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第一郡主:萌萝女皇 > 第414页

第414页


虽然郭汜原本并不出生大贵族,但也算是稍微有点儿门面的乡绅之家,而在他光耀了门楣之后,郭家毫无疑问跻身了贵族的行列,加上灵公的时代离现在还是有挺长一段时间的,所以,这郭家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士族了,如今这番凄惨的模样,甚至都很难让人联想到当初的繁盛之景。
而郭汜的身影一直在毕辛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了。



第1109章  一千一百零八、蓉城记事(60)

第1109最新内容请到-天-书~中~文~网-章<节><一千一百零八、蓉城记事(60)
一千一百零八、蓉城记事(60)
制陶人的大哥是个憨厚的男人,似乎并没有继承祖上的学识,但毕辛也看得出来,他也是颇为得体的一个人。并没有一般乡野的粗鄙的感觉。
而等老太太听闻是这些人救了自己的二儿子,她也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在儿媳的搀扶下,走到大堂内,对恩人们拘礼。这可是要折煞了包括管欣等人在内的一众小辈了。
“这只是举手之劳,老夫人不必这么客气的,我们也没做什么的。而且,是那些坏人不好。”
小郡主睁着可爱的大眼睛,这么对老夫人说道,怎么可以让这样的老人因为这点小事对自己行礼呢。
“丫头啊,你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毕竟受人恩惠,自然是要有所感恩。就算只是一碗水,也是他人的心意。如果他人的好意不记在心里,做个忘恩负义的人,岂不是连畜生都不如吗?”
老妇人和蔼地说着,倒也颇有风仪,和一般的贫贱老妇不同,她的这番谈吐也颇为不一般。
“老人家,既然如此,嫣儿受礼了,不过,你年老体弱,心意到了便好,不然,我们这些做小辈的心里也过意不去。”
老夫人点点头,夸赞小郡主小小年纪真有些懂事。
“其实主要还是这位毕公子出手,嫣儿倒是没有出手。不过这一切都是举手之劳。”
小郡主接着说。
“这虽然是几位恩人的举手之劳,可要不是你们,二弟他指不定被打得怎样了。这一点是没有变的,老母体弱,小弟这边给各位大侠见礼。”
“这……这使不得,足够了。这么客气,我们也不好意思了。这路见不平,能够帮忙的话,也不能袖手旁观啊。”
毕辛是不可能低下姿态去扶起制陶人的大哥的,所以小郡主的大师兄烜衡便赶忙扶起了他,说了这番话。
“是啊,看见恶人作恶的话,还不去惩戒惩戒,我们也就不算正义之师了。”
管欣叉着腰,那是一副相当得意的样子,对自己的行为那是相当自豪。
毕辛听着他们唧唧咋咋的,他也只是安静地喝着这屋子的大儿媳妇送过来的粗茶,没有多说什么。
当然了,如今老太太坐在主席上。虽然是简陋的房子,这大堂里也只有简陋的桌椅,好在大哥是木匠,弟弟是陶匠,这家中的桌椅也就都是自己做的,所以,看起来其实挺结实的。
于是,老太太和郭大哥坐在左侧,小郡主和毕辛坐在右侧,其他人便站着——其实小板凳也是有的,但这么坐在小板凳上也不像样子,所以,那几个跟班来的小鬼们也就站在了毕辛他们的身后。虽然烜衡是大师兄,但按照军中所制式来说,主帅和军师落座,还是符合顺序的。再说了,小郡主的贵族身份和年纪最小来看,也应当她落座。
“如此说来,郭公子这有功名却不去闯点事业,老夫人也是觉得现在这样便好吗?不怕浪费令郎的一身才学?”


第1110章  一千一百零九、蓉城记事(61)

第1110最新内容请到-天-书~中~文~网-章<节><一千一百零九、蓉城记事(61)
一千一百零九、蓉城记事(61)
“如此说来,郭公子这有功名却不去闯点事业,老夫人也是觉得现在这样便好吗?不怕浪费令郎的一身才学?”
小郡主这么说道。事实上也是因为难得能够找到个有些才华的人,她才必须昂就这么放弃的。
之前,在他们经过某家酒家的时候,附庸风雅的店家学着文人出了对联,还只有上联。似乎,不少店家都喜欢这么表示自己很有才学。小郡主这就瞧见了,她不是知道制陶人的秀才吗,就缠着让他对出下联。
至于对得好不好,身边的毕辛自然能懂啊,再不济还有各方面都完美的大师兄以及在风华园之中也算是头名的管诚,哪一个不是有点墨水的?
这盛情难却,没有办法推辞的制陶人也就只好应答了。而他的对子显然符合众人的设想,小郡主识人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这君主的基本技能她倒是学得不差。
因此,在小郡主的一系列行动之中,毕辛已经猜到了她的想法,当然,对白虎来说,多个可以信赖能够为齐云郡主办事的忠臣总是好的。他也没有反对的必要了。
老夫人听到小郡主的这一席话,不由得愣住了。她是知道自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还是有区别的,这老二的才学远近闻名不假,但她心中也没个数,这孩子究竟有多大能耐,她这个做娘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对于这些才学是不是被浪费了,她也说个不准。
“丫头是认为荣儿他是被埋没了吗?”
老夫人提到的荣儿正是他的二儿子,也就是那个制陶人郭荣,郭家虽然家道中落,但还是一直坚持祖宗遗训,一代里面一定要有个读书人,修家谱著典籍这些活儿都要传下去,至于出不出仕,到不是最重要的。
因此,到了郭光郭荣这一代,两个儿子其实都读过书,虽然郭家的藏书可能连郭汜在世的时候的十分之一都没有了,只有零星的不多的书,然而,就算穷困潦倒,老夫人也没有忘记祖训,让两个孩子都上了私塾,读了书,这老二也争气,很快就考上了秀才。原本这日子也会好过起来,毕竟郭荣可以进京赶考,能够光耀门楣,重振郭家的声威。
然而,战争打碎了这一切。
这郭光、郭荣两兄弟因为郭家坚持自己的士族身份,即使家贫,士族的精神还在,也各自有“字”,大哥郭光,字通达;二弟郭荣,字事达。
“当然了,嫣儿觉得郭公子如此只是潜心于手中的技艺,实在是太让人惋惜了。”小郡主无不痛心地说,“当然了,事无贵贱,并不是做个陶艺匠人不好,而是如今天下大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说不准以郭公子的才华,还能以另外一种方式建功立业,这样也不很好吗?再说了,既然祖上能出宰相,那么,说不准,这以后郭公子也能和先祖一样,光耀门楣不是吗?”


第1111章  一千一百零十、蓉城记事(62)

第1111最新内容请到-天-书~中~文~网-章<节><一千一百零十、蓉城记事(62)
一千一百零十、蓉城记事(62)
小郡主的话切到了老夫人的要点,她说的正是老夫人所期盼的。老夫人期盼有一天,郭家能够重现昔日的风采,能够举重若轻地影响这个国家,从而有一番作为。
“丫头说的也是有道理。荣儿啊,你看?”
老夫人望向站在旁侧的郭荣,倒是希望他有些什么想法,不过,郭荣倒是面露难色。似乎对这个话题并不怎么感兴趣的样子。
“郭公子意下如何啊?”
小郡主问道。
“是啊,郭公子,你看小师妹这么看重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国家兴亡的危急时刻,能尽一份力的不都该尽一份力嘛。难道看着天下苍生受苦,心里会好受吗?哦,是吧,大师兄?”
姚瞬说着,还看了看烜衡一眼,目的自然是希望得到大师兄的赞同。
于是,烜衡也就“嗯”了一声,表示了他同意姚瞬的看法。
“就是嘛。这要亡国了的话,自己的妻子儿女也会跟着受苦。没有国,何来家。所以该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学识的人这会儿不用上自己的能耐,还要等到什么机会再用?那岂不是太浪费了呢。”
管欣的话让大伙儿都有些吃惊,尤其是知晓她大小姐脾气的老哥管诚了。
“欣儿,你这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觉悟了呀?”
“哥哥,我在你心中就是那种刁蛮任性的样子吗?”
管诚沉默不语,他很想摇头,可这违背事实啊,他现在可没什么好反驳的,只好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