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297章 京报风波

第297章 京报风波


  柳琮的那些朋友都替他高兴,尤其是当年的那些乞儿,顾瑶也派了人过去帮小石头,不对,柳男爵,对这称唿,顾瑶还惯不习惯的,既替他高兴又心生不忍,这样的荣耀都是由柳家满门的性命换来的,也许对柳琮来说,宁愿不要这些虚名,只要家人平安喜乐。
  人在江南的顾昭顾沐也得到了京城的消息,包括万宏镜的人头已落地,说斩立决便斩了,就算一些人想让万宏镜闭口都没来得及,这时候他们还庆幸没有动手,否则总会留下蛛丝马迹,还不如由皇帝出手斩了。
  万宏镜人头落地的时候也没等到他投靠的主子解救他,甚至他主子更恨不得他早点闭嘴,他的儿子万茂盛就在他边上,父子俩的人头滚到了一起。
  柳琮和柳昌是看着他们人头落地才启程又重回江南的,这是柳昌多年的心愿,也是柳琮希望替家人看到的。
  还有其他人站在人群里看着这一幕,回去就砸碎了一地的瓷器,万宏镜死了,他们在江南多年的经营也去了一半,最主要的还是这财路断掉大半,等再接续上还不知什么时候。
  “父王,江南那边的盐商不会有事吧。”
  宁王揉了揉眉心说:“他们藏得深,想查盐商的账册可不是那么好查的,万宏镜若非被查出赃银一事,也不会被抓着把柄,瑾儿你稍安勿躁,目前的局面只是暂时的。”
  燕向瑾拧眉头:“儿子总担心那两个家伙待在江南还会搞出什么动静,父王,是不是让人催促一下,早点将他们调回来,派人正经的知府去接手江南府?”
  宁王叹口气说:“我会的,这件事是应该提上日程了,不过其他人也盯着这个位置呢。”
  没两日,新一期的京报出来的,此报一出,连中下层的老百姓也惊动了。
  原本京城又砍了一批贪官的脑袋,对老百姓来说除了拍手叫好外,其他所知也不详,皇帝亲自替当年的柳世连恢复清白,追封他外又赏了他儿子一个爵位,老百姓也没多少人清楚,可这一回,京报上竟将七年前还有此次的江南大案都给写出来了,就连皇帝陛下在朝堂上亲自承认当年的错误也写了出来,老百姓听得一片哗然。
  “七年前江南水患的事情我知道的啊,我们那个巷子里就有户人家是当年逃难到京城安家落户的,我还记得当年他过来说江南死了不少人,后来斩了个大贪官时,我们都替他拍手叫好,没想到斩错了?”
  “这报上都写清楚了,当年是斩错了,陛下被当年的同知如今那位被砍脑袋的万宏镜知府给蒙蔽了,错斩了好官,这回前去江南的平南子爵将当年失踪的赃银都找出来了,看看这报上写的,姓万的贪官原来拿赃银替他老母建寺庙去了,也不怕折寿。”
  “该的,现在不是被揪出来了,这是孽事做多了遭报应了!”
  “多亏了皇上圣明,冤死的柳大人才有洗刷冤屈的一天,老天保佑真正的好人,柳大人当年被拐走的孩子居然还活着,这回被皇上封为男爵了。”
  “皇上圣明,那些狗官休想蒙蔽皇上老圣人。”
  这份京报出来,让那些朝臣权贵们都惊呆了,没想到京报的人还有宋泽如此大胆,不仅将整个案子写了出来,就连陛下说自己错了这样的话也给登了出来,就不怕因言获罪被陛下问罪吗?就算现在不问罪,以后也可能将他晾在一边。
  有些挺爱惜宋泽六元名声的人特地找到宋泽,绕了一个好大的圈子说明他这次动作过火了点,提点他赶紧进宫给陛下请罪,免得被别人抢了先,以此来攻击他。
  宋泽对这些官员的好意挺感念,低声告诉了他们几句话,这些人才将一脸忧心之色放下,他们就说宋泽怎会鲁莽行事,原来是经过陛下同意的,害他们虚惊一场。
  既然是陛下同意的,那就没有问题了,不仅没有问题,他们还觉得陛下果然心胸宽广。
  这件事就连燕向熙也不知情,看到京报时都替宋泽捏把汗,连忙进宫询问父皇,皇帝笑呵呵道:“外面百姓都是怎么说的?放心,宋六元登这篇文章前先进宫请示了朕,这稿子也是由朕先行验过的,宋六元行事并非鲁莽之人,他的理由说服了朕。”
  “理由?宋六元说了什么?”
  皇帝笑道:“他认为,将这事广告而之,非但对朕的名声没有损毁,还会让朕的名声更进一步,朕以为宋六元的说法颇有道理,所以让他试一试,这会儿朕的人都在外面留意百姓的反应,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来了。”
  燕向熙有点傻眼,皇帝笑眯眯地拉女儿坐下,挺着个大肚子肯定吃力,他的孙儿一定要平安出世的。
  “熙儿你就留在这儿,过会儿跟朕一起听听外面的反应。”
  “好的。”燕向熙觉得她父皇自从支持自己夺位后,好像就挣脱开一个壳子,变得越发任性起来了,以前父皇做事总有颇多顾虑,希望能调和朝常上各方的关系,为的就是个稳字。
  皇帝的人很快就将外面的动静带进了宫里,燕向熙竟也在一边听得津津有味,皇帝更是如此了,不时还发出“他们竟是这样说朕的”之类的话,看皇帝脸上的表情,就可知皇帝的心情极好。
  皇帝公开承认自己错斩忠臣,外面的百姓不仅没说皇帝半句不好的话,还纷纷夸赞皇上英明,没被奸人蒙蔽眼睛,时隔七年依旧将真正的贪官给抓了出来,并还真正的忠臣清名。
  皇帝在宫里听得还嫌不够,之后还起意带燕向熙一起微服出宫,到外面市井之间听百姓如何说的。
  坐在普通的茶楼中,皇帝若有所思道:“看来有些事情遮遮掩掩的反而不好,不如这般坦荡承认,外面这些百姓所思所想,比起朝堂上的官员简单多了。”
  第二天朝会上还有人想要参宋泽一本,可皇帝自己先提了京报的事,表示很高兴京报为柳世连洗清名声,还柳大人真正的忠臣身份,叫那些人心泼泼凉,他们再参有什么用?明显皇帝早就知道了,皇帝不仅没表示不高兴,似乎还挺喜欢京报这做法。
  朝会后,有人说:“陛下肯定提前知道这事了吧,我听说宋六元前几日进过宫,不止一趟。”
  “什么?这消息怎不早说?看来宋六元是请示过陛下,才会登这样的文章吧。”
  “唉,如今这京城内外只知京报,不知大周京报了,几乎都听不到大周京报的声音了吧,倒是有几份小报办得风生水起,虽比不过京报,但也获得了一些支持者。”
  提起大周京报,有些官员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真不好意思,他们都将大周京报不知抛到哪个角落里了,不提起都想不起还曾经有大周京报呢,没想到当初磨拳擦掌要办一份真正报纸的那些人,竟被这些新科进士给比下去了,其中可有几位在读书人中间名声不小的文人呢。
  翰林院负责京报的人也挺担心这期的报纸,报纸发行后就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不住了,无时不刻想知道外面的反应。
  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京报大卖!京报的名声也更上一层楼,并没被其他出现的小报冲击到。
  近期就有一些书肆加入到办报队伍中来,有个书肆推出了专门登载话本的小报,知道怎么迎合中下层百姓的喜好,因而这份小报推出后,也收获了一堆支持者,每期报纸出来时,就有不少人蹲在报点听人读报。
  宋泽将各处报点进行了规整,无论是京报还是其他报点,都可以在这样的报点集中投放,保证京城的大街小巷各个角落都能顾及到,并且不能妨碍京城的交通,也许等顾昭再回京城,会惊讶地发现京城出现了不少类似于后世的报亭。
  姚城,顾仁亲自将一批橡胶防水靴还有手套,送到了黎长朔手中,若非积攒了不少杜仲胶,他都没办法一次拿出这么多。
  黎长朔先看了外甥的信,先前他并不知道这东西送来做什么的,不过看了信便明白了,外甥考虑得比他还周全,盐工整日泡在海水盐卤里,对身体会有很大的害处,但有了这防水靴还有手套,那就不必担心这问题了,黎长朔还亲自穿上体验了一番,果然好得很。
  顾仁并不知这边晒盐的事,将东西还有信送到后,顾仁又匆忙赶回江南,并给顾昭顾沐带回一车的新鲜海鲜。
  “三叔,这是给你们带的靴子,下雨天穿了不用担心脚会湿了,天冷的时候穿了最好,还有这是作坊里制的胶底鞋,三叔看可好?”
  顾沐在一旁拎起一双胶底鞋:“你竟连这东西也做出来了?”
  顾仁笑得憨厚:“是三叔说做胶靴,我便想着做这胶鞋也是可以的,不需要那么多杜仲胶,但也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想必只要有人穿,很快就会有人仿出这胶鞋吧。”
  杜仲胶的好处是有目共睹的,因而也有不少商人瞄中杜仲的种植和杜仲胶的提取,看顾仁这边回收旧轮胎和旧皮垫,也有商铺跟风,已有商铺弄出杜仲胶制成轮胎了,虽然质量还比顾仁这边差了点,但指不定以后就能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