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玄甲 > 第292页

第292页


苏九点了点头,把那个装着传国玉玺锦盒拿了出来递给李靖,说道:“确实找到了,不过为了拿到这枚传国玉玺,我放走了义成公主的两个侍女,她们恐怕是给某个人去传递消息了。”
李靖打开锦盒,拿出传国玉玺仔细地端详了一阵,然后又郑重地把玉玺放了回去,盖上锦盒,说道:“确实是传国玉玺,这件事你办的不错,至于放走两个侍女,不过是小事情而已,就算她们真的是去给什么人报信也没有什么大碍,你就不用为此事担心了,此事就算是陛下知道了也没有什么问题的。”
苏九拱了拱手,然后说道:“具体的事情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如今定襄已经是落在我们的掌握手里,想来那颉利可汗应该是不可能再打下去了,估计再过不久,那颉利可汗就会派使者过来求和了,大总管,你说到时候我们要不要答应他们的求和啊?”


第四百二十一章获胜(六)

李靖摆了摆手,说道:“此事不着急,突厥人的使节毕竟还没有派过来,而且在过一段时间英国公就要来了,到时候与他商议之后再做决定吧。对了,你现在先带本将去隋王宫里看一看。”
“是!”苏九带着李靖往隋王宫里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对了,大总管,那康苏密该怎么安置,此人在这次突袭定襄之战中立了不小的功劳,而且唐公之前也是答应了他一些条件,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李靖挑了挑眉,说道:“在我还没有来这里之前你们是怎么安置他的?”
苏九耸了耸肩膀,然后说道:“虽然说这康苏密有功,但是毕竟是突厥人,如今大唐和突厥尚在作战,以防万一,我和唐公商量之后,就先把康苏密看押起来,有什么要求都是满足,等到大总管来了之后再做打算。”
李靖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既然此人有功,确实是该赏,不过现在是非常时刻,那就先这样看押着,等到和突厥人的战争结束了再行封赏吧。”
“嗯。”苏九点了点头。说话之间,两人也是走到了隋王宫内,见到苏九和李靖走进来,义成公主脸色变得铁青,她看着李靖,说道:“李靖,见到本公主你不行礼吗?”
李靖脸色有些难看,他随意地对着义成公主拱了拱手,说道:“公主,我现在不是隋朝的将领,而是大唐的总管,恐怕不便给公主行礼了。”
“哼,背信弃义的小人。”义成公主冷笑一声,说道:“你现在来这里要做些什么?”
李靖此时也是把情绪收敛了一些,淡淡地说道:“没什么,只是随便看看,如今看完了,我也就该走了,告辞。”说完,李靖转身离开了,苏九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疑惑地看了义成公主一眼,然后就跟着李靖离开了。
离开隋王宫,李靖找了唐俭过来,两人商量了什么事情,不过苏九此时已经被李靖派去迎接大军了,所以并不知道两人交谈了什么。
而与此同时,在阴山北部山脉之下,逃亡到这里的颉利可汗重新聚集了一批部族,在这里扎下了营帐,而之前的那些将军尽管心里面对颉利可汗之前独自逃走的行为很是不满,但是他们在草原上也无处可去,当下也只能重新聚集过来,而此时他们正在营帐中商量该如何度过此次的危机。
颉利可汗坐在主位之上,神色疲惫,显然还没有从前几日的逃亡中缓过劲来,他看着帐篷之内的人,缓缓说道:“如今定襄已被唐国攻破,本汗无可奈何之下只能迁都至此,现在唐军并不打算退去,似有继续进攻的迹象,诸位说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吧?”
帐篷的众人互相看来看,他们之前就在私底下商量过了,现在的突厥恐怕是无法抵御大唐的进攻了,所以也就剩下了求和这一条路可以走了,可是在颉利可汗面前,谁也是不敢说出求和这样的话来,害怕得罪颉利可汗。
不过看现在的状况,此话又不得不说,最后,阿史那思摩缓缓开口说道:“大可汗,定襄一役之后,我突厥元气大伤,而且又遭逢天灾,现在唐军若是再打过来,恐怕我军是难以抵挡,为今之计,只能是向唐国求和了。”
颉利可汗皱了皱眉头,似有发怒的迹象,但是最终还是忍了下来,说话的这人是阿史那思摩,是突厥赫赫有名的将军,只不过应为颉利可汗忌惮他,所以没有让他指挥作战,但是他的本身颉利可汗还是清楚的,现在连他都这么说了,只怕是突厥真的只有求和这条路可以走了。颉利可汗看了其他人一眼,然后说道:“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吗?我们现在真的就只有求和这条路可以走了吗?”那些将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没有人站出来说出颉利可汗想要听到的那些话。这并非是在场之人都是无胆鼠辈,连句话都不敢说,而是突厥现在的情况确实是不容乐观,若是处理不好,亡族灭种之日只怕是不远了,所以自然是没有人敢轻易开口。
看出来大可汗心里颇有迟疑,阿史那思摩也是知道颉利可汗在担心什么,现在若是和唐国求和,只怕这颉利可汗的位置就有些坐不稳了,当下开口说道:“大可汗,突厥现在的状况的确是不容乐观,现在只有求和一条路可以走了。汉人有句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可汗,求和只是暂时的,现在突厥的状况不好,我们先想办法撑过这段时间,待得明年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时候,咱们自然可以再次攻唐,把现在的耻辱全部洗雪,不知大可汗意下如何?”
颉利可汗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先暂时求和,等到来年再发起战争?”
“是的!现在敌强我弱,只有暂时示弱以得保全,等到来年,我们恢复元气之后,那时再和唐国开战又何惧之有,大可汗,下命令吧!”
颉利可汗看了其他人一眼,均是从他们的眼中看出意动之色,当下问道:“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其他人互相看了看,然后纷纷点头称是。颉利可汗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是这么想的话,那就依你们所说吧,派使者去定襄吧,至于求和的条件,你们自己商量吧,本汗有些累了,你们都先退下吧!”
“这。。。。。。”众人迟疑了一下,但是看到颉利可汗有些不耐烦的样子,当下也是纷纷退去了。颉利可汗看到所有人都离开了,这才攥紧拳头狠狠地在在座椅的扶手上捶了一下,脸色铁青,口中低声咒骂着什么。
而其他人离开金帐之后,到阿史那思摩的帐篷里商议了一阵,确定了派出去的使节和他们愿意接受的条件之后,就让使者赶紧前往定襄。


第四百二十二章获胜(七)

定襄,此刻,李靖的大军已经是尽数集结于此,而苏九也是再次统领起了所有的玄甲军,此时大军驻扎在此,自然是在等着颉利可汗的使节过来,李靖他们相信,只要突厥人还不傻,就知道现在他们只有求和这条路可以走。
天气依旧寒冷,前些日子又下了一场雪,定襄附近的草原白茫茫一片,如果此时是身在长安城,这样是景象自然会引人欢喜,甚至有才子吟诗作对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这北方的草原之上,这大雪就成了催命的刀子,士兵们的棉衣根本难以抵挡这种寒冷,已经有士兵被冻伤了,而面对这种天灾,李靖除了让人把火烧旺一点之外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不过让他有些惊奇的是,在一众穿着厚厚的棉衣,裹着大氅的将军之中,苏九却是穿的和平日里一样,与其他臃肿的将军比起来,人家那才是英姿飒爽,而让李靖觉得古怪的是,苏九他不冷么?
对于李靖的疑问,苏九摆了摆手,笑道:“大总管,末将身板硬,这点寒冷不碍事的!”这句话就把其他的将军给得罪了,哦,合着就你苏子瑜身板硬,我们都成了软脚虾是吧?看向苏九的眼神也是越发的不善了。
而苏九显然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他看来,自己说的那可是大实话了,自己的身体受到灵力滋养,早就远超常人了,这点寒冷自然是可以直接无视的,在他看来,那些将军之所以会怒视自己,肯定是嫉妒自己这次立了大功,当下脸上的表情越发的得意。
眼看着苏九即将要引发众怒,李靖连忙转移话题道:“好了,苏将军,你急着过来是有什么事情么?”说着瞪了苏九一眼,你小子也差不多的了,不要闹得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