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233章 最后的殿试

第233章 最后的殿试


  宋夫人忙说:“那我也赶紧用这借口给推了,人太多了,真让人吃不消。不过顾昭和宋泽这次的成绩真是出乎意料。”
  宋程点头附和:“我料到他们会上榜,但也没想到成绩会这么高,宋泽一个状元是跑不掉了,你没看到那杨太傅和杨大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他们原以为状元是杨家的囊中之物了,谁料到宋泽杀了出来,可见连他们也不看好杨卫展能在殿试中夺得状元。”
  连中六元的几率太低了,自从有科举以来都多少年了,也就才出过一位六元状元,便是为了搏这样一个美名,陛下也不会让状元之位花落别家的。
  “那依夫君看,顾昭这回殿试能进一甲吗?”
  宋程摸下巴:“搞不好能进一甲得个探花郎呢,前几位就他长得最好,杨卫展不意外的话是榜眼了,其他人得探花有点不够看。”
  也不知几时传出探花郎的美名,凡是探花,都会是相貌比较好的,再加上顾昭又早在陛下那里挂了名,所以宋程还真看好顾昭的。
  “啧啧,这回一个小小的水云村,很有可能将状元和探花之位都包揽了,这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稀罕事,水云村要在史书上留名了。”
  庆凌府那边的人也在第一时间便得到京城的消息,可把大家乐坏了,然后就赶紧收拾行李上京城,很快就要殿试,殿试之后新科进士都要簪花打马游街,这样的盛况作为亲人的他们怎能错过,再说顾瑶也一早就决定要去京城了,可因为不想影响了顾昭会试,所以这时间一直拖着没有成行,这次还等什么,赶紧上京城。
  顾老爷子挥手说:“走,都去京城看一眼,看过后再回来便是了。”
  这样的盛况错过了该多后悔,顾家可是第一回  碰上这样的大好事,家中原本性子比较内向的孩子,这回也蹦跳着想要去京城,因而老爷子才说想去的都去,如今顾家不缺这点银子和车马费。
  宋母得知儿子高中会元,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确认几遍后喜极而泣,接受一众邻居的恭喜,就连知府唐大人都亲来道喜,真没想到他治下竟会出了位会元,还有可能连中六元,这是他多大的荣耀,这会儿他真庆幸陛下将他派来庆凌府。
  原来他还以为庆凌府这个知府不好当,毕竟顾子爵在这里,对待他和他家人那是重不得轻不得,分寸不好拿捏,陛下派他过来就有照顾顾子爵之意,可见顾子爵在陛下心目中有多重要。
  可谁想到一个六元的政绩很可能就要送到他手里了,刚接到京里的消息时,他大喜之下就挥笔为宋泽写下一首诗,只等宋泽再高中状元便可拿出去与人分享了。
  宋母在收拾行李,她这回是一定要赶去京城了,可没想到宋家的门槛再度差点被媒婆踏破,这回想要跟宋家结亲的人家更多了,还有的媒婆是从江泰城和其他城里赶来的,光是道喜声宋母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收拾好行李两家人联同黎氏就一起出发前往京城了,唐知府特地派了人一路护送,这样的殊荣让顾家二老和宋母也是受宠若惊的,还是黎氏劝他们安心受着好了,因为这对唐知府也是好事。
  黎氏自从接到消息,这脸上眼里的笑意就没退下来过,李嬷嬷也整天乐呵呵,笑得见牙不见眼,小主子真的很争气,小主子今年才十九岁,如此年轻便要高中进士了,就是京城也没几个人能赶得上她家小主子的。
  喜信还送到黎家两位舅舅手上,两家长辈也乐开怀,不过小辈高兴的同时也挨训了,瞧瞧他们表兄(弟)多出息,再对照对照他们呢,惭不惭愧。
  这一行大部队也没通知顾昭宋泽接人,而是到了京城就悄悄入住进已经修好的宅子,因为离殿试没两日了,虽然殿试入选名单不会与会试上榜名单有太大出入,几乎不会有人被淘汰踢出去,但也得慎重对待。
  不过顾昭和宋泽还是知道了,两人匆匆从子爵府过来,和家人一起吃了顿团圆饭,然后宋泽留在了宋府,顾昭被赶回了子爵府,和宋府不同,他们这边人太多,顾昭留下来容易分心,还是顾沐的子爵府清静多了,也没人去打扰。
  顾昭只得接受大家的这份心意,顾沐则心满意足地将哥哥带回来,还生出奢望,要是哥哥一直住在他府里该多好啊,可惜也只能想一想,殿试过后哥哥肯定会搬过去的。
  三月十五这日,两百八十名通过会试筛选出来的贡生,排队进入皇宫之中,于太和殿中进行最后一场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也因此这些考生都会被称为天子门生。
  考前就由礼部专门人员对贡生的礼仪进行培训,以免在陛下面前失仪,千辛万苦层层考上来,万一在这最后关头失利,岂不是让在太过绝望了,因而这虽不是一场淘汰制考试,但个个都敛眸肃容,小心翼翼。
  除了权贵子弟,他们这样的考生哪可能有面圣的机会,当陛下出现,三叩万岁时,考生哪有不紧张的,这时候顾昭还是挺得利的,谁让他早见过皇帝了,皇帝对他来说也没那么神秘了,当然对皇帝的敬畏心还是有的,皇帝想要杀人可不一定会给你理由的,翻开史书,死在皇帝手里的功臣名臣还会少吗?
  座位是按他们会试的名次排列的,因而顾昭坐得还挺前,皇帝一眼就看到了他,总觉得这小子虽跟其他人一样低垂眼眸,但不见得真就紧张了。
  皇帝目光随后又落在第一和第二人身上,分别是宋泽和杨卫展,他自然早就知道杨太傅的这位长孙,知道是个有才的,可惜受他祖父影响太深,皇帝并不是很中意。
  倒是顾昭的这位同乡给他带来不小的惊喜,朝堂上几乎达成了一个默契,只要这位会元殿试试卷不出大错,这次状元之位就是他的了,谁不想要一个六元的美名,皇帝也要名声的。
  “开始吧。”
  试卷发放到每个人手上,顾昭拿到策论题目看了一眼,差点没忍住抬头往皇帝那里看去,感觉这次殿试题目就是给他送分的,因为议题就是针对大周如何处理与关外异族间的关系。
  当初献罐头制作方法时,顾昭的认知还浅薄得很,只知道将后世的认知照搬过来,可这回他的认知加深了许多,尤其是黎大舅可就在边城为官,年节时也有走动,通过黎大舅一家,顾昭如今对边关的形势不说了如指掌,也胜过在座许多人。
  顾昭心里稍稍整理了下,便提笔开始打草稿,其实总的方针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大棒加胡萝卜了,武力与怀柔相济,缺一不可,最后通过教化实现民族的融合。
  顾昭下笔如有神,写得非常投入,宋泽和叶秀鸣也不差,因为顾昭从黎大舅那边得到的消息也会与他们分享,互相间也会讨论边关事宜,因而稍一斟酌也开始动笔。
  杨卫展因为其父其祖父都在朝廷为官,对这方面的接触可是将其他考生甩在后面的,因而见着这样的题目心中生喜,他曾与祖父讨论过的,祖父还揣测过陛下的想法,因而也文思如泉涌。
  提笔之前,他还看了眼宋泽,虽也知道这次状元之位不会轻易改变,但还是想在此次殿试中压过宋泽一头。
  会试之后,他可是详细了解过宋泽的底细,之前的关注点都放在顾昭身上,没想到这位真是顾昭的同乡,从同一个乡村出来的那种同乡,靠一个寡母做绣活供他读书,杨卫展的骄傲让他很难接受,他竟会败在这样一个农家子弟身上,明明他拥有最好的资源,又有祖父亲自教导,还向其他大儒请教过学问。
  有人还在抓耳挠腮,有人已写下一大段文章了,大殿内连唿吸声都放轻了,当所有人都投入进去后,皇帝从他的位置上走下来,开始巡视考场了,这下又有人开始紧张了。
  顾昭写得很投入,将身处的环境完全抛在脑后了,写得手都有些酸了,稍稍分了下心,眼角余光就发现身边的明黄色龙袍,顾昭挑了下眉,皇帝什么时候跑到他身边的,他竟一无所觉,再用眼角余光看了下大殿内情形,发现公主竟也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殿中了。
  顾昭还有闲心想下其他在场大臣的心情,肯定无奈极了,但这种时候又不好出声让公主退下,只得捏着鼻子默认了她的出现。
  也就分心了那么一会儿,顾昭又投入自己文章中,皇帝站他身边看了好一会儿了,然后眼里闪过笑意,这小子果然如他所想,成长得挺快,这文章写得一气呵成,叫他看得也痛快,想要拍手叫好,前面的其余几人也都写得不错。
  可看下来,还是顾昭所写最得他心意,也许不管是西南那边还是西北边疆,想要彻底解决还得靠顾昭,谁叫他认了顾沐这小子为弟弟的,当哥哥的不应该为弟弟解决问题么。
  又看了会儿,皇帝离开了顾昭这边,去看其他人的文章了。
  因为在顾昭身边停留的时间最长,殿内的其他大臣也很好奇,是因为顾昭本人还是他的文章引得陛下驻足,于是接下来好几个内阁大臣都过去围观了一下,再回来时低声交头接耳,顾昭的这篇策论基本成形了,写得有些出乎他们意料,他们真是小瞧了这位顾子爵,难怪会得陛下重视。
  中午啃了两个馒头,也没敢喝水,顾昭便开始誊抄自己的草稿,等完成后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没有出错的地方便交了试卷,这时皇帝和公主都不见了。
  顾昭不知道,中间顾沐还进来过一趟,不过他就远远看了顾昭一眼,没敢靠近打扰顾昭的心神。
  顾昭也没料到,他竟是第一个交卷子的,他刚交完,杨卫展也起身交卷了,顾昭看了他一眼,总觉得这人有跟他还有宋泽别苗头的意思,自己不会抢了他的先吧。
  不过他也没多想,交了卷子出考场后便去放了水,在外面等宋泽叶秀鸣的时候,顾沐跳了出来,给顾昭准备了些茶点,顾昭满意极了,这宫里有人就是方便啊,杨卫展出来时见到这情景也是微微一愣,换了他都没办法这般坦荡地在宫中用茶点,边上侍候的小太监还特别殷勤。
  顾昭只朝他点点头,倒也未与他作交流,也许是天生的气场不和,顾昭直觉他无法与杨卫展为友。
  顾昭和杨卫展速度最快,隔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出来,又等了十多分钟,宋泽才从殿内走出来,表情也挺轻松,看到坐在那里的顾昭露出笑脸,与其他人见了礼后来到顾昭这边与他说话。
  殿试也有规定时间的,因而有人写得再慢,哪怕没有写完,时间到了就得交卷。
  考完后从宫里出来,顾昭得到家人的慰问,一个个的都觉得顾昭瘦了,因而汤汤水水地给他进补,以前就老太太一个,今年可好,除了老太太,还加入了黎氏,顾昭大感吃不消。
  谁也没问顾昭殿试考得如此,反正会试已经第五名了,就算考得再差应该也不会掉出前十,一个进士早就到手了,因而家里的人都乐呵呵的,就等着新科进士打马游街的那一日,黎氏早早就在路边的茶楼里订好了位置。
  这次依旧是前十的卷子到了皇帝手中,没人敢煳弄皇帝,因为皇帝在殿试时看过不少人的卷子。
  放在最上面的便是宋泽这位会元的,皇帝看得很满意,大笔一挥,宋泽便是此次殿试状元了。
  杨太傅虽有些不得意,但也无法说出宋泽的文章不如他孙儿的话,两人的策论放在一起比较,其实不少阅卷大臣还是更看好宋泽的,觉得他这会元之名并没白担,这回的状元更是实至名归。
  杨卫展的自然也不差,还让内阁大臣们眼前一亮的便是顾昭的文章了,当时顾昭交卷时,这卷子便在他们手中传阅开了,比起宋泽和杨卫展的也不差什么的,因而没用皇帝说,他们直接将顾昭的卷子放在了宋泽杨卫展之后。
  皇帝见着这顺序哈哈笑了几声:“甚得朕心,如此朕便宣布此次殿试的一甲名单了。”
  “宣宋泽、杨卫展、顾昭进殿!”
  等候在外的考生不用宣布结果也知道了,这三位便是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了,探花郎落在了顾昭头上。
  顾昭很高兴,他总算不用担着万年老五的名头了,这回是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