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409章 顾昭再进京

第409章 顾昭再进京


  有人惊讶,也有人不以为异,由顾昭率先提出来很奇怪吗?顾昭本就在许多事情上先人一步,他的眼光看得比别人更加长远,又怎会看不出朝堂内外各方人物的异动。
  朝堂上不少臣子,京里的不少权贵,背后都和各大商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今因为海外贸易商家获利越来越大,官商之间的联结也就越发紧密了。
  如姚首辅这样的大臣,虽然也要为家族后辈谋划,但同样认为海运司依旧交由顾昭来掌管更为合适,也才能为朝廷带来更多的收益,而不会如同别的官员,更多的是肥了自己的腰包。
  这份折子很容易便获得了通过,尽管也有一些思想守旧的大臣反对放开这道口子,但支持者更多,因而反对的声音无效,皇帝当堂就命人给顾昭送去旨意,命顾昭酌情放开,将这项权力又完全交到顾昭手里,这份信任许多官员羡慕又妒忌,但也只能想方设法跟顾昭处好关系。
  朝廷旨意传来后,顾昭便着手开始了这项工作,其实海运司内部针对此事也讨论过几回,早在一次次讨论中建立了章程,因而这回正式实施,也只需按照定下来的章程来办就是了。
  海运司做的第一件事是审核要求参加海外贸易的商家资格,审核合格后方颁发许可证,第二件事则是拍卖海运司淘汰下来的一批海船。
  京城朝堂上的消息传出来时,就有许多商家跑来姚城等着了,不少商家跟顾昭和海运司打交道时间长了,知道他这里走其他门路是走不通的,特别是这两年顾昭还给各个商家建立了一个信誉度,这东西就是卡在他们脖子里的一根绳,不能偷税漏税,不能做朝廷不允许的违规的事,一旦信誉度降级,掉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参与海运司的各种竞拍,就是找其他官员求情也无法,顾昭就是这么铁面无私不讲情面,只按规矩办事。
  这三年里朝堂上参顾昭的折子又不是没有,或者说就没有中断过,然而皇帝和太女都信任他,那些大臣也拿他无奈。
  所以前来的各个商家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按照规矩来递交资格审核,审核过了方可以参与海船的竞拍,这种可以出海航行的海船,不是他们商家自己想造就能造得起来的,就算能造,造出来的海船也不见得有海运司提供的结实。
  虽说是淘汰下来的旧海船,但那也是因为海运司在造船上的投入非常大,因而海船的更新换代也非常快,海运司和海军永远只用最为先进的船只,这就导致积压下一批淘汰的旧船。
  有些商家怀疑,顾昭之所以自己上折子要放开海外贸易,让商家参与进来,是不是淘汰下来的海船多了些,想要趁此机会处理掉一批,又可趁机赚了大笔钱,怎么看,顾昭和海运司都不可能亏本。
  而且又是竞拍,这就意味着这些海船最后的成交价就不可能低,因为这么多商家等着海船到手呢,再高的价也要拿下,这三年下来还不足够他们了解海外贸易有多大的赚头么。
  这种说法不知是由谁传出去的,结果越传越开,并且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论做生意,顾昭可从来都没亏过,谁也不是他的对手,这海运司不就由他一手建立起来的,这几年海运司帮朝廷赚了多少银子还用得着说?也难怪皇帝和太女对他越来越信任倚重。
  有的商家互相之间还联动起来,竞争不过大商家,他们联合起来总可以拍到一条船吧。
  反正竞拍前各商家是各显神通。
  关于顾昭的真正目的是想卖海船的说法,从乔焕口中传到顾昭耳朵里,顾昭挑了挑眉,煞有其事地点头说:“叫他们说中了,我还真是想拍出些海船,压在手里岂不是浪费。”
  乔焕听得哭笑不得,外面人不知道,其实放开海外贸易一事,海运司里顾昭私下提出的时间,比外面的风声更早,顾昭早就考虑到这一天会出现的,因而提早作了准备,卖海船嘛,也不过是其中的一环而已,总不能叫自己亏本吧。
  竞拍海船一事,顾昭依旧交给了乔焕,反正他熟,跟各个商家也打惯了交道,由他出面很合适,相比起原来的江南府衙,乔焕如今在海运司混得极好,有如鱼入水之感,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
  乔家倒也没有避嫌,不过乔家是跟其他两家联合起来参与竞拍的,虽会分薄些利润,但同样也能分担风险。
  顾家并没有参与,顾家人只持着海运司的股就可以了,这几年也没少入账,何况顾家还和海运司一直有生意往来,因为海船上要用到大批的橡胶,尤其是橡胶轮胎,关键时候船员可以用来保命的,还有充气的橡胶皮艇。
  这一次,海运司共放出二十艘淘汰下来的旧船,根据新旧和需要整修程度的不同,起拍底价也有所区别,每艘船叫价时都引来哄抢,最后的成交价都非常可观,等这些船都有了着落后,海运司又收获一大笔银钱。
  这些商家都是早早备好了大周钱庄的银票,而海运司最终将获得的这些银票又存入大周钱庄,对众商人来说,虽说大周钱庄最初成立时让各种大小钱庄遭受不小损失,但朝廷也出了政策加以补偿,比如可以加入大周钱庄,尽可能减少损失,等到大周钱庄遍布各地后,各地的商人感受最为直接,做生意时方便了许多。
  顾昭和燕沐没直接出面,而是待在一个包厢里,外面那些商人都不知道他们来围观了。
  看到一艘艘海船以不低的价格卖出去,燕沐啧啧道:“这些商人身家可真丰厚,大几千两银子说撒就撒出去了。”
  顾昭并不意外:“这年头,做生意交的税再多,也比老老实实种地的百姓挣得多多了,小商人都如此,大商人赚得更多,否则又怎会有那么多人宁愿担着风险也要加入这一行,不过如今朝廷的风气也开放,商人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只要这些商人依旧在朝廷约束之下行事,为朝廷贡献商税,那就没什么问题。”
  官商官商,商总归还是排在官后面的,如此顾昭便觉得没有问题,但朝廷也需要时时警惕,因为多数商人眼中只看得到利润,为了暴利往往会铤而走险,这就需要朝廷的监督以及调控。
  顾昭对顾家人也是如此要求,老实交税本就是该做的事,还让大家熟读大周律令,凡是触犯大周律法的事都不能伸手碰,这些年下来他给顾家人定下了一些规矩,这些规矩以后也许会成为顾家的族规,尽管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非顾家血脉,然而他说的话定的规矩,顾家人也没有反对的,他在顾家内部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不是他自夸,因为顾家能有现今的发展,都是由他带出来的,而且他定下的规矩,就连水云村的村民也很自觉地遵守着,因为他和顾家将水云村也带飞了,水云村如今成为远近最为富裕的村子。
  燕沐把玩着顾昭的手指,捏了捏他的指腹,叹了口气说:“我刚得到京里送来的密旨。”
  顾昭惊讶道:“这个时间传密旨,难道……”
  顾昭想到一个可能性,那就是皇帝的身体可能要支撑不住了,皇帝本已经书中世界多活了几年,不过顾昭心中依旧希望皇帝能再活几年的,换了别的皇帝,可不见得有现在的陛下这般信任他,敢放手让他大胆行事,还在背后一直支撑着他,可以说,陛下对他有知遇之恩,也因此,顾昭愿意为大周朝廷尽心尽力。
  燕沐同样对皇帝感情深厚,皇帝在他心目中位同于父亲,相比起燕重山这个生父合格多了,所以接到这个密旨心情也不是很好:“还不到时候,不过先传了密旨让我做好准备,随时带人进京,以防生变。”
  顾昭默了下说:“到时我跟你一起进京吧。”如果能见到皇帝更好。
  “好。”
  虽说现在储位已定,皇帝驾崩后由皇太女接位是名正言顺的事,但保不住依旧会有野心家想在这关头闹事,新君即位,朝廷动荡,边关外的异族也不见得会安稳。
  二十艘海船花落各家,让姚城百姓热议纷纷,有那财大气粗的商家,一举拍下两艘船,更叫大家好一阵八卦。
  也有不少人替海运司算了笔账,这二十艘船卖出去,海运司进账了多少银钱,这数字出来后叫人乍舌不已,也许,最大的赢家还是海运司和顾大人啊。
  这样的热度会持续上一段时间,因而外面人都不知道,就连顾昭自己也有些意外,他在继燕沐之后也得到一道密旨,是命他立即赴京的,皇帝希望见他一面,顾昭哪敢耽搁,让自己人给他打掩护,立即坐上海船奔赴京城,因为从海上走速度更快。
  风尘仆仆赶到京城,是皇太女燕向熙亲自将顾昭迎入宫中的,燕向熙脸上带了几分忧色,可眉宇之间更多的是坚定,与顾昭边走边说:“父皇前阵子突然晕倒,幸好并非在朝堂上,否则会产生不小的动静,可自从晕倒后,这身体就……”
  皇太女说不出话来了,她对父皇感情深厚,没有父皇的支持,她哪可能走到这一步,这些年又手把手地教导她如何执掌朝政,如果掌控帝王心术,因而皇帝倒下,她是最为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