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姐有良田三千亩 > 第475章 :这姑娘长得膘

第475章 :这姑娘长得膘


  谢小梅见许六月如此关照她,心中很是感动。
  她本是要拒绝的。
  毕竟,许六月已经帮她很多了。柴火这种东西,又不是多难收的玩意儿,哪里还能挣差价呢?
  可还没等她开口,许六月又道:“那三担的鹅绒多少斤?称过了没有?”
  说罢,又道:“还有你那块旱地的地契,拿来给我吧,我一并给你算钱。”
  谢小梅被许六月这两件事这么一打岔,瞬间就顾不得柴火的价钱了。
  毕竟她现在才分家,身上的银钱不多。
  而这三担的鹅绒钱,还是她先帮许六月垫付的呢。
  因着第一次帮许六月收完鹅绒,许六月给钱给得很爽快以后。谢小梅再收鹅绒时,就不问许六月拿定金了。
  只自己先收着,先把银钱给了。待许六月来取货时,她再跟许六月拿银子。
  整整三担的鹅绒,可不少哩。若不将这笔账给结了,她又哪里有银子再去帮许六月收柴火?
  于是,连忙道:“这三担鹅绒啊,一共六十斤。刚好每个箩筐,压实装满了,是十斤。”
  说罢,又急急掏出了一张地契,道:“地契在这呢!我忘了什么,都不敢忘了它!”
  “好。”
  许六月点点头,笑道:“附近村子旱地的价格,想来你们也是知道的。一亩地是八钱到一两银子。我就算一两银子一亩吧?你这里有三分地,我给你三钱银子。”
  说罢,又道:“一斤鹅绒二十五文,六十斤是一两半的银子。”
  许六月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了荷包。
  “鹅绒加上旱地的钱,一共是一两八钱,你数数。”
  “得咧得咧,还数什么?难不成我还放心不过你吗?”
  谢小梅看着那一两多的银子,眼睛都笑眯了。
  “晚些时候,我和你唐叔把鹅绒给你送去!”
  “行。”
  许六月应了一声,瞧着时辰差不多了,便要起身回去。
  正巧这时,谢小梅的大闺女从杂货铺里头出来,直奔着外头的那一堆石头去了。
  那石头可不小。
  她一手抱着一个,就寻了个地方开始砌‘灶’。
  谢小梅见许六月看得出神,便笑道:“大丫从小力气就大,搬搬抬抬是没问题的。你看她那个身板就知道了,多膘啊?”
  说罢,又开始碎碎念:“不过这力气大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吃起饭来,都比别人多吃两碗。好在她自己会烧饭,也喜欢烧饭。
  烧出来的饭菜呢,味道也好吃。要不然啊,就凭着她的那个饭量,哪里能活到现在?指不定啊,早被唐家人给打死了!”
  许六月一直保持着微笑,听谢小梅的碎碎念。
  这越往下听,越觉得谢小梅是个亲娘无疑了。
  呃……
  大丫是吧?
  这个大丫的身材嘛,是挺大块头的。在女子中,属于比较魁梧的那种类型。
  可再怎么魁梧,也用不上‘膘’这个字儿啊!人家又不是猪!
  再说了,这饭量嘛……干活干得多的人,饭量哪里会小呢。瞧着大丫刚才一手抱着一块大石头的劲儿,可不就是平常干活干多了,练出来的吗?
  嗯?等等!
  方才谢小梅说什么来着?说大丫做饭做得不错?
  “大丫姐烧饭烧得很好吗?”
  许六月看着忙碌不已的大丫,突然朝谢小梅问了一句。
  声音不大不小,刚巧也让一旁的大丫听到了。
  还没等到谢小梅回话呢。
  大丫就回过头来,笑嘻嘻道:“说不上多好,但保证让你吃了一回,还想吃第二回  哩!”
  因为劳作,所以大丫的额头上和鼻头上,都冒了汗珠。小麦色的肌肤,看着有些糙。五官呢,生得也普普通通,算不得漂亮。
  但那笑嘻嘻的模样儿,再配上脸上的汗珠,总有一种讨喜的美感。
  “去去去!好好砌你的灶,中午不用吃饭了?”
  谢小梅瞪了大丫一眼,便又笑道:“姑娘家家的,夸起自己来一点儿也不害臊!你就算是好,也得别人来说嘛!”
  言毕,便直接朝着许六月道:“六月啊,可不是我跟你吹牛哩!我们家大丫那厨艺啊,可不是寻常姑娘家能比的。
  别瞧着咱们家以前没吃什么好的!但就是一棵大白菜,一个红薯。她煮出来的,就比别人煮出来的好吃!”
  “……”
  许六月嘴角抽了抽,保持微笑。
  自己不能夸,要别人夸?合着这别人,就是她老母亲自己啊!
  “你不信啊?”
  谢小梅看着许六月,明明是一张极其漂亮的笑脸,可她总觉得哪里不大对劲儿。
  于是,连忙证明道:“要不你中午在这里吃一顿饭吧?我让大丫把那老母鸡给杀……”
  “别别别!”
  许六月一听到‘老母鸡’三个字儿,吓得连忙摆手。
  “我马上就得回去了!工作室一堆人还等着我做饭给他们吃呢。”
  “啊?不在这吃啊?”
  谢小梅见许六月起身要走,脸上还有几分失落。
  许六月忙道:“都一个村子里住着,大丫的手艺以后再试吧!你们先忙,我也得回去忙活起来了。”
  说罢,许六月就像跑路一样,急急离去。
  哪里能吃谢小梅的老母鸡?
  人家分家分得那么辛苦,就得了一只老母鸡。这老母鸡留着,还能下蛋呢。吃了它,就等于吃了它千千万万的子孙!
  罪孽啊,罪孽。
  离开杂货铺要回工作室时,还得路过莫里正的家。
  想起自己的地也收得差不多了。
  所以在经过莫里正的院门口时,便进去了一趟。将这些日子以来收到的田契和地契,都交给了莫里正,让他去过个明道。
  除此以外,又拿了二两银子给莫里正。
  这跑前跑后的路费,还有官府那头需要缴纳的各种费用,加起来也是笔支出。许六月可没理由,让莫里正给她垫钱。
  莫里正为许六月跑了几回事儿了,早已了解了许六月的性子。故而,也没拒绝许六月,笑笑就把银子收下。
  顺道,还说起了后山和赵家院子的事情。
  说是过两日去镇上时,就顺便把赵家院子和后山的事情,也给办了。
  到时候,许六月就是后山和赵家院子真正的主人了。