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姐有良田三千亩 > 第453章 :赤脚大夫老郑头

第453章 :赤脚大夫老郑头


  “得空呢,郑爷爷。”
  许六月一边应着,一边请郑大夫去堂屋坐下。
  郑大夫的年纪,其实算不上特别老。据说啊,他今年也就四十九岁。
  只是古代的人呢,成亲早,寿命短。所以四五十岁的人,已经算很长命了。
  他的儿媳妇福娘跟哑娘是同辈人,所以许六月叫他一声郑爷爷,并不为过。
  她招呼郑大夫坐下,又叫灵儿去倒了一杯水来,这才问道:  “郑爷爷今日不用上山采草药吗?怎么得空来工作室坐坐?”
  “咳!咱们宁国药材稀缺,谁不知道?也就是我这老头子不信邪,总想着到山里头采点宝贝回来。”
  郑大夫见许六月这小丫头,居然知道他喜欢上山采药材,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呵呵道:“只可惜啊,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们万福村连寻常的草药都不多,就更别提什么宝贝了。
  你郑爷爷我现在不比年轻的时候咯!年轻时,我爬起山来,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现在啊,多爬两步路,就气喘了!”
  说罢,又笑道:“我也是寻思着这两天歇一会儿,所以就没再去找什么草药了。”
  “郑爷爷是个难得的医者!有着仁心呢。”
  别看郑大夫只是个赤脚大夫。
  但他在说起药材的时候,一双眼睛闪闪发光,满满都是对医术的热爱。
  没能成为镇上、或者城里远近闻名的大夫,不过是因为条件不允许罢了。
  “我听村子里的叔婶们说,郑爷爷从年轻时就勤快得很。每日啊,都会进山去寻草药。哪怕咱们宁国药材稀缺,一天到头来,也寻不出几株好草药。
  但郑爷爷还是会风雨无阻,抱着能得一株便是一株的心思,将那些山里头为数不多的草药挖回来。”
  “咳!你这小丫头,听什么不好,非要听那些犊子们瞎扯?”
  郑大夫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我这人,哪里有什么勤快不勤快的?村子里就我这么一个懂医术的。
  虽说常常被人喊做赤脚大夫,可赤脚大夫也是大夫啊。既当了大夫,就得对咱们村子里的人负责不是?
  大的毛病嘛,我是医治不了,但头疼脑热呢,还是可以的。偏偏咱们宁国药材稀缺,每一株药,都贵得很。
  村子里有几个是舍得花银钱治病的?你这丫头还不清楚?我就算是开了方子,她们也买不起药啊。
  让我去镇上的药铺抓了药回来贴给他们,我也没那多余的银钱。只能盼着自己采点药!遇到村子里谁家有困难时,能帮就帮一些。”
  提起治病救人和药材,郑大夫那是根本就停不下来。
  待他反应过来自己此行的目的时,话题都已经扯得老远了。
  “哎哟!你瞧瞧我这老头子,好端端的跟你说这些做什么?我这次过来寻你啊,其实是有别的事情。”
  “郑爷爷有什么事儿?不妨直说!”
  许六月并不觉得郑大夫多话。
  相反,她对郑大夫多年如一日,坚持上山寻草药的事情,十分钦佩。
  “是这样的!”
  郑大夫喝了一口水,便道明了来意:“我前两日听千邛他爹说,你要买地是不?就连旱地也要。”
  “昂!有这么回事儿。”
  许六月听到了这里,才算明白郑大夫的来意。
  于是,忙道:“什么地都行,旱地也要的。只要你们舍得卖,我都能买。”
  “嗯……旱地嘛,我家倒是有的,就是不多。”
  郑大夫问清楚了以后,便问:“半亩的话,你要是不要?”
  说罢,又道:“我们家人口多!光是我那个儿媳妇,就生了好几个孩子哩。她现在不是在你们工作室上工吗?你应该知道的。
  所以家里头的地啊,实在也没有多余的。就那半亩旱地,可以卖上一卖。”
  言毕,又提醒道:“往年呢,我们那半亩旱地,是用来种猪菜的。只是旱地到底是旱地,比不得别的地。
  即便是种猪菜这种容易活的东西,收成也不大好。所以啊,以后就不想种了。你要是愿意买呢,我就卖了。
  但话说回来,你也得想清楚才是!好端端的,买那么多旱地做什么?”
  “咳!又劳郑爷爷操心了。”
  许六月不好意思笑了笑,道:“说实话。我既然连旱地都要,那么定是有自己的打算。
  只是我接下来想做的事情,成功与失败的几率,是一半半的。就连我自己都不清楚,我能不能成。
  所以啊,在没有结果之前,倒也不敢告诉你们,我要那些旱地有何用。但是……既然已经决定要干一番名堂,那就得放开手脚去干。
  好在我夫家也支持我,所以在银钱这一块,倒也不紧张。你们肯卖地给我,我就已经很开心了。不管是多是少,是肥田还是旱地,我都要的。”
  说罢,又道:“关于我买地的事情,你既然已经听里正伯伯说过了。那么,想来也知道,我这里还缺人。
  郑爷爷家中若是还有人需要寻工来做,只要手脚麻利不偷懒,能吃苦耐劳,我都收了。”
  言毕,许六月又仔细将工钱和上工后需要做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郑大夫听完,很是惊讶。
  许六月花银钱买旱地,他就已经十分不解了。现如今找人来上工,还开这么高的工钱,实在令人费解。
  虽说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比不得他家儿媳妇福娘挣的多。
  但一两银子啊!
  村子里有多少人,半年一年都挣不到这个数哩。
  “六月,你的意思啊,我都明白了。”
  郑大夫想了想,道:“再加上,我家福娘就在你这里上工。平常回家后,没少夸你呢。来你这里干活,我们都放心。
  说起人手,我家大儿子和老幺那两口子,还算能干。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福气,来你这里搭把手。
  还有我闺女跟姑爷,也是不错的哩!就是我那个姑爷吧,在镇上有别的活。等过阵子我问清楚了,再来答复你吧。”
  言毕,又笑呵呵道:“姑爷姑爷,到底是别人家的儿子,比不得自己家的。我总不好强压着他,让他来咱们村子里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