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第195页

第195页


“陛下请息雷霆之怒。”
王锡爵痛苦的闭上眼睛,双膝一弯跪伏于地,浑身颤抖着。
朱翊钧痛痛快快的发泄了一通怒火,原本高兴的他,根本就不想对王锡爵这个冤大头如何的痛骂,只是听到那句苍白到近乎讽刺的问安时,他实在是无法忍耐心中的怒火了,时至今日,他终于想起了曾经不知道从哪儿听到的一句民间俗语——*******,负心皆是读书人。
大明给了你们读书人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特权,你们非但不感激,还想着将这份权力从皇帝手里彻底夺走,把皇帝变成无用的吉祥物,无用的傀儡,既如此,国家重文轻武到底是为了哪般?到底是为了什么?
只是如今看到王锡爵跪在地上五体投地般瑟瑟发抖,朱翊钧突然觉得说再多的话都是无用的,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吐出来,颓然的摆了摆手。
“起来吧!来人,赐坐!”
王锡爵心里一松,不着痕迹的松了几口气,颤颤巍巍的爬起来,低着头站着,等皇帝下赐的锦墩儿送到了,他也只敢坐半边屁股,并不敢直接坐着。
“找朕什么事情,你且说,朕听着。”
朱翊钧抛出了话茬儿。
王锡爵又松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陛下,老臣此来,的确是为了立太子的事情,但是,老臣并不是来请陛下立皇长子为皇太子的。”
朱翊钧缓缓问道:“那你倒是说说,你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为了立太子而来,却又不是劝朕立皇长子,难不成,你还想劝朕立次子不成?王阁老,你是真的不想做这个内阁首辅了?你不怕被言官们的奏折给淹死?”
朱翊钧的脸上带着嘲讽的笑容,他很清楚这些文臣所谓的政治正确就是不能和皇帝站在一条战线上,否则就会被大家抛弃,成为奸佞之臣,失去执政的基础,哪怕是内阁阁臣也是一样的下场,所以申时行和许国他们才会一直担任群臣的马前卒。
而王锡爵的话,听起来就有点大逆不道的味道,难不成,这老家伙还真的想和那些读书人老爷干一仗?起内讧?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事?
朱翊钧尝试过使用嘉靖爷爷的招数来分裂群臣维持自己的独尊地位,然而很快就发现嘉靖爷爷这一套已经被臣子们吃透了,玩不开了,硬是要玩下去只能反过来被玩,朱翊钧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所以他很快就放弃了弄巧成拙的做法,玩起了非暴力不合作,他拿群臣没办法,而群臣拿他也没有办法。
王锡爵正是洞悉了这一点,才绞尽脑汁的想出了折中之策,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折中之策未必能起到他所想象的作用。
“臣老迈之躯,虽死无憾,可陛下在万历十八年曾许诺,要在万历二十一年册封太子,如今满朝上下都在等着陛下做出决断,兑现诺言,惟今之计,陛下,若继续与群臣对峙,恐于大明不利,因此,老臣建议陛下,三王并封!”
“三王并封?”
朱翊钧这些日子是有忧有喜的,喜的自然是萧如薰打了大胜仗,还给大明弄了那么多钱,忧的就是这无论多少钱都无法应付的册立皇太子之事。
万历十八年国本之争最为激烈之时,朱翊钧被逼的没办法,牵着皇长子朱常洛的手,在众大臣面前作秀,表现天家父子亲情浓厚,不似外界所说那般势同水火,以此来搪塞群臣,后来又以皇长子年幼,要等几年再行册封典礼,当时正值多事之秋,群臣眼见皇帝妥协,以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也就答应了。
现在三年之期已到,皇帝到了应该要兑现诺言的时候了,群臣翘首以盼,等着看皇帝兑现三年之前的诺言。
君无戏言,皇帝食言,影响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大。
所以,朱翊钧相当烦恼,他还是讨厌朱常洛,喜欢朱常洵,作为父亲,作为皇帝,他认为自己有权力去决定谁来做他的继承人,继承这大好河山,可是现在他却根本做不到。
嫡长子嫡长子,都是这嫡长子给闹的啊!
朱翊钧最为烦恼的事情,现在被王锡爵这一说,他似乎找到了解决的途径。
“三王并封,将长子常洛、三子常洵、五子常诰同时封为藩王,虚太子位以待,王锡爵,你是这个意思吗?”
王锡爵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群臣会答应吗?朕这样做,群臣难道会看不出来朕不欲立常洛,而要改立常洵的意图吗?”
王锡爵开口道:“群臣是否认同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这三王一定要封,陛下可以说,这是为了嫡长子考虑,因为皇后册立了,但是皇后却无所出,若是封了太子以后皇后又生育了,这叫皇后如何自处?因此,陛下不得不以三王并封之举安抚皇后之心,数年后,如果皇后仍未生育,再行册立太子,此举最为稳妥。”


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

朱翊钧越想越觉得王锡爵说的是对的,面对国本之争,自己其实是孤立无援的,不仅文臣不支持,就连自己的老妈都不支持。
对于这个老妈,朱翊钧是又怕又敬不敢违背的,当初张居正还在的时候,万历六年的光景,朱翊钧喝多了酒自己犯浑,差点没给老妈废掉,换成自己的弟弟潞王即位,打那以后朱翊钧就知道老妈偏爱小的,不怎么喜欢他这个大的,只是看当时自己年纪大适合即位而已。
万历十年间,老妈的政治手腕施展无遗,配合着张居正和冯保,一度扭转了朝廷内外江河日下的现实情况,这一点,朱翊钧一直不否认,现在这个情况之下他就更不否认了,所以他无法违背老妈的意思,早些时候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他刻意的将自己的弟弟惯成了一个熊孩子,什么事情都放纵他包庇他,使得潞王的名声越来越差。
到潞王大婚的时候,他干脆送佛送到西,让一场婚礼把群臣和朝廷折磨的够呛,几百万两银子砸下去,国库都快被他掏空了,到地方上之后也不断的包庇潞王的种种行径,彻底毁掉了潞王威胁他的皇位的可能,虽然代价的确有点大,但是这也不是没有意义的,至少没有人可以威胁他的皇位了,他的老娘再也不能拿弟弟来威胁他了。
但是这也造成了他和老娘之间的嫌隙,李太后的确老了不管事了,但是她可聪明着,朱翊钧的种种行为她都看在眼里,她知道朱翊钧想要做什么,她有心约束自己的小儿子,但是老太太怎么经得起小儿子的一番甜言蜜语呢?久而久之,她也就听之任之,只要自己的儿子过得快乐,管他什么别的呢?
只是打心眼儿里,李太后对朱翊钧毁掉自己的亲弟弟的手段不满意,所以从张居正死后朱翊钧亲政开始,她就不对朱翊钧提供任何的帮助,过去在朝野的威望也不去利用,有些时候太后能够帮皇帝一把的时候,她也不管不问,到了国本之争的时候,朱翊钧想寻求她的帮助,请她帮忙背书,老太后一口回绝。
你不让你的弟弟当皇帝,我干嘛让你儿子的弟弟当皇帝?不准!
朱翊钧傻眼了,这才意识到自己怎么得罪了自己的老娘,弥补?怎么弥补?老娘对自己的怨气很重,说什么也不会提供一点帮助,当初群臣逼宫的时候,李太后也是深居内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愣是不给朱翊钧一点儿支持,朱翊钧实在没办法,只能想办法把这件事情拖到三年以后。
眼看着三年期限到了,期间朱翊钧想方设法的修复和老娘的关系,期待着老娘可以支持一下自己,只要老娘的太后懿旨下发一道,稍微的支持一下皇帝,朱翊钧的处境就会好很多。
他不断的给潞王送钱送吃的送玩的,放任潞王在地方胡作非为,可是这一切也没有打动老太太,老太太就是什么也不做,甚至都不怎么愿意看到他,终于,他死心了,知道自己是不可能从太后这里得到任何的帮助的,朱翊钧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只能靠自己了。
可是又该怎么靠自己呢?
他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苦思冥想解决问题的办法,终于,他想要的好消息来了,而且一口气来了两个。
一个是萧如薰的大胜,为他一口气解决了当下最严重的经济问题让他的口袋里充实起来,有钱就有底气,有兵也有底气,萧如薰是自己一手提拔任用的,如今立下大功威望大涨,皇帝的地位和威望也随之上涨,这是影响力上的上涨。
另一个就是更关键的内阁首辅的投效,在王锡爵之前的历任内阁首辅都是和皇帝对着干的货色,从张居正死了以后到赵志皋退居次辅以来,他就没有怎么从内阁得到过支持,但是内阁偏偏是非常重要的皇帝和群臣角力的场所,不能得到阁臣的支持对于皇帝来说是很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