上的事情,就宽慰她说:“你放心,我有十足的把握,这场仗朝廷一定会胜。至于七哥,他的性子虽懒散了些,但我特意排了虎子去保护他,  想来他们只是暂时被什么事情给耽搁了,很快就会给我们来信了。”
  宋氏见裴清殊信心十足的样子,便多少放下心来,安心养胎去了。
  事实上,前线那边所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裴清殊所说的这样云淡风轻。
  叛军和朝廷军在四川僵持了数日之后,曾剑率先试图打破僵局,悄悄地派人去向大皇子送了一封信。
  大皇子看完信的内容之后大惊失色,手一抖,差点没有拿稳那张薄薄的信纸。
  说句老实话,大皇子在看到曾家的提议之后,的确有过一瞬间的心动。
  敬妃被打入冷宫,也有一年多的功夫了。大皇子非常想念他的母妃,想要接敬妃出来和自己团聚。
  可是大皇子转念一想,如果他好好努力,一心为朝廷效力的话,敬妃起码还能好好地活着。甚至在皇帝百年之后,新君或许仁慈,能够让他把生母接出宫去奉养。
  但如果他步三皇子的后尘,起兵谋反的话,不仅救不出敬妃,还有很有可能让敬妃像皇后那样立即殒命。
  他是武夫不假,但这并不代表他一点脑子都没有。皇后前车之鉴犹在,大皇子是不会选择谋反的。
  但曾家抛给他的这个诱饵,如果能够接好了的话,或许就是扭转这一次战局的最佳时机。
  大皇子反复思考了一阵子之后,让人叫来了他的两个副将——一个是跟随大皇子多年的心腹,副将况骏,另一个就是七皇子。
  大皇子请七皇子帮自己做一个见证,证明自己和曾家只是虚与委蛇,不是真的谋反。
  七皇子一听,心中便下意识地敲响了警钟。
  他和大皇子的关系平平,甚至在此次平叛之前,都没有什么单独相处的机会。
  现在大皇子把这么重大的事情告诉他,七皇子没办法不担心,这是大皇子给他设下的圈套。
  毕竟谋逆一事非同小可,一旦被搅合进去,掉脑袋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他的家人。
  大皇子看出七皇子的犹豫,心中颇有些伤感。但他也知道,这是自己平时太疏忽兄弟情的必然结果,所以也没有责怪七皇子,只是请七皇子吃了一顿酒,掏心窝子地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七弟,我知道我这个大哥,平日里对兄弟们的关心不够多。但你要相信,我和老三是不一样的。我是想过争那个位子不假,但那都是我过去一时糊涂,受了老二他们的撺掇。现在我母妃和皇贵妃翻了脸,我也算是看明白了,老二母子从头到尾都只是在利用我和三弟相争罢了。”
  大皇子说话的时候,七皇子就端着酒杯,静静地聆听着大皇子的倾诉。说句实话,他有些被大皇子的真诚所打动了。
  “有的时候我特别羡慕你和四弟、十二弟他们,真的。我能看得出来,你们是真的好,而不是像大哥和你二皇兄这样,看着亲近,实则互相防备着彼此。”
  说到这里,大皇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有的时候就在想,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可我明明不过是一个郡王而已,怎么就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了呢?母妃不在身边,父皇对我疑心,兄弟和我不亲……我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今天这样的?”
  大皇子说着,又干了一杯酒,“不瞒你说,自打母妃进了冷宫之后,我对太子之位早就没有什么想法了。我倒宁愿自己不是什么皇长子,而是像我军中的那些兄弟一样,只是寻常人家出身的普通武将。我愿为大齐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只愿没有人疑心我的动机是什么,能够真心实意地夸我一句,说我是大齐的忠良!”
  七皇子清晰地看到,大皇子的眼睛湿润了。
  七皇子心中一酸,举起酒杯,敬了大皇子一杯:“大哥,你是条汉子,我敬你。”
  一杯酒下肚之后,七皇子正色说道:“曾家的事情,我愿意替大哥作证。”
  大皇子这番话说的实在是情真意切,七皇子已经完完全全地被他给打动了。
  如果大皇子所作出的这一切,都是给他设下的局的话,那么七皇子心甘情愿地认栽。
  ……
  和曾家私下订好协议之后,曾俊代表曾家出面,和大皇子等人商议了一下具体的计划。
  他们准备让曾剑率领八万人马,从西侧试图绕过慕家军。
  到时候慕老将军定然不会轻易放行,会带兵去拦。
  这个时候,曾俊再带领着剩下的七万人马继续北上。
  大皇子只要给他行一定的方便,做出逃跑的样子,给曾俊放行就好了。
  他们约定,直到攻破山海关,来到京城之后,他们才会改奉大皇子为主。在此之前,曾家还是暂时打着三皇子的旗号行事。
  但曾家的真正计划,则是利用完了大皇子之后,再把他杀掉了事。
  奉三皇子为主还是奉大皇子为主,对他们来说都没有意义。
  曾家人真正要的,是要这江山易主,改姓为曾。
  然而大皇子并没有他们想象当中的那么有勇无谋。
  除了让七皇子给他做见证之外,大皇子还给皇帝写了一封密信,将自己的计划同皇帝和盘托出。
  不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皇子并没有等到皇帝的回答,便已经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了。
  就像曾家人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样,大皇子他们也有自己的打算。
  大皇子打算,让况骏领着两万人,先悄悄地北上埋伏起来。自己则领着两万人,假装不敌曾家军,向北逃窜。
  七皇子则带领着一万人马假意去后方偷袭三皇子,等曾家军北上之后,再从南侧对他们上下夹击。
  大皇子的计划原本是可行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曾剑父子打从一开始就打算用七皇子的命,逼着大皇子不得不和他们真正地站到同一条船上。
  曾俊本来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好的那样,挥兵北上,可出人意料的是,他突然掉头,大力攻击七皇子。
  七皇子察觉到不对劲之后,拼命逃窜,但还是不敌曾家兵力,被曾俊围堵在龙安城外。
  大皇子听闻消息之后非常震惊,几乎立刻就想要带兵去营救七皇子,向曾俊讨个说法,却被他的谋士给拦住了。
  “殿下,小不忍则乱大谋啊!曾家人的计划里,并不包含和七皇子合作,所以就算他们攻打了七皇子,您也不应该说什么,而是应当按照原定计划,等他们北上,中况骏的埋伏。”
  大皇子知道他的谋士这样说也是为了他好,可大皇子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行,我必须回去救七弟!七弟是因为我计划不周才会被曾家人围攻的!如果我就这么丢下了他,那我和叛贼又有何异!”
  就这样,为了救回七皇子,大皇子干脆放弃了原本的计划。他召回况骏等人,提前对曾俊发起了正面进攻。
  曾俊虽然早就考虑过大皇子很有可能只是假意和他合作,却没想到大皇子这么快就会同他翻脸,一时也是被打的有些措手不及。
  但曾家军到底人多势众,又是一直在曾俊手下操练的,不像大皇子所带的河北驻军,和大皇子相处时间不多,配合并不是非常默契。
  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之后,曾俊很快稳住阵脚,和大皇子展开了殊死搏斗。
  就这样,七皇子他们暂时和京城失去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