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第1039页

第1039页


大秦皇帝之强前所未有,大秦国土之大前所未有,大秦还是千百年来唯一一个扫平北方边患,将北虏南下的祸患彻底解除的王朝,光这一条,就足以让大秦皇帝萧如薰得一个堂堂正正的『武』字谥号。
后来的臣子们每每提起那场荡气回肠的扫北战役的时候,每每都会露出极为感慨的神情。
自先秦以来,华夏还从来没有一位皇帝亲自带兵扫平北方蛮夷,还亲自带兵抵达传说中只有苏武才去过的极北之地的北海,还在那里立碑做传,宣布将北海纳入大秦的统治。
纪念苏武的同时,这位皇帝也不忘炫耀一把自己的武功空前绝后,远迈汉唐,豪情万丈的留下了这座『秦皇立马碑』。
比起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此二者一样荡气回肠,但是没有大秦皇帝亲自带兵北伐来的那么响亮。
大秦皇帝亲自率领军队追击喀尔喀余孽到了那么远的地方,硬生生在北海亲手将喀尔喀汗的脑袋砍下来作为自己立碑做传的证明。
证明自己自汉武帝以来开天辟地头一回将北虏一扫而空,将北方大草原彻底征服,纳入华夏治下,成为华夏儿女永远的牧场,为中原提供肉、奶和毛衣,终结了中原草原之间数千年的恩恩怨怨。
为此,大秦付出了三年的时间,付出了整个关中地区甘肃地区和辽东地区自隆武二年以来积攒的全部的仓库库存。
付出了合计六百八十一万两军费,付出了五十万倭人和四万汉民民夫的性命。
还有五万七千六百七十三名大秦士兵永远离开了这个人世,数万家庭痛失亲人,还有一万五千三百七十一人终生致残,不得不含泪离开军队。
十九名团以上军官阵亡,一百八十七名团以下军官阵亡,军校毕业生五百三十九人阵亡。
伤亡最大的一个军全军三万人只有一万两千一百三十一人活着回到原驻地,很多基层班排连只剩下一两个人还活着,见面之后抱头痛哭。
骡马大量死伤,损失共计六万余。
伤亡之大,让皇帝萧如薰在战后也向天下人下达了第二道告天下人诏,抚慰英灵,在京师正北面设立国家级忠魂祠,将战死英灵牌位引入其中。
以皇帝亲手斩下喀尔喀汗头颅之日的九月二十七日为英灵纪念日,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纪念仪式,让战死英灵永受天下香火。
战死士兵的军属家庭不论军功一律享受三年免税五年半税共计八年的优惠政策,士兵根据战功得到相对应的免税时限和免税土地的奖励,除此之外,还有朝廷发放给军属家庭的各种福利以及赏钱。
林林总总,为了这场战争,国库支出了九百一十五万两银子。
隆武十年喀尔喀汗授首,北方草原战争结束以后,国库掏出了三成的库存,几乎是可以用在战争行动上的全部预算。
财政部尚书看着银子大量减少的国库,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
抚平战争的创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将整个国家数年建设所得到的三分之一物资投入到了这场战争当中的萧如薰却觉得这场战争打得非常值。
损失的确非常巨大,巨大到了大秦这样厚实的家底都差点兜不住的地步。
还把王锡爵累的油尽灯枯,隆武十一年直接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把李廷机累的一病不起,隆武十四年告病还乡,回家后一个月病逝了。
叶向高战战兢兢表示自己的德行不足以担任首辅,于是隆武十五年,徐光启后来居上,担任帝国首辅,主持了之后几场战争的后勤事宜,也差点累的当场去世,给萧如薰下令回家休养一个月,各种珍贵药材大量进补,才缓过来。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叶向高算是有点自知之明的,知道当了首辅就会累死。
不过之后大秦内阁增补阁员,阁臣增补到了八人,徐光启的工作压力大大减轻,加上叶向高和陈龙正的辅佐,这才没有步上王锡爵和李廷机的后尘。
尽管如此,这份工作依然有极大的压力,徐光启满头的黑发已经半白,见人都不敢不戴帽子,生怕漏出自己那稀疏的头顶惹人笑话。
不仅仅是内阁,隆武七年到隆武十年的讨伐喀尔喀的大战役,不仅将内阁阁老累的够呛,下面的官员也有十几名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就没醒过来的,还有五十多人累的死活要辞职在家休养,不敢继续玩命。
不少地方上的基层官员,村农会会长和乡长之类的为了战争后勤工作而殉职,总数大约在二百多人。
付出了如此之大的代价,大秦得到了什么呢?
隆武十四年将瓦剌蒙古四部全部剿灭之后,秦军进行了一个统计。
七年剿灭战争,秦军共得到了八万零一百二十九颗首级,直接间接消灭北虏一百三十多万,俘获一百一十七万可以充当苦力干到死的男女口众,六百余万牛羊马和堆上天都堆不满的各种骨制品皮制品草原风情特色品和其他的战争物资。
以及整个广阔的可以用来放牧的大草原,还有未来再也不会受到伤害的北方边民。


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计

除了可以立刻使用的战争物资之外,其他东西也不是毫无价值的。
那些堆积成山的骨制品皮制品和草原风情特色产品已经被萧如薰找到了合适的买家,除了民间的一部分需求之外,大部分都被装船卖到了欧洲,在欧洲大为畅销,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反正换了不少钱就是了。
一阵剧烈的疼痛之后,百姓们换来的是近乎永远的安逸。
因为大秦皇帝为他们扫平了北方边患,将北虏历史性的扫平了,将他们整个覆灭掉了,以后北虏扣关南下将会成为历史,成为教科书上的一部分。
不再鲜活。
整个蒙古部落因为慧眼识英雄而得到完整保留的只有科尔沁一部,隆武十四年得到赐封时,整个科尔沁部的总人数大约在五万人。
萧如薰恩准科尔沁保留原先的规矩,在原先的居住地上放牧,给他们圈定了一个范围,修了一条路去他们那里,还很贴心的给他们修建了居住的城池。
将他们圈养在了草原上,放牛放羊,挤牛奶挤羊奶,然后剪羊毛,通过大驰道送到卖给政府,换取生存物资以保证生存,从此乖乖的。
剩下的全部被俘获的北虏都被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苦役建设运动,和被俘获的倭人一起,承担起了建设大秦美好明天的光荣使命,此一段时期有史料统计称北虏和倭人年均死亡量在二十万以上。
到隆武二十年的时候,倭人的死亡数量已经突破了四百万,大部分都是死在大驰道建设和江南地区的灭螺行动之中,尤其是灭螺行动,死的人更多。
基本上都是被榨干劳动力到最后一刻,被血吸虫感染然后被一把火烧掉了。
多亏了这些人,他们在整个江南十年如一日的消灭钉螺,到隆武二十年的时候,江南地区曾经钉螺繁盛区的几大淡水湖周边地区已经难觅钉螺,江南地区百姓的血吸虫病已经大体控制住了。
萧如薰在北边除害,他们在南边除害,为了大秦人民的美好生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秦人民会记住他们,然后很快忘掉。
攻击察合台叶尔羌两国以及乌斯藏的时候,获得了五十多万口众,这些口众也被安排了各种苦力建设运动,多亏了他们,那些地方的城池才得以快速建立,才让这些地方具备了基础的生活人的条件。
萧如薰发现现在这些地方还没有想象中生态环境那么糟糕,当然若要控制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地图上所看的国家疆域图其实一般都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真正掌握的地方一定要有人居住,要有行政设置和一系列的建设。
这对于广大贫困少人地区来说是很难的,青海西藏和新疆一带,想要完全掌握一点都不容易。
对于古代中国而言,就算是传统核心地带,也就是秦国统一之后的那一块疆域的完全掌控都要到清朝去了。
更不要说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开发都是在清朝中后期,而在此之前,所谓的掌控和疆域划分大部分都是看驻军位置,或者是所谓的羁糜统治,不收税,不压迫,不干预,所谓的三不统治。
古时候人们掌握一块新开拓的土地是很困难的事情,可以说江南地区的开发都要到宋朝以后了,而唐朝以前是关中时代,开拓一块区域往往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不要看地图上画得那么大,其实掌控不是那么回事儿。
明初,对奴儿干都司等东北一大片土地的掌控是很有限的,基本上所有的军事卫所和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沿着河流分布,河流两岸建设了一系列的军事卫所,沿着松花江和黑龙江河流两岸建设卫所和控制,一直延续到今库页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