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第925页

第925页


混乱之中,他们四散奔逃,彻底崩溃。
从此时一直杀到天亮,骆尚志和戚金各自都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敌人,等太阳出来了之后他们才慢慢聚拢军队,清点人数和战损,然后是杀死的敌人和战利品等等。
夜晚太昏暗,他们只知道挥刀杀敌,至于杀了谁,杀了多少,他们很难分的清楚。
太阳出来以后,才开始慢慢的清点数目,派出骑兵索敌,找到逃跑敌人的动向等等,反正这一战打得如此激烈,敌军人数也如此之多,他们杀掉的反而不是最多的,抓住的也并不多,大部分都跑掉了。
等秦军开始吃午饭的时候,战斗报告统计出来了,秦军的损失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看,而倭寇两部各自被杀死六千人和八千人,斩首各有一千余,还抓住了总数六千多的俘虏,多数带伤。
“带伤的俘虏全部杀掉,剩下的留步军看管,看押起来交给后面的主力部队去烦神,咱们的目的是追击和破袭,不给他们喘息之机,眼下他们虽然被打败,但是实力没有完全崩溃,咱们要将他们彻底打散掉。”
骆尚志立刻就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前来集合的戚金也没有反对意见,两人和军中参谋达成一致,分别率领一千多骑兵顺着两个方向追击而去。
这两个方向有点奇怪。
都在东边,只是方位不太一样。
“丰臣氏的人马往他们京都的地方跑还能理解,这个德川氏的人马为什么也要往东边逃跑?他们的老巢不是在西边吗?还是说他们紧急结盟要一起逃跑了?”
出发之前骆尚志和戚金商量了这个问题。
“大概是猜到了咱们不止一路兵马,九州岛那边也有咱们的人,过去的话就会是死路一条,还不如直接放弃西部直接跑回京都去,这样多少还能有点希望。”
戚金是这样考虑的。
“嗯,这样的话倒也说的过去就是了。”
骆尚志不再疑惑,率军和戚金齐头并进,一起追击,不给丰臣氏和德川氏重整旗鼓的喘息之机,要一直追击,不断持续打击,把他们彻底打散,打到失去抵抗力为止。
反正可以确定昨夜混战并没有杀死什么重要人物,这是肯定的。
大鱼都在后面,咱们可要吃个饱,不能让主力部队占了便宜。
骆尚志和戚金是这样考虑的,李如松也是这样想的,他知道这次的机会来之不易,更别说还能亲自带领一路兵马单独行动,对于一个前朝降将来说,这机会是最大的信任了。
李氏放弃了辽东的利益顺从新皇帝的指令,换来的是安全和李氏将门的延续,新皇帝没有食言,对于足够乖巧听话的李氏,也没有完全弃之不用,之前两战没捞到好处,第三战赶上了。
还是朝鲜之役的老对手倭寇。
李氏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全靠李成梁的果断放弃和他李如松的识时务,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偏差,都不能在立国建政之前的混乱还有之后的大清洗中存活。
前朝勋贵被新皇帝萧如薰用各种理由杀的七七八八,伯爵和侯爵几乎被一起拔光,朱应槐也死了,满门抄斩,只剩下一个徐弘基还好端端的活着。
但是之前听说徐弘基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接触了不该接触的人,正在被中央调查司调查。
中央调查司,阎王殿,里头全是地府里的人,有阎王,有小鬼,个个都是要命的。
官员进入了那里,从来没有能囫囵着出来的。
徐弘基的魏国公也不知道能保存多久。
另外云南的沐王府据说也出了事儿,好像要举家迁移到京师来,也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云南,他们经营了二百余年的云南,是待不下去了。
皇帝对地方的掌控和打压也是前所未有。
李氏一门心惊胆战,更加谨小慎微的做人,李成梁一夜三惊,就怕皇帝连李氏都不愿意放过,毕竟前朝太祖可是真的谁都没有放过的,他们生怕萧如薰也一样。
放弃了权力的李氏根本没有反抗之力,只能等死。
然后出征令来了,李如松被任命为东渡伐倭之战的右路军主将,李成梁高兴的多吃了一碗米饭,李家几个兄弟也兴高采烈地喝酒庆祝,李家就和过年一样愉快的开始庆祝了。
萧如薰的压迫力实在是太强了,历代帝王有这样强大的吗?
比起今朝,前朝的日子不要太好过。
可是前朝回不来了,今朝稳如泰山。
李氏别无他路,只有一条路走到底。
不过就眼下来看,至少还有出征的机会,还有光耀门楣的机会,还有继续为今朝服务的机会,萧如薰看起来并不是喜欢自断臂膀的人,只要李氏有用,就一定能被继续任用。
这是肯定的。
李如松板着一张脸带着精锐的骑兵向日本的国都京都发起奔袭。


一千二百一十五  并没有什么卵用

李如松一点都不重视日本,也不畏惧他们的长刀和火枪,不管是朝鲜之役的时候还是现在,他都没有把日本当作真正的敌人来看,无论萧如薰要他们如何重视这帮人,他都不在意。
在他看来这些人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罢了。
对于正大光明得到以战养战的资格的李如松来说,这些人都是他的补给。
限于骑兵的速度和大秦后勤能力的极限,给他们准备足够的肉干就是极限了,后勤部队跟不上骑兵部队的脚步,而且奔袭部队本来也不需要后勤部队的照顾。
李如松的军队可以在日本国土上任何一个地方进行以战养战的行动,所谓以战养战,就是烧杀抢掠的文明版说法。
说白了,你可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让军队吃饱,达成目标,就行了,其他的,不在乎。
反正这也不是在大秦的国土上开战。
多杀掉一些老弱病残,还能减轻大秦之后的统治难度,至于民心什么的。
胜利的猎食者需要在意猎物的想法吗?
猎物只需要恐惧就可以了。
李如松就是他们恐惧的源头。
随身携带的一包肉干虽然可以果腹,但是多少有些单调,从登陆但马国开始,李如松就决定进行以战养战的行动,让军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战意,以及充分的营养。
鲜肉当然比肉干要好吃,这是肯定的。
军纪是相对于本国来说的,本国国内军事行动谁敢扰民就是找死,但是国外军事行动,说真的,谁在乎呢?
皇帝会在乎吗?不,皇帝也不在乎,否则也不会允许李如松以战养战,而应该限制李如松的破坏行为。
反正李如松从来也没有在意这些人怎么活下去,不被杀死算运气好,但是至于会不会饿死,就不是他所在意的事情了李大将军从来也不是在意这些事情的人。
一声令下,军队开始攻城略地,因为速度极快的原因,别说村落了,连一些城池都因为防备不及时被秦军骑兵直接突破了,城池里的东西可比村落里的多得多。
村落里一般也就把人杀掉,然后把能抢到的都抢一抢,最后一把火烧个干净。
可关键现在还是春耕期,没有成熟的粮食,倒是有一些储备和家禽,但是村落里的物资也仅限于此了。
李如松不满意,于是开始对城池下手,在密探的带领下,各处城池有多少防御有多少兵马有多少人口都被标注出来,李如松立刻制定了奔袭路线,大军兵几路,他三个随行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李如樟各自带兵奔袭城池。
但马国遭遇李如松的突袭而毫无防备,一时间整个领国都在李如松所部骑兵的铁蹄下哀嚎,大军所到之处无不尸横遍野,之后还被一把火焚烧殆尽,少有幸存者,就算有,面对一堆废墟,也是欲哭无泪,等死而已。
但是李如松所部却得到了十分充沛的给养,战马也得到了很丰盛的饲料,长途奔袭之下不仅没掉膘,反而还增长了一些,跑起来更有力了。
但马国的悲惨情况引发了大规模的难民逃难潮,他们纷纷向丹波和播磨等地区逃窜,寻求一条活路,而地方大名还有政府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所做的第一反应不是守土安民,而是立刻逃跑。
跑得比李如松的骑兵部队还要快,想跑到京都里去避难,去通风报信。
但是难民潮已经产生了,李如松告诉弟弟们和部将们,尽量促成难民潮的诞生,让旧有的难民去冲击新的难民,让难民们带着自己的物资家室离开城池地区,不仅方便他们抢掠,还能使得日本地方政府完全崩溃。
使得他们无法在各地设防对付李如松的部队。
以这群难民为先导,可以保证李如松所部好吃好喝的安全的抵达京都,甚至不用打什么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