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姐有良田三千亩 > 第251章 :日子不像过去那么难了

第251章 :日子不像过去那么难了


  许六月连续跑了几个固定的点后,那腰包就变得鼓鼓的了。
  布庄那头,上一批货结了六百四十四两。下一批货的定金,给了两千两。
  百香楼那里的菜方子分红,是一百八十两。再加上之前身上的三十六两多银子,以及医馆那半两小碎银。
  许六月粗粗算了算,她身上一共有两千八百六十两银子,再加上不到七百文钱的铜板。
  嗯!是时候得去钱庄一趟了。
  她看了看时辰。
  若不墨迹的话,还能来得及。
  于是,便加快脚步,往钱庄那头赶。
  待来到钱庄后,依旧是老规矩。
  先将之前的利息给取了出来,再把多余的银钱存进去。
  上一次取钱,是八月二十二。所以从八月二十三起算利息,到九月初一,一共是九天。
  每天四百二十五文钱,光是利息就收了三两八钱,又二十五文个铜板。
  许六月掂了掂掌柜给到手的利息,心情很是美丽。
  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个月,就能存够一万两银子啦!
  “许……许姑娘啊?”
  钱庄掌柜瞧着许六月心情不错,于是便试探性问了句:“您今日……今日要不要拿点米和面回去啊?”
  言下之意便是:你个小丫头,到底要不要存钱啊?
  “哦,拿呀!我打算……”
  许六月将散碎的银子收好,便掰起了手指,精打细算。
  上一次存四百多两银子,好像是拿五十斤的白面吧?按照这个数来算的话……
  嗯!怎么也得拿个三百斤的东西吧?毕竟她可是打算要存巨款的人啊!
  “嗯……也不多吧,精米和白面,各自给我拿一百五十斤就好!”
  !!!
  多少?
  掌柜的一时没忍住,竟当着许六月的面抠了抠自己的耳朵。
  “一百……一百五十斤?”
  他试探性的问了一句,一双不算清明的眼睛,认真盯着许六月。
  “错!”
  许六月直接将银票拍到台面上,道:“是各自,给我拿一百五十斤!”
  钱庄的掌柜早就习惯许六月这‘霸道的掠夺’方式了。
  听到她如此肯定的语气后,再看看那笔往常厚出不少的银票,立即便笑盈盈,道:“得咧!您开金口,咱们就立马安排上!”
  说罢,便连忙跑去数银票了。
  一共是两千八百五十两。
  按照钱庄里的规矩,两千八百五十两的银钱,可拿不到三百斤的精米或白面。
  可许六月是谁啊?
  一来,不好惹。二来,又是常客。
  别瞧着她是个小丫头片子,又是最近才出现在钱庄的。
  每一次存的银钱呢,也都是几百两的数额。跟那些一次存上几千两、几万两的勋贵世家,根本没法比。
  但钱庄掌柜慧眼识珠啊。
  且不说积少成多吧!
  就光凭着许六月一得空就过来支取利息,然后拿着利息再重新存钱这一点,便说明这丫头机灵着呢。
  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慧。再过上几年,那还得了?
  现在的他,多给许六月一些好处。指不定以后许六月飞黄腾达了,还能记着他的好哩。
  两千八百五十两的银子存好后,掌柜开始犯难了。
  这总共三百斤的东西,许六月要怎么拿?
  “有推车吗?”
  许六月看着那满满六袋子的粮食,道:“借我一辆推车吧?我直接推着走!也省得还要劳烦你们钱庄的人帮我送一趟。”
  说罢,又道:“下次来存钱时,我一定把推车给你们送来。”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钱庄掌柜哪里还有不点头的道理?
  连忙命人去后院推了一辆推车,从后门绕了过来。
  许六月将三百斤的粮食推着走了。
  因着不是赶集日,所以街上的人也不算多。才推了两条街而已,便寻到了机会,将粮食和推车一起丢到了空间里。
  至此为止,她在钱庄里的银子,一共就有三千七百两了!
  按照钱庄的利息来算,一两银子存一天,是半个铜板。那么三千七百两银子存上一天,光是利息就有一两八钱,又五十文。
  随随便便存上十天,就有二十两的银子啦!
  啧啧啧,生活可真美好啊!
  除去钱庄里存下来的银钱,许六月身上还有十四两多的银子吧。
  虽说跟钱庄里头的比起来,是有些不够看。但勉强用来度过几天,发发工钱,还是富余的。
  张府偏门的那些守卫,倒还认得许六月。
  为首的那一个呢,最是机灵。
  瞧见许六月过来,连忙笑着上前,道:“这不是许姨娘家的侄女吗?今日又来瞧许姨娘了?”
  “正是呢。”
  许六月说着,便直接从荷包里掏出了零散的十八个铜板,塞到那守卫手里。
  “还劳烦小哥儿帮传个话,看看我家姑姑得不得空见我?”
  守卫看了看自己手掌上的铜板,微微有些惊讶。但很快,他便反应了过来。
  “得咧,那你先在门口等等。”
  说着,那守卫朝另一个同伴挤眉弄眼后,便转身入了张府。
  嘿!这丫头,倒是比上次大方了?
  看来,以后有了银钱后,也是阔绰的主啊!
  另一个守卫得了同伴的暗示,忙让许六月到门口旁边站着。说是今日有风,站在大街上容易着凉。
  许六月淡笑着道了谢,便站在了偏门的另外一边候着。
  她哪里能不知道,这一次张家守卫对她如此不同,是因为除去上一回的卖蛇事件外,还有方才那十八文钱的功劳。
  要知道,上一次她过来时,一开始才给了五文钱。后来瞧见人家不情不愿,才又添了三文。
  而这次呢?一出手就是十八个铜板,比起上回,多出了一倍不止。
  大家伙儿都挺现实的,谁能瞧见了钱,还眯着眼呢?
  有了银钱到手,自然是格外不同的。
  说起来,倒也不是许六月钱多了没地方使。明明可以几文钱搞定的事情,她非要花上十几文钱。
  而是因为,她是许绣球的娘家人,代表着许绣球的脸面。
  以前她没银子,自然是要抠搜的花。现在日子不像过去那么难了,当然就得顾及着许绣球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