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267章 京城轰动

第267章 京城轰动


  顾昭当然不是凭嘴皮子就让人相信他口中所说的情况,除了让皇帝一行走在路面上亲自用脚感受一下,还进行了负重击打之类的试验,叫一行人看得更是震惊,这水泥路面真的比石板路面还来得结实,尤其是平整的那么一大块,下雨天也不用担心一脚踩上去,下面的石板会溅出老高的水渍,就这般看着打扫起来也方便,看上去特别清爽干净。
  一行人来回走了一大圈,新建的房屋也进去仔细看了,这水泥砖瓦房可比原来的结实多了,也能扛造,造价并不比其他砖瓦房来得贵。
  转了一圈下来,众人都好奇这水泥究竟是何物,如何使用的,于是顾昭立即叫来工人,现场给大家演示搅拌水泥,铺平后只等干糙后便会坚固起来。
  几位内阁大人很快想到了水泥的其他用途,再看顾昭的目光也不一样了,听他和赵大人的意思,这水泥分明是顾昭进了工部后才弄出来的,先知会了陛下才着手这地区的改造,作为一个试验点,因而空口无凭。
  “陛下,此物大善,可用于铺设官道,马车行走在这样平整的水泥官道上,速度也会提升不少。”刚刚他们又特地坐了回车体验了下,比起石板路,马车在这水泥路上行起来又快又稳,和杜仲胶轮胎更加匹配。
  当时就想到,杜仲胶是顾昭弄出来的,水泥又是他弄出来的,不会是他早就想到的吧。
  如果将大周朝所有的官道都换成水泥路,那大周朝从京城往各个方向,真可谓四通八达,边关的消息传递得也会更加快速,大大提升效率。
  就是他们以后出行也会便利许多。
  “不错,可先用于铺设通往边关的官道,届时无论是传递消息还是运送物资,都会快上许多。”
  “我听顾大人的意思,此水泥还可用于筑堤,比泥沙来得结实得多,眼下正是雨季,雨水多发。”
  “不错,不错,顾大人此举于国有功。”
  顾昭谦虚上几句,将功劳推给身边其他一起做事的人,皇帝看得笑眯眯的,谁都知道心情极好,公主也在驸马搀扶下走了好几圈,顾沐更是一脸与有荣焉的模样,那表情叫皇帝都没眼看了,平时在他面前可不是这副模样。
  皇帝最后下令:“我们回宫再商议具体事宜,也叫朝中其他官员前来参观一下,过上几日便叫原来的居民搬迁回来吧。”
  这是府尹冯大人的事,冯大人立即接令,等着回迁的百姓老早就盼着住新房子呢,以往这地方,一到了雨季那就有水漫金山的架势,加上其他的污晦物,那真是惨不忍睹,还容易发生疫病,向来是奉天府最为头疼的地方,如今可好了。
  一行人回宫后,内阁便将皇帝的命令传达了出去,原本皇帝出宫就够惹眼了,现在听了这命令更是惊讶,皇帝想不开要往贫民区跑,不仅自己跑了,还叫他们一起跑?难道是想让他们跟着皇帝一起吃苦头?
  之前有些官员因为好奇跟在后面去看了,看到现场后那震惊的心情只有更甚,回来后就给宣传了一下,可没亲眼见过实物的人根本不相信,他们口水说干了也没用。
  等到皇帝这命令上来,那些人笑了:“怎样?不想去现在也得去了吧,赶紧去,去了绝不会后悔的,说实话我都想在那边弄套房子了,就不知道那边的房子怎么个安排法,我等下得去问问冯大人。”
  不管信不信的,反正没过多久,大家便三两成群地往京城有名的贫民区跑了,一个个起初还捂着鼻子,天气正热,想想也知道那边的味道绝不会好闻,估计会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也不知道前面皇帝和公主是怎么转悠的,不会就在外面看了一圈就回宫了吧。
  做足了吃苦头的心理准备,可等到了地方,一个个傻眼了,捂着鼻子的手也无意识地放下了,眼睛瞪得老大。
  “这里是贫民区?”
  “这里是脏乱差的贫民区?”
  许多人怀疑走错了地方,可正好这边有府衙的差役做事,逮着几个差役追问起来,才确定他们没有走错路,这里就是贫民区,不过脏乱差那是以前的现象,如今经过工部的改造工程,旧颜换新貌了。
  顾昭回来后就让人通知宋泽去了,宋泽随即便亲自带了京报的人赶来,也算是皇帝过后的第一批前来参观的人,同来的还有翰林院其他官员,走在水泥马路上惊叹连连,知道这是顾昭负责的工程后更是赞叹不已,宋泽心中同样以顾昭为荣。
  严涛惊叹道:“我就说顾大人去了工部怎会没了声音呢,原来闷声不响地搞了这么大一个动作,如果我们京城的街道都改成这样的路面该多好。”
  “会的吧,估计可能还要改外面的官道,以后出行就方便多了,没想到前后两样都和顾大人有关,看来顾大人的强项并非是考试做学问,而是在这动手干实事上,难怪会一心往工部扎了。”
  可不是,前面的杜仲胶轮胎还有那弹簧,谁不知道是顾昭弄出来的,如今京城满大街的都是黑色的轮胎,比原来的马车行起来稳多了,可现在来到这水泥马路上,才知道原来的还差了点。
  有人就好奇地问宋泽:“顾大人是不是专为出行弄出的这些东西?”
  其他人听得都笑了,宋泽也笑了,开玩笑道:“指不定真是,原来每次出远门,顾昭都会抱怨路况,嫌弃颠簸得厉害,现在真叫他弄出来了。”
  “哈哈,原来顾大人真是个喜好享受的人。”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宋泽提醒大家:“不要光看,我们回去了得在最新一期报纸上给报道出来。”
  “不错,这样的新鲜事物得叫全京城的人都知道。”
  京报的人仔细转了几圈,问到了想要知道的东西后,便回翰林院忙碌起来,而贫民区这边,则迎来了一波又一波人的前来参观,毫不意外,每波前来的人都留下了无数惊叹,随之而起的,顾昭再度成为众人口中的热门话题人物。
  新一期的京报也很快出炉,关于“水泥”一物的宣传也放在了最显眼醒目的位置,在京城上下掀起哗然,一时间,前往贫民区参观的人更多了,甚至还造成了交通堵塞的现象,谁叫那些大户人家都坐了马车过来的,停靠马车的地方有限。
  贫民区改造了,路面宽敞是很,可贫民区之外依旧是老样子,交通堵塞也是难免的,这就让原来的那些地方都遭人嫌弃了,还没贫民区路况来得好。
  随着一波又一波的读书人前往贫民区,不少人当场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作,传回来后引起不少追风,讨论的热度更高,这就导致一个情况,那就是大周京报虽然维持最初的推销模式,可引起的热度小得可怜。
  燕向瑾三人原本对所谓的贫民区并没有多大兴趣,并且认为外面的说辞太过夸大了,但当外面引起的热度越来越高,不仅其他官员在谈论,就是他们身边的官员也在谈论,包括燕向瑾在内也不得不亲自过去看了一趟,看到贫民区热闹的景象时瞪目结舌。
  此时与最初皇帝过来验收时又大不相同了,一部分原地的居民搬了回来,脑子活络的已经在划定的商业区做起了小买卖,人气这么旺,随便卖点什么都能挣到银子,还有其他地方的商家,看到此处如此热闹景象,也赶紧敲定一个铺子,就算以后人气会回落,但也再回不到原来的情形了,人们会永远记住,这里是整个京城甚至整个大周,率先使用水泥的地方。
  没看冯大人机灵得很,早在这里立了个碑,还请陛下题了字,并将工部以及顾大人赵大人等人所作的功绩详细写在了上面,走过路过的还可以看到,有位大儒写的诗也刻在了上面。
  燕向瑾看得非常震惊,不敢置信地问身边的官员:“这叫水泥的东西是顾昭弄出来的?他到底是怎么办到的?而且这水泥价格还很贱?”
  只是杜仲胶和弹簧也就罢了,在燕向瑾看来也就是挣些银子罢了,最后会让顾昭落得一个与民争利的名头,能有什么好结果,能弄出那东西,也许不过是凑巧,或者是占用了他人的成果,可现在不止杜仲胶,还有这水泥,水泥可不同于车轮胎等物,明显与国与民大有利益,定能推动顾昭的名声更上一个台阶。
  牛痘接种是巧合,杜仲胶也是巧合,这水泥还能是巧合?
  谁知道以后还会弄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
  没人是傻子,燕向瑾知道自己过去太过小瞧顾昭了。
  他身边的年轻男子姓丁,如果顾昭在此就会知道这位姓丁的是何方神圣了,不正是当初在江南文思书院读书时有过一面之会的丁公子,这位丁公子也看得惊诧,他还记得当初在江南碰到顾昭的情形,虽然那时他担着子爵的名头,但说实话,顾昭推拒了他的邀请后,他对顾昭的印象那是直线下跌,转身便不太放在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