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第696页

第696页


当初大帅就是太相信那些文官才会被算计的差点丧命,眼下咱们好不容易把主动权抢到手里,你觉得到了京师之后还要把这权力拱手相让吗?今天我可听罗荣说了,他听说最近大帅收纳的那些文官经常往大帅那边跑,好像已经开始争抢那些朝廷里的官位了!”
赵虎眉头紧锁。
齐大勇接着说道:“别的不说,那些文官对咱们可没什么好印象,他们想的还是以前老一套,想着咱们把天下打下来然后交给他们去治理,然后咱们继续当狗,他们继续做主,你难道想以后还过上以前的日子吗?天天受他们的鸟气?”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
“但是什么?大帅手握那么大的兵权,谁会放心?但是大帅要是把兵权交出来了,你我怎么办?到了这个时候,咱们不得不为自己考虑一下了!”
齐大勇又给自己乘了一碗鱼汤,两三口喝下肚子。
“说到底,你担心的是以后情况会变得很糟糕?”
赵虎看着齐大勇。
齐大勇点头:“手握重兵的人谁不忌惮?换你你不担心?皇帝就算被大帅救出来,他会完全放心大帅吗?你更不要说咱们在东南做的那些事情,还有被咱们杀掉的那些文官,你说,大帅现在和曹孟德有什么区别?就算是汉献帝也不是完全老老实实让曹孟德摆布的吧?”
赵虎咽了口唾沫。
“你小子,该不会是想对我说,陈桥?”
齐大勇又往四周看了看。
“你是相信大帅还是相信京师里的那个皇帝?”
赵虎紧张的思索了一会儿。
“自然是……大帅。”
“所以啊,大帅才是咱们值得托付的人,换作那个皇帝,你敢信我还不敢信呢!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来?咱们眼下那么好的局势,你以为有多少心甘情愿把手里的东西交出来还给那个皇帝?”
齐大勇又压低了喉咙开口道:“老赵,不瞒你说,有这个想法的人可不在少数,咱们的一帮老兄弟们,可比我更早的担心起了这个事情。”
赵虎深吸了一口气,又深吸了一口气。
“这可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是要命的。”
“咱们一路走来不就是在拼命吗?谁的富贵不是拼来的?你想啊!咱们现在帮着大帅请皇帝复位,最多一个总兵官或者别的什么官职,肯定在大帅之下,但要是大帅做了……那你我,咱们这帮老兄弟,可就真的翻身了,开国啊!
咱们出身卑贱,能混到开国之功,封妻荫子青史留名还在话下?这是咱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只要做到了,什么都有了!什么都有了!”
齐大勇瞪着眼睛,表情已经有些绷不住了。
赵虎的眼睛也越瞪越大。
少倾,他看向了齐大勇。
“能成吗?”
“赵匡胤能成咱们就不能成?”
“可赵匡胤自己想做皇帝,大帅呢?大帅的心思你懂?反正我是越来越看不懂大帅的心思了。”
齐大勇深吸了一口气。
“就是不懂,所以才要拼一把,当初黄袍加身的又不止赵匡胤一个人,郭威不也是这样才做了皇帝?皇帝啊!天下至尊啊!你跟我说大帅没这个想法我是不信的,几十万大军的大帅,平定天下之人,你说大帅就不想更进一步?反而要把自己的命交给别人来管?”
“那万一大帅要真的不愿意,咱们还逼着大帅做皇帝不成?”
“事到临头,由不得咱们考虑后果了,大不了一死,要不然就这个样子去了京师,你不怕咱们被秋后算账我还怕啊!把自己的命放到一个被咱们救出来的废帝的手上,我不愿意,更不服气!”
赵虎看着齐大勇,缓缓开口道:“齐大勇,你真的是胆大包天,一肚子坏水啊!”
“被逼到这个份儿上,这么想的人可不止我一个,不信你看看这个。”
齐大勇从怀里掏出了一块巴掌大赭黄色的绢布,赵虎一看,瞳孔一缩。
“哪儿来的?这可是要命的东西啊!你带在身上?”
齐大勇忙摇头。
“这是江大海从南京皇宫里弄来的,这家伙胆子才是最大的,咱们刚刚起兵他就这样想了!这家伙可比你我要早得多!”
然后齐大勇把这块布塞到了赵虎的怀里,赵虎手忙脚乱的捂住,大惊失色。
“你要干什么?给我干什么?”
齐大勇又掏出了另外一块示意给赵虎看。
“咱们有意向的兄弟,人手一块作为约定,贴身带着,你要是不愿意,自己烧掉就好了,但是这个事情,咱们一定会做,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交给别人,尤其是那帮鸟文官。”
赵虎又愣了好一会儿,才逐渐恢复理智。
“老齐,你告诉我,这块布,多少人有了?”
“你是最后一个。”
齐大勇缓缓说道。
“我……”
赵虎这下子彻底惊讶了。
“谁让你总是带兵跑在最前面,当然最后一个找到你了。”
“不是这个意思,你们……你们全都……都决定了?”
齐大勇点头:“事关自己的命和家人的命,谁也不敢疏忽,是荣华富贵还是秋后算账,就这一波了,等到合适的时机咱们就动手,先把那些文官都给抓起来控制住,然后直接请大帅即帝位!”
赵虎打了个哆嗦。
“这是不是太草率了?”
“有些事情就要草率点好。”
“可是玄武营和朱雀营的那些人他们还不知道吧?”
“玄武营的人江大海已经让船只去联络了,朱雀营的人也让人去找了,但是能不能赶上就不知道了,但是不管那么多了,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再说,这个时候,容不得咱们一丝一毫的犹豫!”
齐大勇紧咬牙关。


九百一十五  文官们的骚动

说实在的,萧如薰不喜欢那些擅长投降的人,虽然在敌对的时候,萧如薰希望敌对阵营个个都是投降高手,但是等阵营转换之后,他又希望自己的麾下全是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
这还真是矛盾。
但是没办法,自己一路走来还真没打几次像样的大仗,面对的都是“识时务”的“俊杰”,要么主动投降,要么欲降先硬抬高自己的身价,临了还要搞一次性质极其恶劣的饥饿营销,然后才万分傲娇的装作不情不愿的加入己方阵营,转身就开始给自己的原先阵营捅刀子,又准又狠。
谁让他们投降了还献出地方仓库和权力呢?
萧如薰只能接纳他们,只能继续任用他们,甚至给他们当中一些地位本来就高的人更多的许诺,换取一些必要的支持,毕竟天下不是他一个人和三十万军队就能治理的。
当然,这些人多是文官,也掀不起大风大浪,只是他们的嘴炮多少有点威慑力,毕竟笔杆子握在他们手里,天下总共就那么些识字的人,至于投诚的武将,尤其是那些杀了文官投靠的武将,萧如薰也不怎么敢相信,思想教官主要就往那个地方跑。
当然,监视是少不了的,现在不仔细的监视他们,萧如薰可真的是食不甘味了。
不过这些家伙显然不只是如此这般的麻烦,还有更麻烦的地方,比如临近推翻沈一贯政府了,这群人三三两两的经常性的到自己这边走动,美其名曰加深理解,实则伸手要官。
他们似乎很确定在未来,自己会成为大明朝堂上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所以对自己多有希望,说起他们在地方上治理地方的政绩,说起自己的能耐,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总而言之中心思想就一个,想要更好的官来做。
这也是他们背弃沈一贯投靠萧如薰的原因,现在的朝廷里可以说都是叛臣,都要处罚,到时候朝廷里肯定会多出很多职位空缺,权力真空会前所未有的大,如此这般千载难逢的重新洗牌的机会,他们要是不把握住,那可就真的枉为官了。
大家都清楚,地方官不如中央官好,大明最牛逼的官员就是扎根中央熬资历最后熬进内阁的一群人,而在大明真正能呼风唤雨的也就是六部尚书和内阁阁老,这是很现实的情况。
跟随萧如薰的不是地方官就是南京的官员,都属于原先二甲三甲甚至是举人出身的官员,没一个翰林官,这些人对翰林出身的人有多么羡慕嫉妒恨,从他们的言辞之中萧如薰就能充分的理解。
看来这天下读书人里面,生员对秀才是羡慕嫉妒恨的,秀才对举人是羡慕嫉妒恨的,举人对进士又是羡慕嫉妒恨的,进士团体内,三甲恨二甲,二甲恨一甲,非翰林恨翰林,总而言之一级恨一级,总有矛盾点。
所以这样一群人搞出个党争什么的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也正是因为这个,才能给萧如薰足够的机会钻空子,许诺南京中央的往北京中央跑,许诺县令往知府升,知府往巡抚走,巡抚呢则力图送入中央六部,反正每个人都给一点盼头,让他们老老实实给自己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