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玄甲 > 第496页

第496页


段志玄笑道:“唔,原来是这样,你是来找老夫去当说客啊,不过此事于国朝有利,老夫也不会拒绝,我便与你走一趟吧。”
“哎呦。”刘升一拍手,笑道:“那就多谢段大将军了,段大将军,咱们这就走吧,马车我都已经准备好了。”
“行。”段志玄也不是什么犹豫的人,当下就跟着刘升走出了段府,乘着马车往学院而去。
学院之内,苏九正忙着安排招新的事情,老生们都已经回到了学院,所以苏九就把一部分招新的工作交给了老生来帮忙,不过看起来人手还是有些不足,看来他还是得去皇宫找李二一趟。
说起皇宫,苏九想起前些天早朝之上那些大臣弹劾自己的事情,大臣们上奏之后要找自己出来对质,结果才发现苏九根本是不上早朝的,当下就只能是在那里强调了一下苏九的罪名,希望皇帝予以惩戒。李二当时答应了下来,事后就派了王全来学院和苏九说了几句,顺便赏赐了一下那些去剿匪的学生,御史们知道此事后大为不满,纷纷上奏,结果李二就批复说让他们自己找苏子瑜去说,同时还说了若是因此而损坏了国朝和学院的关系,他们就自己想办法谢罪吧。御史们闻言之后却是没有什么动作,傻子才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御史们虽然耿直,但也不傻,知道皇帝没有惩戒苏子瑜的意思之后也就不再抓着这件事情不放,至于削减学院开支的事情,在苏九和顾长青的对话“不小心”泄露出去之后就没有人再说了,哪怕是魏征都没有开口说及此事。而伴随着学院招新的开始,朝廷的关注点也就转移到了这次的招新之上,京兆府虽然忙得焦头烂额,但是朝廷其他的部门也是不好过,可以说现在大唐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就变成了这次学院的招新。
苏九交代了学生几句,就让他们去忙了,揉了揉眉心,这次招新比起之前那一次有了不少的改变,所以苏九要思考的东西也就变得更多了,这一次的考核,苏九并不只关注学生们的资质,同时也是开始注重学生的品性,故而这次的考核除了审查资质之外也会涉及其他方面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不过苏九觉得这是值得的,这样招到的学生才会更加的优秀。
这个时候,苏九看到段志玄和两个人走了过来,苏九皱了皱眉头,然后迎了上去,笑道:“段伯伯不去军营,怎么有空到我这学院里来了?”
段志玄佯怒道:“怎么,老夫好不能来你这学院了?”
苏九连忙摆手说道:“这说的哪里话,段伯伯来我自然是欢迎,只是现在学院里忙着招新的事情,我也是脱不开身,所以可没办法多陪着您。”
段志玄摆了摆手,说道:“老夫一不是来参观的,是刘大人有事情找你。”
苏九转头看着一旁的刘升,说道:“这位是?”
刘升连忙自报身份:“国师大人,下官是京兆府尹刘升,之前我们见过几面。”
“哦,原来是刘大人啊。”苏九自然是想不起来这个刘升是谁,不过还是做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他看着刘升,说道:“京兆府现在应该是很忙吧,刘大人不在长安,来我这学院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刘升抿了抿嘴唇,接着说道:“国师大人,现在长安城人太多了,容易出乱子,我们京兆府又人手有些不足,所以我想请国师大人同意我们把闹事的惩罚和考核联系在一起,若是闹事,就不得参加考核,国师大人以为如何?”
一旁的段志玄也是开口说道:“子瑜啊,这事儿是对国朝有利的,大家又都是同朝为官,能帮的话还是就帮一把吧,当然了,若是实在为难,那也就算了。”
苏九闻言,略微思索了一下,这件事对于学院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既然段伯伯都开口了,不妨就做个顺水人情,想到这里,苏九便开口说道:“长安会出现如此局面,说到底也是因为学院招生的缘故,既然是这样,刘大人说得也有些道理,那就按照刘大人说的去办吧,只是刘大人,在这之前,有句话还是提前说比较好,我可不希望这件事被某些人利用,刘大人应该是明白我的意思吧”
刘升点点头,说道:“国师大人放心,下官绝对不会让这件事被那些不怀好意之人利用的,一旦发现,下官会立刻施以重手,绝不姑息。”
苏九微微颔首,说道:“既然如此,那刘大人便去做吧。”
“多谢国师大人。”刘升拱了拱手。


第七百二十六章段志玄的疑惑

有了苏九的认可,刘升便不在迟疑,领着属官回到长安城之后就开始写出一份份布告贴在长安城各个显眼的地方,随着这些布告的张贴,很快,长安城里的人都是知道了这个消息,当下所有人都是开始注意起自己的言行,平日里出现的一些小摩擦都是迅速地和解,闹事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京兆府和大理寺的工作就轻松了不少,虽然说日常的巡逻并没有减少,但是总算是不用到处跑着去解决事情。
而在学院之内,刘升离开了之后,段志玄并没有走,而是在这学院里转了起来,苏九看这个样子,说道:“段伯伯,您来这里应该还有别的事情吧?”
段志玄叹了口气,说道:“子瑜,老夫来此除了帮刘升一个忙之外,主要还是想要和你谈谈。”
苏九皱了皱眉头,说道:“段伯伯,您应该是为了前两日的弹劾所来吧,此事不是已经解决了吗?还是说那些人又有什么动作了?”
段志玄走到一处亭子里坐下,苏九耸了耸肩,也是跟着走了过去,段志玄说道:“子瑜,弹劾的事情是被压下去了,但是我不相信你没有看到在这份平静之下的暗潮有多么的汹涌,如今修仙者与大唐的官员和制度已经开始出现了冲突,前些日子的弹劾就是其中一种表现,如今朝堂之上的大臣们都在议论着修仙者的出现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老夫也是看不清这一点,所以想来问问你,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苏九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开口说道:“段伯伯,这件事不是一件可以分清对错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答案,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您现在去问一个学生,修仙有没有好处,他肯定是会回答有好处的,因为他通过修仙获得了力量同时还有着一些隐性的好处,比如说延年益寿,但是如果您去问没有资质的那些人,他们自然不觉得修仙有什么好处,因为他们并没有切身获得实处。但是无论修仙者的出现对大唐又没有益处,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不可能再更改,除非把现有的修仙者全部杀光,并且毁掉一切有关这一切的东西,但这是不可能的,学院里有皇家的人,勋贵的人,世家的人,以及普通百姓,没有人有这种魄力去杀掉这些人的,哪怕是陛下也不行,更不用说太上皇就是因此而延寿的,或许到了陛下的晚年,他也会这么做,长生,是多少人的梦想,而修仙者的出现让得这个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所以当修仙者出现之后,就必然会发展下去,除非再出现一次千年前的那种大灾难,让得这些都毁灭。”
段志玄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可是现在修仙者的出现已经开始触碰到了一些禁区了,若是这种冲突不断的加大,最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大唐变得四分五裂,老夫不希望看到这一天,更不希望有着一日我会不得不在你和陛下之间做出选择。”
苏九闻言叹了口气,他缓缓说道:“段伯伯,修仙者超越俗世的力量与现有的制度发生了冲突,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当人拥有了凌驾于世俗制度的力量的时候,自然不会再去遵守它,段伯伯,你和朝中大臣乃至陛下在担心的事情我知道,无非就是在担心当大量的修仙者出现之后这个国家的主人是谁,我说的没错吧?”
段志玄沉默着,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苏九,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苏九挑了挑眉毛,继续说道:“实际上我觉得你们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对于修仙者来说,追求仙道才是至高无上的事情,俗世的权力是阻碍他们修炼的东西,而且修仙者要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修炼上,哪里会有什么功夫去管理国家,把国家交给修仙者去管理那就是在自找灭亡,我自然不打算做这样的事情,陛下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我要交给他修炼的功法的时候选择了拒绝,并且也不准太子进入学院学习。所以日后的大唐,负责管理国家的依然是那些国子监之类的地方教导出来的参与科举的学生,或者是大臣们推举的贤才,而学院里的那些学生,他们都不会参与到这些俗务中去的,这个国家的主人依旧是陛下和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学院里的学生在离开学院之后都会进入到新组建的一支军队里面,他们的任务不是去欺负那些凡人,而是应对着未来的那些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